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医疗病历可控共享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郑志勇  袁勇 《自动化学报》2021,47(9):2143-2153
电子医疗病历共享能够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 促进公共医疗领域的发展.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不同医院之间病历共享困难、病人无法掌握其病历的使用情况等问题, 本文提出了病人可控、云链协同的病历共享模型. 各级医院组成联盟区块链, 病历数据实行链上、链下混合存储. 病历共享模型利用聚类算法, 改进实用拜占庭共识算法, 使得各节点可以更高效地达成共识. 将基于属性的加密方案与多关键词加密方案结合进行病历加密, 实现了数据可控共享, 病人可自主定义访问策略, 同时用户可以对加密病历进行安全、精确检索. 考虑到用户属性的动态更新, 本文设计了属性更新子协议. 最后评估了模型的安全性和性能, 并分析了模型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2.
电子病历等医疗数据是宝贵资源,其共享和使用为开展科研和制定决策提供支持,但在这过程中可能会侵犯患者隐私权。为了共享电子病历和保护患者隐私,利用区块链技术研究了电子病历的访问控制方法。分析了区块链的基本结构,设计了电子病历访问控制模型,采用区块链和密码技术,防止电子病历数据被篡改和泄露。实验结果表明,本访问控制方法能够抵抗身份伪装攻击,防止隐私泄露,实现医疗数据的安全共享和高效访问。  相似文献   

3.
基于群签名与属性加密的区块链可监管隐私保护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杜慧娜  李涛 《计算机工程》2022,48(6):132-138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数据难篡改等特性使其在溯源问题上体现出明显优势,基于区块链的溯源系统可以解决传统系统中信息孤岛、共享程度低以及数据可篡改等问题,从而保证数据的可追溯性。然而,区块链溯源系统中的数据可追溯性与用户隐私保护之间难以取得平衡。提出一种结合群签名、隐私地址协议、零知识证明以及属性加密的分布式可监管隐私保护方案。对群签名的群管理员机制进行改进,设置多群管理员生成用户私钥片段,用户根据返回的私钥片段计算自身私钥,并根据需要有选择性地对溯源数据进行属性加密,同时为链上数据设置特定的访问结构,以实现数据与用户的“一对多”通信。群管理员利用群公钥对交易双方的身份进行追踪与追责。符合数据特定访问结构的用户通过自身的属性私钥对密文进行解密从而获取数据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在保证数据可追溯并实现交易双方监管的同时,提高链上数据的隐私保护水平,与现有隐私保护方案相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确诊患者及密接者的个人信息数据和位置数据进行了严密的监管。与此同时,如何在共享患者必要信息的同时,确保患者及密接者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访问过程透明化、可溯源、数据不被篡改,已成为当今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追责的医疗属性通行证(AMAP)访问控制方案,方案首先将区块链与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模型相结合,在引入区块链对访问过程进行溯源的同时,将访问控制策略和访问时系统中的关键步骤以智能合约的形式部署到区块链上,使整个系统既能保障用户对数据的安全访问,又能够对整个访问过程进行溯源。特别地,方案引入了医疗属性通行证模块,用户以通行证的方式申请访问,避免了传统访问控制模型中主体属性与访问控制策略的多次匹配,在实现医疗数据细粒度访问控制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访问效率。最后,通过安全性分析表明本方案可以抵抗拒绝服务攻击、恶意篡改攻击、单点失效攻击、主体伪装攻击、重放攻击等。实验及性能分析表明本方案与其他方案相比,在相同访问控制策略的情况下访问次数越多,本方案的优势越明显;在相同访问次数情况下访问控制策略个数越多,本方案的优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针对工业物联网环境下数据访问控制方案存在解密设备计算负担过重,无法保护解密设备隐私信息,以及不能追踪恶意设备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工业物联网环境下可外包的策略隐藏属性基加密方案。该方案借助边缘计算技术将海量工业数据的大部分解密操作外包给边缘计算节点,极大减轻了解密设备的计算负担。该方案将属性基加密中的访问结构进行拆分,引入策略隐藏技术,在实现工业数据机密性的同时保护解密设备的隐私信息。此外,文章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系统内设备进行监管和审计。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在选择明文攻击下是安全的。文章在PBC密码库和Hyperledger Fabric区块链平台上将该方案与同类方案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适用于工业物联网环境。  相似文献   

6.
针对区块链难以满足音视频等大容量医疗数据存储的缺陷,文章采用多云多链协同模式,进行医疗数据的安全共享。为阻断身份隐私扩散泄露,提出了一种身份多匿名化方法,匿名存储医院公钥加密的医疗数据于专有云。基于多链区分记录方式,按照患者就医服务类型,提取投影打包到相应区块链上。为预防医院矿工服务器劫持,按链评估信任值,抗击多链共识中潜在的不同矿工行为攻击,设计出一种机密性中转访问控制协议。联盟用户之间可以在不直接访问的条件下,实现医疗数据的安全共享。安全性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案能有效防范患者身份隐私泄露,可防止医疗数据的窃取和篡改,以较低成本保障共识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7.
区块链和基于密文策略的属性加密(Ciphertext Policy Attribute Based Encryption, CP-ABE)相结合的方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云上共享数据的访问控制,但是这些方案中数据用户的隐私保护问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一些研究引入分布式多属性授权中心的基于属性的签名方案(Distributed Multi-Authority Attribute Based Signature, DMA-ABS)来保护数据用户的隐私,但当数据用户多次访问数据时需要进行重复的权限验证,这会带来多余的时间消耗问题。并且,在数据用户的属性和访问控制策略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数据用户无限制地重复访问共享数据,会导致系统过载,影响正常的请求处理。这可能会引起云端数据的泄露,给云端数据的安全带来隐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云上个人隐私数据访问控制方案。该方案首先将智能合约和多属性授权中心的CP-ABE方案结合,实现了云上个人隐私数据的细粒度访问控制,并引入DMA-ABS方案完成了对数据用户的匿名性身份验证,保护了数据用户的身份隐私;其次,基于比特币UTXO(Unspe...  相似文献   

8.
属性加密是云计算环境下实现数据机密性和细粒度访问控制的关键技术。然而,一般的属性加密方案中存在访问策略敏感信息泄露、解密成本高、属性授权机构权力过大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验证外包解密的匿名属性加密方案。该方案使用策略隐藏保护敏感属性信息,通过两方共同生成完整属性密钥,在解密前进行属性匹配操作。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性存储验证参数存储对第三方外包解密结果进行正确性验证,并使用区块链生成、存储属性证书。在随机谕言模型下证明了选择性密文策略和选择明文攻击的安全性,并与其他方案进行功能、通信开销对比,使用PBC Go密码学库对方案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用户解密开销。  相似文献   

9.
《微型机与应用》2020,(1):42-49
针对CP-ABE方案在解密阶段中存在访问策略可能泄露隐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群签名策略隐藏方案。首先,通过权重门限访问结构构建属性集合,在安全模型中对属性集合分割确定挑战者和敌对手的属性集合。然后,应用群签名方法实现访问策略的隐藏。最后,构建改进的策略隐藏方案的算法,对方案的安全性进行证明。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了提出的改进群签名策略隐藏方案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适用范围更广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各医疗相关机构间数据共享困难、数据隐私易泄露等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医疗病历(EHR)共享方案。首先,基于区块链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EHR数据共享模型,采用区块链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共同存储加密的EHR及相关访问控制策略,防止EHR数据被篡改和泄露;其次,将分布式密钥生成(DKG)技术与基于身份的代理重加密(IBPRE)技术相结合,设计了数据安全共享协议,协议使用委托权益证明(DPOS)算法选取代理节点,重加密EHR,实现单对用户间的数据共享。安全性分析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抵抗身份伪装和重放攻击。仿真实验与对比分析表明,DPOS算法的效率高于工作量证明(POW)算法,略低于实用拜占庭容错(PBFT)算法,但所提方案去中心化程度更高,耗费算力较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双区块链的医疗记录安全存储与共享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电子医疗记录的存储与共享给病人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从而造成名誉损害和财产损失。现有的多数保护隐私的医疗记录存储与共享方案使用了中心化的管理节点,容易遭受集中攻击导致单点失效和恶意篡改的威胁。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个双区块链结构的医疗记录安全存储与共享方案 EMRSBC,其中使用2条联盟链分别用于医疗记录存储与共享。该方案解决了传统单链应用中拓展性差、吞吐量低的问题,将医疗记录的共享与存储分开,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以及智能合约的链上代码实现在不可信环境中的访问控制,有效地保护了病人的隐私数据在存储与共享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医疗信息的访问互通有助于医生掌握转诊患者的病情,及时准确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然而医疗数据涉及到患者的隐私,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一旦泄露不仅会损害医疗机构的声誉,还会影响患者的个人生活,并且医疗信息大多由医疗机构管理,患者对自己医疗数据的使用情况并不知情。访问控制是医疗信息共享中重要的安全机制,其中,基于属性的加密机制可以实现细粒度的访问控制,但是仍存在属性授权集中、解密开销大和追溯难的问题。区块链技术在实现分布式医疗机构节点间信任建立和数据共享方面有很多优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医疗数据共享场景下患者敏感信息保护的需求出发,结合区块链技术对医疗信息的访问控制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医疗信息属性加密访问控制方案,建立了多授权机构的访问控制模型,避免了单一授权带来的信任问题;设计了代理解密算法,降低了终端的解密开销,提高了解密效率;支持访问者的属性撤销,实现了患者对医疗数据的灵活控制;同时,利用区块链自身优势实现了对属性授权机构的追溯问责。安全性分析与性能分析表明,所提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是静态安全的,且具有更低的计算开销和存储开销。  相似文献   

13.
葛纪红  沈韬 《计算机应用》2021,41(9):2615-2622
针对能源互联网跨企业、跨部门的数据共享过程中存在的能源数据易篡改、泄密、数据所有权争议的问题,结合区块链可追溯、难以篡改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多链架构的能源数据访问控制方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实现了能源数据跨企业、跨部门的访问控制。该方法中采用监管链与多数据链相结合的方式保护了数据的隐私,提高了可扩展性;使用链上存储数据摘要、链下存储原始数据的方式缓解了区块链的存储压力;通过支持外包的多授权属性加密技术实现了对能源数据的细粒度访问控制。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区块链网络具有可用性而且该方法中支持外包的多授权属性加密技术在功能性及计算花销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所提方法可以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实现能源数据的细粒度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云存储中对用户访问数据权限划分笼统、细粒度化控制访问权限受限以及单授权机构中存在的单点失效问题,提出基于雾节点的分布式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方案。将数据的部分解密运算外包给雾节点,减少终端用户的计算开销,并由不同的属性授权机构为用户生成属性密钥,以适用于细粒度的访问控制要求,使用全局身份将属于特定用户的各种属性进行“捆绑”,防止各属性机构间的共谋攻击,同时引入权重属性简化访问结构,节省系统的存储空间。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判定性q-parallel BDHE问题证明了该方案的安全性,与基于区块链的多授权机构访问控制方案和mHealth中可追踪多授权机构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方案相比,该方案终端用户在解密阶段具有更小的计算开销。  相似文献   

15.
云存储的便捷性和管理高效性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将数据存放在云端。为支持用户对云端加密数据进行检索,提出云存储中基于属性加密支持属性撤销的多关键词搜索方案。采用线性秘密共享矩阵来表示访问控制结构,实现密文细粒度访问控制,在属性撤销过程中不需要更新密钥,应对用户属性变更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构造基于多项式方程的搜索算法支持多关键词搜索,从而提高搜索精度。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陷门不可伪造性和关键词隐私性,能够保证用户数据的隐私和安全,相比CP-ABE方案,具有较高的存储性能和计算效率,功能性更强。  相似文献   

16.
传统医疗数据共享模型存在访问效率低下和访问控制中心化问题。针对医疗数据动态性强、数据量大和隐私度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分类分级属性访问控制方法。首先,对属性和级别进行划分,形成属性类别和资源隐私等级,根据资源等级设计不同粒度的访问控制策略,合理配置属性信息,提升用户访问效率;然后,利用智能合约为访问控制提供去中心化的执行环境,允许自动化策略判决,解决集中式访问控制带来的安全隐患;最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提高访问控制效率,实现访问控制智能判决,保证医疗数据的安全共享。  相似文献   

17.
能源互联网中不同安全域中实体的通信数据包含敏感信息,基于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CPABE方案可实现细粒度的保护,但传统CP-ABE解密复杂度高,属性撤销需要对整个密文进行全部更新,以及访问策略易泄露隐私信息,导致其在能源互联网中应用受限。围绕着能源互联网云存储数据共享安全,设计基于隐藏访问策略的能源互联网数据保护方案,访问策略支持任意门限或者布尔表达式,将访问策略中的属性模糊化以实现策略的隐藏,引入解密代理将高复杂度的属性基解密过程的主要部分外包到服务端,减少了接收端的解密开销,在属性撤销过程中仅需要属性认证中心和解密代理参与,降低了属性撤销的难度。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案的解密性能有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数据的共享被认为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降低医疗成本的关键方法。然而,EMR分散存储在各个医疗机构中,这阻碍了数据共享,并使患者的隐私面临风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EMR隐私保护数据共享方案。将原始EMR安全地存储在私有链中,而将关键词索引保存在联盟链中,从而有效降低医疗数据泄露的风险,并保证EMR的不可篡改性。利用布尔函数改进基于密文策略属性的关键字搜索算法,用属性上的布尔公式指定表达性访问策略,有效优化了带宽和通信消耗,并引入了门限签名机制,有效地缩短了密文长度。使用私有链服务器执行配对操作,使得搜索速度更快。通过公共验证者检查搜索结果,保证了数据安全并降低了计算开销。安全性和性能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方案是实现EMR数据共享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减轻用户设备的额外计算负担,最小化带宽和通信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