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手术治疗的体会: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10例,其中纵隔内肿瘤1例,左隔下肿瘤1例,腹主动脉旁肿瘤5例,膀胱肿瘤3例。1例纵隔肿瘤在全麻下开胸摘除肿瘤,其余9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摘除。结果除1例左隔下肿瘤患者术后3年死于全身衰竭外,其余9例均存活。  相似文献   

2.
新鲜尿标本的流式细胞分析术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23例膀胱肿瘤及非肿瘤(对照)患者的尿标本进行了FCM测定,90例取新鲜尿液,33例为膀胱冲洗液标本,对照组12例,FCM测定均为阴性。膀胱肿瘤术后无复发组10例,3例FCM阳性,随访中2例肿瘤复发。膀胱肿瘤组101例,FCM阳性86.13%,尿细胞学肿瘤阳性48.51%,结合两种方法可使肿瘤阳性检出率达90.09%。结果表明:新鲜尿与膀胱冲洗液相比,在肿瘤检出率上无明显差异,FCM诊断膀胱肿瘤优于尿细胞学检查,两者结合可使肿瘤检出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颈椎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附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椎管内肿瘤并不少见。肿瘤易造成脊髓压迫,致瘫率高,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其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本文报告颈椎管内肿瘤46例,男34例,女12例。髓内肿瘤6例,髓外硬膜下肿瘤32例,硬膜外肿瘤8例。本组病例均行颈椎MRI检查和手术治疗。结果表明,MRI能显示肿瘤的部位、范围以及其与脊髓的关系,是早期诊断颈椎管内肿瘤的可靠方法。如确诊后及时行手术治疗,多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胸腔镜纵隔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纵隔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方法1995年6月~2002年12月对34例纵隔肿瘤病人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男性9例,女性25例。年龄16岁~74岁,平均43.9岁。胸腺瘤14例(良性胸腺瘤9例,恶性5例),神经源性肿瘤6例,支气管源性囊肿5例,畸胎类肿瘤4例,心包囊肿2例,转移癌、淋巴瘤、蔓状血管瘤各1例。肿瘤最大径3.5cm~6cm,平均45cm。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单侧肺通气,健侧卧位,胸腔镜trocar位于腋中线6或7肋间,2个操作trocar根据肿瘤位置而定。结果34例纵隔肿瘤中,25例完成胸腔镜肿瘤切除,9例小切口辅助完成。3例仅行肿瘤活检。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纵隔良性肿瘤,特别是中、后纵隔肿瘤,是胸腔镜手术的最佳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其疗效评估。方法1999年9月~2002年9月收治膀胱肿瘤45例,其中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35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切术10例。结果获得随访6个月~3年的42例中,肿瘤复发21例,其中原位复发9例,异位复发11例,复发肿瘤升级1例。结论经尿道途径切除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颈椎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颈椎椎管内肿瘤并不少见。肿瘤易造成脊髓压迫,致瘫率高,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其手术难度和较大。本文报告颈椎管内肿瘤46例,男34例,女12例。髓内肿瘤6例,髓外硬膜下肿瘤32,便膜外肿瘤8例。本组病例均行颈椎MRI检查和手术治疗。结果表明,MRI能显示肿瘤的部位、范围以及其与脊髓的关系,是早期诊断颈椎管内肿瘤的可靠方法。如确诊后及时手术治疗,多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秦净  张轶斌 《外科》1997,2(2):94-96
目的:提高对胰腺囊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认识、减少这种少见肿瘤的误诊误治。方法:对1958年4月 ̄1995年7月经病理证实的15例胰腺囊性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胰腺囊性肿瘤中,浆液性囊腺瘤6例,粘液性囊性肿瘤9例。肿瘤位于胰头部4例,体尾部10例,全胰1例。15例病人全部进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获手术切除,切除率为80%,术前明确诊断为胰腺囊性肿瘤者仅6例,其余9例术前被误诊为胰腺假性囊  相似文献   

8.
肾上腺皮质腺癌(附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肾上腺皮质腺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12例肾上腺皮质腺癌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及治疗预后情况。男6例,女6例。平均年龄37岁。肿瘤均为单发,右侧10例,左侧2例;直径3~30cm。sullivan分期:Ⅰ期3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Ⅳ期4例。功能性肿瘤4例,无功能性肿瘤8例。结果 ll例患者完整切除肿瘤,1例有骨转移者因肿瘤巨大,周围浸润,仅行活检。标本雌激素受体(ER)测定7例,阳性5例。5例分别于术后6~18个月死亡;7例仍健康存活,其中5例服用三苯氧胺。结论 肾上腺皮质腺癌可能属性激素依赖性肿瘤,三苯氧胺是较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肿瘤分期、肿瘤大小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1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的效果。方法:1995年4月-2001年5月,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18例,恶性3例,良性15例,孤立肾1例,17例单侧肿瘤对侧肾正常,肿瘤直径1.0-8.0cm,平均3.5cm。17例行部分肾切除术,1例行肿瘤剜除术。结果:18例手术成功,随访2-72个月,平均32个月,未发现并发症和肿瘤复发。结论:保留肾单位治疗肾肿瘤安全有效,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10.
无症状性肾上腺肿瘤的处理(附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无症状性肾上腺肿瘤34例,其中腺瘤8例,嗜铬细胞瘤3例,髓质脂肪瘤7例,囊肿6例,节神经细胞瘤4例,皮质癌5例,转移癌1例。施行手术切除肿瘤32例。认为处理无症状性肾上腺肿瘤,其关键在于肿瘤是否有潜在功能,能否排队其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建议经详尽的生化检查而无功能的实质性肿瘤,直径〉3.5cm者应予切除,〈3.5cm者则作CT随访。  相似文献   

11.
四肢周围神经鞘瘤40例临床回顾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分析40例周围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要点。方法:40例神经鞘瘤,其中臂丛神经5例,上肢神经21例,下肢神经14例,单发者38例,多发者2例(同一肢体2个肿瘤),8例肿块位于颈部及上臂近端者术前作MRI检查,证实5例的肿瘤起源于臂丛神经,2例为颈部肿瘤,1例为肺尖部肿瘤。33例行肿瘤完整切除;1例C8神经根肿瘤因邻近胸膜顶及锁骨下动静脉,很难分离,故只能行肿瘤包膜内切除,6例曾在其它医院误将肿瘤与神经干一同切除,行神经修复术。结果:33例术后神经功能正常,随访6个月,-28年未见复发。1例包膜内切除者术后出现手内肌功能部队障碍,出院时已有大部分恢复,仍在随访中,结论:神经鞘瘤能够完整切除者疗效满意。对起源于神经根的肿瘤可行包膜内切除。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我院27年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纵隔肿瘤180例。男98例,女82例。其中神经源肿瘤的例(86.11%),畸胎类肿瘤57例(31.67%),胸腺瘤28例(16.56%),囊肿15例(8.33%),其它肿瘤15例(8.33%)。本文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不同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术中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椎管内肿瘤病人的诊断治疗特点进行分析.方法:调查惟管内肿瘤病人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效果等项日,并进行分析。结果:23例病人中髓内肿瘤1例,硬膜内髓外肿瘤11例,硬膜外肿瘤11例。发生率大于文献报告水平。手术治疗18例,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椎管内肿瘤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手术仍然是惟管内肿瘤的主要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14.
运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经技术对55例睾丸肿瘤DNA倍体和HLA-I抗原表达进行分析。3例二倍体肿瘤均存尖,异倍体肿瘤中非三倍体肿瘤34例,死亡7例,平均存活时间41.2个月,三倍体肿瘤16例,死亡10例,平均存活时间15.5个月,HLA-I抗原阳性者27例,死亡4例,平均存活40.0个月,阴怀者25例,死亡13例,平均存活12.7个月,综合二者进行评估时,HLA-I抗原阴怀的三倍体肿瘤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15.
本院自1987年以来,共治疗睾丸肿瘤52例,其中29例为精原细胞瘤,10例为胚胎癌,4例为混合瘤,另有9例为非生殖细胞肿瘤。诊断主要依靠B超、手术及病理检查。作者认为使用B超检查对早期诊断睾丸肿瘤很重要;由于睾丸肿瘤容易发生第二肿瘤,患者必须长期随诊。  相似文献   

16.
Ho:YAG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应用Ho:YAG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术前经膀胱镜,病理诊断为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52例。单发39例。多发13例,肿瘤共87个,经膀胱镜置入光纤,直视下应用脉冲式Ho:YAG激光切除,汽化膀胱肿瘤及基肿瘤基底周围膀胱粘膜。结果 52例中,9例局麻下门诊完成,术后未留置导尿管,43例留置导尿管1-3d。手术时间10-40min,平均25min,术后创面无瘤细胞残留,术中术后无出血,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等并发症,7例输尿管口肿瘤术后输尿管口无狭窄,输尿管无种植,50例术后随访3-31个月,6例复发,复发率12%。结论 Ho:YAG激光治疗膀胱肿瘤简单易行,无并发症,在治疗输尿管口肿瘤及常规电切镜不易达到的肿瘤具有优势,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自1980年2月到1990年2月,我院收住35例心脏肿瘤。男性12例,女性23例,年龄7岁至58岁。原发性心脏肿瘤30例,其中左心房粘液瘤26例,右心房粘液瘤8例,多发性的(包括左房、左心室)粘液瘤1例。心脏转移肿瘤5例,心包恶性瘤心脏转移8例,腺癌心脏转移2例。手术切除肿瘤23例,存活18例,早期死亡5例,晚期死亡1例。手术探查未能切除肿瘤4例,这4例均出院后8个月内死亡。4例因住院等待手术突然猝死。4例拒绝手术,出院后6~18个月内死亡。作者认为心脏肿瘤应当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20 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 年间收治的120 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有Whipple三联症的临床表现,血糖均<2.75mmol/L;75 例空腹血清胰岛素>25μU/mL,平均(65 ±6.0)μU/mL。术前B 超检查60 例,2 例发现肿瘤;CT 检查50 例,10 例发现肿瘤;术中B 超检查18 例,16 例与术中探查相符,1 例发现了未能扪及的肿瘤。良性肿瘤112例,恶性肿瘤4例,胰岛细胞增生症4例。行单纯肿瘤摘除70 例,行包括肿瘤在内的胰体尾脾切除44 例,单纯胰体尾切除4 例,活检2 例。112 例良性胰岛素瘤术后111 例低血糖症状立即消失,1 例术后仍有低血糖症状发作,通过再次手术时发现钩突部肿瘤,切除后治愈。继发胰瘘20 例,均为肿瘤摘除者,其中14 例经引流自愈,5例经手术治疗痊愈,1 例因腹腔感染死亡。结论:胰岛素瘤术前定位不易,术中探查及术中B 超是发现肿瘤的主要手段;对良性者应力争行肿瘤摘除术,对肿瘤位于胰体尾较大且深或多发肿瘤者应行胰体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局部加热化疗治疗多发性膀胱癌及尿道残端癌的长期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告膀胱灌注加热化疗治疗复发性多发性膀胱癌5例,3例肿瘤全部消失,2例肿瘤大消失,残存少数肿瘤补充电切治疗。该法不但有治疗作用,而且控制局部复发效果显著,随防5年以上,4例控制了复发,1例2年半复发,自身比较,复发间隔延长,肿瘤数目减少。  相似文献   

20.
双侧睾丸肿瘤的诊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侧睾丸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10例双侧睾丸肿瘤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肿瘤标志物、治疗方式和病理资料。年龄19~58岁,平均34岁。双侧同时性癌2例,癌均为Ⅰ期病变。异时性癌8例,初发肿瘤Ⅰ期5例、Ⅱ期3例,对侧肿瘤Ⅰ期6例、Ⅱ期1例、Ⅲ期1例。初次肿瘤精原细胞瘤4例,对侧肿瘤精原细胞瘤3例。结果2例同时行双侧根治性睾丸切除术,8例先后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腹膜淋巴结清除术3例。术后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继发雄激素缺乏综合征,7例行雄激素替代疗法。10例随访9个月~23年,平均10,5年,死亡2例,转移2例(1例带瘤生存),局部复发2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结论双侧睾丸肿瘤异时性多见,常见病理类型为精原细胞瘤,可以选择性行保留睾丸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