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内外聚丁二烯橡胶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合成橡胶生产者协会(IISRP)统计,2006年全世界聚丁二烯橡胶(BR)的总生产能力为304.0万吨/年,比2005年增长约3.97%,各地区分布情况见图1。美国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是世界上第1大聚丁二烯橡胶生产厂家,2006年总生产能力为36.0万吨/年,约占世界聚丁二烯橡胶总生产能力的11.84%;  相似文献   

2.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今后我国丁辛醇行业的发展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增加投资力度,扩大装置生产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倡研发基于纤维素的发酵法路线;要建立产业链上下游的充分沟通机制,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向丁辛醇下游产品链延伸;要适时启动反倾销程序,以推动我国丁辛醇产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工业已初步形成了一汽、东汽、上汽等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汽车企业集团及零部件骨干企业,汽车行业前13家的生产集中度已达90.4%;建成了载货车、客车和轿车等多系列产品的生产能力,国产汽车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引进车型的零部件国产化率逐年提高,国产化时间大大缩短。但我国汽车产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不活、管理落后、冗员多、负担重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外,本身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厂点多,规模小,成本高;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企业水平低,自主开发能力弱。…  相似文献   

4.
根据美国《油气杂志》最新报告,2005年全世界乙烯的总生产能力达到11733.0万吨,比2004年增加440万吨,增长幅度为3.2%,其中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3554.3万吨/年,约占世界乙烯总生产能力的30.29%;南美地区为493.9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4.21%;西欧地区为2444.3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0.83%;东欧地区为845.2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7.20%:中东地区为1068.9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9.11%;非洲地区为166.8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42%;亚太地区为3159.7万吨/年。约占世界乙烯总生产能力的26.93%。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环氧丙烷的生产技术主要有氯醇法和过氧化物法;重点介绍了1993年世界和美国、西欧、日本、中国等国家及地区的生产能力和消费情况,预测了1998年的消费量,指出大力加强环氧丙烷衍生物的开发工作,拓宽市场,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顺应时代潮流发展集约经营朱和工业的集约化经营是指依靠科技进步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生产力各要素的素质,改善生产力的组织,不断开发新的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可见,集约化经营一方面主要是依靠经济规模,提高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效率,以最小的物耗能耗求得...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化肥工业的现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对化肥的需要,近期国家石化局提出今后我国化肥工业发展的原则和重点。重点搞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扩建,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节能降耗,增加化肥生产能力;抓紧在建项目的建设,继续提高高浓度肥料和复合肥料的比例,以调整化...  相似文献   

8.
信息高速路     
自动桶装热收缩封口机   上海显龙包装机械厂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行研制开发出自动桶装热收缩封口机,并已投放市场。自动桶装热收缩封口机,适用于 3加仑、 5加仑瓶口热收缩封口机增强密封程序,符合国家卫生指标;新产品具有性能良好,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质量可靠,采用全自动温度表、远红外电热管;生产能力每小时可封 300至 500桶,用户可视实际需要调节,是目前饮用水厂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理想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客户的青睐。 (志军 )“小”包装包住大市场 近日,亚洲最大的包装工业中心落户浙江温州,由…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涤纶长丝和短纤维生产能力已分别超过60万t,到2000年涤纶纤维生产能力约为216万t;可是短纤维低于长丝发展速度;在品种质量和差别化比率方面尚未形成系列化格局,很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尽管如此,涤纶长丝仍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短纤维在数量上基本满足,但还需进口。世界聚酯工业发展特点是扩充涤纶长丝生产能力,预计2000年长短丝比例将是55∶45,并向细旦纤维等方向发展。世界聚酯纤维生产能  相似文献   

10.
国家石化局地质矿山局局长李海延日前透露了“十五”化工地质矿山行业发展的新思路。一是将化工矿产资源利用方式从过去主要依靠建设新矿、单纯追求矿产品数量,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从过去单纯采矿开发,转到注意开发与环保相协调,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确保化工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以市场配置资源,突出发展重点。“十五”期间将重点发展磷、钾、硼矿,硫铁矿维持现有生产能力。   三是集中力量抓好 11个化学矿山生产基地建设,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行业中发挥支柱作…  相似文献   

11.
乙二醇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国内外乙二醇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市场前景。从总体上看,世界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已出现了过剩的态势,而我国乙二醇产品的自给率只有约28.0%,因此我国除进口乙二醇以及对现有乙二醇生产装置进行挖潜改造以外,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扩大装置的生产规模,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强我国乙二醇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从根本上缓解我国乙二醇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2.
己内酰胺的生产技术及国内外市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己内酰胺的生产技术新进展,其中绿色生产工艺是今后的发展趋势。2005年全世界己内酰胺的总生产能力为4451kt,总消费量为3950kt,预计2009年总消费量将达到4731kt,2014年将达到5320kt。2005年我国己内酰胺的总生产能力为350kt,产量为212.1kt,消费量为703.2kt,产不足需,每年都得大量进口。预计2010年我国己内酰胺的总消费量将达到约1040kt,己内酰胺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今后我国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扩大装置的生产规模,以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己内酰胺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国内外乙撑胺生产现状、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建议国内现有企业进行重组兼并,扩大装置规模,依靠规模和技术的提升与国外产品抗衡。  相似文献   

14.
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及市场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其生产方法主要有丙烯高温氯化法和乙酸丙烯酯法两种。目前,世界上环氧氯丙烷的总生产能力约为1050kt/a,产量约为850kt/a。我国环氧氯丙烷的生产能力约为90kt/a,产量约为31kt/a,预计2005年我国环氧氯丙烷的需求量将达到200kt/a,缺口很大,因此,应扩大生产规模,来满足市场需要。同时还应拓展环氧氯丙烷的应用范围,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努力开拓国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5.
Manufacturing plants have been producing an increasingly homogeneous product mix over recent years. Individual plants have been manufacturing fewer and less dissimilar products. The trend is ubiquitous across industries and is unlikely to be a random event. An index of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is introduced into a fixed-effects model of productivity growth derived formally from a factor-minimal cost function. Specialization at the production site is found to have spurred productivity growth. Over the 1963–87 period, decreasing product heterogeneity has accounted for about 17 percent of productivity growth in U.S. manufacturing, second in importance only to technical change and equaling the contribution of scale economies.  相似文献   

16.
2019年,虽然油气产量稳步增长,但是受经济下行、国际油气价格下跌影响,炼厂开工率与油品销售量双降,国际大石油公司的经营业绩由升转降。国际大石油公司因势利导主动调整发展策略,采取多种举措增储上产、稳定收入,持续在资源优势区域和需求高增长区域优化产业链布局,通过提升海外经营资产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与组合、获取较低成本油气资源、主动拥抱数字化和智能化等经营策略,提升全产业链价值创造能力,向低碳化、清洁化、数字化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这些动向为中国石油企业拓展业务领域、实现能源转型、提升盈利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会。  相似文献   

17.
苯乙烯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全球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约为25880kt/a,总消费量约为23506kt/a。预计2006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25368kt/a。2004年我国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为1190kt/a,产量为985.7kt/a,消费量约为3866.1kt/a,产不足需,每年都得大量进口。预计2005年和2010年我国苯乙烯的消费量将分别达到4380kt/a和5600kt/a。苯乙烯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今后我国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扩大装置的生产规模,以从根本上缓解我国苯乙烯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8.
针对适合地区和企业技术特点确定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产品生产方案和考虑企业本身生产经济性的研究不足的状况,重点对青海省海北地区的跳汰-浮选工艺选煤企业,基于地区煤质特点,利用产品结构优化三原则进行分析,提出企业产品结构方案;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工程理论建立了多种条件约束下的企业经济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模型;最后以约束条件为关联,绘制产品结构方案-经济模型关联图。其研究成果可具体指导青海海北地区选煤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益分析,也为地区行业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采油厂产品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弱及各监督检验分站技术力量不足等;通过实现"产品合理化,质量最佳化,效果最优化",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内涵,创新管理模式的实施情况,以及实施效果等作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valuates entry and survival rates in a sample of 39 chemical product industries.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learning-based cost advantages potentially held by incumbent firms. A logit model of entry gives no evidence that entry decisions were sensitive to the cumulative production lead held by incumbents. Entry was facilitated by the fact that for most products, technology was available from a range of sources. A hazard function model reveals that entrant survival rates were unrelated to order of entry or source of process technology. However, survival was adversely affected when the leading incumbent held a large cumulative output advantage or when entrants built plants of sub-optimal scale. Thus, a large incumbent lead in production experience did not deter new entry but did reduce the entrant'S probability of surviv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