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静  黄旭华 《吉林医学》2011,(17):3601-3602
目的:总结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要点,指导护理工作,将安全防线提前,以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方法:根据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性,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依从性。结果: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结论:精神疾病患者对于护理安全的需求很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提高安全意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确保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医院护理工作人员要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首先要有效的防止各类护理差错的发生。针对临床五官科病人护理的各个环节,如何做好安全护理管理,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是本文所要集中探讨的。透过护理环节不安全因素的总结,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烧伤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烧伤患者的安全。方法:对烧伤患者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并实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实现了住院治疗、护理的全程优质服务。结论:通过对烧伤患者潜在护理安全问题的分析讨论及采取防范措施,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烧伤患者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的管理,避免护理纠纷,确保手术患者的手术安全。方法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项护理操作规程,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结果护士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使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结论确保了患者的手术安全,有效地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输液室护理工作量大,患者多,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应重视护理安全.本文分析了输液室存在护理安全隐患,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确保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探讨肿瘤住院患者常见护理安全问题,提出具体的护理对策以控制和降低肿瘤科患者风险,从而确保达到安全护理的目的;通过对我院2005年4月~2011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368例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肿瘤患者安全护理问题不到位或者护理不良率是影响肿瘤患者预后乃至生存率的最主要问题之一;为确保肿瘤患者的生命安全,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护理不良事件的危害,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护理工作的落实,达到患者心理安全和生理安全护理两方面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韩斌  李金怀  庄保慧 《当代医学》2011,17(25):130-131
目的探讨安全文化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如何有效回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缺陷,确保患者护理安全。方法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把安全文化当做一种管理思路来运用,让护理人员明确自己的服务对象,恪守职责和义务,正确识别并规避护理风险,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护理质量。结果通过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培养护士安全护理的态度和行为,减少护理风险和护理纠纷的发生。患者满意度由90.6%提高到98.3%,结论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护理管理中,可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业务素质,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建立手术室仪器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训,实施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定期开展护士讨论会,加强业务学习。结果:强化了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得到了手术医生和手术患者的肯定和认可。结论:手术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提高了护士的业务素质,确保了患者的安全,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盛征 《求医问药》2014,(20):175-176
护理安全管理是预防护理差错事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若想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安全,医院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护理安全监管体系,并通过强化护士的安全护理观念,规范她们的安全护理行为,进而使其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谈精神科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护理安全管理是指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为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所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包括确保护理单元的患者在医院生活中安全,使就医者享受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制约医院综合效益的重要环节之一。精神病人受强制性思维所支配,身不由己,经常出现冲动伤人、毁物、自伤、自杀、外逃等现象,更应注意病房的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讨论儿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方法 通过分析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确保儿科患者护理安全的对策.结果 有效提高了儿科护理安全管理能力,取得了理想的护理效果.结论 通过实施儿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总结脑血栓患者的安全护理经验。方法充分做好安全教育宣教工作,采用安全的护理方式开展护理工作。结果2007年全年收治1203例脑血栓患者未发生严重安全事件。结论护理人员不但在护理工作中能保护患者,而且能通过教育患者和家属提高其安全意识,确保脑血栓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李泽义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6):1135-1136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守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实施护理计划,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安全护理和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汪列兵  张晓明 《吉林医学》2011,(19):4027-4028
目的:建立各类安全警示标识,确保临床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使护理管理更安全有效。方法:通过制作安全警示标识,在全院临床科室统一规范使用,由病区的护士长或护理组长根据患者病情或医嘱启用相关的安全警示标识的管理方式。结果:启用安全警示标识后,护理安全隐患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提升。结论:清晰的护理工作指引,使护士在基础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大大降低,确保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5.
柴慧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4,(15):2017-2019
随着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及患者安全防范意识的增强,患者安全管理已经成为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护理不良事件则是导致护理安全事件及护患纠纷的直接原因。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县级市综合医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通过分析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结果:思想重视,措施得力,将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了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结论:采取预见性的防范措施,做好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安全管理,可提高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满意度和对所患疾病的适应性,减少医疗纠纷,预防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以规避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加强护士安全知识培训,明确安全目标与责任,制定并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手册》,设立专项风险安全管理员,持续改进护理管理措施并建立监督和奖惩保障机制确保护理安全。结果: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医院护理综合质量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可以规避基层医院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达到护理管理人性化、科学化、制度化、质量标准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批量白内障手术的手术护理安全及防范措施.方法 通过术前评估手术护理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意识.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了803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确保了病人的安全,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眼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分析影响眼科老年患者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护理安全管理对策。结果:所有患者未发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顺利出院。结论:做好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给予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创造良好安全的病区环境,加强基础护理,加强用药,饮食管理,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确保眼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0.
张红 《吉林医学》2010,(1):114-115
目的: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方法:分析肿瘤内科临床护理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从护理人员的素质与技能、患者与家属的配合以及医院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与之相关的防范措施。结果:提高了患者住院的安全性,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结论:护理人员不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能够确保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