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佗夹(以下简称夹脊穴),因其临床治疗范围广泛,疗效显著,且针刺安全,从古至今备受历代医家重视。随着现代临床应用研究范围不断深入,夹脊穴的镇痛作用尤显突出。笔者从中医经络学理论和现代医学角度探讨针刺夹脊穴的镇痛机理。1夹脊穴镇痛的经络学理论基础1.1夹脊穴与督脉、膀  相似文献   

2.
腰部夹脊穴的临床应用华佗夹脊穴属经外奇穴,位于脊柱的两侧,每个棘突之间旁开5分,在背俞与督脉之间,近似它们的功能,又有独特的作用。我们从1976年至今在临床上采用腰部夹脊穴治疗内、外、儿、妇各科疾病,效果显著,总结如下。1取穴与针刺洁(1)取穴法:嘱...  相似文献   

3.
督脉穴及夹脊穴为主治疗中风10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以督脉穴及夹脊穴为主配合体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108例中风患者全部采用针刺,督脉穴及夹脊穴为主配合体针治疗.结果:基本治愈41例,占全组病例的38%;显效52例,占全组病例的48.1%;有效13例,占全组病例的12%;无效2例,占全组病例的1.9%.总有效率为98.1%.结论:督脉穴及夹脊穴为主配合体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督脉旁开0.5寸与1寸取夹脊穴及深刺2.5寸与浅刺1寸哪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更优。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督脉旁开0.5寸浅刺组、督脉旁开0.5寸深刺组、督脉旁开1寸浅刺组及督脉旁开1寸深刺组4组,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定标准和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的腰痛疾患治疗成绩评分量表评价4组的治疗效果。结果:4组治疗效果以督脉旁开1寸深刺组效果更优。结论:督脉旁开1寸取夹脊穴并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透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对透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其镇痛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透穴刺法治疗,选取百会透通天(双侧)、前顶透承光(双侧)、正营透承灵(双侧)和皮损相关节段的同侧膀胱经穴向相应夹脊穴和督脉经穴透刺;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选取与皮损相应的同侧夹脊穴和背俞穴。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疼痛改善程度,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P物质的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改善程度、血浆中P物质的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透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以提高机体P物质含量,从而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相似文献   

6.
小儿脑瘫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症之一.针灸推拿治疗小儿脑瘫操作简便、具有可持续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临床操作方法各异,纷繁复杂.对近10年关于针灸推拿以督脉或夹脊穴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发现以督脉或夹脊穴为主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小儿脑瘫的规范化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按揉夹脊穴为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28例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采用按揉夹脊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按揉手法,按揉督脉,夹脊穴,膀胱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并配合饮食,中药口服。结果:共观察28例,其中痊愈16例,显效8例,有效4例。  相似文献   

8.
文章报道针药并用治疗脊髓空洞症的临床验案1则,为临床治疗脊髓空洞症提供思路.认为本病辨证分型以肾精亏损,督脉亏虚,络脉不通为主,针刺治疗选穴以督脉、夹脊穴为主.  相似文献   

9.
王宇  周鸿飞 《中医药导报》2020,26(10):90-93
从夹脊穴的分段解剖结构出发,探讨夹脊穴分段性与脊神经节段性的关系,中医理论认为夹脊穴位于督脉与膀胱经之间,具有外通经络、内调脏腑等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夹脊穴在解剖关系上与脊神经密切相关,夹脊穴的节段性与脊神经节段功能相近,具有调节交感神经功能、改善循环血供、抑制痛觉信号传递、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可通过脊神经节段理论这一角度阐述夹脊穴的作用机理,指导夹脊穴临床取穴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冯革利 《陕西中医》2006,27(5):600-60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颈椎痛的疗效。方法:针刺取穴,颈夹脊,大椎。结果:总有效率为96%。提示:针刺夹脊穴,通过督脉之别、督脉和膀胱经,使肩背部各经经气通畅,气血和顺,阴阳和调。  相似文献   

11.
周振坤  刘军  王威岩 《新中医》2012,(4):104-105
目的:观察透穴刺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血浆中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影响,对透穴刺法治疗PHN的镇痛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透穴刺法治疗,选取百会透通天(双侧)、前顶透承光(双侧)、正营透承灵(双侧)和皮损相关节段的同侧膀胱经穴向相应夹脊穴和督脉经穴透刺;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选取与皮损相应的同侧夹脊穴和背俞穴。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结果:治疗后2组血浆中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透穴刺法治疗PHN可以提高机体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从而改善PHN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2.
督脉、夹脊电针治疗急性脊髓损伤实验研究概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近二十年来电针督脉、夹脊穴治疗急性脊髓损伤实验研究文献整理,从实验动物与选穴,电刺激参数的选择,督脉、夹脊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机理三方面进行概述,并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夹脊穴属经外奇穴。首见于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用灸法治疗霍乱诸急症,近代医家用于针刺。自第1颈椎起,第5腰椎止,每棘突旁开0.5寸,共计48穴。颈夹脊穴是第1颈椎至第1胸椎各棘突下旁开0.5寸的一组腧穴,位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脉之间,左右共14穴,督脉为全身诸阳之会,统领一身之阳气,足太阳膀胱经为全身最长之经脉,属多血少气之经。针刺颈夹脊穴,可助督脉之阳气,调膀胱之血  相似文献   

14.
夹脊穴透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夹脊穴透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IIlbar IntervertebraIDisc Protrusio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夹脊穴透刺治疗组与常规针刺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比能更好缓解腰腿疼痛症状,并能降低临床复发率。结论:夹脊穴透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减轻其疼痛症状和降低临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督脉电针加平衡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传统针刺组、平衡推拿组、督脉电针加平衡推拿组.传统针刺组取风池、天柱和C3~C7夹脊穴;平衡推拿组以(攘)揉、拿捏、点穴等手法治疗;督脉电针加平衡推拿法组取C3~C7夹脊穴、电针大椎、风府等穴,针刺后予推拿手法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各组疗效.结果 督脉电针加平衡推拿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传统针刺组和平衡推拿组.结论 督脉电针加平衡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有效,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优于传统针刺法和平衡推拿法.  相似文献   

16.
田雁 《西部中医药》2000,13(5):53-54
笔者跟随马坤范主任医师采用长针透穴法治疗 56例外伤性截瘫患者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56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 45人 ,女 1 1人 ;年龄最小者 1 5岁 ,最大者 66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3年。2 治疗方法以督脉及相应夹脊穴为主 ,配以手、足太阳 ,少阳经穴 ;或以任脉穴为主 ,配以手、足阳明及三阴经穴。方法 :选用 2 8号 5寸不锈钢长针 ,两组穴方交替使用。主穴采用长针透穴法 ,即在损伤平面之上 1~ 2椎骨开始取督脉或任脉穴。常规消毒后 ,用 5寸不锈钢长针斜向下方进针 ,1针可透 2~ 3穴 ,使患者脊柱周围有酸麻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针刀医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结合脊柱相关源性亚健康的调理机制,观察针刀五脏夹脊穴配合拔罐调理亚健康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亚健康状态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刀组(观察组)与针刺组(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五脏夹脊穴调理。观察组用针刀刺松穴位后,分别向督脉及膀胱经透刺,然后选取五脏夹脊穴进行拔罐;对照组取五脏夹脊穴针刺,得气后运用平补平泻的手法,留针20 min,出针后进行拔罐。21 d后观察两组的调理效果。结果 调理后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27/28),高于对照组的77.8%(21/27)(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39.3%(11/28),高于对照组的22.2%(6/27)(P<0.01)。结论 针刀五脏夹脊穴配合拔罐调理亚健康效果显著,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夹脊穴的临床应用研究近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夹脊穴的临床应用研究近况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陈宁宁导师:李玉堂夹脊穴因其治疗范围广,疗效显著,作用安全,从古至今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它的动用研究报道也较多。本文就1990年以来夹脊穴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定位:对夹脊穴的定位(包括穴...  相似文献   

19.
夹脊穴临床运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夹脊穴临床运用初探610081成都铁路分局区院针灸科杨英姿夹脊穴又名华佗夹脊,穴位于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间旁开0.5寸,每穴都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和静脉丛分布。颈椎夹脊的应用也较普遍,故将颈夹脊穴也归属于夹脊穴。夹脊穴...  相似文献   

20.
夹脊穴属经外奇穴,是临床上基本和常用的穴位。夹脊穴具有调和阴阳、疏通气血、沟通内外的作用,因此在临床中应用颇多。通过查找相关文献,总结近5年来夹脊穴的临床应用状况,结果发现夹脊穴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等疾病疗效显著。因此对夹脊穴的临床应用进行系统总结,能够为临床应用夹脊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