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benzoyl peroxide,BPO)对小鼠肾脏的毒性.方法 将64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玉米油)组和低(50 mg/kg)、中(100mg/kg)、高(200mg/kg)剂量BPO染毒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采用经口灌胃的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5ml/kg...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虾青素对辛硫磷所致小鼠遗传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将50只健康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和80 mg/kg辛硫磷染毒组以及低、中、高剂量虾青素保护组(2mg/kg、4mg/kg、8 mg/kg),每组10只,雌雄各半.早晨低、中、高剂量虾青素保护组分别灌胃染毒2、4、8 mg/kg虾青素,对照组和辛硫磷染毒组灌胃染毒橄榄油,染毒容量为10 ml/kg;间隔约8h后,下午低、中、高剂量虾青素保护组和辛硫磷染毒组分别灌胃染毒80mg/kg辛硫磷,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染毒容量为10 ml/kg,连续染毒14d.采用微核实验检测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结果 虾青素干预能抑制辛硫磷染毒所致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拖尾率和DNA损伤专用单位的升高;且随着虾青素剂量的升高,小鼠的骨髓细胞微核率、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拖尾率和DNA损伤专用单位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虾青素对辛硫磷所致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性的升高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 C)对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联合致小鼠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突变的拮抗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农药联合(0.3 mg/kg马拉硫磷+0.01 mg/kg毒死蜱+0.02 mg/kg氯氰菊酯+0.02 mg/kg高效氯氟氰菊酯)组和低(100 mg/kg)、中(200 mg/kg)、高剂量(400 mg/kg)Vit C+农药联合组及溶剂对照(玉米油)组、阳性对照(第1、2天不做任何处理,第3、4天腹腔注射40 mg/kg环磷酰胺)组;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农药,连续染毒4 d;各剂量Vit C+农药联合组先单独灌胃染毒Vit C溶液,间隔1 h后,再给予农药。于染毒结束次日,进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另将3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分别为农药联合组和低、中、高剂量Vit C+农药联合组及溶剂对照(玉米油)组、阳性对照(腹腔注射40 mg/kg环磷酰胺)组。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农药,连续染毒5 d;各剂量Vit C+农药联合组先单独灌胃染毒Vit C溶液,间隔1 h后,再给予农药。于首次染毒后第35天,进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农药联合组和各剂量Vit C+农药联合组小鼠的骨髓细胞微核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各剂量Vit C+农药联合作用后,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下降,均低于农药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的PCE/NCE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农药联合组和低、中剂量Vit C+农药联合组小鼠的精子畸形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Vit C+农药联合组小鼠的精子畸形率均低于农药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Vit C染毒剂量的升高,农药联合暴露小鼠的骨髓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马拉硫磷、毒死蜱、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联合经口染毒对小鼠具有遗传毒性效应,适量Vit C对4种农药联合致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突变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对小鼠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将50只健康7-12周龄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溶剂对照(4%淀粉溶液)组和348.22、139.29、69.64mg/kg FOX-7染毒组,另设阳性对照(40mg/kg环磷酰胺)组,每组10只。每日固定时间采用经口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20ml/kg,连续5d。于首次染毒后第12天,观察染色体结构畸变率和单价体率。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比较,348.22mg/kg FOX-7染毒组小鼠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剂量FOX-7染毒组小鼠初级精母细胞常染色体单价体和性染色体单件体率均无明显改变。提示FOX-7可能会引起小鼠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发生结构畸形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乙酸铅对雄性成年小鼠的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方法 将120只健康成年(8周龄)清洁级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蒸馏水)组和低(500mg/kg)、中(1 000 mg/kg)、高(2 000 mg/kg)剂量乙酸铅染毒组,每组30只.采用经口灌胃的方式进行染毒,灌胃容量为10 ml/kg,每天1次,...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34-双(4'-氨基呋咱基-3')氧化呋咱(DATF)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将70只SPF级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即阴性对照组和DATF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经口灌胃方式进行染毒,观察染毒后14 d内动物的反应、体重变化和死亡情况。根据寇氏法计算小鼠经口LD50雄性为1429 mg/kg,雌性1281 mg/kg,DATF属于低毒物质。  相似文献   

7.
辛硫磷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辛硫磷对小鼠的遗传毒性。方法将60只健康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和10、20、40、80 mg/kg辛硫磷染毒组以及阳性对照组(40 mg/kg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2 d),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10 ml/kg,每日1次,连续染毒14 d。采用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辛硫磷的遗传毒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仅40和80 mg/kg辛硫磷染毒组小鼠的骨髓细胞微核率显著性升高,各剂量辛硫磷染毒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拖尾率和DNA损伤专用单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辛硫磷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拖尾率和DNA损伤专用单位均呈上升趋势。结论辛硫磷对小鼠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辛硫磷对小鼠的遗传毒性.方法 将60只健康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和10、20、40、80mg/kg辛硫磷染毒组以及阳性对照组(40mg/kg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2d),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10ml/kg,每日1次,连续染毒14d.采用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辛硫磷的遗传毒性.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仅40和80mg/kg辛硫磷染毒组小鼠的骨髓细胞微核率显著性升高,各剂量辛硫磷染毒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拖尾率和DNA损伤专用单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辛硫磷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拖尾率和DNA损伤专用单位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辛硫磷对小鼠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型含能材料二硝酰胺铵(ammonium dinitramide,ADN)染毒对大鼠主要脏器的毒性作用。方法将96只健康成年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蒸馏水)组和30.8 mg/kg(1/20 LD50)、61.6 mg/kg(1/10LD50)、123 mg/kg(1/5 LD50)ADN染毒组,每组24只,雌雄各半。采用灌胃方法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10 ml/kg,每天1次,每周5 d,连续染毒90 d。观察大鼠心、肝、脾、肺、肾、脑、睾丸及子宫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ADN染毒组大鼠肝组织结构紊乱,中央静脉扩张瘀血,肝细胞肿胀、肝细胞脂肪性变,肝细胞颗粒变性、空泡变性,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部分细胞点状坏死。而其他脏器改变不明显。结论 ADN对大鼠肝脏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研究马拉硫磷、毒死蜱、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4种常见残留农药在每日允许摄入剂量下单独与联合作用对小鼠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将7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溶剂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马拉硫磷(0.3 mg/kg·BW)组,毒死蜱(0.01 mg/kg·BW)组,氯氰菊酯(0.02 mg/kg·BW)组,高效氯氟氰菊酯(0.02 mg/kg·BW)组及农药联合作用组。每天经口染毒1次,连续4天,于染毒结束次日进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同时,将35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组别同上,每天经口染毒1次,连续5天,于首次染毒后第35天进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 4种农药单独作用时,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及精子畸形率略高于溶剂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农药联合作用时,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及精子畸形率升高,分别为17.30±2.83及5.84±1.05,显著高于单独作用组及溶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拉硫磷、毒死蜱、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单独与联合经口染毒均可致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精子畸形率增加,且联合染毒对小鼠的遗传损伤具有一定的相加作用,具有引起遗传毒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硝酸镧染毒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硝酸镧染毒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方法将21日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2只,分别腹部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硝酸镧溶液(10、50、100、200、300、400、500mg/kg),阴性对照组给予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每天1次,连续7d,观察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及小鼠体重。结果300、400、500mg/kg组小鼠增重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00、200、300、400、500mg/kg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随染毒剂量增加,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呈上升趋势(r=0.9223P<0.05)。结论硝酸镧具有一定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亚硫酸盐对昆明种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为其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成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采用经口灌胃染毒,剂量分别为30.00、14.49、7.00mg/kg体重,每天染毒1次,对照组灌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14d。末次染毒后取材测定其血液碳粒廓清指数、吞噬指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制作胸腺、脾脏组织结构石蜡切片图,进行病理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的碳粒廓清指数、吞噬指数明显降低(P〈0.05)。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P〈0.05),低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亚硫酸钠对小鼠免疫系统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敌敌畏(DDV)和氧乐果染毒对雄性动物生殖细胞的毒性作用,为有机磷农药对农副产品污染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雄性昆明种小鼠42只,随机分为7组(6个染毒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6只.染毒组小鼠每天分别以5.0、10.0、20.0 mg/kg剂量DDV,2.5、5.0、10.0 mg/kg剂量氧乐果经口染毒;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天每只小鼠染毒1次,连续染毒21 d.首次染毒后5周,以脱颈臼法处死小鼠,制作精子标本,观察精子畸形率.结果 各染毒组精子畸形率(DDV染毒组分别为4.33%,8.40%,13.65%,氧乐果染毒组分别为4.35%,6.63%,7.93%)均高于对照组(1.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剂量一反应关系(P<0.01).结论 DDV和氧乐果均可引起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遗传损伤,导致生殖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I)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致小鼠遗传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1)微核实验:7w龄雄性昆明种小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溶剂对照组、DBP模型组、低、高剂量SI实验组。将SI溶于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中配制成所需浓度灌胃SI实验组小鼠,溶剂对照组、DBP模型组每日灌胃等体积0.5%CMC-Na。连续给药或溶剂30d后,除溶剂对照组外,其他三组均灌胃给予DBP(0.5g/kgbw·d),连续处理5d,最后一次DBP处理后6h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胸骨胸髓涂片,计算微核细胞率。(2)精子畸形试验:6w龄雄性昆明种小鼠40只,分组情况及给药处理同微核实验。第一次DBP处理后35d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一侧附睾,计数精子数量、活动率、存活率及畸形率。结果低、高剂量SI实验组小鼠的微核率、畸形精子率与DBP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且精子活动率、存活率与之相比均有所升高。结论大豆异黄酮能够减轻DBP对小鼠导致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昆布多糖对吸入性苯中毒的保护功能,研究开发昆布多糖的潜在医药价值。方法选取50只6~8周龄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等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正常对照组与苯中毒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0.4ml/d灌胃,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昆布多糖50 mg/kg、100 mg/kg、200 mg/kg灌胃,连续灌胃7 d后,除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外,其余4组均采用动式吸入式染毒,染毒剂量为2 376.49 mg/m3,每天1次,连续染毒21 d。称重后分别进行全血细胞计数、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DNA含量的测定、微核试验及多能干细胞测定。结果预防性给予昆布多糖,能有效减少苯对小鼠外周血的抑制作用,防止苯中毒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和DNA含量的降低,有助于降低吸入性苯中毒小鼠微核形成,减少骨髓细胞DNA突变,使骨髓无效造血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昆布多糖对吸入性苯中毒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要把它作为一种新型低副作用的有效药物推广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对二氯苯的遗传毒性作用。 [方法 ] 4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 5组 ,每组 8只。实验组小鼠连续 5d分别以 180 0、90 0、45 0mg/kg剂量对二氯苯经口灌胃 ,阴性对照组小鼠以等量花生油灌胃 ,阳性对照组小鼠以40mg/kg剂量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末次染毒 2 4h后处死动物 ,分析骨髓细胞以及精原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 [结果 ]对二氯苯各剂量染毒组雄性小鼠骨髓细胞以及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增高 (P >0 0 5 ) ,各剂量染毒组初级精母细胞常染色体早熟分离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也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高剂量染毒组初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早熟分离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在本实验剂量下未观察到对二氯苯对骨髓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的诱发作用 ,但一定剂量对二氯苯可能对初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早熟分离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纳米-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1,3,5-triamino2,4,6-trinitrobenzene,nanoTATB)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作用。方法对大、小鼠进行nanoTATB急性毒性实验和大鼠30d喂养实验。致突变选用Ames实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结果急性毒性实验,2周内未见动物死亡,大、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LD50均大于10g/kg,属实际无毒级;大鼠30d喂养实验中动物体重增加量、食物利用率、脏器系数及各项血液和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估计nano-TATB经口染毒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大于6.0g/kg。3种致突变实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nano-TATB属实际无毒级化学物,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三七花苷毒理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毒理学测试三七花苷安全性,为三七花苷开发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90d喂养试验。结果:经口急性毒性试验表明,LD50〉15g/kg;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90d喂养试验中体重和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指标均无异常,生化指标在正常值范围内,未见大鼠器官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未见三七花苷具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快杀灵对雄性小鼠精子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快杀灵对雄性小鼠精子的毒性作用。[方法]用不同总剂量 (9.1mg/kg、18.2mg/kg、36.4mg/kg)快杀灵给小鼠经口连续灌胃10天染毒 ,于末次染毒后25d处死小鼠 ,称重睾丸、附睾 ,并计算精子活动度、精子数及畸形率。[结果]精子数量在18.2mg/kg、36.4mg/kg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精子畸形率在36.4mg/kg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1) ,精子活动度在3个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 ,睾丸、附睾重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01)。[结论]快杀灵对小鼠具有一定的精子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反式脂肪酸(TFA)致雄性小鼠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50只成年昆明种(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溶剂对照组、TFA染毒组、低、中、高剂量PC保护组。溶剂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TFA染毒组按100 mg/kg剂量灌胃TFA;3个保护组分别按25.0 mg/kg、50.0 mg/kg、100.0 mg/kg的剂量灌胃PC。除溶剂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外,其它每组均上午灌胃TFA、下午灌胃PC,时间90 d。实验结束后取血后处死动物,测定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FA染毒组小鼠精子数量、精子存活率、精子活力均降低,畸形率增加(P<0.05);中、高剂量PC保护组小鼠精子数量、精子存活率、精子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畸形率减少与TFA染毒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精子畸形以尾折叠、卷尾、尾体弯曲、不规则精子、双尾精子为主;TFA染毒组SOD降低,MDA升高;PC保护后SOD升高,MDA降低与染毒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TFA对雄性小鼠精子质量有损伤作用;PC对小鼠精子损伤有保护修复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