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11个Fabry病家系的α-半乳糖苷酶A活性及GLA基因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建立Fabry病α-半乳糖苷酶A(α-gal A)酶活性及基因检测体系,并对基因型临床表型进行分析。方法 检测11个Fabry病家系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外周血粒细胞α-gal A活性及GLA基因。酶活性检测采用底物荧光法,基因检测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并进行临床评估。结果 在11个Fabry病家系中检出9种GAL基因突变,包括5个错义突变(R301Q、I91T、G132R、F273L、D165Y),2个无义突变(W236X、R342X),1个单碱基缺失(1082delG)和1个大片段缺失(44 bp nt.1077),其中4种为新突变(D165Y、F273L、1082delG、44 bp nt.1077)。11个家系中通过基因及酶活性检测,确诊男性半合子13例,女性杂合子12例。男性半合子α-gal A酶活性显著下降,女性杂合子α-gal A酶活性部分下降,1/4女性杂合子的α-gal A酶活性处于正常范围内。结论 确诊了11个Fabry病家系的GLA基因突变类型,并筛出所有家系中先证者以外的患者14例。外周血粒细胞α-gal A酶活性和GAL基因检测是筛查和诊断Fabry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Fabry病属于溶酶体蓄积病,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遗传性疾病,系由于先天性溶酶体α-半乳糖苷酶A活性缺陷导致鞘糖脂代谢异常,进而在体内多系统包括肾脏、皮肤、角膜及心脏等部位的异常堆积致病。Fabry病属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GLA基因位于Xq22,编码α-半乳糖苷酶A。以往调查显示在男性新生儿中发病率约为1/40000。  相似文献   

3.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疾病。随着医学发展,SLE治疗逐渐多元化,患者寿命逐渐延长,随之而来关于SLE合并肿瘤日益成为关注热点。国内外文献均有关于SLE合并实体瘤或SLE合并血液系统肿瘤的报道,但SLE同时合并直肠癌、急性白血病患者目前尚无报道。本文报道1例SLE合并直肠癌及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经过,并进行相应的文献回顾分析。1病例资料患者,女,56岁,2022年6月8日就诊。  相似文献   

4.
Fabry病是一种X性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1898年首次由皮肤科医生Anderson和Johann Fabry各自报告1例,故名An-derson-Fabry’s病,简称Fabry病。本病患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细胞溶酶体中水解酶——α2半乳糖苷酶A(α2GalA)先天缺乏或活性降低,致使糖鞘脂成分如神经酰胺三己糖苷(CTH或称为Gb3),以及二乳糖苷神经酰胺等堆积于体内各器官,如肾脏、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引起患者多个系统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肢端疼痛和感觉异常、皮肤血管角质瘤、少汗、心血管损伤及肾衰竭等,故又称α2Ga1A缺乏症。该病较为罕见,迄今国内仅见数10余例报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具有两种遗传性疾病,即Fabry病并发薄基底膜肾病(TBMN)的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特点以及家系患病情况。 方法 总结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41岁女性Fabry病并发TBM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基因突变情况,同时对家系成员进行调查及相关检测。 结果 先证者呈现典型的Fabry病的肾外临床表现,包括皮疹、神经痛、眩晕、耳鸣、肥厚型心肌病等,同时亦有蛋白尿、镜下血尿及高血压等肾脏受累表现;肾活检光镜下病理改变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部分足细胞空泡变性;电镜下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胞质内多数髓磷脂小体形成,肾小球基底膜(GBM)弥漫性变薄,厚度为(216±31) nm。家系调查及基因突变检测显示先证者女儿除有典型Fabry病肾外表现外,亦有以血尿为主的肾脏症状。先证者的1个妹妹仅表现为镜下血尿。先证者及其女儿α-半乳糖苷酶 A(α-Gal A)活性分别为33和75活性单位(正常参考值为100~500活性单位),且2人均携带新发现的GLA基因突变——1208ins21 bp及COL4A3基因多态性——c:3627 G>A(p:M1209I)。仅表现为镜下血尿的先证者的妹妹仅携带COL4A3基因的c:3627 G>A(p:M1209I)多态性,α-Gal A活性正常,无GLA基因突变。 结论 对于Fabry肾病患者呈现血尿,尤其是表现为家族性血尿时,应考虑并认真排除并发TBMN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的自身免疫病。急性的、危及生命的重症SLE称为狼疮危象[1]。狼疮患者一旦发生危象,常为凶险的急症,病死率高[2]。我院2011年6月收治了1例重症SLE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跟踪随访至2012年6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血液系统是常见的受累系统之一[1].SLE合并白血病可增加死亡风险[2],然而因合并白血病早期常缺乏典型症状,难与SLE活跃期相鉴别,容易造成漏诊、误诊,故临床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现报告...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急性脊髓炎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ATM)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NS)的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国内外目前报道的病例不多.我院近期收治2例SLE合并ATM,现将诊疗体会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以探讨SLE合并ATM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发生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关于妊娠期SLE的诊治进行了系统的规范,使一些妊娠期合并SLE的孕产妇有较好的妊娠结局。但是,在这些人群中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仍然很高,包括妊娠丢失、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死亡和子痫前期(PE)等。SLE妊娠合并PE与妊娠合并SLE活动的临床处理不同,但由于二者常常难以鉴别甚至合并存在,故如何准确诊断从而正确治疗对于减少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是一种以多脏器损害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全身性硬皮病(Scl)、多发性肌炎(PM)或皮肌炎(DM)三者相结合的临床表现[1],常伴有异常高滴度的抗核糖核酸蛋白抗体(抗RNP抗体),多见于成年女性,儿童及男性少见。本病虽临床表现复杂,但肾脏累及率低,累及肾脏时通常临床表现轻微,多为镜下血尿或少量蛋白尿,迄今国内对所累肾脏病理类型报道甚少。我们现将1例确诊MCTD合并继发性膜性肾病(MN)的肾脏病理损害及临床特点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狼疮性肾炎14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免疫性疾病,肾脏是最重要的受累器官。约50%以上的SLE患者有。肾脏损害^[1],若行肾脏组织学、免疫病理、电镜检查,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存在肾组织受损^[2]。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临床表现多样,病理变化也多种多样,各系统受累程度不平行。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免疫性疾病,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可引起多器官的炎症和损伤,约60%~70%患者有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的重要表现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LN临床表现分为:(1)单纯蛋白尿;(2)单纯血尿;(3)蛋白尿合并血尿;(4)肾病综合征;(5)上述任何表现伴肾衰竭等类型.本文根据LN的最新病理学分类标准,对95例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经肾活检确诊的LN患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和肾脏病理改变及其与非肾病综合征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LN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一个临床表现以肾脏损害为主的Fabry病家系进行调查,分析其基因突变和临床特点。探讨不同突变类型对临床表型的影响。方法收集该例先证者及其家族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先证者及其姐姐和一名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应用荧光底物法检测a半乳糖苷酶A(toga[A)的酶活性;提取血液基因组DNA,PCR分段扩增α—galA基因的7个外显子,产物纯化后进行DNA测序,检测是否存在突变位点。结果①临床调查患者家系发现5名男性患者,均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 renaldisease,ESRD),伴有肢端疼痛、皮肤血管胶质瘤及少汗等Fabry病典型表现;3名女性杂合子,临床表现各异;②regalA活性检测示先证者酶活性明显下降,其姐姐α-galA活性在正常范围;③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regalA基因第2外显子的第112个密码子上的碱基胞嘧啶(c)被胸腺嘧啶(T)替代,因此导致由原本翻译的精氨酸变成了半胱氨酸(p.R112C),形成错义突变,从而导致α-galA酶活性的降低或缺乏。结论发现了一个新的Fabry病家系,并明确了该家系的基因突变特点。在此家族中,我们发现除了外胚层组织损害,α—galA基因错义突变p.R112C亦可导致中胚层组织(如肾脏)的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4.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是SLE主要的合并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SLE是一种临床表现为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为1/1 000,高于西方国家报道的1/2 000,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岁-40岁的育龄女性.我科收治的1例49岁男性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因为病情的变化,曾行3次肾活检(2004.11,2006.4及2012.9),就其疾病演变过程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常有肾脏损伤及消化系统症状,但SLE并发假性肠梗阻(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IPO))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以白金耳为主的Ⅳ型狼疮性肾炎伴假性肠梗阻病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对SLE伴发IPO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是最常见的受累的器官。SLE的肾损害既有肾小球的损害又有肾小管间质的损害[1] 。近年来研究表明肾小管间质损伤对肾脏 10年存活率的影响甚至较肾小球病变更为重要[2 ] 。尿α1微球蛋白 (α1-MG)和 β2 微球蛋白 (β2 -MG)是反映肾小管间质损伤较敏感而可靠的指标。为了解SLE及狼疮性肾炎 (LN)患者肾小管受损情况 ,我们检测了尿α1-MG、β2-MG的水平 ,以探讨其在SLE和LN中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选择住院确诊的SLE…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个青年女性好发,多脏器累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受累即称为LN(lupus nephritis,LN),是SLE的重要组成部分。LN的发生严重降低了SLE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在治疗SLE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cmatosus,SLE)是一种原因未明、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1],也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多年来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已成为治疗LN的经典方案[3].但CTX所导致的闭经、宫颈不典型增生、白细胞下降、感染、脱发等严重的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特别对性腺的毒副作用尤为明显[4].探索新的免疫抑制剂对LN的治疗,以期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是临床和基础研究一直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以多系统、多器官受累为主要表现;其中假性肠梗阻(IPO)与输尿管肾盂积水、胆管扩张同时出现非常罕见,称为内脏肌肉蠕动障碍综合征(visceral muscle dysmotility syndrome,VMDS)[1].VMDS的临床表现类似急腹症,处理不当会危及生命,目前国内外鲜有此综合征报道.我院曾收治两名VMDS患者,诊断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SLE诊断标准[2],发生VMDS时均处于SLE活动期(SLE-DAI评分分别为10分、12分).  相似文献   

20.
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候与病理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 ,女性约占 90 %。SLE患者约 35 %~ 90 %有累及肾脏的临床表现 ,约 90 %患者肾组织病理可出现异常 ,SLE的肾脏病变称为狼疮性肾炎 (LN ) [1] 。中医诊治注重证候 ,西医诊断则重视病理 ,为探讨两者关系 ,本文对 1996年~ 2 0 0 1年我院收治的 72例有肾活检资料的LN患者进行证候与病理相关性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于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72例均为住院患者 ,全部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协会 1982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 11项中 4项或以上[2 ] ,且临床表现及肾活检均提示有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