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对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季英  刘玉 《广东电力》2014,(12):30-34
考虑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和接入容量,以10 kV配电网为例建立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短路电流计算模型,以定量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及对短路电流的影响。分析的结果是分布式电源接入将增大上游保护对下游线路故障的动作时限,且当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超出一定容量时将引发反时限保护的拒动。该结论对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启动电流的整定、允许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的选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压厂用电系统是火力发电厂设计中比较重要且复杂的环节,1000 MW级机组由于机组容量及厂用电负荷的增加,使得其设计思路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对于电压等级的选择也不像以往那么单一.设计时需要结合发电机出口接线方式、厂用电负荷容量、系统短路电流水平等边界条件选择合适的设备参数,并对厂用电母线短路电流水平、电动机起动电压及厂用电母线电压波动范围进行分析计算,从而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方案的经济性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技术安全可靠,经济最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王鑫  龚家珑 《电力建设》2006,27(12):70-71
蒲圻电厂规划容量1200MW,在选择高压厂用电系统接地方式时,计算容量最大的厂用变所连接供电网络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电流偏高,不能采取不接地方式。而经消弧线圈接地,不仅设备投资增加,接地保护也较复杂。经分析计算,6kV高压厂用电系统只能采取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并配置单相接地保护。  相似文献   

4.
220 kV电网短路电流预测的新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贤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6):103-106
提出一种用于220 kV电网短路电流预测的计算方法。通过设定220 kV电厂接入的分布模型,得出接入220 kV电网分区的发电机装机容量与该电厂在500 kV变电站的220 kV母线处注入的短路电流函数关系。指出当500 kV变电站220 kV母线短路电流和500 kV母线短路电流同时达到设备遮断容量时,分区可供电容量为设备允许的最大可供电容量。由此建立了系统最大供电规模与220 kV电网短路电流间的关系。与某实际电网情况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所得到的结论为输电网设备选型和次输电网的供电模式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MMC-HVDC)输电系统接入电网后将对交流系统短路电流产生影响,但目前交流保护整定计算通常忽略MMC-HVDC接入母线故障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对短路电流的贡献。文中以交流保护整定计算为出发点,提出了MMC-HVDC系统简化分析原则。在分析MMC-HVDC系统控制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交流保护整定计算的MMC-HVDC等效模型,提出MMC-HVDC接入母线故障时可以将直流侧等效为一个正序电流源。研究了MMC-HVDC接入母线故障时不同故障点残压下MMC-HVDC直流侧响应特性,确定了等效电流源的幅值和相位,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提出了MMC-HVDC对交流保护整定计算影响的定量评估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广东电力》2021,34(8)
淮安换流站示范工程中,500 kV/10 kV站用变压器直挂500 kV母线,特殊的站用电系统接线及两级降压方式给站用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及电流互感器选型带来一些问题。通过研究淮安换流站站用变压器保护定值整定应用算例,对短路电流计算、定值整定方法、各级时限配合关系进行探讨,针对500 kV/10 kV站用变压器低压侧电缆段出现短路故障且短路电流较小时提高灵敏度的问题,提出高压侧断路器配置失灵和小失灵保护的双套保护技术方案。该方案在分析高低压侧短路故障电流差异较大基础上,接入小变比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当低压侧故障电流较小时,小变比的失灵保护装置灵敏度较高,可实现故障的最小化隔离。  相似文献   

7.
低压电器试验站进线保护整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压电器试验站为模拟各种短路故障,需要大电流进行试验。其试验变压器及高压侧电抗器和电阻的电气参数均可以调节以满足不同短路状态下的试验要求。此类特殊用户接入35 kV系统给系统35 kV线路的整定配合带来困难。文章分析了普通用户(电气参数无变化)35 kV进线保护的整定方法,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以满足瞬间大电流且可调变压器的工作需要,对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1000 MW机组高压厂用电电压等级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莹 《吉林电力》2006,34(5):1-4
针对1 000 MW机组高压厂用电系统短路电流增大和大电动机启动困难等诸多问题,分析了选择高压厂用电电压须考虑的几个因素。经过对各方案选择、论述及比较,选择10 kV 1个电压等级方案。10 kV小容量电机与其他两个方案的电机相比除损耗及体积略大外,在总投资方面基本与选择第2个方案持平,此外,电厂的运行管理均优于其他两个方案,因此,推荐采用10 kV 1个电压等级。  相似文献   

9.
低压电器试验站为模拟各种短路故障,需要大电流进行试验.其试验变压器及高压侧电抗器和电阻的电气参数均可以调节以满足不同短路状态下的试验要求.此类特殊用户接入35 kV系统给系统35 kV线路的整定配合带来困难.文章分析了普通用户(电气参数无变化)35 kV进线保护的整定方法,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以满足瞬间大电流且可调变压器的工作需要,对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DG容量及接入方式对变电站继电保护定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分布式发电(DG)的并网运行将可能对原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带来哪些影响,以生物质能发电厂接入110 kV终端变电站为例,从故障点是否出现在系统电源进线入手,通过分析DG接入对变电站线路短路电流增量的影响以及线路故障尚未切除时DG能够满足暂态稳定运行时间的长短,进而研究分布式电源的不同容量、不同接入方式对所接入变电站原有三段式电流继电保护的影响,并通过EMTDC/PSCAD仿真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孤岛运行的前提下,分布式电源可能会对所接入的变电站出线三段式电流保护产生影响;对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定值的影响主要取决于DG容量的大小,会对哪些段的动作电流定值产生影响取决于故障时DG失稳时间的长短.  相似文献   

11.
牛涛  查申森  钱康  窦晓波 《电力建设》2015,36(8):108-113
针对目前微电网容量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微网容量配置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微电网规划中的分布式电源容量和储能系统容量进行联合求解,同时进行优化配置。以1 000 kV变电站站用电系统为例,运用微电网规划设计软件DGPO分别对以光储微网系统、风储微网系统、风光储微网系统等3种系统作为变电站站用电系统的补充电源方案进行设计,推荐采用一种并网/离网运行的光储微网系统作为变电站站用电系统的补充电源。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力系统的建设,系统短路阻抗变小,配变容量和数量不断增大。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为10 kV供电系统带来了新的课题。针对TA饱和、站用变保护、励磁涌流过大和保护整定的问题,分别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孙强  王彦峰 《广东电力》2010,23(12):59-62
结合广东电网500kV枢纽变电站应用大容量变压器的实际需要,对大容量变压器短路阻抗与短路电流水平、无功功率补偿容量、变压器结构、损耗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提高变压器高-中阻抗电压虽可降低短路电流,但会增大变压器造价、电能损耗、无功功率损耗、电网运行费用等,因此建议广东电网500kV枢纽变电站1 500MVA大容量变压器高-中阻抗电压可选择于22%~24%之间,并兼顾制造工艺、变压器的电能损耗和无功损耗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兴仁换流站站用电系统备自投定值配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仁换流站站用电10 kV 系统由3 回电源供电, 第1 回电源经500/10 kV 变压器降压、第2 回电源经110/10 kV 变压器降压、第3 回电源经35/10 kV 变压器降压后, 通过10 kV 电缆送到控制楼一楼的10 kV 母线, 经10 kV 母线分配后由10/0.4 kV 干式变压器送至各400 V 母线。该站用电系统采用WBT- 821 微机型备自投装置, 经精心整定配合, 并解决了存在的问题, 满足设计要求, 当工作电源消失时, 能将其迅速地切换到备用电源, 保证重要负荷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号汽轮发电机组在小修后进行了发电机短路试验,测量了主变压器出口、厂用电6kVI段,厂用电6kVⅡ段、厂用电10kVI段、厂用电10kvⅡ段的短路电流、励磁电流、励磁电压和无功功率等数据。通过数据绘制出发电机短路特性曲线,与厂家提供的发电机短路特性曲线进行比较,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试验结果证明机组参数满足发电机短路要求,并提出在进行发电机短路试验时三相短路点应尽量位于接近发电机引出线端,三相短路线最好采用铜排或铝排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电网的发展,电磁环网送电能力受限和短路电流超标问题越来越突出。分区互联装置是解决未来电磁环网有关问题的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种单变压器分区互联装置设计方案。系统故障时,单变压器分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特性和双变压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特性存在较大差别。当桥臂发生闪络故障时,换流器闭锁后交流系统通过子模块二极管形成故障通路,造成交流电流直流偏置,交流断路器将无法正常断开。为此,针对分区互联装置单变压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了桥臂闪络故障的故障特性,提出了基于闭合子模块旁路开关的保护动作策略,实现了故障情况下交流电流直流分量的快速衰减,确保了交流断路器可靠动作。通过单变压器分区互联装置PSCAD/EMTDC仿真测试,验证了故障分析及保护策略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试谈大区系统500kV电网远景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善瑾 《中国电力》2004,37(11):23-26
500kV电压是国内多数大区系统的最高电压等级,500kV电网的安全和短路电流是大区系统规划中的2个重要课题.文中从500kV电网结构出发.提出一些对大区系统安全可靠供电有帮助的看法和2种500kV电网结构模式,以供规划参考,以利近期电网与远期目标电网相结合,形成一个能进一步提高500kV电网供电可靠性和有利于限制短路电流的目标网架。  相似文献   

18.
随着330 kV受端电网主变台数增加,电网联系日益紧密,西北电网330 kV母线短路电流水平逐年增高,电网分区运行成为限制电网短路电流的重要措施。通过总结分析陕甘青地区典型的750/330 kV受端电网结构特点,考虑主变台数、主变容量及站间距离长度等因素,构建了单站独立供电、两站分区或三站链式分区的受端电网分区等值模型。通过分析典型分区模型短路电流水平及分区内主变负载率情况,确定了分区内主变台数的上下限,提出750/330 kV受端电网合理分区规模为2~3座750 kV变电站和约4~6台主变带一片330 kV电网。最后通过青海实际750/330 kV电网验证了所提750/330 kV受端电网分区规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广东1 500 MVA大容量变压器短路阻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 500 MVA/500 kV大容量变压器容量增大后对短路阻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压器容量增大后,为了控制短路电流,变压器短路阻抗也需相应增加,而变压器无功损耗与短路阻抗成正比,因此其容性无功补偿容量也需增加,并引起变压器中、低压侧电压波动升高。结合珠江三角洲负荷中心电网短路电流较高的特点,以东莞500 kV水乡站(4×1 500 MVA)为依托,从短路电流、容性无功补偿方面对1 500 MVA/500 kV大容量变压器短路阻抗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广东电网1 500 MVA/500 kV大容量变压器短路阻抗参数规范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