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化肥处理为对照,设置4个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研究小麦水氮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化肥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生产力,增加净收益,有机肥施用量为30 000 kg/hm2,化肥减量15%处理下的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率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因此,在小麦生产中,可用有机肥施用量为30 00...  相似文献   

2.
以"水稻专用有机肥的施用"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肥效试验的方式,供试的肥料主要有常规肥料、发酵有机肥、促腐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通过肥效试验现场产量测试,表明只要合理增施专制的发酵有机肥,可以较常规施用化肥不减产甚至增产,这对于发展有机水稻种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大蒜上进行有机无机肥肥料效果试验,得出促进大蒜生产的有机肥替代无机肥的适宜比例,以达到集成推广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技术,从而减少不合理的化肥施用量,在大蒜栽培上使用有机肥配方肥料替代无机肥,能有效解决大蒜的重茬问题,减轻病害发生及土壤缺素现象等,蒜头个大均匀,商品性好,因此提高产量、增加效益,表现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如何减少化肥施用量,合理施肥,以生菜为材料,研究了等氮条件下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部分化肥对生菜产量、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化肥对生菜产量、品质的影响差异很大。在施N为17 kg/667 m2的等氮条件下,与单施化肥相比,配施20%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了生菜产量,配施40%有机肥时生菜产量与单施化肥无显著差异,随有机肥配施比例增加,生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降低,V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50 kg有机肥替代一定比例的化学肥料的试验,探索定量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亩施用N 21 kg、P2O5 4 kg、K2O 5 kg测土配方施肥推荐用量相比,试验地施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以后土壤有机质显著提高,150 kg有机肥可替代化肥的范围0%~30%,替代10%化肥产量最高,替代20%化肥效益最佳,产投比相对高,最大替代量30%,替代量高于30%会造成水稻养分不足减产。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机械化增施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后,能有效提高水稻有效穗、实粒数和产量;有机肥减量配施化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说明增施有机肥能有效减少化肥投入,同时增加水稻产量;通过引进机械代替人工撒施有机肥,极大的减少了人工投入,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不同品种有机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冬小麦施用商品有机肥在改善产量要素、提高小麦单产、减少化肥投资、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等方面能够起到显著效果,对麦农科学施肥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白菜生产规模增大,化肥高投入引起的肥料利用率降低问题日益凸显,研究以田间肥效试验为基础,研究了生物有机肥替代不同用量的化肥对白菜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证实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方式是化肥减量增效一个有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的对照处理相比,用生物有机肥替代一部分化肥施入土壤后,白菜产量最高增产6.58 t/hm2,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最高增加5.2 g/kg和0.20 g/kg,说明在化肥适当减量的前提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白菜增产和土壤肥力稳定有利。  相似文献   

9.
选取广东普宁地区主要水稻品种——合美占作为试验对象,研究有机肥替代化肥减量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叶片SPAD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H1、H2有机肥替代处理分别较H0增产3.8%、8.3%,随着有机肥替代量的增加,水稻叶片SPAD值以及经济效益逐渐增加,并在20%有机肥组时达到最高峰,之后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有机肥可以替代部分化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在减少化肥使用量的基础上不减产,特进行施用黄腐酸营养液,减少化肥施用量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减少常规施用化肥量10%基础上,增施"皇辅天"黄腐酸生物有机肥可增加水稻产量,增加效益,建议可将此方法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按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要求,在衡阳县西渡镇的河潮泥上进行了黄瓜"2+X"田间肥效试验。试验表明:基础施肥试验优化施肥处理产量达到30 325.5 kg/hm2,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2 655.0 kg/hm2,增产9.6%,增产效果较好;氮肥总量控制试验以优化氮区(在增施菜籽饼1 440 kg/hm2的基础上,氮肥施165 kg/hm2)产量较高,达到37 573.5 kg/hm2,4个处理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优化氮区、70%优化氮区、130%优化氮区、无氮区。通过excel建立施氮量与产量的一元二次方程,计算得到在本次试验条件下,河潮泥土种植黄瓜最佳施氮量为150.5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37 312.8 kg/hm2。在农业生产中应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施用量,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相似文献   

12.
试验表明:晚稻施氮水平在4~12 kg/667m~2,产量和净收益呈递增趋势,不同施氮水平处理以施氮12 kg/667m~2增产效果较好,产量和净收益分别达466.7 kg/667m~2和达1 031.96元/667m~2。施氮水平在12~16 kg/667m~2,产量和净收益呈下降趋势;氮肥对晚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有效穗和穗粒数。增施有机肥增产效果显著,有机肥区比无肥区平均增产18.6 kg/667m~2,增产6.84%。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和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得到常宁市灰泥田杂交晚稻(五优308)最佳施氮量为10.4 kg/667m~2,最经济产量为481.6 kg/667m~2。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差异化施肥方式,包括不施肥(CK)、施氮磷(NPR)施氮钾(NK)、施磷钾(PK)、施氮磷钾(NPK)、施氮磷钾+有机肥(NPKM)六种施肥方式,研究了六种施肥方式之于土壤养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本试验中,采取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与氮磷钾含量,同时促进小麦增产;无机肥全面施肥的效果显著高于偏施肥;施用磷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中磷元素的含量,对于小麦成产三因素、产量以及产量贡献率方面,磷肥的效果显著高于氮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东海县农户在追求水稻高产量的同时,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尤其是氮肥,许多农户把氮量与产量划成等号,更增加了施肥的盲目性。过度的用氮不仅造成生产成本高、效益低,也降低了氮肥利用率和稻米的品质,并污染了环境。为此,东海县作栽站开展了水稻新型肥料减氮试验和增苗减氮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肥料在减少用量20%左右,水稻产量基本持平并略增;在水稻目标产量已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基本苗来增加穗数,以苗补产,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减少氮肥的面源污染,并可以降低水稻后期的倒伏风险。  相似文献   

15.
依托于粮豆轮作耕作、栽培制度建立项目(子任务编号:CARS-04-01A-02),研究长春地区大豆—玉米轮作条件下有机肥与化肥不同施肥方法对玉米产量表现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农田施肥方法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最佳搭配方式是85%化肥+1t有机肥,初步判断1t有机肥可以替代25%的化肥;收获后土壤速效N、P、K,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容重比耕种前分别减少28%、9.5%、15%、7.3%和8.7%。研究认为,大豆—玉米轮作种植模式条件下可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用量在3t/hm~2;同时施加化肥时可以适当减少N肥的施用,约减少13.8%。  相似文献   

16.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测试土壤养分含量和田间肥料试验为基础的一项肥料运筹技术.主要是根据实现小麦目标产量的总需肥量、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肥料(主要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石灰氮可以纠正土壤酸化,施用后使盐基浓度不上升,并抑制硝酸根生成,减少氮素流失,还具有除草、杀灭病虫害的功效,在菠菜、大豆、草莓上施用效果优于尿素,氮素利用率较高,既提高了产量,也改善了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氮、磷、钾、有机肥对水稻穗颈瘟的影响效果,根据两优2163氮、磷、钾、有机肥试验的穗颈瘟调查结果,分析其对穗颈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白、磷、钾、磷钾的基础上增施氮肥都会明显加重穗颈瘟的发生发展。在施钾、空白的基础上增施磷肥会有所抑制穗颈瘟的发生发展;在施氮的基础上增施磷,有利于氮的吸收,明显加重了穗颈瘟的发生发展。在空白、施磷的基础上增施钾肥会有所抑制穗颈瘟的发生发展;在施氮磷、施氮的基础上增施钾,有利于氮的吸收,会明显加重穗颈瘟的发生发展。在施氮磷钾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可以明显抑制穗颈瘟的发生发展。可见,施氮会明显加重穗颈瘟发生发展,氮与磷、氮与钾、氮与磷钾配合施用后,促进了氮的吸收,穗颈瘟都比施氮的更加严重。施磷、钾肥会有所抑制穗颈瘟的发生发展,施有机肥会明显抑制穗颈瘟的发生发展。因此在生产上应掌握适宜的施氮量,与磷、钾、有机肥配合施用,不仅有利于高产,还会明显抑制穗颈瘟的发生发展,减轻稻瘟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19.
研究氮肥施用量对杂交稻甬优15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该品种在永嘉县种植适宜施氮量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甬优15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全生育期逐渐延长,有效穗增加,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实率降低,最终造成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施纯氮210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9 893.2kg/hm~2,施纯氮180kg/hm~2处理的产量次之。在永嘉县种植甬优15,化肥纯氮施用量以180~21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肥料对高粱中氮稳定同位素丰度的影响,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法测定高粱中氮同位素比值,并对有机和常规两种农业体系种植的高粱果实进行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高粱δ15N值与高粱生长过程中所施的肥料密切相关;施有机肥的高粱δ15N值普遍高于施化肥的高粱,因此δ15N值可作为鉴别有机高粱和常规高粱的重要参考要素。该方法可对有机高粱酿造的白酒和其他高粱酿造的白酒进行鉴别和区分,以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