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两种途径穿刺效果及护理对比观察。方法将286例患者随机分为桡动脉组(165例)和股动脉组(121例)。桡动脉组采用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股动脉组采用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桡动脉组皮下淤血、穿刺部位血肿、迷走反射、术后尿潴留、腰背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股动脉组,但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6.4%,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冠心病(CHD)介入诊治术的常规入径是经皮穿刺股动脉,但术中术后发生迷走反射、皮下淤血、穿刺部位血肿、腰背部疼痛、尿潴留的情况并不少见,患者往往因此而惧怕接受此项诊治技术。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桡动脉穿刺术在临床上得到应用,避免了股动脉穿刺术给患者带来的诸多不适及并发症,受到患者的普遍欢迎。作者对比观察经桡动脉和股动脉2种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及护理特点,旨在进一步评价这2种途径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冠心病(CHD)介入诊治术的常规入径是经皮穿刺股动脉,但术中术后发生迷走反射、皮下淤血、穿刺部位血肿、腰背部疼痛、尿潴留的情况并不少见,患者往往因此而惧怕接受此项诊治技术[1-2].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桡动脉穿刺术在临床上得到应用,避免了股动脉穿刺术给患者带来的诸多不适及并发症,受到患者的普遍欢迎[3-5].作者对比观察经桡动脉和股动脉2种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及护理特点,旨在进一步评价这2种途径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杨梅芳 《全科护理》2012,10(10):926-927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经股动脉与桡动脉穿刺是目前冠心病介入诊治的2种主要穿刺途径。经桡动脉穿刺介入诊治后,病人无需卧床,易被病人接受。但Allen试验阴性、冠状动脉病变严重需较长时间手术者、某些特殊病人如双上肢缺如者,仍需采取经股动脉穿刺。经股动脉穿刺介入诊疗后病人需卧床休息、肢体制动,多数病人可出现腰背酸痛、排尿困难等不适,如何缓解病人不适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围术期护理的重要内容。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经股动脉穿刺介入诊治住院冠心病病人175例,现将围术期护理总结如  相似文献   

5.
经桡动脉或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优缺点,以提供给医护人员及患者更好的选择.方法 随机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160例,其中观察组(经桡动脉穿刺组)80例,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术中和术后局部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舒适度及住院时间.结果 经桡动脉穿刺与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相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结论 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安全有效,疼痛小,更加舒适,术后不需卧床,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作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经股动脉途径和经桡动脉途径2种方法的利弊,从而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更合适的途径.方法通过对150例冠心病病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诊疗,与160例经股动脉途径者进行比较.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者伤口出血、术后排便困难、术后主观不适发生率显著低于经股动脉穿刺者(P《0.05);靶血管闭塞、迷走反射与股动脉途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提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手术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减轻病人痛苦,但桡动脉较股动脉细,穿刺较困难,目前股动脉途径仍为主要途径,暂时不会被桡动脉途径取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经股动脉和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术患者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经股动脉、桡动脉冠脉介入术的住院患者198例,分为对照组(经股动脉路径冠脉介入)100例和实验组(经桡动脉路径冠脉介入)98例,对两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血肿及腰背酸痛、失眠、排尿困难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术后失眠与中、重度腰背酸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46,13.9,11.95,P<0.01);两组术后穿刺部位血肿与排尿困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26,5.92,P<0.05).结论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术后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的舒适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介入诊疗2种穿刺途径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朝容 《现代护理》2006,12(11):985-98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经股动脉途径和经桡动脉途径2种方法的利弊,从而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更合适的途径.方法通过对150例冠心病病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诊疗,与160例经股动脉途径者进行比较.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者伤口出血、术后排便困难、术后主观不适发生率显著低于经股动脉穿刺者(P〈0.05);靶血管闭塞、迷走反射与股动脉途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提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手术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减轻病人痛苦,但桡动脉较股动脉细,穿刺较困难,目前股动脉途径仍为主要途径,暂时不会被桡动脉途径取代.  相似文献   

9.
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手腕部护理154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当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穿刺途径常规经股动脉,但临床上不断出现并发症。近年来,桡动脉穿刺技术在临床上已逐步被采用,避免了经股动脉穿刺及术后长时间卧床引起的并发症,但如果手腕部护理不当,可引起桡动脉永久性损伤。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0月对154例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取得显著效果,术后手腕部无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行Angio-seal封堵术的护理3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冠心病介入诊治术主要有经股动脉和桡动脉 2种穿刺途径。经股动脉穿刺主要缺陷是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高 ,需砂袋压迫和术侧下肢制动较长时间 ,带给患者诸多不适和不便[1,2 ] 。经桡动脉途径虽可减少上述问题 ,但需桡动脉条件较好者才能采用 ,不适宜情况较多[3 ] 。为此 ,2 0 0 3年 7月 ,我院开展了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时置入Angio -seal封堵器技术 ,现将护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 31例为 2 0 0 3年 7~ 10月诊断及拟诊为冠心病行介入检查治疗患者 ,其中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CAG) 2 4例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  相似文献   

11.
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介入诊疗术传统的做法是经股动脉穿刺,随着学科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经桡动脉路径以它特有的优点逐渐应用于临床.2007年1月-2008年5月,我院共行桡动脉穿刺行介入术70例,对护理经验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穿刺与经股动脉穿刺行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的疗效,总结经桡动脉穿刺行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经桡动脉穿刺行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患者术前进行心理干预,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对并发症及时处理。统计介入治疗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20例经股动脉穿刺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0例经桡动脉穿刺患者介入手术全部成功,发生血肿1例,桡动脉痉挛3例,经及时处理均好转。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经股动脉穿刺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桡动脉穿刺行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并进行合理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种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的术后护理特点。方法:将340例病人随机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各170例,桡动脉组采用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股动脉组采用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对两组病人穿刺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穿刺成功率、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迷走神经反射、排便困难、皮下渗血和血肿、腰酸背疼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均是安全可行的,但经桡动脉途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减轻病人痛苦,术后护理相对简单,病人更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诊治冠心病的利弊,以及针对不同的途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645例冠心病患者按介入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510例和股动脉组13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和主观不适等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股动脉组,迷走神经反射、患者主观不适、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排便困难、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股动脉组。结论 2种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均安全、可行。经桡动脉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术后护理相对简单,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诊治冠心病的利弊,以及针对不同的途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645例冠心病患者按介入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510例和股动脉组13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和主观不适等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股动脉组,迷走神经反射、患者主观不适、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排便困难、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股动脉组。结论2种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均安全、可行。经桡动脉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术后护理相对简单,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传统方法为股动脉穿刺,术后卧床时间长,穿刺部位局部出血发生率高,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及生活上的不便.2008年7月我院开展了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1月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120例.  相似文献   

17.
肱动脉穿刺采血85例血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8):1776-1776
血气分析在帮助疾病诊断在临床使用越来越普遍。根据血管走行方向经表浅动脉采血,通常经桡动脉、股动脉等。经桡动脉穿刺,疼痛比较敏感,如一次不成功,可引起桡动脉痉挛,给再次穿刺带来困难。经股动脉穿刺,患者需平卧,如哮喘患者、过度肥胖患者(腹部脂肪下垂者),不能平卧,给操作者带来了不便。同时由于股动脉穿刺暴露部位过大,在冬季易使患者受凉,采血时易误穿股静脉,采血后操作者按压穿刺的部位,在按压的过程中可能移动位置或是按压力度、时间不够,而易出现局部的血肿]。为了避免以上的不足,笔者采用肘关节内侧肱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桡动脉穿刺常用于动脉采血检验和血氧饱和度监测,近年来也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造影和冠脉内介入治疗,亦可见于脑血管病介入处理的报道。而原发性肝癌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一般采用股动脉穿刺,文献罕见经桡动脉穿刺途径的临床应用报道。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也是完成穿刺及介入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作者将经桡动脉穿刺途径对原发性肝癌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桡动脉压缩器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艮娇  梁娟 《护理学报》2006,13(5):34-34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和器材的改进,桡动脉穿刺技术在临床上已逐步应用,避免了经股动脉穿刺及其术后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多种并发症。但术后穿刺部位的止血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手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者可发生手部缺血性坏死。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局部止血传统方法是用弹力胶布加压包扎固定,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容易引起肢体肿胀、局部过敏反应或皮肤破损等,增加病人的痛苦及护理工作难度,据文献报道其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37.5%[1]。2004年11月-2006年3月,我科为39例介入术后病人用桡动脉压缩器压迫止血,收到良好的效果,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0.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的新技术.创伤性小、安全.诊断率高。传统方法是经股动脉穿刺。我科自2002年7月以来,尝试经桡动脉穿刺.它可使患者更舒适,活动更自如,避免了股动脉穿刺后卧床24h的不适感,减少了尿潴留、皮下血肿等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