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松 《电子科技》2003,(22):19-19
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通信展11月16日降下帷幕,国外手机大厂在展会上也是尽显其能,各领风骚,但号称已经取得市场"半壁江山"的国产手机厂商却鲜有踪影,而作为手机新军的迪比特却连续两年参展,与科健、普天一同让观众感受到国产手机厂商的存在.在通信展前夕,记者专访了迪比特公司彭新淼副总裁.  相似文献   

2.
2009年手机市场的付运量超过10亿部,而根据分析人士预计,从2009年到2012年将有55亿部手机付运。尽管2009年经济发展放缓,但这一年仍然有大约5亿位消费者首次使用移动服务。由于很多消费者以及许多手机服务套餐每两年都升级电话、功能和技术,故更换手机这个市场也占据手机销售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3.
自从去年上市了蓝屏靓机迪比特2009A后,沉默许久的大霸终于又发布了一款新机——迪比特2017。此部手机采用了折叠贝壳机设计,其翻盖通过高低不同的线条勾勒出了充满立体感的外形。在中国台湾地区上市的此款手机具有钻石、黄金  相似文献   

4.
一、国内移动通信终端市场状况 受移动业务量持续增长的影响,全球手机终端市场需求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根据IDC的全球统计数据,2005年全球手机终端销售量约为8.25亿部,预计这一数字在2006年将在10亿左右。全球手机销售的热点在欧洲、北美及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5.
《电子科技》2003,(7):36-37
“唱而优则演、演而优则唱抑或是演而优则导”在文艺界早已成为一种趋势,在手机行业,迪比特的出现可说同此有“异曲同工”之妙,从一个代工型企业转为一个自有品牌制造(OBM)型的企业,从为他人做嫁衣裳,到如今自立品牌,这期间的曲曲折折只有亲历者才能有更深体会。日前,迪比特在内地设厂十周年之际,其执行副总经理彭新淼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描绘了迪比特的宏伟目标。“语不惊人不罢休”,这是记者在听到彭新淼一番陈述后最大的感受。他说,年内迪比特要成为国内手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要知道,在迪比特面前有连续几年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6.
方蕾 《IT时代周刊》2006,(18):40-41
迪比特的退市以及唯开手机卷款潜逃的事件,让渠道商血本无归。现在,这些渠道商似乎已意识到,将身家性命完全押在上游生产商身上的做法风险太高。于是开始联合起来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数字通信》2005,(6):58-60
迪比特手机在用户心目中常以高性价比在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而对于百万像素的照相手机来说迪比特J6的高性价比也是无可比拟的,但是迪比特并没有为此止步,现在又推出了功能更为强大的百万像素手机J9,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可绝对不是J6的简单升级版哟!这点大家只需要从J9的与众不同的造形上就能明白了。  相似文献   

8.
韩群 《通信世界》2007,(32A):4-4
中国依然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手机市场,国内手机市场在去年1.19亿部销售规模的基础上仍以两位数的速度攀升,上半年国内手机销量达7147.8万部,千元以下手机销售量突破4132万部。[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秦立超 《数字通信》2005,(23):108-109
黑手机——2005年国内手机市场最热的词之,也是被国产手机厂商们诅咒最多的一个对象。在这个国产手机灰色的2005年里,黑手机就像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年销量1500万部,吞噬了中国三分之一的手机市场。年销售总金额300亿~500亿元!每年偷逃国家税款近100亿元!偷逃漏税,于国不利;扰乱市场秩序,于产业不利;产品质量、服务无保障,于民不利。”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和罪状都似乎在痛诉着这个“杀手”的罪恶。与此同时,众多国产手机巨头们也纷纷把黑手机纳为自己利润颓滑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0.
Nowhere 《数字通信》2003,(14):86-90
6月16日,记者赴上海采访迪比特,原因很简单,此前,已有不少媒体报道迪比特声称年内要做到全国第一的消息。在记者看来,一家品牌在目前处于中游水平的厂商,却自认在半年之内,不光可以干掉TCL和波导,还能超越摩托罗拉,一举坐上国内手机市场第一的宝座。这实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