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辽西北地区的彰武县、康平县、法库县土地沙漠化严重,其发育类型可划分为内陆沙漠化土地和沿河沙漠化土地2种.基于对辽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现状的分析,认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气象及水文条件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自然因素;超载过牧、盲目农垦是加剧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因素.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科学管理治沙、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适当移民、加强法治宣传等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神府-东胜矿区在特写的自然地质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土地沙漠化呈不断扩展的演化趋势。矿区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更加速了沙漠化进展。本文利用典型地段的沙漠化发展速率,依据矿区总体设计模型,对矿区自然沙漠化趋势和开矿新增沙漠化土地面积进行了定量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季刊 )是经原国家科委正式批准、反映地质灾害学科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由于贯彻了“双百”方针 ,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充分运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重视办刊质量 ,因而受到同行的好评。欢迎广大科技人员和读者积极投稿。注意事项如下。1 征稿内容有关自然和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黄土湿陷、粘性土胀缩、冻土融陷、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矿井突水、岩爆、瓦斯爆炸、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季刊 )是经原国家科委正式批准、反映地质灾害学科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由于贯彻了“双百”方针 ,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充分运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重视办刊质量 ,因而受到同行的好评。欢迎广大科技人员和读者积极投稿。注意事项如下。1 征稿内容有关自然和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黄土湿陷、粘性土胀缩、冻土融陷、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矿井突水、岩爆、瓦斯爆炸、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季刊)是经原国家科委正式批准、反映地质灾害学科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由于贯彻了“双百”方针,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充分运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重视办刊质量,因而受到同行的好评。欢迎广大科技人员和读者积极投稿。注意事项如下。1征稿内容有关自然和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黄土湿陷、粘性土胀缩、冻土融陷、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矿井突水、岩爆、瓦斯爆炸、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机制、规律、…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季刊)是经原国家科委正式批准、反映地质灾害学科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由于贯彻了"双百"方针,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充分运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重视办刊质量,因而受到同行的好评。欢迎广大科技人员和读者积极投稿。1征稿内容有关自然和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黄土湿陷、粘性土胀缩、冻土融陷、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矿井突水、岩爆、瓦斯爆炸、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机制、规律、监测、预报及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或学术论文。2稿件的要求2.1投稿网上投稿;简化字以国务院公布者为准。2.2稿件应包括题目、著者、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部分。2.3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目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简介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创刊于1990年。是经原国家科委正式批准,由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等9个单位主办(协办),反映地质灾害学科,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本刊物专门登载有关自然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黄土湿陷、粘性土胀缩、冻土融陷、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矿井突水、岩爆、瓦斯爆炸、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机制、规律、监测、预报,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或学术论文。本刊物是我国从事地质灾害研究,特别是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威性刊物。现已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荣获2000年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为了不断提高地质灾害学科的理论水平及防治技术水平,促进学科的发展,欢迎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实践的广大科技人员和读者踊跃投稿、订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为季刊(每季度末出版),A4版本(大16开),彩色封面,每期96页19万字左右。定价10.00元/期,全年44.00元(含邮费)。可按年或分期订阅。此外尚存部分过期刊物,可随时与编辑部联系。   E-mail:dengas2000@sina.com.cn         电  话:010-62184536,62187784   单  位:《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辑部   开户银行:北京市商业银行阜成支行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帐  号:201050487-63   邮政编码:100081              户  名: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  相似文献   

8.
首次对毛乌素沙地东南部边缘沙漠—黄土地带的土地沙漠化进行系统的地质学分类,提出了沙地内部就地起沙型沙漠化、河流谷地就地起沙型沙漠化、风化残积就地起沙型沙漠化和风沙侵入型沙漠化等四种土地沙漠化类型。通过深入分析不同地质成因类型土地沙漠化的粒度特征,探讨了不同地质作用对土地沙漠化的贡献及其对土地沙漠化防治方面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研究区的土地沙漠化以就地起沙型为主,河流的水力搬运是沙漠化物质搬运的主要途径,风力作用则是对河流湖泊沉积物的进一步分选和再沉积。最后,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土地沙漠化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毛乌素沙地东南部边缘不同成因类型土地沙漠化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毛乌素沙地南部边缘沙漠黄土地带的土地沙漠化为例,将研究区的土地沙漠化分为沙地内部就地起沙型沙漠化、河流谷地就地起沙型沙漠化、风化残积就地起沙型沙漠化和风沙侵入型沙漠化4种类型.深入分析了不同成因类型的沙漠化土地的粒度特征及其所代表的地质意义.同时,以遥感解译和野外路线地质调查为手段,分析了不同类型土地沙漠化的区域分布.最后,探讨了不同地质成因类型土地沙漠化划分的理论意义、环境地质学意义和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不同类型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1986年和2000年两个时期的LANDSATTM数据作为主要信息源,对松嫩平原农牧交错区的土地沙漠化现状、程度和发展趋势进行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的土地沙漠化总体上呈逆转趋势。主要表征为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平均每年减少0.71×104hm2,年递减率为0.8%;沙漠化程度渐轻,微度沙漠化土地增加92.9%,而轻、中、重度沙漠化土地减少了44.3%。该地区的土地沙漠化整体上以逆转趋势为主,还有一些局部区域沙漠化程度仍在发展,土地沙漠化的状况不容忽视。人类活动对区域土地沙漠化的影响比较明显,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也对土地沙漠化产生重要的影响,沙漠化土地类型由以草地为主转为以旱地为主。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海岸带土地资源与开发利用研究和省海岸带自然资源地图集的编制,是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综合调查的主要成果之一。 土地资源与开发利用研究主要调查了江苏省海岸带土地资源的数量、分布规律、利用状况和生产潜力,并利用现代地理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了江苏省海岸带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  相似文献   

12.
选择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带——陕北榆林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对两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了解译,总结了该区10余年来沙漠化土地景观特征,分析了土地沙漠化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沙漠化土地形势仍十分严峻,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7.7%,其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表现为西北部和中部区域沙漠化程度较为严重,土地沙漠化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与该区自然因素和土地利用方式的空间差异有关。经过几十年的积极治理与改造,该区土地沙漠化过程逐渐趋于稳定。通过探讨土地沙漠化的成因,认为自然环境与人类行为的相互作用及在时间尺度上的矛盾造成了该区持续的土地沙漠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陕北榆林地区沙漠化土地类型及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87年和1999年两个时相TM遥感影像解译成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陕北榆林地区1987-1999年间土地沙漠化程度和土地沙漠化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并有所好转,这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对土地沙漠化的积极治理和有效政策,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干燥,多风是本区土地沙漠化的主要自然驱动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则是沙漠化的诱因,人为的积极治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沙漠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沙漠化:从圈层耦合到全球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沙漠化概念提出伊始 ,沙漠化成因机理的研究就一直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沙漠化过程究竟有多少是由自然因素所致 ,多少是由人类活动所为 ,诸因素与沙漠化之间有何内在关系 ,沙尘天气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诱因等 ,当属地球系统科学应解决的难题。文章从全球变化的角度 ,将沙漠系统视作一种类生命的非线性动力系统 ,指出沙漠化源于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之间复杂的相关与耦合作用 :气候变化是控制沙漠进退的首要因素 ;陆表水持续亏损则是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发展的直接原因 ;岩石圈构造运动塑造了不同的地形地貌单元 ,奠定了沙漠分布的地理格局 ;人类的不当活动和气候变化引起的生物生产力的衰退及土地覆盖的破坏 ,造成了现代沙漠化的快速扩张。  相似文献   

15.
人为因素在西藏中部沙漠化过程中作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玉祥 《第四纪研究》1998,18(2):187-187
科学分析人为因素在沙漠化过程中的作用是沙漠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普遍认为,人为因素是当前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滥垦、滥牧、滥樵是其主导因素,其中尤以滥垦的作用为主。现以西藏中部雅鲁藏布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探讨人为因素在沙漠化过程中的作用。回土地沙漠化现状区内有沙漠化土地314.IX104m2,占区域面积13.l%,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沙漠化土地分别为133.9X104m2,164.4X104m2和15.8x104m2。区内沙漠化土地分布广泛且又相对集中,并造成了多方面危害,计有2.88X104m2耕地、331.28X10‘hln‘草地、462个村庄、292.3kin公路、186.0k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季刊)是经原国家科委正式批准、反映地质灾害学科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由于贯彻了"双百"方针,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充分运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重视办刊质量,因而受到同行的好评。欢迎广大科技人员和读者积极投稿。1征稿内容有关自然和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  相似文献   

17.
毛乌素沙地沉积物粒度特征与土地沙漠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毛乌素沙地沉积物的粒度特征与土地沙漠化的地质成因类型,通过系统研究沙地及相邻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在沙地内部、覆沙黄土区、黄土高原和河流谷地与湖泊等不同地质构造地貌条件下所形成的沉积物粒度特征,指出不同地质成因类型的沉积物是这些地区土地沙漠化的物质基础,区分不同类型的沉积物也是构成不同地质成因类型土地沙漠化分类的理论基础,探讨了不同地质作用对土地沙漠化的贡献及其对土地沙漠化防治方面的意义。研究表明,研究区的土地沙漠化是以各种类型的就地起沙为主要特征,地表径流的水力搬运是沙漠化物质搬运的重要途径。现代毛乌素沙地及其邻区的土地沙漠化是对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各种沉积物的进一步搬运、分选和再沉积过程,具有相对复杂的粒度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以神北矿区为例,以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为手段,选用煤矿开采初期(1987年)、中期(1992年)及近期(1999年)三期卫星遥感图像,分析了研究区内土地沙漠化三期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对比了煤炭开采区与煤炭未采区土地沙漠化变化趋势的不同,探讨了矿区内沙漠化面积年自然增长率以及煤炭开采对沙漠化影响程度,认为煤炭开发初期环境破坏加剧,造成土地沙化面积增加,矿井正常生产时期,由于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土地沙漠化趋势出现逆转,为矿区土地沙漠化恢复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沙漠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3  
朱震达  王涛 《第四纪研究》1992,12(2):97-106
中国的沙漠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取得了一些成果。据此,本文对沙漠化的概念、成因、过程、指征、后果、发展趋势及其治理等方面进行扼要的介绍。研究表明,沙漠化是一种人为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产生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过程。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的蔓延速率从5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的年均1560km2发展到近十多年来的年均2100km2;实践证明,沙漠化土地作为一种土地资源可以通过合理的整治过程而恢复其原有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中国沙漠化的现状及其防治研究的发展趋势,重点阐述了“七五”期间在农牧交错地区、首都及其周围地区、灌溉绿洲附近、重大工程建设基地可能引起的沙漠化预测及其防治、整治模式的研究与土地沙漠化的动态监测等战略重点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