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形式心理干预措施对儿科患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儿科2013-2015年收治的患儿110例,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形式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同时对患儿干预后的护理依从性以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患儿的SCARED和DSRSC评分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SCARED和DSRS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所有患儿的护理依从性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形式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引导患儿培养正确的行为方式,同时加强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书香病房的创建对患儿身心健康的促进效果。方法:课题组在小儿外科创建了书香病房,实施前6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住院患儿15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疼痛行为量表(FLACC)、Wong-Baker笑脸量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和自制遵医行为评分表对患儿疼痛、焦虑和依从度评分;在书香病房创建实施6个月后,随机抽查150例住院患儿作为观察组,采用相同量表对患儿疼痛、焦虑和依从度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FLACC、Wong-Bak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两组SCARED评分均低于入院时(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外科书香病房能降低患儿疼痛感和疼痛反应,缓解患儿焦虑状态,提高遵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沙盘游戏配合健康教育对唇裂合并腭裂(CLP)手术患儿围术期心理状况、自尊程度及社交行为的影响。方法:将78例拟行CLP修复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沙盘游戏配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后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干预后自尊量表(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中回避及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干预后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沙盘游戏配合健康教育能明显缓解CLP患儿围术期的不良心理,提高其自尊水平,有效改善其社交行为,促进其快速康复出院,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学龄期反流性食管炎患儿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2020年6月—2021年6月选取学龄期反流性食管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实施信息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心理状况、遵医行为、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总评分、儿童抑郁障碍量表总评分及胃食管反流病问卷总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儿遵医行为量表得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信息支持能有效改善学龄期反流性食管炎患儿遵医行为,减轻患儿不良情绪,减轻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沟通护理对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情绪及照顾者知识认知、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的15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经免疫组化染色、骨髓形态细胞学等检查确诊。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每例患儿纳入1名主要照顾者。对照组患儿及其照顾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及其照顾者接受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健康教育,包括分级护理、家属赋权、家属正念减压三个方面,两组患儿及照顾者均持续护理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治疗情绪[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患儿照顾者干预前后的知识认知评分及心理状态(Herth希望量表)。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DSRSC、SCAR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DSRSC、SCAR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照顾者认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照顾者认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管理在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1日~2020年4月30日收治的87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创伤聚焦的认识行为管理干预;比较两组自我概念水平、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癫痫患儿生活质量量表(QOLC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管理应用于癫痫患儿护理中,可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概念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兴趣干预结合预防性干预对静脉输液患儿配合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静脉输液患儿24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兴趣干预结合预防性干预,对两组患儿配合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儿配合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干预前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上述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兴趣干预结合预防性干预可提高静脉输液患儿配合度,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袁晶  黄芸  刘细友 《中国康复》2011,26(5):369-37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住院期间白血病患儿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66例住院白血病患儿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均行化疗治疗。干预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2组治疗前后采用儿童抑郁焦虑量表(DSRSC、SCARED)评价2组抑郁焦虑的程度,生存质量量表(QLQ-C30)评价生存质量。结果:心理干预15d后,DSRSC和SCARED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QLQ-C30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仅QL2、EF、FA、NV及PA评分较入院第1天有提升(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白血病患儿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阶段性康复联合治疗性沟通系统(TCS)模式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炎性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阶段性康复干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阶段性康复干预+TCS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3-双加氧酶(IDO)等炎症应激指标、依从程度、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选量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和家属疾病知识掌握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hs-CRP、IDO水平和SCARED、DSRSC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hs-CRP、SCARED、DSRSC评分以及ID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授权理论的自制动画教育联合亲情干预对癫痫患儿自尊水平、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1日~2020年2月1日神经内科就诊的942例癫痫患儿,根据信封法分为观察组485例和对照组4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癫痫治疗及亲情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授权理论的自制动画教育,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尊水平[采用罗森伯格自尊心量表(SES)、缺陷感量表(FIS)]、心理状态[采用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比较两组干预前、出院后自我概念水平[采用儿童自我概念量表(CSCS)]与生活质量[采用癫痫儿童生活质量量表(QOLCE)]、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ES、FI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CARED、DSRSC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两组CSCS、QOLCE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授权理论的自制动画教育联合亲情干预应用于癫痫患儿护理中,不仅能显著提升患儿自尊水平,消除其自卑心理,还能缓解其焦虑、抑郁状态,对提高自我概念水平及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家属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表扬艺术联合合理情绪干预对癫痫患儿病耻感及治疗配合度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20年5月1日收治的92例癫痫患儿,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表扬艺术联合合理情绪干预;比较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病耻感[采用癫痫患者羞耻感中文量表(KSSE)]、治疗配合度、心理状态[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自尊水平[采用自尊量表(SES)与缺陷感量表(FIS)]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KSSE、DSRSC、SCARED、SES、FIS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癫痫患儿采用表扬艺术联合合理情绪干预,可以降低期病耻感,提高治疗配合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儿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Birmaher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48例糖尿病患儿的心理状态。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5个月后,应用SCARED、DSRSC和SCL-90再次进行评测。结果:干预前糖尿病患儿的SCARED、DSRSC和SCL-90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摸(P〈0.05或P〈0.01)。于预后糖尿病患儿的SCARED、DSRSC和SCL-90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患儿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群等负性情感;系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对学龄期儿童意外伤害心理行为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34例学龄期意外伤害儿童,按其入院先后顺序单双号分配至干预组67例与对照组67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式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实施全程协同护理干预模式,采用Achenback儿童行业量表(CBCL)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两组意外伤害儿童进行心理行为测验,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干预前EPQ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EPQ的P、E、N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L分量表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男童(CBCL)各因子测验总分比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两组女童(CBCL)各因子测验总分比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儿遵医行为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 实施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可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缓解患儿的负性情绪,提高遵医行为和自我照护能力,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高患儿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表扬艺术在矮小症患儿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例矮小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表扬艺术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入院日和出院日对两组进行心理测评,观察其心理变化及遵医行为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入院日SAS、SDS总分分布接近(P>0.05),出院日SAS、SDS总分分布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遵医行为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矮小症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应用表扬艺术进行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儿SAS、SDS的评分指标,使患儿的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明显改善,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脑炎患儿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 将9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两组均以14 d为初次观察周期,护理前后分别采用自制遵医行为量表调查并评价两组患儿遵医行为情况,随访2个月,护理前后分别采用HDS智力量表测试两组患儿智力恢复情况,采用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护理后遵医行为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增加(P<0.01),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护理后HDS、FMA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显著增加(P<0.01),观察组HDS、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病毒性脑炎患儿的遵医行为,有效促进智力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对提高患儿日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癫痫患儿7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病人采取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儿的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干预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癫痫患儿的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彭延花 《妇幼护理》2022,2(6):1394-1397
目的 探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68 例 外科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4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安全管理。分析比较 两组的心理状态、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选量表(SCARED)、 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 SCARED、DSRSC 评分均显著下降,并 且观察组的 SCARED、DSRSC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应急处理能力、安全防护、 服务态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47%(P<0.05)。观察组的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9.41%(P<0.05)。结论 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开展安全管理,可有效预防不 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视频联合亲情快乐服务模式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视频联合亲情快乐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观察两组术后3、6个月患肘关节活动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生存质量改善情况[采用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量表(PedsQL)]。结果:干预后,两组SCARED、DSRSC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患肘关节活动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后,两组PedsQL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微视频联合亲情快乐服务模式应用于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围术期护理中,能缓解患儿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术后患肘关节活动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游戏结合分享阅读团体辅导对改善恶性肿瘤患儿心理行为问题的效果。 方法:选取于2012年8月—12月在唐山市4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内就诊的白血病、脑瘤等恶性肿瘤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干预组(n=42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干预组同时进行游戏结合分享阅读团体辅导,每周1次,每次60min。时间为3个月。在团体辅导前后分别应用家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患儿的父母进行调查,以评估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 结果:在干预后,干预组男孩在交往不良(2.08±1.46)、分裂样(1.92±1.94)、抑郁(3.43±2.04)、社交退缩(1.83±1.95)和攻击性表现(7.04±2.15)等5个因子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女孩在分裂样(2.01±1.27)、抑郁(6.05±1.99)和社交退缩(3.05±1.75)等3个因子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游戏结合分享阅读团体辅导能改善恶心肿瘤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1990-199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依从率(94.29%)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程度,改善其遵医行为,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