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10例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股动脉置管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探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2周复查CTA,显示支架位置良好,无移位、扭曲;术后3个月复查,1例出现轻度内漏,无胸背部疼痛等症状,术后6个月再次复查内漏自行闭合。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全面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对于保证手术成功,降低病死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AD)覆膜支架植入术病人围术期相关危险因素的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 B 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植入术的5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经全面评估后予以整体护理干预;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 B 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植入术的5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生存质量(SF 36)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对围术期病人危险因素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危险因素的控制,可减少 ICU 停留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促进康复、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刘红俊 《全科护理》2016,(34):3607-3608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病人行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51例主动脉夹层病人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同时加强护理。[结果]45例介入术后痊愈出院,5例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病人因主动脉夹层突发大出血而死亡。[结论]加强主动脉夹层病人行介入治疗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国产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瘤的手术适应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采用国产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20例。移植物经股动脉切口导入,至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手术在全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完成。结果 20例患者支架置入定位准确,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真腔血流恢复正常。手术成功率100%,无术中转开胸手术,无截瘫及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结论使用国产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死亡率低,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的经验和效果。方法 4例胸主动脉夹层和2例腹主动脉夹层病人接受腔内隔绝术治疗,术前均行彩超、三维重建螺旋CT、MRI等检查确诊。结果术后DSA造影显示:6例动脉夹层消失,覆膜支架近远端与主动脉结合处无内漏,支架无移位。术后3~6个月彩超及CT随访显示腔内覆膜支架无移位及内漏。结论腔内隔绝术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术后监护经验。方法对11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实施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治疗,术后转入监护室进行监护。结果支架置入全部成功,术后恢复顺利,11例患者均痊愈,随访6个月,疗效良好,未有并发症发生。结论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符合血流动力学的要求,手术创伤小、风险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而术后高质量的监护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护理经验.[方法]对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通过介入方法进行腔内修复术的治疗和配合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人支架置入成功,术后无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通过介入方法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腔内隔绝的治疗和护理配合,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护理经验.[方法]对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通过介入方法进行腔内修复术的治疗和配合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人支架置入成功,术后无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通过介入方法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腔内隔绝的治疗和护理配合,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2006—2007年对27例证实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住院病人通过介入方法进行腔内隔绝术的治疗和配合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6例支架置入成功,1例患者术后因肾功能衰竭及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患者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程时间短。结论:通过介入方法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腔内隔绝的治疗和护理配合,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总结5例行主动脉夹层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包括认真的术前访视、科学的术中配合、细致的术后护理及观察,并积极做好健康宣教。认为在主动脉夹层的覆膜支架植入术中,合理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Ⅲ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病人4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积极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手术的安全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覆膜支架介入治疗中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程度,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焦虑状态明显降低(P〈0.05),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手术中采用系统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Ⅲ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病人4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积极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手术的安全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4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仁宇  杨建  杨帆  谭今 《华西医学》2009,24(1):50-52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技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近年我院收治的40例主动脉夹层进行分析。40例患者均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至升主动脉造影,了解主动脉真假腔、夹层裂口及其与重要血管分支位置关系。切开右或左侧股动脉置人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置入支架后重复造影检查。观察真假腔血流变化、主动脉分支供血的情况。结果:40例患者支架置入定位准确,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真腔血流恢复正常。手术成功率100%,无术中转开胸手术,无截瘫及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复查增强CT,假腔不再显影,支架通畅,无扭曲、移位。结论: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死亡率低,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行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患者54例,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生活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循证护理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6.
马传荣 《天津护理》2012,20(6):366-367
总结27例主动脉规夹层血肿患者实施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护理,密切配合医生做好各项辅助检查,积极控制血压和止痛、镇静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有效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DeBakey三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配合方式。方法 回顾性调查65例施行经股动脉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对其介入护理配合方式进行总结。结果 65例患者覆膜支架均成功植入,无1例出现并发症。患者均在术后2~3周康复出院。结论 完善的术前准备及术前有效的心理疏导是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前提,术中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采用后释放覆膜支架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某院心血管外科2011-10-01—2017-02-28采用后释放覆膜支架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经验,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43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植入后释放覆膜支架,成功封堵破口,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1例患者术后出现脊髓损伤。所有患者随访未出现移覆膜支架移位、迟发内漏。结论采用后释放支架治疗解剖类型适宜的主动脉夹层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提高了支架释放的精确度,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有助于腔内隔绝技术的推广,使患者能够及时有效得到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Da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临床可行性与术后效果。方法选取临床16例Da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这些患者均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及存活情况。结果 16例手术均成功,随访率81%,其中1例因堵闭左颈总动脉急行右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术后未出现脑血管并发症;4例内漏,其中1例为分叉支架由于内漏不闭合术后6个月再行支架术,其余3例于术后3个月自行闭合。随访中1例死亡(心源性猝死)。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Da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郭薇  于英 《当代护士》2016,(1):139-140
正胸腹主动脉瘤是危害中老年患者的血管重症,近年发病率有所上升,腔内隔绝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通过血管腔内技术修复腹主动脉瘤瘤腔,治疗腹主动脉疾病的新型微创手术[1]。其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成为临床治疗腹主动脉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近日我科收治一位胸腹主动瘤患者,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后并发脊髓缺血,经积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病人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