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美萍 《江苏陶瓷》2021,54(4):28-29
陶刻、泥绘艺术等装饰技法让紫砂焕发出新活力,紫砂绞泥技艺也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技法在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学习和临摹之后,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艺术表现,带给我们更多的形态设计和意象,启迪我们的生活和心灵.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云山",一个很具有诗意的名字,诠释出绞泥的形态和无穷的创意,让我们在这把壶中看到了紫砂艺人对于艺术的不断创新和执着追求,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向往和浪漫的情怀.用这样的一把壶品茗喝茶,反复地把玩摩挲之中可以看到绞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万千,令人爱不释手、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2.
周芳军 《江苏陶瓷》2021,54(3):32-33
宜兴的紫砂艺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之中,把紫砂艺术当成了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从小在泥凳边长大的一代,接受了系统的艺术理念教育之后又反哺紫砂行业,潜心做壶,让我们广大的壶友可以欣赏到蕴含丰富的紫砂艺术作品,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中还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气息,引起我们的共鸣.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杨梅吐气壶",可以说很接地气.宜兴的杨梅受到了许多朋友的喜爱,杨梅不仅是食用的好水果,也是泡酒的好材料,把对于杨梅的喜爱都融入到了紫砂艺术的创作之中,希望自己的匠心独运可以带给广大壶友更多的艺术享受和美好祝福.  相似文献   

3.
对于宜兴的紫砂艺人来说,传统的紫砂壶制作必然是全手工成型,泥料的选用没有丝毫的马虎,艺人们只有非常熟悉泥料的特性,才能够胸有成竹地演绎出千变万化的紫砂造型,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艺术享受.紫砂作品"泰来壶"采用了传统的竹器结合提梁的形态来演绎其中的艺术效果,可谓是匠心独运,令人耳目一新.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把我们对于竹子的美好情感和紫砂的艺术手法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竹子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凸显出紫砂艺术之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希望我们在喝茶把玩,亦或是陈列欣赏此壶的过程之中,能够感受到紫砂造型之中独特的花器特征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在宜兴紫砂艺人巧夺天工的妙手生花之下,一件件仿生而成的紫砂花器宛如大自然的生动再现,感受紫砂艺术天马行空的设计创意和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竹韵提梁壶",在设计的构思和创意方面也是匠心独运,四周竹子的形态郁郁葱葱,充满了勃勃生机,点缀其上的竹叶也是把竹子随着风儿轻轻摇曳的那种感觉展示得淋漓尽致,同时提梁的设计又把竹子高耸入云的形态呈现在我们眼前,对于宜兴的紫砂艺人来说,能够把身边非常熟悉的竹子通过自己的构思和制作展示给广大壶友,这不仅仅能够给大家带来非常多的实用功能,更重要的还能够把江南味道传递得更加广泛,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共鸣.  相似文献   

5.
宜兴的紫砂艺人特别珍惜手中的泥土,充分地利用了紫砂全手工成型工艺的精髓,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紫砂的造型艺术演绎到了极致,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能够充分地感受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整体上来看紫砂壶"梅花报春",虽然是传统的经典作品,许多的名家大师都曾经制作过,后来的紫砂艺人也曾经无数次地临摹,在广大壶友之中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人们喜爱"梅花报春壶",不仅仅是因为其挺拔隽永的形态和所代表的梅花傲雪、以报春来的精神,更多的寄托了我们对于梅花这种寻常植物的敬佩和对于生活的渴望和未来的向往,充满了乐观主义的大无畏精神,同时还有着浓郁的人文雅韵,把梅花的浪漫和为我们带来的丰富情感体验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紫砂这种看起来非常质朴、内敛的泥料在宜兴紫砂艺人手中爆发出了惊人的艺术魅力,延续了陶器、青铜器、瓷器等等艺术的精髓,又不拘一格地大力创新,为我们带来华丽的视觉体验和文化大餐.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悟莲壶",作者把多年的紫砂实践经验和传统的制作技艺结合起来,把圆器、花器、雕塑等等艺术手法都巧妙地融入这把壶中,使其看起来更加具有浓郁的设计感和创意性,同时更多地展示出江南特有的风格特征和风土人情,让我们在佛音袅袅之中放松身心,徜徉在紫砂艺术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7.
从紫砂的材质到工艺的制作,再到文化韵味的凸显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是需要不断地揣摩和专研才能够有收获.宜兴的紫砂艺人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之中成长,在泥凳旁边耳濡目染,在不停歇的捣泥声中代代相传,直到今天呈现出紫砂艺术蒸蒸日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旭茂壶",更多的细节体现在壶嘴、壶把衔接得精细处理、壶身的明针工艺等等我们最容易忽略的部分,大多数的壶友刚开始接触紫砂的时候,总是被靓丽的壶身装饰和多变的器型吸引眼球,以至于误入紫砂审美的歧途.其实,最简单的往往最经典耐看,而且最考验紫砂艺人的传统功力,通过这些经典可以让我们真正地理解到紫砂艺术的历史和实用的价值,从而更多地体会和感悟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文化韵味.  相似文献   

8.
在紫砂艺人巧夺天工的双手演绎之下,大自然之中许多的形态被抽象的融合其中,让我们在感受紫砂艺术魅力的同时,更能够体会到浓郁的人文韵味."如影壶"把传统的竹器和金蟾的形态结合起来,既突出了江南的风情和特点,又展现了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让人们充分的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江南的人文地理风情.  相似文献   

9.
紫砂泥良好的可塑性使紫砂造型变化万千,特别是紫砂仿生器可谓是陶瓷艺术中的一绝,不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形态令人啧啧称赞,同时其中独具的自然风情也是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从整体上看紫砂作品"秋趣"围绕主题展开创作,把对于秋天的理解和紫砂历史上经典的花器造型结合起来,在造型的设计中融合创新,在细节的处理方面精益求精,把国人对于秋天那种多情和细腻的感觉都融入其中,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中,体会到紫砂艺人在紫砂仿生艺术方面做出的传承和创新,为广大的壶友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和视觉享受.  相似文献   

10.
宜兴的紫砂艺人们对于紫砂艺术的开拓者和宣传者非常的敬佩,在今天,"东坡提梁壶"依然广受壶友们喜欢,也是紫砂作品中非常经典的传承作品之一.紫砂艺人们在仿生的基础之上加入了许多现代设计的理念和元素,延伸了紫砂艺术的作品造型和文化内涵,带我们走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紫砂世界.从整体上来看紫砂作品"佛莲",展示了艺人强大的创作能力和超高的技艺水准,在紫砂与自然的融合方面打破常规、敢于创新,不仅仅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冲泡茶叶的饮茶利器,更重要的是把茶叶的草木之心和我们寄托在饮茶过程中的情感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展示出来,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禅茶一味的乐趣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1.
单志兰 《江苏陶瓷》2021,54(1):74-75
当紫砂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的时候,紫砂器从实用的功能已经升华到了精神艺术的享受,引起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同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紫砂艺人对于生活的观察和生命的体验,折射出我们禅茶一味的思想境界.紫砂艺人充分利用紫砂丰富的肌理、可塑性和自然的颜色,把天人合一的朴素道理融入其中,从整体上来看紫砂作品"菩提壶",器型的设计非常到位,既实用又充满了装饰感,上面的纹理树节和细节处理,借鉴了传统的"梅桩壶"等经典花器的制作手法,尤其是绿叶的设计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叶脉清晰可见,让我们在使用此壶的过程中,感受到禅茶顿悟的体验和对于明天更好的向往和期待.  相似文献   

12.
单志兰 《江苏陶瓷》2021,54(2):43-44
宜兴的紫砂艺人们对于紫砂艺术的开拓者非常的敬佩,在今天,"东坡提梁壶"依然广受壶友们喜欢,也是紫砂艺人们经典的传承作品之一,并且在仿生的基础之上加入了许多现代设计的理念和元素,延伸了紫砂艺术的作品造型和文化内涵,带我们走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紫砂世界.从整体上来看紫砂作品"葫芦",展示了作者强大的创作能力和超高的技艺水准,在紫砂与 自然的融合方面打破常规、敢于创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冲泡茶叶的饮茶利器,更重要的是把茶叶的草木之心和我们寄托在饮茶过程中的情感与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展示出来,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禅茶一味的乐趣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3.
紫砂独特的透气性和良好的可塑性让紫砂壶成为了集功效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艺术品,紫砂技艺也是宜兴紫砂艺人安身立命之本,经过千百年的演绎传承之后,至今依然闪耀着艺术的光辉,吸引着更多的人们来一探其中的奥妙.从整体上来看紫砂艺术作品"怀古提梁壶",造型的设计特别的具有古典的韵味,能够找到最早的"吴经提梁壶"的影子,泥料的选择也是最为基本的紫泥,色泽也是非常的迷人,看起来简约的形态其实蕴藏着紫砂的提梁之道,让我们在使用此壶的过程之中,可以感受到古人在饮茶时候的那份优雅、淡定和从容,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历史传承.  相似文献   

14.
经过宜兴世世代代紫砂艺人的妙手生花,让我们在饮茶的时候能够使用到更为称手、造型更为丰富的紫砂器,在充分利用了紫砂良好的透气性和可塑性的前提之下,可以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在今天忙碌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之中,可以在喝茶品茗之间放松身心,启迪未来的生活.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子冶石瓢壶",让我们通过规范的形态和良好的泥料特征,感受到紫砂艺术带给我们的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作为紫砂艺人,就是希望把传统器型之美继承和发扬光大,凸显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也希望广大的壶友明白经典是如此的耐看和值得把玩,永远不会过时,只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沉淀,更加具有人文气息和历史韵味.  相似文献   

15.
在紫砂方器的艺术设计之中,龙凤题材的作品并不多见,能够把它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我们想要的艺术效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宜兴的紫砂艺人却努力地将这一效果呈现出来了.在设计和制作此壶的过程之中,我就是希望用四方四正的方器来展示紫砂艺术的另一面,同时还可以把雕塑等传统技艺更加丰富地呈现出来.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龙凤壶",彰显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底蕴和精湛技艺,特别是对于方器器型整体的把控和气韵的抒发方面做到了趋于化境,上手细细把玩此壶,抚摸立体感特别突出的图案,用茶汁浇淋之后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更为神奇的艺术享受,感悟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泥料在勤劳聪慧的紫砂艺人手中,幻化成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精品,彰显出我们中国古老的文化底蕴和江南独特的地域特征,同时又把许多的思想情感和禅茶一味的浓郁氛围烘托出来,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心生感悟,启迪未来。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禅莲壶》,就是在彰显莲花题材的同时,还把谐音蝉联的含蕴注入其中,充满了一语双关的技巧设计。形态自然古朴,工艺造诣深厚,莲花装饰生机盎然,佛教意味浓郁,把宜兴紫砂和佛教的渊源阐释得非常准确,也让我们体会到紫砂艺术的筋纹工艺不仅仅是折射出一位陶手功力深浅的问题,更多的是让我们感悟到其中蕴含的对于紫砂艺术虔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在丁蜀镇的村落里面,依然可以看到"家家抟泥、户户制陶"的盛景,在上天的恩赐之下,紫砂泥料只蕴藏于丁蜀的土地之下,在紫砂艺人的妙手生花中,一件件精美的紫砂艺术品经过水与火的淬炼之后焕发新生,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艺术体验和历史传奇.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百源壶",正是脱胎于"仿古壶"、"井栏壶",经过自己的设计之后,更加的低矮和张力十足,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同时把紫砂艺术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渊源呈现在我们面前,让广大的壶友在喝茶品茗之间,能够体会到紫砂技艺在世世代代传承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去匠气而存文气的升华阶段,才能够成为陪伴我们的文玩雅物,引起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18.
青铜器作为我们历史上国家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还有一些烹器、酒器等等形态也非常的独特,上面的纹饰更是精美,成为了紫砂造型不断临摹和借鉴的重要器皿,也衍生出来一些非常具有历史韵味,同时又能够折射出紫砂特点的艺术作品,带给我们更多的视觉审美和艺术享受.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卣礼壶",作者很好地延续了古代青铜器的精髓之所在,又通过紫砂的材质使其具有了冲泡茶叶的功能,而且在今天茶文化逐渐推广开来,人们非常重视饮茶健康的大环境之下,这样的作品无疑为紫砂艺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启迪了许多的紫砂艺人从青铜器之中汲取更多的灵感和创意,赋予其更多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紫砂艺术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大繁荣、大发展,特别是在时大彬开创了紫砂全手工成型之后,最大程度地解放了紫砂艺人的创作理念和造型设计,使得紫砂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不拘一格的态势,紫砂花器的设计制作更是百花齐放,让我们感受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从整体上来看这组"高洁组壶",可以说很好地反映出我们紫砂艺人在创新方面做出的努力,而且一壶两杯的组合也非常实用,一般情况之下,好的紫砂壶基本不专门地制作杯子,因为全手工的杯子制作起来和壶的工艺差不多,所以我们在使用这组套壶的时候,可以细细品味一下其中的工艺技巧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姜莲 《江苏陶瓷》2021,54(3):51-52
许多的紫砂大师诸如顾景舟、汪寅仙都曾经演绎过竹器紫砂,为我们后来的紫砂艺人在传承和创新之中树立了典范和榜样,紫砂竹器依然是最为常见的紫砂花器类型和装饰题材的热门之选,竹子和紫砂的缘分在上天的安排之下注定产生美妙的因缘,才让我们有机会在今天能够看到如此美妙的竹器紫砂艺术精品.紫砂作品"韵竹壶"采用了紫砂花器以竹饰壶的手法来呈现出此壶的与众不同,此壶壶身采用了传统的紫砂造型,从上到下逐渐鼓起,特别的实用大方,壶底置圈足,更加凸显出此壶的端庄稳重.壶流、壶把、壶钮运用竹段的元素,把竹子的形态和气韵融入其中,可谓是神来之笔,让我们在使用此壶的过程中,还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人文雅韵,体会到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