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喆  谭德宝  张穗 《人民长江》2012,43(8):84-87
推动遥感干旱监测技术的业务化运行,对水利抗旱减灾工作至关重要。从土壤水分监测、植被状况监测和多维光谱特征综合监测3方面简述了国内外遥感干旱监测的主要技术方法。深入分析遥感干旱监测技术在水利抗旱减灾业务化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对象、遥感数据源和研究方法等,并在卫星遥感数据源、遥感干旱监测方法、遥感干旱监测应用策略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应用建议,以期推动遥感干旱监测技术在我国水利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经过近40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防洪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水政执法、农田水利、跨境河流管理等水利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水旱灾害监测作为遥感水利应用开展最早的领域之一,20世纪80年代研发的洪灾遥感监测技术就已进入实用阶段,并经过持续改进,在历次重特大洪涝灾害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旱情遥感监测也逐步解决了软件、数据、模型与方法等问题,实现了业务化监测,在防汛抗旱减灾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防汛抗旱提供了  相似文献   

3.
水旱灾害遥感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旱灾害监测是遥感水利应用开展最早的领域之一。水利部遥感技术应用中心自1980年代开始开展防汛遥感试验,1990年代开展旱情遥感监测方法研究。经过近40年不懈探索,逐步解决了软件、数据、模型与方法等问题,建立了水旱灾害遥感监测系统,初步实现了水旱灾害遥感监测业务化。本文对遥感中心水旱灾害监测技术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水旱灾害遥感监测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推动水利行业强监管为总体目标,为实现全链条、全方位的水利行业监管,针对很多地方技术手段相对落后、量大面广的监管对象要由监管人员现场检查等瓶颈,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快速、实时、范围广等优点,推广应用水利遥感先进技术。卫星遥感和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煤炭资源执法监察、环境执法监察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有效解决量大面广、信息繁琐的监督监测难题。传统水利监管存在不高效、不全面、不及时、不精确等问题,原因在于缺乏遥感技术的分类施策规划思路、缺少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各级水利监管部门对遥感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同。未来水利监管领域应用遥感技术,应实施河湖智慧监管,提升对河湖"四乱"问题的现代化监测水平,提升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动态监测能力,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运行全过程动态监管,实现水土流失全面、全覆盖的实时监管。  相似文献   

5.
李纪人 《水利学报》2016,47(3):436-442
本文回顾了随着水利事业发展与时俱进的水利遥感技术应用研究及其实际应用发展的历程。阐述了水利遥感在涉及防灾减灾的洪涝灾害、旱情和涉水地质灾害监测评估、洪水预报预警;涉及水资源监测保护的卫星遥感降水量预报、土壤含水量与蒸散发量遥感估算、地表水体监测、地下水监测、水环境监测和地表水体保护;涉及生态保护的生态环境监测、水土保持和灌溉面积调查、河道与河口变化监测和治理等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分析了水利遥感应用研究的发展方向,认为水利遥感的发展必须以应用需求为驱动,以实现为业务工作提供服务为发展目标,加强遥感技术在水利业务工作中的推广应用是水利遥感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遥感技术是水利信息化和水利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主要技术支撑之一,是空间信息获取的主要手段,在水利行业具有广泛应用。防汛抗旱中90%以上的数据是空间数据,遥感有效地提供了空间信息与技术支持,在防洪抗旱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主要从洪涝灾害的监测评估和预报以及旱情监测评估的角度介绍了遥感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结合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前期工作过程中的设计、审查实践,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案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等作归纳浅析,统一思想认识,扎实开展前期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中小河流治理目标任务,为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保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景区水环境监测现状与工程量、监测技术、水质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详细对比研究,指出在该地区乃至全国的水质监测过程中,应该在物理化学监测技术、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及遥感技术基础上,引进掌握自动监测专门技能的人才,大力发展水质自动监测技术,使其在跨界河流水污染纷争、水质评价、污染监督管理和治理控制等方面发挥人工监测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遥感技术已成为我国防洪减灾的重要支撑手段。介绍了卫星、无人机、地面站网相结合的空天地一体化遥感监测技术,回顾了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并对空天地一体化洪涝灾害监测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一号文件的出台及中央对水利工作的关注,各地正兴起大建水利的热潮。中小河流治理正作为各地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随着河流治理工作的进行,其中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以惠民县土马沙河治理工程为例着重讲述了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黄河水资源保护遥感技术业务需求分析,指出可以利用较为成熟的遥感监测技术,开展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水质监测、生态保护、水质模型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建立具有遥感监测、评价、预报、分析等功能的遥感监测应用系统,建立黄河生态系统数据库,初步实现流域重要河流湖库水域的水质信息动态监测.提高流域大范围内应时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现代水土流失监测技术对时效性、针对性、系统性要求逐步提高,无人机遥感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在水利等工程中不断被推广运用,并逐渐成为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通过构建无人机遥感系统,研发了系统的组成情况,分析了系统的功能提出了无人机航测数据处理流程,结合实际调研及其航拍情况,展示了湖北省红安县和福建省安溪县的实际航拍及其模拟云图,并对无人机遥感系统的推广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极大地促进了无人机遥感系统的快速生产和积极推广应用,对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思路与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陕西省中小河流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设计思路,总结了治理工程的注意事项,对推动陕西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尽快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遥感影响是当前获取空间信息的常用方法,对实现水利信息化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旱情监测评估、洪涝灾害监测及水土流失治理等水利领域。遥感提供的技术支持和空间信息占防汛抗旱数据的90%以上,从旱情监测、洪涝灾害预报的层面详细探讨了该技术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遥感技术如同水利行业的"千里眼",近20年来遥感技术及应用学科取得诸多研究成果,但面向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与飞速发展的空间数据分析及挖掘新技术,迫切需要进一步弥补短板.回顾了我国水利遥感发展的主要历程,梳理了近20年来在水利遥感应用理论、水旱灾害监测评估、水土保持监测监管、跨境流域监测调查、水循环过程监测与参数反演...  相似文献   

16.
尤溪县中小河流治理已制约该县农村水利事业发展,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综合治理目标,当地政府对县内河系进行多个项目区集中投入。文章针对尤溪县中小河流治理现状,提出了当地中小河流治理目标,项目布局,治理思路以及主要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高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采用遥感宏观监测、无人机巡航监测、定点监测等多手段的智慧监测技术体系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监督性监测工作。结果如下:(1)采用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监督性监测技术体系实现了粤港澳大湾区35个重要水源地全覆盖、动态、准实时监管,高效发现风险源和水质问题;(2)采用遥感宏观监测和无人机巡航监测2种技术方法识别水源地5种疑似风险源——建设项目、重点监测的入河(库)支流、航运临时停靠点、物料堆放、农业生产活动,遥感宏观监测风险源准确率为65.7%;(3)对广州-东莞-惠州东江北干流水源地叶绿素a、COD_(Mn)开展了同期的遥感宏观监测和人工定点监测工作,2种技术手段监测结果吻合性好。该技术体系应用于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监督管理,实现了智慧水利监管手段与业务管理深度融合,为监督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试论在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下的中小河流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河流治理是"十二五"期间的水利工作重点。目前我国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出现了河道被渠化、硬化,河流生态系统被破坏;水资源被过分开发、河流生态需水不能保证;污水排放入河、水质严重污染等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城市河流治理过程中应减少河流的硬化、渠化,提倡建设生态河岸、控制向河流排放污水及注重后期监管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当前遥感技术的发展特点,分析其在水资源评价、水环境、水旱灾害、农村水利、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监测及水土保持中的应用现状,对遥感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发展进行展望,并指出提高遥感数据质量、建设面向水利应用的遥感数据获取系统、发展定量遥感和应用集成等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基于遥感的突发涉水灾害应急监测评估在近年来的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升决策能力和减轻灾害损失提供了有效支撑。但随着遥感数据资源的极大丰富以及遥感技术应用门槛的日益降低,开展遥感应急监测的部门和单位也越来越多,监测流程不规范和监测成果格式不统一等问题突显,严重影响了遥感信息的有效利用。面向突发涉水灾害遥感应急监测评估的业务化应用,介绍了遥感监测评估的技术流程,包括数据的获取、处理及信息规范化,同时对监测数据的输入、模型方法和产品提出了具体要求;探讨了遥感监测评估过程中的基本环节,阐述了监测评估的组织协调等。这是一次推动遥感应急监测评估不断迈向规范化和业务化的探索,研究成果对促进突发涉水灾害遥感应急监测评估工作的开展与发挥更有效的决策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