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侯甜  秦雅芝  张妍  温国琛  张啸  董伟 《天津医药》2022,50(12):1239-1245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盐(ZOL)对高糖微环境下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成骨分化的影响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并分为低糖(LG)组、LG+ZOL组、高糖(HG)组、HG+ZOL组。ZOL为0.1μmol/L,LG、HG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5.5 mmol/L和16.5 mmol/L。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鬼笔环肽染色观察细胞骨架;试剂盒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矿化结节生成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Wnt5a、p38 MAPK的荧光表达强度。另设HG+ZOL+p38 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组,SB203580为10μmol/L。Western blot检测5组细胞中Wnt5a、p38 MAPK、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表达水平。结果 4组细胞增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G组比较,LG+ZOL组细胞骨架清晰程度,ALP活性,茜素红矿化结节生成,W...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阻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MAPK)信号通路对高糖培养肾小球系膜NF-κB信号通路调控影响。方法:大鼠系膜细胞株分别培养在正常糖浓度(5.5 mmol/L,对照组),高糖浓度(25 mmol/L,高糖组)及25 mmol/L葡萄糖+10μmol/L 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SB组)。CCK-8测定系膜细胞增殖;Phospho-ELISA法分别检测胞浆及胞核内p38MAPK、磷酸化p38 MAPK蛋白和总NF-κBp65、活性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S276)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系膜细胞出现增殖增加;胞浆及胞核内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上调;胞核内NLS-NF-κB、Ser276-NF-κB的表达增加;SB203580干预则能逆转这一变化。结论:阻断p38 MAPK信号通路能下调高糖培养的系膜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抑制系膜细胞的异常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在未成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黄芪多糖组(40 mg·kg-1,APS组、p38MAPK阻断剂SB203580组(5 mg·kg-1,SB组),APS+SB203580组(APS 40 mg·kg-1+SB203580 5 mg·kg-1,APS+SB组) ,给药20 d后,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60 min后恢复血流再灌注120 min,经眼眶采血后处死大鼠。ELISA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测定外周血和心肌组织中TNF-α、NF-κB、p38MAPK及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在外周血和心肌组织中,与S组比较,I/R组、APS组、SB组、及APS+SB组中TNF-α、NF-κB、p-p38MAPK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值均小于0.05);与I/R组比较,APS组、SB组及黄芪APS+SB组中TNF-α、NF-κB和p-p38MAPK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值均小于0.05)。APS+SB组对TNF-α、NF-κB、和p-p38的蛋白表达抑制作用要显著强于APS组的抑制作用(P值均小于0.05)。结论:黄芪多糖和p38MAPK阻断剂(SB203580)均能够有效改善未成年大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炎症反应,黄芪多糖和SB203580联用可以明显抑制TNF-α和NF-κB的表达,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具有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H2S 在 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阻断剂 SB203580 影响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中的作用及对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设对照组(HSC加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二甲基亚砜(DMSO)组(对照组基础上加DMSO)、NaHS组(对照组基础上加NaHS至最适浓度)、SB组(DMSO组基础上加SB203580至最适浓度)、SB+NaHS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SB203580及H2S对HSC的增殖抑制率(IR);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SC凋亡率;逆转录PCR法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SB组(7.64±2.46)、SB+NaHS组(12.71±2.73)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1.70±0.88),且SB+NaHS组高于SB组(均P<0.05);DMSO组(2.07±1.18)、NaHS组(2.56±1.23)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在各组细胞中均表达,其中NaHS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且表达量最多,条带最亮、最宽,SB组与SB+NaHS组表达低于对照组和NaHS组(P<0.05),表达量较少,条带较暗。结论H2S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且SB203580特异性阻断P38MAPK信号通路后,H2S刺激的HSC增殖受到抑制,凋亡得到促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糖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的表达以及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对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实验分为4组:低糖组(LG组,5.5 mmol/L葡萄糖);低糖+甘露醇组(LG+M组,5.5 mmol/L葡萄糖+24.5 mmol/L甘露醇);高糖组(HG组,30 mmol/L葡萄糖);高糖+氟伐他汀组(HG+Flu组,30 mmol/L葡萄糖+10μmol/L氟伐他汀)。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TGF和纤维粘连蛋白(FN)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及其下游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p-CREB1)。结果与LG+M组相比,HG组系膜细胞增殖明显,p-p38 MAPK、p-CREB1表达明显上调,CTGF和FN mRNA的表达增加。与HG组比较,HG+Flu组可抑制系膜细胞增殖,p-p38 MAPK、p-CREB1的表达明显下调,CTGF和FN mRNA的表达降低。结论高糖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CTGF mRNA表达增强,p-p38 MAPK和p-CREB1表达明显升高,氟伐他汀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CTGF mRNA和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可能部分是通过影响p38 MAPK及其下游核因子CREB1的激活而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黄素(EMO)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EMT)的干预效应及对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大黄素防治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正常组(NG组,5.56 mmol·L-1葡萄糖)、高糖组(HG组,60 mmol·L-1葡萄糖)、大黄素组(EMO组,60 mmol·L-1葡萄糖+10 μmol·L-1大黄素),在用MTT证实大黄素对正常培养的HK-2细胞无毒性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有效的药物浓度,以mTOR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20 nmol·L-1)作为对照。各组细胞培养72 h时后,倒置显微镜观察HK-2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mTOR、P70S6K、4-EBP1蛋白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α-SMA以及E-cadherin蛋白分布及表达。结果:高糖可以诱导HK-2细胞形态由多边鹅卵石样发生纤维化样改变,激活mTOR、P70S6K、4-EBP1蛋白磷酸化,降低细胞中上皮表型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并增加间质表型蛋白α-SMA的表达。大黄素可以改善高糖导致的HK-2细胞形态的变化,降低mTOR、P70S6K、4-EBP1蛋白磷酸化水平,E-cadherin表达的减少及α-SMA表达的增加,雷帕霉素也能达到与大黄素相同的效果。结论:大黄素可以改善高糖诱导的HK-2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此效应可能与抑制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 (ATRA) 对高糖诱导人 HK-2 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以期延缓糖尿病肾病(DN)。方法 体外培养 HK-2 细胞, 随机分为 6 组: 空白组 (未加任何刺激物)、 高糖组 (加 D-葡萄糖 30 mmol/L)、 高渗组 (加入甘露醇 24.5 mmol/L)、 低浓度 ATRA 组 (加入 ATRA 1×10-7 mol/L+D-葡萄糖 30 mmol/L)、 中浓度 ATRA 组(加入 ATRA 1×10-6 mol/L+D-葡萄糖 30 mmol/L)、 高浓度 ATRA 组 (加入 ATRA 1×10-5 mol/L+D-葡萄糖 30 mmol/L)。各组细胞培养 48 h。MTT 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 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空白组与高渗组细胞光密度 (OD) 值和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糖组较空白组、 高渗组细胞增殖减少, 凋亡率增加; 低浓度、 中浓度、 高浓度 ATRA 组细胞增殖均较高糖组增加, 且低、 中及高浓度 ATRA 组依次增加, 凋亡率较高糖组减少, 且低、 中及高浓度 ATRA 组依次减少 (均 P<0.05)。结论 ATRA 可促进高糖诱导的 HK-2 细胞增殖, 抑制其凋亡, 并与 ATRA 浓度可能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HK-2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0、7.5、15.0、30.0、60.0、120.0mmol/L二甲双胍作用48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HK-2细胞活力以筛选合适的二甲双胍作用浓度;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对照组(5.5 mmol/L D-葡萄糖)、高渗组(24.5 mmol/L甘露醇和5.5 mmol/L D-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 D-葡萄糖)、高糖+7.5 mmol/L二甲双胍组(30 mmol/L D-葡萄糖+7.5 mmol/L二甲双胍)和高糖+15 mmol/L二甲双胍组(30 mmol/L D-葡萄糖+15 mmol/L二甲双胍),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HK-2细胞形态,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HK-2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p)-ERK、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α-SMA、E-cadherin、TGF-β、ERK、MMP-9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0.0、60.0mmol/L二甲双胍作用后HK-2细胞活力明显升高,120.0mmol/L二甲双胍作用后HK-2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而7.5、15.0mmol/L二甲双胍作用后HK-2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渗组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且细胞中α-SMA、E-cadherin、TGF-β、MMP-9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以及p-ERK/ERK蛋白、ERK 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糖组细胞失去原有形态变为长梭形,且细胞中α-SMA、TGF-β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以及p-ERK/ERK蛋白、ERK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MMP-9、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7.5mmol/L二甲双胍组、高糖+15.0mmol/L二甲双胍组细胞形态由长梭形逐渐变成圆形或椭圆形,且α-SMA、TGF-β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以及p-ERK/ERK蛋白、ERK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MMP-9、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高糖+15.0 mmol/L二甲双胍组细胞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大于高糖+7.5 mmol/L二甲双胍组。结论二甲双胍可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HK-2细胞EMT,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ERK/MMP-9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 EPO)对高糖诱导的正常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诱导组(高糖终浓度为30mmol/L)、甘露醇对照组(甘露醇浓度为24.5 mmol/L)、rh EPO对照组(rh EPO终浓度为20 U/m L)、不同浓度rh EPO干预组(高糖终浓度为30 mmol/L+rh EPO终浓度分别为5、10、20 U/m L)及Rho激酶抑制剂(Y27632)组(Y27632终浓度为30μmol/L+高糖终浓度为30 mmol/L),各组均刺激24 h。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HK-2细胞Rho A、ROCK1 m RNA的表达;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凋亡。结果高糖诱导组Rho A及ROCK1m 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不同浓度rh EPO干预组Rho A m RNA及ROCK1 m RNA的表达较高糖诱导组显著减少(P<0.05),高糖诱导组及不同浓度rh EPO干预组Rho A m RNA与ROCK1 m RNA表达呈正相关。rh EPO可明显促进HK-2细胞增殖(P<0.05),而高糖可诱导正常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加入不同浓度rh EPO或Y27632干预后,其凋亡明显受抑制(P<0.05),且在实验rh EPO浓度范围内,rh EPO促进增殖及抑制凋亡的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 rh EPO可促进高糖诱导的HK-2细胞增殖,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阻断Rho A/ROC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后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4(TLR4)-p38蛋白激酶(p38MAPK)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人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感染0、30、60和90 min时收集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TLR4和p38MAPK蛋白表达的变化;在另一实验中,分为对照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60 min组及p38MAPK抑制剂SB203580 5 mg/m L干预组、SB203580 10 mg/m L干预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TLR4和p38MAP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TLR4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加;给予SB203580抑制剂后,TLR4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U937细胞可引起TLR4-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而SB203580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证明TLR4-p38MAPK信号通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U937细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七氟烷对乳鼠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直接调节作用及其可能参与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方法SD新生(1~3 d)大鼠,分离培养原代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n=6):对照组(C组)培养后的细胞不经任何处理;不同浓度七氟烷组(S1~S3组)细胞分别经0.5,1.0,1.5 MAC七氟烷处理6 h;p38MAPK抑制药组(P组) 细胞培养液中给予p38MAPK特异性抑制药SB203580,终浓度50 nmol&#8226;L-1孵育6 h;七氟烷+p38MAPK抑制药组(SP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SB203580后,置入无菌密闭容器,持续输入1.0 MAC七氟烷6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VEGF浓度。结果①C组、S1组、S2组、S3组、P组、SP组VEGF含量分别为(61.09±6.21),(73.67±8.02),(123.32±11.56),(177.46±31.03),(64.31±8.47),(76.95±6.23) pg&#8226;mL-1。与C组和S1组比较,S2和S3组细胞培养液VEGF值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②SB203580能抑制七氟烷处理引起的VEGF分泌,但对乳鼠心肌细胞分泌VEGF无显著影响,与S2组比较,SP组细胞培养液VEGF浓度降低(P<0.01),P组VEGF分泌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七氟烷诱导心肌细胞释放VEGF,可能是七氟烷心肌保护机制之一;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七氟烷诱导的VEGF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高糖培养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及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黄连素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甘露醇组、高糖组、高糖+SB203580组、高糖+黄连素低剂量组、高糖+黄连素高剂量组共6组,观察黄连素对高糖培养下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以及p38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高糖组相比,黄连素降低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抑制p38MAPK及其下游核转录因子CREB的磷酸化。结论黄连素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可能与其减少细胞外基质成分FN的积聚,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卢爱龙 1, 谭小月 2, 张勉之 3△, 吴银娜摘要: 目的 探讨五味子乙素 (Sch B) 对氯化钴 (CoCl2) 诱导的人类近端肾小管上皮 (HK-2) 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取离体培养 HK-2 细胞, 随机分为 4 组。对照 (C) 组: 细胞未经任何处理。CoCl2组 (化学乏氧组): 加入 600 μmol/L 的 CoCl2 处理 24 h。Sch B 预保护(CoCl2+ Sch B)组: 分别加入终浓度为 1 μmol/L 和 10 μmol/L Sch B 预处理 2 h 后, 其余操作同 CoCl2 组。Sch B 组: 分别加入终浓度 1 μmol/L 和 10 μmol/L Sch B 处理 2 h。CCK-8 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活性; AnnexinV-FITC/PI 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 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 RT-PCR 检测各组 HIF-1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 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CoCl2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 细胞凋亡率、 HIF-1α蛋白表达量和 iNOS mRNA 表达量显著增加, HIF-1α mRNA 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Sch B 预保护组较 CoCl2组细胞活性显著增加, 细胞凋亡率、 HIF-1α蛋白表达量、 HIF-1α及 iNOS mRNA 表达量均显著减少; Sch B 组与对照组细胞活性、 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Sch B 组几乎不表达 HIF-1α蛋白。结论 Sch B 可能通过抑制 HIF-1α蛋白和 iNOS mRNA 的表达减少 HK-2 细胞的凋亡, 从而对 HK-2 细胞缺氧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迪丹  高凯  谢扬  李智△ 《天津医药》2020,48(10):931-936
摘要:目的 探讨高尿酸在体外对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高尿酸组(HUA组)、抗氧化剂组(NAC组)、ERK抑制剂组(PD98059组)、P38抑制剂组(SB203580组)、高尿酸+抗氧化剂组(NAC+HUA组)、高尿酸+ERK抑制剂组(PD98059+HUA组)、高尿酸+P38抑制剂组(SB203580+HUA组)以及高尿酸+抗氧化剂+ERK抑制剂组(NAC+PD98059+HUA组),采用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及P38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经高尿酸处理后,心肌细胞活力在尿酸为0.15 g/L时下降最为明显。与Con组比较,HUA组的氧化压力明显上升;与HUA组比较,NAC+HUA组的氧化压力下降(P<0.05)。与Con组相比,HUA组心肌细胞活力水平明显下降;与HUA组相比,NAC+HUA组、PD98059+HUA组及SB203580+HUA组的心肌细胞活力均上升(P<0.05)。与Con组比较,HUA组ER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与HUA组相比,SB203580+HUA组的P38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而NAC+HUA组、PD98059+HUA组、NAC+PD98059+HUA组的ER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高尿酸在体外通过氧化应激激活ERK/P38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活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大鼠MC分别培养在正常糖5.5mmol·L-1(正常对照组),高糖25mmol·L-1(高糖组),葡萄糖25mmo.lL-1+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SB)10μmol.L-1,及葡萄糖25mmol·L-1+普伐他汀(PV)100μmol·L-1。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Ⅳ型胶原(Col-Ⅳ)、纤连蛋白(FN)含量;Phospho-ELISA法检测胞浆及胞核内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蛋白的表达;以及RT-PCR法检测p38MAPK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MC合成基质蛋白Col-Ⅳ,FN增多;胞浆及胞核内p-p38MAPK的表达增加。SB或PV干预能部分或完全逆转这一变化。与高糖组比较,SB干预后,上清液中Col-Ⅳ含量下降〔48h:(21.19±3.21)vs(16.75±1.93)μg·L-1,n=6,P<0.05〕、FN减少〔48h:(13.47±1.27)vs(12.01±0.85)μg·L-1,n=6,P<0.05〕;胞浆及胞核内p-p38MAPK表达显著下调。PV干预后,上清液中Col-Ⅳ含量下降〔48h:(21.19±3.21)vs(14.97±3.04)μg·L-1,n=6,P<0.05〕、FN减少〔48h:(13.57±1.27)vs(11.99±0.98)μg·L-1,n=6,P<0.05〕;胞核内p-p38MAPK表达显著下调,但对胞浆内p-p38MAPK的表达则无显著影响。各组总p38MAPK蛋白水平及p38MAPK mRNA表达则没有明显改变。结论PV能够显著下调高糖培养的MC胞核内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进而减少胞外基质合成,达到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超  申菲菲  李刚  肇阅 《天津医药》2015,43(5):461-464
摘要: 目的 探讨艾塞那肽对人舌鳞癌 SCC-25 细胞增殖、 侵袭能力以及凋亡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 SCC-25 细胞, Western blot 检测 SCC-25 细胞中胰高血糖素样肽 1 受体(GLP-1R)表达。实验分 4 组: 对照组、 1、 10 和 100 nmol/L 艾塞那肽处理组。培养 24 h、 48 h 和 72 h 后 MTT 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 Transwell 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 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2、 Caspase-3 和 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p38 MAPK)表达。结果 SCC-25 细胞表达 GLP-1R。与对照组相比, 艾塞那肽处理组细胞存活率及侵袭率明显降低(P < 0.05), MMP-2 蛋白表达降低(P < 0.05), Caspase-3 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 0.05); 各指标变化呈现艾塞那肽浓度和时间依赖性。10 nmol/L 艾塞那肽处理组 24 h 后 Phospho-p38 MAPK 表达升高(P < 0.05)。结论 艾塞那肽可抑制 SCC-25 细胞增殖和侵袭, 且可能通过促进 Phospho-p38 MAPK 和 Caspase-3 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