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莉  杨鸿飞  董秀则 《计算机应用》2021,41(11):3251-3256
针对传统文件共享方案存在文件易泄露、文件去向难以控制、访问控制复杂等问题,以及云端文件分级分类管理及共享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多条件代理重加密的文件分级访问控制方案。首先,将文件的权限等级作为密文生成条件,并引入可信分级管理单元确定并管理用户等级;然后,生成用户分级访问权限重加密密钥,解决了基于身份的条件代理重加密方案只能限制代理服务器的重加密行为而对用户权限限制不足的问题;同时,减轻了用户端的负担,即用户只需进行加解密操作。不同方案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与现有访问控制方案相比有明显优势,无需用户直接参与即可完成用户访问权限的更新,并且具有上传者匿名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文件系统过滤驱动的安全增强型加密系统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层加密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要求用户在访问文件前手动进行加解密操作,有些系统中文件正常使用时必须以明文形式存储在磁盘上.基于文件系统驱动的加密文件系统减少了用户的参与操作,同时保证了磁盘上文件处于加密状态,但是其在设计与实现上较为复杂.针对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Windows NT内核操作系统的驱动框架,基于文件系统过滤驱动技术实现对数据进行透明加解密.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应用层加密系统存在的不足,与加密文件系统相比开发实现较简单灵活.另外使用智能卡作为加解密密钥的存储容器,进一步增强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如何有效的解决电子数据在存储与管理过程中的安全是信息安全领域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在服务器集中加解密的存储系统,加密算法采用硬件加密卡产品实现.系统为用户提供了透明的文件加解密服务,用户通过映射网络驱动器的方式访问自己的存储空间.系统中每个用户拥有独立的文件加解密的密钥,加解密的密钥或密钥的密文始终不在网络上进行传输,降低了密钥泄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周明快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23(1):297-299, 303
针对云计算存储中心由于数据和访问控制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从而可能造成用户存储的敏感数据被盗取的问题,在对CP-ABE (eiphertext-policy 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属性加密访问控制模型,对CPABE进行了改进,并对公钥和主密钥的生成、数据所有者加密文件、访问用户解密文件以及用户权限的全面管理过程均进行了详尽的定义和描述,从而设计了一种通用的安全访问机制;在仿真工具Ubuntu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有效地实现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访问控制,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计算和存储开销低优点,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刘帅南  刘彬  郭真  冯朝胜  秦志光  卿昱 《软件学报》2023,34(7):3329-3342
文件分层的密文策略基于属性的加密(FH-CP-ABE)方案实现了同一访问策略的多层次文件加密,节省了加解密的计算开销和密文的存储开销.然而,目前的文件分层CP-ABE方案不支持分级用户访问,且存在越权访问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支持分级用户访问的文件分层CP-ABE方案.在所提方案中,通过构造分级用户访问树,并重新构造密文子项以支持分级用户的访问需求,同时消除用户进行越权访问的可能性.安全性分析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抵御选择明文攻击.理论分析和实验分析均表明,与相关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在计算和存储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件存储在方便信息共享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现有互联网上出现的文件共享系统,网络文件磁盘等很少涉及文件传输的安全性问题,为了加强网络文件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HTTP的安全网络文件存储系统,系统通过引RSA和AES加密体系对文件加密保护,以及文件密钥安全管理机制,保证了文件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网页客户端插件,使得加密解密在客户端进行,不增加服务器负担,加密解密过程无需用户参与,在方便用户使用文件网络存储和共享的同时,提高了网络文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企业内网中的涉密数据安全性问题,设计了基于可信进程的内网信息保护平台。该平台采用将文件加密属性以一定长度的信息块写入文件尾部的方式构成文件的加/解密识别标志,实现对文件的动态加/解密,采用访问策略与安全域权限管理相结合来控制不同角色的用户对文件的访问,采用固定算法的SSL通信机制,确保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下建立可信通道的效率及数据传递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刘新宇  李浪  肖斌斌 《计算机科学》2018,45(7):162-166, 196
针对云服务器上用户信息的隐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属性代理重加密技术与容错机制相结合的方案。该方案将用户存储的数据分为文件和文件的安全索引,将其分别进行加密后存储在不同的云服务器上。首先,利用倒排序结构构造文件的安全索引,并使用模糊提取器对关键字进行预处理,用户可以通过该安全索引进行容错的多关键字搜索;其次,设置访问控制树对解密密钥重加密,实现权限管理,即实现数据在云端的有效共享;最后,通过Complex Triple Diffle-Hellman难题证明该方案生成的系统主密钥是安全的,因此该方案在云环境下也是安全的。与已有的方案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案可减少密钥重加密、解密 等的计算量,同时通过加入容错处理机制提高了数据检索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云存储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利用云存储服务将本地文件存储转移到云端实现与多个用户的文件共享.针对云环境下多个用户共享同一文件时存在不同访问权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云环境下多用户文件共享方案.新方案基于Elgamal加密系统和代理重加密技术,实现了文件拥有者只需对共享文件加密一次就能够使共享用户访问不同内容的目标.和现有方案相比,新方案的优势体现在:在保证密文生成存储空间不变的同时,文件拥有者对共享文件加密的计算量只与文件块数的指数加密运算呈线性增长关系;共享用户解密文件时只需线性次数的指数解密运算就可以访问各自不同的文件内容.分析表明,新方案更加适合云计算环境的特点,即云服务提供商可以为瘦客户端用户提供无穷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目前OA系统的安全性问题,结合智能卡技术、PKI技术、文件访问控制技术,提出了由用户安全登录、信息安全传输、文件安全访问3个部分组成的安全OA模型.用户安全登录主要是结合MD5分组变换技术,采用服务器、客户端应答模式实现,服务器、客户端之间的会话密钥则由可信密钥服务器产生,同时该服务器还负责文件密钥的分发,通过访问控制模块实现文件的安全访问,而信息安全传输则是采用混合加密方式完成,相关加解密都在智能卡内部完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效率高,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属性的可搜索加密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的细粒度访问控制,但现有的可搜索加密方案,关键字的搜索、访问控制、文件加密基本上是分别执行的,导致攻击者可能跳过访问策略直接进行关键字索引匹配或文件解密;其次,现有方案中数据拥有者需将加密文件的密钥以安全通道传给用户,增加了数据拥有者的开销;此外,大多基于树型的访问控制策略是公开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方案存在的访问策略公开、密文存储开销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支持策略隐藏且固定长度密文的云存储访问控制方案,并在安全模型下证明方案可抵抗选择明文攻击。方案中用户私钥由多个授权机构共同生成,中央授权机构不参与生成任何主密钥与属性私钥;访问结构隐藏在密文之中,恶意用户无法通过访问结构获取敏感信息。此外,方案实现了固定密文长度,并且加密时的指数运算和解密时的双线性对运算次数均是固定值。最后,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密文长度和加解密时间上都明显优于对比方案。  相似文献   

13.
属性基加密作为一种一对多的加密机制,能够为云存储提供良好的安全性和细粒度访问控制。但在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中,一个解密私钥可能会对应多个用户,用户可能会非法共享其私钥以获取不当利益;另外,访问策略通常包含敏感信息,这对隐私性要求较高的场合造成了重大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个隐藏访问策略的可追踪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方案。该方案基于合数阶双线性群进行构造,通过将用户的身份信息嵌入到该用户的私钥中实现可追踪性,将访问策略中的特定敏感属性值隐藏在密文中实现策略隐藏,利用解密测试技术提高解密效率,给出了在标准模型下方案是完全安全和可追踪的证明。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案在解密运算方面有所优化,从而降低了解密运算开销,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授权属性基加密方案的合谋攻击和多域共享数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授权中心属性基加密的多域云访问控制方案。中央认证机构不参与用户私钥的生成过程,有效避免了用户与授权机构之间的联合攻击;通过线性秘密共享方案和代理重加密技术,云服务器对上传的数据文件进行重加密,实现了单域和多域用户数据的共享。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案在用户私钥生成和文件加/解密上具有较高的性能,并在q parallel BDHE假设下是自适应性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周鹏旭  李成海 《计算机科学》2016,43(9):180-183, 208
针对已有云计算多授权访问控制方案中用户端负担过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属性加密的多授权中心访问控制方案HE-MA-ACS。在层次化授权结构的基础上,引入外包解密思想,将用户访问的大部分解密计算开销外包至云服务端,实现细粒度的属性撤销,并且用户端不需要参与属性的撤销操作。对方案的正确性、安全性、计算和存储性能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该方案在用户端存储开销、访问通信开销、解密时间及属性撤销时计算开销上的优越性。该方案有效地降低了用户端的负担,提高了解密效率。  相似文献   

16.
石宇清  凌捷 《计算机科学》2020,47(4):292-297
属性基加密作为一种一对多的加密机制,能够为云存储提供良好的安全性和细粒度访问控制。但在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中,一个解密私钥可能会对应多个用户,因此用户可能会非法共享其私钥以获取不当利益,半可信的属性授权机构亦可能会给非法用户颁发解密私钥。此外,加密消息所产生的指数运算随着访问策略复杂性的增加而增长,其产生的计算开销给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加密的用户造成了重大挑战。对此,文中提出了一种支持大属性域的用户和属性授权机构可追责的在线/离线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方案。该方案是基于素数阶双线性群构造的,通过将用户的身份信息嵌入该用户的私钥中实现可追责性,利用在线/离线加密技术将大部分的加密开销转移至离线阶段。最后,给出了方案在标准模型下的选择性安全和可追责证明。分析表明,该方案的加密开销主要在离线阶段,用于追责的存储开销也极低,其适用于使用资源受限的移动设备进行加密的用户群体。  相似文献   

17.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具有文件安全保护能力的终端文档安全保护系统。在技术上主要采用内核与应用层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文档透明加、解密。在内核层实现功能上的控制,而在应用层实现相应的权限控制和策略制定。在操作系统内核对访问电子文档的进程进行审核与控制,利用文件系统过滤驱动技术过滤掉非法进程对文档的读取。对于拥有访问权限和安装该系统的客户端用户,才可以正常读取加密的电子文档,排除了电子文档泄密的可能,实现了对电子文档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8.
To manage dynamic access control and deter pirate attacks on outsourced databases, a dynamic access control scheme with tracing is proposed. In our scheme, we introduce the traitor tracing idea into outsource databases, and employ a polynomial function and filter function as the basic means of constructing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procedures to reduce comput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torage overheads. Compared to previous access control schemes for outsourced databases, our scheme can not only protect sensitive data from leaking and perform scalable encryption at the server side without shipping the outsourced data back to the data owner when group membership is changed, but also provide trace-and-revoke features. When malicious users clone and sell their decryption keys for profit, our scheme can trace the decryption keys to the malicious users and revoke them. Furthermore, our scheme avoids massive message exchanges for establishing the decryption key between the data owner and the user. Compared to previously proposed publickey traitor tracing schemes, our scheme can simultaneously achieve full collusion resistance, full recoverability, full revocation, and black-box traceability. The proof of security and analysis of performance show that our scheme is secure and effici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