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抗菌方式对室温固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表面上的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效果,并比较不同抗菌方式对室温固化PMMA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方法:运用贴膜法,检测添加2%浓度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室温固化PMMMA试件与经4种常用的义齿清洁剂(保丽净、雅克菱、澳多-C、Protefix)浸泡的普通室温固化PMMA试件和单一机械刷洗处理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按照上述方式处理,模拟口腔环境对试件进行14d的加速老化处理,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对试件进行弯曲强度测试。结果:抗菌剂含量为2%时,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达到90%以上。4种义齿清洁剂的抗菌率均超过50%,保利净的抗菌率超过90%,与添加2%抗菌剂的抗菌率无显著性差异。机械刷洗方法抗菌率达到70%。在老化条件下,机械处理的试件弯曲强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添加2%浓度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和保利净义齿清洁剂抗菌效果最佳。长时间应用机械刷洗的方法会对室温固化PMMA的弯曲强度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载银磷酸锆在软衬材料中的分散及改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载银磷酸锆纳米无机抗菌剂在硅橡胶义齿软衬材料中的分散性及对操作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剪切分散乳化方法向硅橡胶中添加载银磷酸锆。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在硅橡胶中的分散性,SEM结合X线能谱分析仪(EDS)分析断面元素分布。测试材料调和时间、稠度、工作时间以及固化时间的变化。结果:SEM观察见纳米级无机颗粒均匀分布于硅橡胶基质内;EDS分析证实材料内不存在明显的载银磷酸锆团聚体。以不大于10%的比例添加载银磷酸锆造成了硅橡胶材料调和时间延长;而对材料的稠度、工作时间和固化时间均无显著影响。结论:采用高剪切分散乳化的方法能够使载银磷酸锆均匀分散到硅橡胶材料基质中。以实验比例添加载银磷酸锆不会明显影响硅橡胶材料的操作性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添加纳米载银磷酸锆和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对义齿软衬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将纳米载银磷酸锆和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分别按2%、5%、10%和1%、3%、5%的比例添加于Silagum软衬材料中,按国家相关标准检测其粘结强度、拉伸强度和邵氏硬度的变化。结果:两种纳米无机抗菌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软衬材料的机械性能均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当纳米载银磷酸锆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的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3%时,软衬材料的机械性能综合体现较好。结论:纳米载银磷酸锆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在软衬材料中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5%和3%,且在此量下,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对软衬材料机械性能的增强作用明显优于纳米载银磷酸锆。  相似文献   

4.
载银抗菌剂对软衬材料细胞毒性及黏结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林娟  张怀勤  查玮 《口腔医学》2008,28(4):180-183
目的研究纳米载银抗菌剂对义齿软衬材料细胞毒性及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将抗菌剂按比例加入到软衬材料中并分为: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及质量分数分别为0%、0.5%、1.0%、2.5%、5.0%、7.5%各浓度组,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各浓度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比较各组细胞变化;并测试5%浓度组的软衬材料与树脂基托间的黏结强度。结果本次实验中7.5%浓度组的载银软衬材料对L-929细胞有毒性,当浓度降到5%以下时无毒性;添加5%的载银抗菌剂对软衬材料的黏结强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添加低浓度(≤5%)载银抗菌剂的软衬材料无明显细胞毒性,且添加5%的该抗菌剂不影响软衬材料和基托树脂间的黏结强度,为日后应用于临床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是目前临床中广泛使用的义齿基托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和美观性等诸多优点。但PMMA的抗菌性能欠佳,它的较大表面积和高孔隙率易打破口腔内微生物和宿主之间的动态平衡,在使用过程中常发生黏膜发红、溃疡,甚至义齿性口炎的情况。近年来在PMMA中添加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以提高其抗菌性能的研究十分常见,这种新型材料的抗菌性能已被证实。但纳米载银粒子(Ag-loaded nanoparticles, AgNPs)的潜在毒性和口腔材料的特殊性导致其具有一定的应用风险,可能与不同浓度、尺寸、粒径及载体的AgNPs有关。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关于AgNPs的潜在毒性研究,以及不同纳米载银义齿基托的生物安全性的研究现状,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添加抗菌剂的硅橡胶赝复材料体外抗白色念珠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加入银锌超细复合抗菌剂和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后硅橡胶赝复材料体外抗白色念珠菌黏附能力。方法:分别以0.5%、1%、1.5%、2%的重量比将抗菌剂加入硅橡胶赝复材料中,制成抗菌硅橡胶,用薄膜密着法测定抗菌硅橡胶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效果。结果:两种抗菌剂在0.5%重量比对白色念珠菌黏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1%,1.5%,2%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抗菌剂在添加量为0.5%,1%时无统计学差异,在1.5%和2%添加剂量时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抗白色念珠菌性能优于银锌超细复合抗菌剂。添加量为2%的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对白色念珠菌抗菌率〉80%。结论:两种抗菌剂在添加量〉1%时均有抗菌效能,在添加一定浓度时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的抗菌效能优于银锌超细复合抗菌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纳米Si3N4纤维织布作为加强体对PMMA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将预处理的纳米Si3N4纤维织布,经室温固化和加热固化制样各成三组Si3N4织布/PMMA复合试件,厚度分别为1.0 mm,1.5mm,2.0 mm。未添加织布的为对照组,通过万能试验机测定并比较分析不同厚度的织布增强树脂基托的挠曲强度和杨氏弹性模量。结果无论是常温固化还是加热固化条件下,添加织布的复合材料厚度为2.0mm时,其挠曲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最大,机械性能达到最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比于室温固化条件,纳米Si3N4纤维织布增强基托树脂机械性能的提高在加热固化条件下更易实现。结论合理添加纳米Si3N4纤维织布形成合适厚度的基托复合体材料,其挠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可以得到大幅提高,当复合材料厚度为2.0mm,其机械性能达到最佳,尤以加热固化条件下明显。  相似文献   

8.
根据硅橡胶制品的特性,设置了5个实验组,以不同的浸提液浓度处理CHL细胞,对医用硅橡胶制品进行了体外染色体畸变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实验结果显示:随处理剂量的增加,畸变率和SCE频率也相应增加。由此表明.实验设置的浓度梯度不仅是有效和适合的,而且对硅橡胶等口腔材料的诱变性测试研究具有明显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纳米载银树脂基托的体外抗菌效果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研究纳米载银树脂基托在体外对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效果。方法先测定纳米载银抗菌剂对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并以此为依据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托树脂粉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抗菌剂,制成抗菌树脂基托,用贴膜法测定该树脂基托对变形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结果纳米载银抗菌剂对变形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1mg/ml,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mg/ml。当添加抗菌剂的浓度分别为1、2、5、10mg/ml时,树脂基托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率分别为67.4%、71.3%、99.0%、99.5%;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分别为25.8%、54.8%、90.3%、93.0%。结论载银抗菌树脂基托在体外表现了一定的抗变形链球菌和抗白色念珠菌的效果,当树脂基托中抗菌剂的浓度达到5mg/ml时,抗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添加3种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的赝复用硅橡胶体外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抗菌效果。方法:制备3种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的悬浊液,分别测定抗白假丝酵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以1%,2%,3%,4%,5%的质量分数将3种抗菌剂加入到硅橡胶中,制成抗菌硅橡胶,用薄膜密着法测定抗菌硅橡胶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抗菌效果。结果: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和锐钛型亲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MIC均为65.6g/l;锐钛型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的MIC为16.4g/l。当抗菌材料的质量分数在1%-4%范围内,3种抗菌硅橡胶的抗菌率均随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当质量分数达到5%时抗菌率均下降。结论:锐钛型和锐钛型亲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M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的MIC小于其他;添加锐钛型亲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抗菌硅橡胶抗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XTT减低法检测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活性的影响,结晶紫含量测定法检测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生物量的影响,并以结晶紫染色观察生物膜形态。结果:在0.62mg/ml抗菌剂应用液中,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活性及生物量分别减少(96.1±3.0)%和(95.4±2.7)%,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生物膜没有形成。结论: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可抑制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Liu J  Ge Y  Xu L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2):201-205
目的采用体外法研究载银纳米二氧化钛(Ag-TiO2)树脂基托对口腔常见条件致病菌的单一游离菌体及菌斑生物膜的抗菌性能。方法将不同质量分数的Ag-TiO2抗菌粉剂添加到树脂基托材料中,制成抗菌树脂基托。采用薄膜密贴法分别检测该抗菌树脂基托对变异链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抗菌树脂基托表面变异链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情况。结果与未添加抗菌剂相比,抗菌剂质量分数为0.7%时,抗菌树脂基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93.3%;抗菌剂质量分数为1.5%时,抗菌树脂基托对变异链球菌的抗菌率达90.2%;抗菌剂质量分数为2.5%时,抗菌树脂基托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抗菌率也达91.2%。与未添加抗菌剂相比,抗菌树脂基托表面变异链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的黏附数量明显减少。结论Ag-TiO2可以显著提高树脂基托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体外粘附实验,研究纳米无机载银磷酸锆加入到树脂基托中后是否具有抗菌性。方法:将纳米无机载银磷酸锆(Conval PAg-40型)按1%、3%、5%、7%比例添加到树脂基托中制成树脂片,未添加者为对照组,打磨抛光,金相显微镜观察试件表面无划痕、粗糙度测定仪测得表面粗糙度值无统计学差异后,采用薄膜密贴法检测该抗菌树脂片对变形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内氏放线菌、血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性,比较分析树脂基托抗菌性能与添加抗菌剂比例的相关性。结果:3%、5%、7%组培养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以及1%、3%、5%、7%组培养的变形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内氏放线菌、血链球菌、白色念珠菌菌落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率随添加比例的增加逐渐升高;1%组培养的牙龈卟啉单胞菌菌落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无机载银磷酸锆树脂基托有良好的抗菌效能,其抗菌率随抗菌剂比例的添加而呈线性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三种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口腔致病菌的抗菌活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3种国内纳米级载银无机抗菌剂对口腔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板液体稀释法.测定GKJ-R、Conval PAg-40、TiO2/Ag3种纳米级载银无机抗菌剂对变形链球菌(ATCC25135)、乳酸杆菌(ATCC393)、黏性放线菌(ATCC19246)、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33277)的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3种纳米级载银无机抗菌剂对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黏性放线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均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且抗菌能力没有显著区别。结论:为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在牙科抗菌材料领域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6种纳米级载银无机抗菌剂对口腔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比较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目的 比较6种国内外知名品牌纳米级载银无机抗菌剂对口腔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微量板液体稀释法,测定FUMAT T200-4、HN300、Novaron、康瓦尔、MOD、SR10006种品牌纳米级载银无机抗菌剂对变形链球菌(ATCC6715)、乳酸杆菌(ATCC4356)、粘性放线菌(ATCC19246)、白色念珠菌(ATCC76615)、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的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6种品牌纳米级载银无机抗菌剂对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粘性放线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均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且综合抗菌实力相当。结论 纳米级载银无机抗菌剂具有在牙科抗菌材料领域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六种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体外细胞毒性比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通过分析6种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不同浓度稀释液的体外细胞毒性,初步评价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将载银磷酸锆(FUMAT T200-4)、载银磷酸复盐(HN300)、载银氢氧化钠锆(Novaron)、载银磷酸锆(康旺)、载银二氧化硅(MOD)、载银磷酸锆(SR1000)配置成100、50、25、12.5g/L 4种不同质量浓度的稀释液,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浓度稀释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体外细胞毒性并进行比较。结果6种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高浓度稀释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均有毒性,随着浓度下降,细胞毒性亦下降,当浓度≤25g/L时已无毒性。对6种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的体外细胞毒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其安全性为FUMAT T200-4、康旺、SR1000〉HN300〉Novaron、MOD。结论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FUMAT T200-4、康旺及SR1000的生物安全性较好,具有作为口腔材料应用的可行性。在应用时,其浓度应≤25g/L,以确保对人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纳米载银抗菌剂与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粉体,纳米层状银系无机抗菌剂 (RHA-T),载银纳米二氧化钛 (TiO2-Ag) 及纳米二氧化钛(TiO2)4 种抗菌剂对白色念珠菌(ATCC90028)的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两种纳米载银抗菌剂的最小杀菌浓度(MBC)均为 40 mg/ml.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浓度为 20 mg/ml,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浓度为 40 mg/ml时,与对照组相比细菌生长明显减少.结论:纳米载银抗菌剂与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对白色念珠菌均有抗菌效果,且纳米载银抗菌剂比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抗菌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纳米Ag-TiO2树脂基托对口腔2种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性及抗菌长效性。方法:将2.5%(w/w)的纳米Ag-TiO2抗菌剂添加到热凝型树脂基托中,再对其分别进行自然老化和加速老化处理。采用薄膜密贴法分别检测老化处理组和新制备的抗菌基托组对变异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单一菌种的抗菌性;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抗菌基托表面变异链球菌菌斑生物膜的粘附生长情况。结果:与未添加抗菌剂的树脂基托相比,新制备的抗菌基托对变异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8.1%、90.3%;自然老化组的为97.1%、89.4%;加速老化组的为96.3%、88.7%,3组抗菌基托的抗菌率之间无显著差异性;扫描电镜(SEM)可见抗菌基托表面粘附的变异链球菌数量明显减少。结论:纳米Ag-TiO2抗菌树脂基托抗菌性能良好,且抑制细菌、真菌作用长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