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甘肃省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死亡情况及原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对截止2015年12月31日甘肃省登记的1 221例精神分裂症死亡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甘肃省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死亡年龄54岁,已婚者占60.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3.3%,其中文盲为44.2%、汉族占96.1%,以农民最多(79.3%),93.8%无家族史,64.3%曾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死亡原因以躯体疾病为主,其次为其他原因,精神疾病相关并发症占第3位,意外、自杀和他杀分别占第4、5和6位;不同年龄组(χ~2=8.512)、婚姻状况(χ~2=9.433)、文化程度(χ~2=11.726)之间死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精神分裂症死亡患者的亚型以偏执型为主、占28.3%。结论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死因以躯体疾病为主,且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之间死因不同,应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山东省临清市人民医院2013年7月—2014年1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3例,根据继发性癫痫发生情况分为对照组(未发生继发性癫痫,n=104)和观察组(发生继发性癫痫,n=19)。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阳性率、基础疾病、高血压分级、血电解质、病灶位置、病灶直径、病变类型及入院时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筛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继发性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继发性癫痫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包括发作类型、发病时间、脑电图异常情况、治疗转归及复发情况等。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继发性癫痫发生率为15.5%(19/123);发作类型:部分发作11例,全面发作8例;发病时间:早发性12例,迟发性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阳性率、糖尿病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冠心病发生率、高血压分级、血电解质及病灶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病灶位置、病变类型及入院时S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位置为脑叶〔OR=2.899,95%CI(1.791,3.007)〕、病变类型为脑血栓形成〔OR=6.317,95%CI(1.388,29.973)〕及入院时SSS评分30分〔OR=2.372,95%CI(1.133,2.979)〕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继发性癫痫的危险因素(P0.05)。脑电图检测结果显示,正常7例,轻度异常8例,中度异常4例。经针对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及抗癫痫治疗后,所有患者癫痫症状得到有效控制。随访1年发现,早发性癫痫患者复发率为1/4,迟发性癫痫患者复发率为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继发性癫痫发生率较高,以部分发作和早发性发作较常见,病灶位置为脑叶、病变类型为脑血栓形成及入院时SSS评分30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继发性癫痫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甘肃省农村地区服用苯巴比妥治疗惊厥性癫痫患者的退组原因,探讨癫痫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退组的377例惊厥性癫痫患者追踪回访,填写调查表,对退组者的性别、年龄、退组时间及原因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苯巴比妥治疗管理的4 026例患者中有377例退出治疗、退组率为9.36%,女性退组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3,P0.05);退组年龄集中在10岁~组、占退组总数的26.53%,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53,P0.05);退组时间多发生于治疗前三个月内,与其他时间退组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82,P0.05),第四个月后退组患者明显减少;退组原因主要有依从性差、外出打工和疗效差等,因依从性差而退组明显高于其他原因的退组(χ2=10.704,P0.05)。结论甘肃省农村地区癫痫患者退组率女性高于男性,治疗前三个月内易退组,主要原因是患者依从性差;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对癫痫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在入组治疗前及服药初期对患者及家属反复强调依从性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部分性癫痫发作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76例年龄≥65岁初诊为TIA患者的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24h动态脑电图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中,20例脑电图异常,占26.32%。20例脑电图患者中,11例监测到临床发作,其中8例有癫痫波发放,另9例无临床发作。脑电图正常56例(73.68%)。最终确诊部分性癫痫发作8例,占10.53%。头颅MRA或DSA显示颅内外大血管异常67例(88.16%)。结论老年人部分性癫痫发作与TIA有时在临床上表现相似,容易造成部分性癫痫发作的误诊、漏诊,对不能排除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应进行视频脑电图及MRA或DSA等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6月铜陵市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 20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脑卒中类型、出血/梗死部位患者癫痫发作发生率,记录癫痫发作类型、癫痫发作时间、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门诊或电话随访1年以上,共41例(3.4%)患者出现脑卒中后癫痫发作。脑出血患者癫痫发作发生率为5.1%(18/354),高于脑梗死患者的2.7%(23/851)(χ2=4.316,P=0.038)。脑叶出血患者癫痫发作发生率为30.4%(7/23),高于基底核区外侧出血患者的6.7%(9/135)(χ2=8.678,P=0.003),基底核区外侧出血患者癫痫发作发生率高于基底核区内侧出血患者的1.3%(2/156)(χ2=5.333,P=0.021);大脑皮质梗死患者癫痫发作发生率为13.2%(15/114),高于内囊/基底核区梗死患者的2.2%(8/368)(χ2=23.109,P=0.000)。41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中,单纯部分发作3例(占7.3%),复杂部分发作11例(占26.8%),部分发作扩展为癫痫全面发作23例(占56.1%),全面发作4例(占9.8%);早发型癫痫19例(占46.3%),迟发型癫痫22例(占53.7%)。早发型癫痫患者病死率为21.1%,迟发型癫痫患者为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94,P=0.107)。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发生率较高,且与脑卒中类型及出血/梗死部位密切相关,发作类型以部分发作扩展为全面性发作为主,脑卒中后第2周和6~12个月为癫痫发作的两个高峰;临床上应根据癫痫发作类型及脑电图情况进行对症治疗,是相对容易控制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患者的常见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1993~2012年我院收治的癫痫患者8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发病临床特点、临床结局等。结果 87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78.5±10.4)岁,年龄>75岁占73.6%。住院期间并发癫痫占73.6%,全身性发作占75.9%,部分性发作占12.6%,记录不详占11.5%。老年人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为脑血管病(42.5%),其余主要为代谢性疾病、颅内肿瘤、脑变性病和脑外伤等。所有患者中有47例进行了脑电图检查,占54.0%,放电阳性率仅为6例,占12.8%,主要表现为背景和节律异常,弥漫或局限性慢波活动,散在性棘波、尖波等。结论脑血管病为老年人癫痫的主要原因,全身性发作是主要的癫痫发作形式。老年癫痫患者行常规脑电图检查的比例并不高,且癫痫放电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并评估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出现癫痫惊厥性发作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50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aSAH患者,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确定SIRS发生的危险因素。将SIRS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意义定义为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early SIRS),迟发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delayed 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负荷(SIRS burden),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负荷(early SIRS burden,ESB);迟发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负荷(delayed SIRS burden,DSB),再探索与癫痫惊厥性发作的关系。结果 aSAH患者中有75.7%的患者出现early SIRS,78%的患者出现delayed SIRS。出现癫痫惊厥性发作的患者的SIRS burden中位数为80%(四分位数,60%~100%),癫痫惊厥性发作没有出现的患者的SIRS burden中位数为50%(四分位数,20%~80%)。世界神经外科医生联盟SAH分级(WFNS grade)和改良FISHER分级(Modifed Fisher Scale score)这两个指标被证明是early SIRS和delayed SIRS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发现delayed SIRS(OR=8.950;95%CI=1.195~67.100),SIRS burden(OR=15.480;95%CI=3.530~67.180),ESB(OR=4.125;95%CI=1.370~12.360)和DSB(OR=9.780;95%CI=2.720~35.210)都与癫痫惊厥性发作有显著相关。SIRS burden对于癫痫惊厥性发作的预测值(ROC曲线面积,AUC=0.710;95%CI=0.620~0.800)是最显著的。结论研究证明delayed SIRS,SIRS burden,ESB和DSB都与a SAH后癫痫惊厥性发作有关。癫痫的发生还与持续的SIRS相关。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病继发癫痫临床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血管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发作类型及部位。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经CT证实的58例脑血管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该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发作类型及部位。结果该组患者的脑血管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为5.36%(58/1082),癫痫的发病率与脑血管病的发作类型、发病部位、病灶部位有关,其中以脑出血患者、中颞叶、单纯部分性发作的发病率较高,且病灶部分在脑叶和累计大脑皮下较多。结论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原因主要与脑水肿有关,病灶主要位于脑叶,发病类型以单纯性部分发作为多,累及大脑皮质者发生癫痫的危险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非惊厥性癫痫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有反复发作性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特点临床症状的老年患者的视频脑电图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影像资料。结果 38例(67.9%)患者视频监测脑电图异常,监测到临床发作26例,伴随临床发作同步背景脑电图表现为癫痫样病理波发放为主6例(15.8%),表现为局灶性慢波为主20例(52.6%)。12例(31.6%)不伴临床发作患者脑电图以局灶性慢波为主。视频监测脑电图正常18例(32.1%)。56例患者入院时诊断为TIA,实际上至少6例为癫痫,误诊率大于10.7%。TCD异常52例(92.9%)。MRA显示,颅内大血管狭窄48例(85.7%)。结论老年人TIA与非惊厥性癫痫的临床症状相似,忽视癫痫的排查,容易造成非惊厥性癫痫的漏诊、误诊,对这类患者视频脑电监测应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复发和耐药性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连续的缺血性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癫痫发作复发率及耐药发生率,应用生存分析及 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癫痫发作复发和耐药的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74例连续的缺血性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患者,男性45例,女性29例,年龄(66.64±11.50)岁;早发性癫痫发作患者26例,迟发性癫痫发作患者48例。迟发性癫痫发作[优势比(odds ratio, OR)2.5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11~5.88;P =0.027]和部分性发作(OR 3.68,95% CI 1.29~10.48;P =0.015)是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复发的预测因素;早发性癫痫发作是耐药性的独立预测因素(OR 6.20,95% CI 2.04~18.84;P =0.001)。结论迟发性癫痫发作和部分性发作患者易复发,早发性癫痫发作患者易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杨丽萍 《地方病通报》2021,36(3):44-46,63
目的 分析2019年甘肃省定西市常住居民死亡特征,研究疾病负担,为定西市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理2019年定西市死因监测常住人口死亡资料,采用EXCEL2007计算死亡率及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分析死因顺位及疾病负担.结果 2019年定西市常住居民粗死亡率、标化率分别为438.99/10万和404.92/10万,粗死亡率男性为494.95/10万、女性为381.26/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x2=208.575,P<0.01),全人群年龄别死亡率10岁~组最低,在10岁~组以前,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之后逐渐升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占全死因的90.68%,全死因PYLL为60 659.50人年,平均减寿年数(AYLL)为4.90年;潜在减寿率(PYLLR)前十位的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疾病、道路交通事故、缺血性心脏病、胃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癌、意外中毒、自杀及后遗症、先天性心脏异常、肺癌.结论 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和伤害构成定西市居民疾病负担的绝大部分;应制定重点综合防控策略,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新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58例高龄老年癫痫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癫痫患者发病年龄85~114岁,平均发病年龄90.0岁。结果 41例(70.7%)为部分性发作,17例(29.3%)为全面性发作,18例(31.0%)表现为癫痫持续状态。55例(94.8%)病因明确,最常见的病因为脑血管病。34例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其中9例有癫痫样放电(15.5%)。40例头颅CT和(或)MRI检查28例异常(70.0%)。79%服用传统抗癫痫药物,21%服用新型抗癫痫药物。46例(79.3%)发作减少,12例(20.7%)治疗无效。26例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肺部感染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中16例(61.5%)首发癫痫后6个月内死亡。结论高龄老年癫痫的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绝大多数病因明确,部分性发作比例高,癫痫持续状态发生率高,常规脑电图阳性率低,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1990~1994年中国城乡老年人自杀死亡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疾病监测点(1990~1994年)的部分资料,使用了自杀死亡率、意外死亡率、按疾病监测点的结果推测出来的全国老年意外死亡人数与自杀死亡人数等几个指标来分析城乡老年人自杀死亡的状况.从横断面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发现,农村老年男性自杀死亡率高于农村老年女性,农村老年人自杀死亡率高于城市老年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和视频脑电图特征。方法对102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视频脑电图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梗死(69.4%vs79.6%vs 35.3%,P<0.05)。早发型癫痫为68.6%,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以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多见。迟发型癫痫为31.4%,其中脑梗死占64.7%,部分性发作占23.5%(P<0.05);病灶在脑叶皮质者癫痫的发生率为82.4%;102例患者出现脑电图特异性异常54例(52.9%)。结论脑卒中后以早发型癫痫多见,早发型癫痫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迟发型癫痫以脑梗死多见。病灶在脑叶皮质者癫痫发生率高。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形式早期以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多见,迟发型癫痫以部分性发作多见。脑电图出现周期性一侧癫痫样放电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癫痫持续状态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将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45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有42例终止发作,3例患者死亡;脑血管疾病是导致癫痫持续状态的首要病因;不规则服药是该病主要诱发因素。结论癫痫持续状态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是降低该病死亡率的关键,避免不规则服药、饮酒等诱发因素能够预防本病。  相似文献   

16.
其他     
20043729中国人群自杀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地理分布特点/杨功焕…l/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一20()4,25(4),·280~284 1990~200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共报告自杀死亡案例13 123例。其中城市924例,男性492例,女性432例:农村12 199例,男性5712例,女性6487例。1991年自杀是人群伤害第l位死因,占2621%;2000年自杀降为第2位,占24.43%。女性自杀死亡率高于男性,男性10年平均死亡率为15.69/10万,女性为17.94/10万。农村自杀率是城市人群的4倍。城市人群自杀死亡率无论在哪个年龄组,均为男性略高于女性。而农村自杀死亡率,巧~34岁年龄组女性高于男性,在35~69岁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首次癫痫发作后90 d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指导临床预后评估。 方法选取2010至2018年浙江医院收治的首次癫痫发作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93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常规脑电图特点、用药情况等。采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90 d内死亡风险有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年龄、首发癫痫持续状态、肺部疾病、脑电图改变是9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t=1.986,χ2=4.550、6.299、5.771;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后发现,仅年龄是老年人首次癫痫发作9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089,95%CI=1.025-1.157,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提示,地西泮针的使用是老年人首次癫痫发作后90 d死亡的保护性因素(OR=0.189,95%CI=0.071-0.505;OR=0.255,95%CI=0.081-0.811;P<0.05)。 结论年龄是老年人首次癫痫发作后9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使用地西泮针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E)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26例住院治疗的S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诊断为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21例,其中1例转诊,1例死亡,19例发作得到有效控制;诊断为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5例,发作全部得到控制.抗癫痫药物单药或多药连用,包括地西泮、苯巴比妥肌肉注射、丙戊酸钠静脉注射、硫喷妥钠静脉麻醉治疗等.结论 早期控制发作,同时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前普遍认为老年患者脑血管疾病(CVD)是癫痫发作最常见的病因。有研究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有30%的癫痫发作是由于卒中所致。不过各家报道的发病率差异很大(0~23%)。目前已习惯将其发作是发生在卒中之前、同时或之后区别为预兆性、早发性和晚发性发作。为了揭示 CT 扫描与临床及 EEG资料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认识各发作的机理,作者分析了88例完全卒中的 CVD 患者。病人和方法作者从1982~1986年就诊的6000例 CVD 中发现298例(5%)有癫痫发作。选择其中88  相似文献   

20.
部分性癫痫发作占癫痫发作的53%,但50%以上的患者用药物治疗是难治的。作者对用卡马西平(CBZ)单独治疗和其他多种药物治疗难治的48例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在常用的 CBZ 疗程中加用醋唑磺胺(AZM 治疗。维持 CBZ 血清浓度在治疗范围(8~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