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安全的适合临床输血治疗的交叉配血方法.方法 对攀枝花中心血站提供的2010~2012年21 535袋RBC悬液分别进行正反血型复查、抗体筛查和直、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检查后,不符合要求的退回血站,符合要求的电脑入库;对共30 198例手术备血和输血患者的血样做同样的检查并入库.然后由计算机系统为患者选择ABO/RhD血型相容的血液进行输血,并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进行交叉配血比较验证.结果 在21 535袋RBC悬液中,正反血型鉴定发现ABO血型错误2例(0.009%),抗体筛查阳性和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各1例(各占0.005%);在30 198例备血和输血患者中,血型鉴定发现ABO血型错误3例(0.010%),抗体筛查阳性35例(0.116%),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17例(0.056%),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9例(0.030%);21 531袋合格RBC悬液的电子交叉配血法与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交叉配血法符合率为100%.结论 输血科必须对每一袋血站提供的血液和患者血液均进行血型复查、抗体筛查和直、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检查后,方可实施电子交叉配血法.该法在攀枝花地区临床输血治疗中的实施是可行的.它安全快速,更适合于急诊手术和大量用血患者.  相似文献   

2.
IgG抗-Jka引起配血不合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48岁,汉族,B型血.2003年5月因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消化道出血住进本院,多次输同型浓缩RBC,无输血反应.同年8月病情复发,再次入院,实验室检查: WBC 9.7×109/L, RBC 1.97×1012/L, Hb 58g/L, Plt 102×109/L,临床申请输血,配血时发现卡式抗球法和凝聚胺法主侧均出现凝集,怀疑其有ABO以外的血型抗体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1例同种抗体合并模拟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患者的抗体进行鉴定,了解Rh血型系统中模拟同种自身抗体的血清学特点,以便提供合适的配血策略。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对患者进行ABO血型、Rh分型鉴定;并完成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采用患者Rh抗体类似特异性对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细胞(B型RhccDEE)进行患者血浆吸收放散试验,对吸收后的血浆、红细胞酸放散液进行抗体鉴定。采用患者红细胞放散液稀释技术鉴定抗体特异性。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广谱抗球蛋白卡(LISS/coombs)法、经典抗球蛋白法、酶法、酶-IAT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患者为B型RhccDEE,直抗阳性。血浆抗体鉴定为IgG类的抗-C、e(不排除抗-Ce可能性)、效价为256。对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细胞吸收血浆后放散液抗体鉴定为IgG类的抗-C、e(不排除抗-Ce可能性)。患者自身红细胞酸放散液8倍稀释后可鉴定为类似抗-C、e特异性(不排除抗-Ce可能性)。对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红细胞与患者进行主侧配血,经典抗球蛋白法、酶法结果相合;而凝聚胺法、微柱凝胶广谱抗球蛋白卡(LISS/coombs)法、酶-IAT法不合。结论模拟同种自身抗体的正确鉴定对选择适合的交叉配血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筛选出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输注,可最大程度保证输血的安全、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女 ,48岁。因患子宫肌瘤大出血入院。实验室检查 :WBC6 .0× 10 9/ L,RBC2 .2 1× 10 1 2 / L,Hb6 2 g/ L,白蛋白 38g/ L,球蛋白2 2 g/ L,根据病情需要输血治疗。患者正反定型为 A型 ,但和献血员做交叉配血时 ,发现在盐水中主次侧均不出现凝集 ,而在木瓜酶、抗人球蛋白、凝聚胺中主次侧均出现凝集。经以下检查证实为不完全抗体抗 - c引起的凝集反应。2 血型血清学检查2 .1 血型鉴定 见表 1表 1 患者血型鉴定抗 A抗 B抗 AB A c Bc Oc抗 C抗 c抗 D抗 E抗 e4 0 4 0 4 0 4 0 4 0 4   患者血型为 A,CCDee…  相似文献   

5.
对抗C、抗e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70岁,肺癌.血型为B型RHD阳性,已输B型RHD阳性血多次,此次配血不合申请疑难配血.因患者有多次输血史,笔者用盐水法、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与B型RH阳性供血者交叉配血,在酶法和抗人球蛋白试验中,主侧出现凝集,为查明原因进一步检查.血型血清学检查:抗-A、抗-B标准血清为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IgG型抗-D血清、抗-C、-c、-E、-e单克隆血清、多特异性抗球蛋白试剂、谱细胞(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1%菠萝酶自配.血清学方法ABO血型鉴定采用常规正、反定型方法,Rh血型、抗体鉴定采用盐水法、间接抗球蛋白法、菠萝酶法,吸收放散试验按文献[1]方法.实验结果:(1)患者血型为B型,ccDEE.(2)患者不规则抗体筛选[2-4]见表1.(3)抗体特异性鉴定[1-3,5]:将患者血清先后用CCDEE型细胞和ccDee型细胞吸收,直至不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6.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40岁.临床诊断:发热待查.既往有风湿性关节炎(10年),常年服用布洛芬、甲灭酸等抗炎镇痛药,具体用量不详.2009年10月入院后血常规检查结果:RBC2.55×1012/L,Hb 56g/L,WBC 1.37×109/L.为缓解患者贫血状况,临床医生申请输血.输血前检查血型为AB RhD阳性,抗筛阳性.但与AB RhD阳性献血者配血不相合,遂将血样送至本室,要求抗体鉴定并配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Lewis血型系统抗体在备血患者中的检出率及分布情况。方法对抗体筛选阳性的标本做抗体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及盐水介质试管法;抗体鉴定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抗原鉴定采用试管法;并回顾分析本院Lewis血型系统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4例存在Lewis血型系统抗体患者中,抗-Lea89例,抗-Leb4例,抗-Le~a+Le~b1例,检出率分别是5.69×10~(-4)、0.26×10~(-4)、0.06×10~(-4);Lewis血型均为Le(a-b-);女性患者显著多于男性患者(P0.01);妊娠期患者多见,共35例,占37.2%。17例输血患者,无1例发生溶血反应。结论 Lewis血型系统抗体意义值得探讨,盐水介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抗球蛋白2种方法同时配血,可加强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食道癌血型由B型改变为AB型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73岁。因患食道癌出现重度贫血住院治疗。血常规检测结果:血Hb59g/L、RBC2.1×1^12/L、WBC13.7×10^9/L、N0.72、L0.28、PLT156×10^9/L。患者首次输血时,血型鉴定用抗A、抗B血型鉴定试剂(单克隆抗体)做正定型和用人AB0血型红细胞试剂做反定型检测,血型为B型,RhD(IgM)血型试剂(单克隆抗体)检测为阳性,选B型血用改良凝聚胺法与患者做交叉配血试验阴性和血型抗体筛查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9.
1 病例报告男 ,38岁。因感冒后出现头昏、头痛、全身无力 ,伴有不规则发热 ,收入院 ,初入院时 :Hb53g/ L ,WBC4.6× 1 0 9/ L ,PL T42 6× 1 0 9/ L,网织红细胞 3.2 % ,总、直接胆红素分别为 38umol/ L和 7.9umol/ L,患者由于严重贫血 ,申请输血。在 37℃做正面血型鉴定为 A型 ,但与多名 A型供血员作凝聚胺交叉配血时 ,主、次例侧管均发生明显凝集。血型血清学检查 :1血型检验 :患者红细胞经 37℃生理盐水洗涤 3次后 ,A、B、O正反型显示患者血清中有冷抗体 (见表1 ) ;2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患者红细胞与广谱抗人球蛋白呈阳性反应 ,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鉴定一例患者血浆中抗体的特异性并制定交叉配血的策略。方法 采用盐水介质试管法和抗人球蛋白卡(LISS/Coombs卡)做抗体筛选和抗体鉴定,根据谱细胞、酶处理谱细胞及4℃谱细胞反应格局,确定患者血浆中意外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患者Rh血型为CCDee,MN血型为NN。多种抗体鉴定结果显示,其血浆中存在同种抗体:Rh血型系统抗-f(f:ce复合抗原)合并MNS血型系统抗-M。结论 抗-f仅与具有f抗原(R0、r)的红细胞反应,且能被蛋白水解酶增强;IgG类抗-M在4℃环境的反应性更强。经过输血免疫后,患者产生抗-f和抗-M抗体,交叉配血策略为优先选择无M抗原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对配血相合的红细胞成分血进行RhCE抗原检测,选择无f抗原红细胞发血。  相似文献   

11.
Rh血型系统是人类红细胞系统中最复杂的一个血型系统,该血型系统引起临床交叉配血不合时有报道[1-2].我们在工作中发现1例高龄老年交叉配血主侧凝集,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男,80岁.因咯血入本院胸外科治疗,急查血常规Hb 110g/L,WBC 11.5× 109/L,RBC 3.85× 1012/L,PLT 120×109/L,Hct 0.33,血型鉴定为B型,Rh(D)阳性.尿常规:阴性.痰涂片检查到癌细胞.查体:神情,T 37℃,P 60次/min,R 23次/min,BP 160/110 mm Hg.临床诊断为右肺下段癌.拟行右肺下段切除术,术前配悬浮红细胞2U,做凝聚胺和微柱凝胶卡配血时,发现主侧凝集,次侧不凝集.  相似文献   

12.
抗-e抗体的出现非常罕互,本院遇到1例由抗-e抗体引起配血困难的患者,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6岁,因胃癌术后贫血需要输血出现配血不合,在市中心血站血型室的技术指导下,对该患者进行了抗体鉴定和交叉配血,经血型血清学检查,患者血清中抗体为抗-e抗体。1.1血型血清学检查(1)试剂:抗-A、抗-B、抗人球蛋白试剂为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Rh血型卡为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3.
IgG抗E致新生儿溶血病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病例报告 男,生后2 d面部发生黄染并波及全身,实验室检查:RBC3.67×1012/L,Hb15.2 g/L,总胆红素433.2μmol/L,直接胆红素9.5μmol/L,间接胆红素423.7μmol/L.该患儿系第3胎足月顺产,前两胎均为药物流产,无输血史.经鉴定患儿血型为BCcDEe,母亲为BCCDee,父亲为ABccDEe.进一步检测患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根据患儿及其父母血型表现型分析,疑为Rh血型系统E抗原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借助谱细胞用盐水法、抗人球蛋白法、聚凝胺法测患儿血清中的游离抗体,检测到IgG抗E抗体,并做吸收放散试验进一步确定患儿血中存在IgG抗E抗体.鉴定结果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1例ABO血型次侧不相合二次异体肾移植术后,引起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血清学特点及临床输血策略。方法血型鉴定、抗体筛选、抗体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效价测定、交叉配血选用卡式抗人球蛋白法进行试验,同时选用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抗体鉴定、放散试验、交叉配血。结果供者血型为O型,患者血型为B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热放散表明患者产生IgG抗-B,与O型辐照洗涤红细胞交叉配血相合,输注效果良好。结论 ABO非同型肾移植术后,应警惕发生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需输血治疗时应选择与供者血型相符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为患者多次输血提供相容性血液以改善其贫血状况。方法对1名55岁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AIHA的重度贫血(Hb 31 g/L)男性患者作输血前血清学分析:采用试管法、微柱凝胶法做ABO及RhD血型鉴定;采用试管法、间接抗球蛋白法对患者做抗体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根据抗体鉴定结果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供者红细胞输注。结果患者血型为B型、RhD阳性;从血清中检出了冷抗体型类抗-Ce;为其筛选2名B、RhccDEE型献血者的红细胞3.5 U输注,输血后患者Hb(g/L)由31升至45,次日患者贫血症状缓解并离院。结论对于类抗体导致AIHA患者交叉配血不合时需明确患者血清中存在的抗体特异性,再选择对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输注,可为患者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例患者标本以不同介质卡进行血型鉴定正反定型结果不符及配血不合的原因。方法样本首次检测采用全自动血型仪检测血型(玻璃珠卡及凝胶卡),采用试管法复查患者血型;盐水法、聚凝胺法、抗人球蛋白法结合吸收放散试验做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患者血型为B型,Rh分型为DCCee型,产生类抗-Ce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结论患者产生自身抗体,且有一定的格局,通过试验指导临床用血,给予患者O型Rh分型为Dcc EE的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49岁,因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溶血危象住院治疗。实验室检查发现红细胞计数0.63×1012,血红蛋白26g/L,需输血治疗。对其进行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检发现患者红细胞直抗阳性,且体内存在自身抗体(无同种抗体)。经进一步实验确定血型后采用卡式法配血共计1 200 ml同型洗涤红细胞,输注后未发生输血反应。抗A抗B试剂、ABO反定型试剂、筛检细胞、  相似文献   

18.
1病历简介患者,男,汉族,88y,无输血史,因贫血加重入院治疗,确诊为巨幼细胞性贫血,输血前WBC3.0×109/L,RBC1.65×1012/L,HGB45g/L。输血后WBC3.4×109/L,RBC0.57×1012/L,HGB68g/L,总蛋白65g/L,白蛋白35g/L,球蛋白30g/L,用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交叉配血时不相合,次侧凝集。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红细胞输注的回顾性分析,探讨电子交叉配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IH-1000检测我院受血者与供血者的ABO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下简称直抗试验),交叉配血同时采用电子交叉配血和微柱凝胶法配血。结果在对红细胞进行电子交叉配血发现,14 762例受血者中有3例2次血型结果不一致,占0.02%,有101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占0.68%,有26例交叉配血不合,占0.17%;29 608 U RBC供血者中有26单位RBC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占0.09%,出现次侧交叉配血不合。结论供血者直抗试验阳性不能进行电子交叉配血。只有具备ABO/Rh D2次血型鉴定准确、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供者直接抗人球蛋白阴性的结果适合电子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20.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收治抗-JK~a抗体引起不规则抗体阳性及疑难配血患者1例。常规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对患者进行ABO、Rh(D)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吸收放散试验以及Kidd血型分型,最后用多种方法交叉配血,筛选出相合血液制品进行临床输注。患者血型为O型Rh(D)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阴性,不规则抗体鉴定出特异性抗JK~a抗体,Kidd分型结果Jk(a-b+)。鉴定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可以为患者筛选合适的供血者,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