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330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关系着电网的供电质量和稳定性,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这对于330kV变电站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积极推动330kV变电站的无人值班制度建设,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分析了330kV变电站无人值班建设要求,阐述了330kV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改造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垚 《通讯世界》2014,(9):37-38
随着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发展,在电力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中,应用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的情况也是越来越普遍。500kV变电站实行无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将会是一种应用变电站监控主站系统的一种新的模式,实行无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可以控制实现和安全监测变电站的工作运行状况。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现有的500kV变电站工作运行的基本特征,然后详细分析了500kV变电站的集中控制运行管理基本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了500kV变电站实行无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的可行性,为以后变电站实行无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变电站无人值班是当今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方向,该改造方法具备先进技术高的特点,结合了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分析等学科。可靠的继电保护是实现无人值班的重要因素。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可以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降低经济消耗,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本文首先给出了变电站无人值班的基本概念,重点讨论了实现无人值班的总体要求。然后,讨论了变电站自动化各个改造模式的特点,并给出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模式的选择方式,讨论了变电站的操作控制的注意事项。最后,结合某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改造工程为例,分析了常规的改造方式。  相似文献   

4.
500kV顺德站VQC软件实用化将大大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量,为500kV顺德站以后实现无人值班提供的技术保障。本文对顺德站VQC软件使用进行需求调研以及实用化的过程详细介绍。对500kV变电站VQC软件使用的可行性、技术要求、现场测试、改进措施等进行了介绍,为500kV变电站VQC软件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及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5.
李正海 《通讯世界》2016,(10):223-224
35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部分,为了规避35kV变电站对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城市环境的影响,35kV变电站通常会建设在远离电力用户的区域.针对远离电力客户的变电站,需要建设有效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35kV变电站的无人值班,提高变电站的运行质量.以下本文就针对35kV变电站的无人值班改造展开探讨.旨在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促使35kV变电站可以得到有效改造,积极推动35kV变电站功能性的全面发挥,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程福顺 《电子世界》2012,(15):57-57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110kv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基本上取代了原来的变电所二次系统,实现了无人值班的目标。本文将对1l0kV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并在此技术上对其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世辉 《通讯世界》2016,(17):152-153
近年来,我国电网建设主要呈现智能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了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为了将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功能充分体现出来,应加强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和维护方面的管理.本文主要从无人值班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入手,并对其应用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无人值班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提供可靠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陈莉  闫书朋 《通讯世界》2016,(8):168-169
随着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等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类的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电力系统中.以往变电站的运行一般都要依赖于工作人员进行24h的轮班值守.近年来,自动化的监控与控制系统被更加频繁的应用于新建的变电站当中,因此电力系统的运行不再依靠人力值班,而是改为了无人值班运行.本文对电力变电无人值班运行的管理模式及特点进行一些分析,提出了无人值班运行管理中的难点,并阐述了电力无人值班运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在我国城乡电网改造与建设中不仅中低压变电站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实现无人值班,而且在220kV及以上的超高压变电站建设中也大量采用自动化新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电网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了输配电和电网调度的可能性,降低了变电站建设的总造价,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随着智能化开关、光电式电流电压互感器、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变电站运行操作培训仿真等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某220kV一次变电站无人值班改造的实际方案,对变电站改造中的自动化、微机远动装置、继电保护信号、通讯规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为业内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赵洪丽  赵晓娜 《电子测试》2016,(23):124-125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行程顺利进行,以往的有人值班变电站逐渐被无人值守变电站所取代,在无人值守变电站中,监控系统是支撑远方通讯的关键环节,如果监控系统出现异常而无法正常工作,会造成变电站丧失监控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变电站通信系统是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础,其目的和功能与公用通信网相比较为单纯,因此作为非通信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它的了解和学习不仅必要,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对电力系统全局的理解。文中介绍了110 kV变电站内部通信网络,分析了其关键组成部分,简明扼要地展现了通信系统的总体脉络。  相似文献   

13.
无人值守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H.264压缩标准的嵌入式网络编码器提供视频服务,视频流通过2 M光纤信道,组播方式传输到主站系统,主站系统与MIS网和调度网无缝结合,从局内各工作站可以远程监控各个变电站运行情况。该系统集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与实时性为一体,为实现变电站的无人值守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现代化和综合性管理。  相似文献   

14.
陈贵州 《电子科技》2020,33(9):75-78
传统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多采用单片机作为其内部核心处理器,该系统不仅功能简单且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文中开发了一套基于DSP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DSP结合通信、计算机等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对变电站设备实时运行状态的监视、测量、控制及协调。实验与测试结果表明,该自动化系统能够较好地完成对变电站内二次设备的自动监测和控制等功能,显著提高了站内各电气设备间数据信息的传递与共享效率。  相似文献   

15.
阚金辉 《电子世界》2014,(18):83-84
本文分析了现有各型故障测距技术的测距原理及影响测距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测距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测距精度,介绍了行波测距技术的系统组成及其在500kV变电站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进程中应用IEC61850标准成为现实。随着对IEC61850标准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各厂家生产的变电站智能化电气设备会逐步满足这一标准,尤其是生产消弧设备、电源设备等厂家将不再依赖变电站内的规约转换装置,直接使用IEC61850标准进行生产。IEC61850标准的实施,将使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文中提出了IEC61850标准及其在220 kV三乡数字化变电站的实际应用,浅释了IEC61850标准在变电站内设备间信息共享以及站内与远端信息的交互问题。同时验证了应用IEC61850标准建立开放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平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can help the realization of low-cost power grid automation systems where multi-functional sensor nodes can be used to monitor the critical parameters of smart grid components. The WSN-based smart grid appli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load control, power system monitoring and control, fault diagnostics, power fraud detection, demand response, and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Howeve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WSNs are constrained by energy resources. Sensor nodes have limited battery energy supply and accordingly, power aware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rolong their lifetime. In this paper, the lifetime of wireless sensor nodes has been analyzed under different smart grid radio propagation environments, such as 500 kV substation, main power control room, and underground network transformer vaults. In particular, the effects of smart grid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and radio parameters, such as path loss, shadowing, frame length and distance, on a wireless sensor node lifetime have been evaluated. Overall,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help network designers 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the smart grid propagation environment and sensor radio characteristics on node lifetime in harsh smart grid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8.
数据库技术在电力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远程视频监控系统(RVMCSPS)是为配合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而增设的电网辅助监控系统。介绍电力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功能基础,描述监控系统中站端软件的功能需求基础,系统阐述站端软件数据库部分的设计和实现过程。数据库系统设计由16个基本表和3个视图构成,选择Access作为数据库管理软件,选择使用Visual C OD-BC访问数据库,调用MFC中CRecordSet类,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  相似文献   

19.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内部通信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信网络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文中介绍了一种将现场总线技术与以太网技术相结合的通信结构,分析了它的优点,集中体现在传输实时性、易于与广域网相联、易于与国际标准接轨等几个方面。并且从组网方式、通信规约、软件体系方面分析了其中的通信基本单元的实现方式。最后提出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站内通信网的通信开放性的最好的途径是所有的厂家都采用标准的通信协议。  相似文献   

20.
文中论述了变电站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对湖北500 kV变电站光纤通信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制定了相关防范措施。对变电站光纤通信施工及日常维护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