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点模式匹配问题是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领域中一个基础问题,在目标识别、医学图像配准、遥感图像匹配、姿态估计等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提出一种在仿射变换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图像点模式下的匹配与姿态估计的方法。算法首先把点集匹配问题转化为解空间为仿射参数空间下的目标函数优化问题,然后运用粒子群算法对相应的变换参数进行搜索,获得问题最优解。本文贡献如下:1)给出一种仿射参数的初始估计方法,提高了后续算法搜索效率;2)引入阈值和次近点规则,改进了最近点匹配搜索方法,能较好地拒绝出格点(outliers),并提高算法有效性;3)从两方面对PSO方法进行了改进,加强了原PSO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粒子群算法是一种寻找最优解的算法,该算法在寻找的过程中需要粒子所得的目前解具有判断力和记忆力.然而正是由于该算法中的粒子对当前的解具有判断力,这才能够使得粒子群中的粒子能够较快地找到最优解.粒子群中的粒子在求解过程中所得的结果可分为三种:优,中,差,这三种解的属性符合中介思想.然而MMTD的算法正是中介思想的一种应用,因此本文将MMTD算法在粒子群上进行应用,该算法能够对粒子群解的属性上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3.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基本粒子群算法粒子行为基于个体极值点和全局极值点变化为基于个体极值中心,并且按一定概率选择其他粒子的个体极值点,设计了一种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新算法的学习行为符合自然界生物的学习规律,更有利于粒子发现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粒子群算法是一种寻找最优解的算法,该算法在寻找的过程中需要粒子所得的目前解具有判断力和记忆力.然而正是由于该算法中的粒子对当前的解具有判断力,才能够使得粒子群中的粒子能够较快地找到最优解.粒子群中的粒子在求解过程中所得的结果可分为三种:优,中,差,这三种解的属性符合中介思想.然而MMTD的算法正是中介思想的一种应用,因此论文将MMTD算法在粒子群上进行应用,该算法能够对粒子群解的属性上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5.
基于QPSO算法的RBF神经网络参数优化仿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陈伟  冯斌  孙俊 《计算机应用》2006,26(8):1928-1931
针对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搜索空间有限,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点的缺陷,提出一种以量子粒子群优化(QPSO)算法为基础的RBF神经网络训练算法,将RBF神经网络的参数组成一个多维向量,作为算法中的粒子进行进化,由此在可行解空间范围内搜索最优解。实例仿真表明,该学习算法相比于传统的学习算法计算简单,收敛速度快,并由于其算法模型的自身特性比基于PSO的学习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6.
冯斌  石锦风  孙俊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23):5690-5693,5786
针对现行的遗传算法存在进化速度过慢和过早收敛的局限,以及粒子群优化算法搜索空间有限、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点的缺陷,提出将一种基于量子行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将该问题中的每个调度组成一个多维向量,以此向量作为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的粒子进行进化,由此在解空间内搜索最优解.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快、全局收敛性能好,可以得到比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更佳的调度效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点,进化后期速度慢等缺点,设计了一种新的粒子群算法,将基本粒子群算法粒子行为基于个体极值点转化为个体自身极值与其他某一个个体极值的加权平均值,而全局极值点转化为群体中优秀个体极值的加权平均值。数值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比PSO具有更好的收敛性,能更快地找到问题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8.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粒子群优化算法是一种新兴的基于群智能的演化计算方法,其思想来源于对鸟群运动行为的研究.群体中的每一个粒子通过追随个体最优解和群体最优解来完成解的迭代过程.首先介绍了PSO算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对PSO的几种典型改进算法进行了介绍并通过仿真实验对各种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比对,最后对粒子群算法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吴建辉  王博华  张小刚  陈华 《控制与决策》2017,32(11):2076-2080
针对粒子群算法在多峰寻优中易陷入局部最优、精度低、难以搜寻到较多的极值点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式搜索法的云模型粒子群算法.首先通过云模型粒子群算法在可行域内进行全局搜索,然后使用模式搜索法对搜索到的较优解进行局部寻优以提高解的精度.仿真测试表明,在保证收敛速度的同时,所提算法的收敛精度和搜索到的极值点数目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智能单粒子优化算法(ISPO)容易出现算法早熟、收敛精度低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高斯变异的智能单粒子算法(GISPO)。当粒子陷入局部最优值,每一维速度会降到一定的阈值,整个粒子进化处于缓慢阶段;此时给予搜索到的历史最优极值一个自适应的高斯变异扰动,会大大提高粒子的逃逸能力,帮助粒子快速地跳出局部极值点,不断地向全局最优解靠近。通过几个标准测试函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收敛速度、搜索精度和稳定性均优于ISPO算法。  相似文献   

11.
A geometric reasoning based algorithm for point pattern match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oint pattern matching (PPM)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many areas such as image registration, object recognition, motion de-tection, target tracking, autonomous navigation, and pose estim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complete matching problem of two point sets under Euclidean transformation. According to geometric reasoning, some definitions for matching clique, support point pair, support index set, and support in-dex matrix, etc. are given. Based on the properties and theorems of them, a novel reasoning algo-rithm is presented, which searches for the optimal solution from top to bottom and could find out as many consistent corresponding point pairs as possibl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algorithm is very effective, and could be, under some conditions, applied to the PPM problem under other kind of transformations.  相似文献   

12.
点匹配问题一直是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医学临床诊断等领域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准确、快速和鲁棒性的点匹配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两个特征点集的点匹配问题的能量函数,通过最小化该能量函数可以同时得到点集之间的匹配矩阵和映射参数,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变换参数。实验表明,该算法适用于点匹配,具有操作方便,可靠性好,不易陷入局部极值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矩形件排样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进了一种近似排样算法,并将改进的近似排样算法与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求解矩形件排样问题.设计了应用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矩形件排样问题的相关操作和定义,给出了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矩形件排样问题的详细步骤,最后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点模式匹配是目标识别、图像配准与匹配、姿态估计等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应用方向的基础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点特征进行匹配的算法,该算法根据点集的分布与点位置信息,构建了点的特征属性图,通过极坐标变换得到对数极坐标的特征图,并利用几何不变矩方法对特征图进行描述。由特征描述向量的比较,获得粗匹配结果,然后通过几何约束迭代的方法获取最终的点集匹配结果。本文贡献如下:一,构建了一种点的极坐标变换特征,并运用不变矩进行描述,使所提特征具有旋转与平移的不变性;二,提出了利用点特征与整体点集几何约束结合的匹配算法,能有效克服出格点与噪声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实验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加准确地度量两个模型之间的形状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的模型相似性计算方法。利用面的组成边数来构造面相似度矩阵,通过粒子群算法对该矩阵进行搜索,得到了两个模型之间的最优面匹配序列。根据这个最优面匹配序列,从面相似度矩阵中提取对应的面相似性值。通过累积面之间的相似性来计算模型之间的整体相似性。以此为基础来度量模型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度量两个模型之间的相似程度。  相似文献   

16.
以保证全局收敛的随机微粒群算法为基础,文章提出了一种双群体随机微粒群算法——DB-SPSO。该方法采用两个群体同时进化,一个群体在进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停止微粒由另一群体的微粒来代替,并和此群体中其余的微粒一起继续进化。通过对此算法的参数适用范围及收敛率进行讨论,给出了此算法的适用范围。其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单峰函数和多峰函数,此算法都能够取得较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基于动态粒子数的微粒群算法,并建立了粒子数变化函数.该函数包含粒子数衰减趋势项和周期振荡项.衰减趋势项能够在种群向最优解不断收敛的过程中逐渐减少粒子数,以提高粒子效率.周期振荡项中的递增阶段代表了新粒子的随机出现,以增加粒子群的多样性,而周期振荡项中的递减阶段代表了探索性能差的粒子逐渐消亡,以提高优化效率.对4个标准函数进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减少计算量,并显著提高全局搜索性能.  相似文献   

18.
列车运行调度是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重要内容,其计算机自动计算求解问题是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技术和难点。建立了高速列车运行调度的数学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设计的算法步骤是,将列车运行调整问题描述成适合粒子群算法的形式,确定该问题的适应度函数,对基本问题模型进行改进,进而确定运动方程。以京广高速铁路线路内具有6个车站的下行方向,运行14列列车为例,利用设计的粒子群算法求解了某干扰条件下的列车运行调度问题,为列车运行调整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蚁群粒子群融合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复杂环境下中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粒子群融合的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粒子群路径规划的环境建模方法快速规划出起始点到目标点的初始路径。然后根据产生的路径进行信息素的分配,最后经改进的蚁群算法进行进一步寻优,从而找出最优路径。经仿真证明,该方法在寻得最优路径的基础上可大大降低寻优的时间,尤其是对于复杂环境下的路径规划,其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