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福州市城乡结合部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7年7月-2007年1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福州市鼓山镇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健康状况普查.[结果]老年人慢性病的粗患病率为55.0%,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χ2=14.226,P<0.05),城市社区患病率高于农村(χ2=28.228, P<0.05);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疾病是患病率较高的前3种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月收入、城乡分布、抑郁症状、年龄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福州市城乡结合部老年人慢性病主要以生活方式疾病为主,其患病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老年人的自我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SF-36中文版量表分层抽样调查1050例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情况,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对11种因素进行分析, 寻找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婚姻状况、在岗情况、经济情况及两周患病情况对老年人生命质量总得分有非常显著影响(P<0.01),是否患有慢性病和老年人生命质量总得分显著相关(P<0.05);经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情况及是否患有慢性病为主要影响因素。偏回归系数分别为28.269、27.384、16.293、-27.952。结论: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受多种人口学因素及疾病因素影响。关注社区老年人,改善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对提高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福州市城乡结合部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7月—2007年1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福州市鼓山镇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健康状况普查。[结果]老年人慢性病的粗患病率为55.0%,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X^2=14.226,P〈0.05),城市社区患病率高于农村(X^2=28.228,P〈0.05);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疾病是患病率较高的前3种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月收入、城乡分布、抑郁症状、年龄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福州市城乡结合部老年人慢性病主要以生活方式疾病为主,其患病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老年人的自我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城区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现状,研究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老人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调查其患病情况。结果:发现该老年人群年龄普遍较高,慢性病的患病率达86.6%。慢性病、自理能力、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对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结论:应针对老年人所患慢性病情况提供有效的养老护理服务,制定具体措施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全面提高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山东省潍坊市某社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60岁符合要求的1 208名老年人进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问卷调查。[结果]潍坊市社区1 208名老年人年龄(69.18岁±7.51岁);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慢性病、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婚姻状况、是否患慢性病、体育锻炼是潍坊市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有配偶、参加体育锻炼是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保护因素,年龄和患有慢性病是危险因素,应针对不同日常生活能力的老年人的护理需求,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西安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陕西省老年人群健康风险因素调查问卷对西安市的1 459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为性别、年龄、有无配偶、文化程度、子女孝敬程度、有无慢性病及生活质量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规律锻炼、子女孝敬程度、有无慢性病和生活质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影响。[结论]应针对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子女孝敬情况和慢性病等因素构建老年人健康管理策略,以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日照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探讨相关的干预措施,为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自制问卷对60岁及以上常住社区的老年人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调查。[结果]有效样本880份,270人患有慢性病,患病率为30.7%,排在前4位的慢性病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关节炎,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17.05%),老年人慢性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缺乏锻炼以及慢性病家族史(P0.05)。[结论]社区应开展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等健康教育活动,引导老年人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孙少艾  郝正玮  赵雅宁 《护理研究》2014,(11):1325-1327
[目的]研究慢性病对社区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因素,为开展社区老年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生命质量简表(SF-36)对1 350名常见慢性疾病老年人进行生命质量测评,结合老年人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家庭功能、医保情况、社区卫生服务情况)以及老年人所在社区功能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社区老年慢性病人群生命质量优良200人(14.8%),一般中等350人(25.9%),差800人(59.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学历、家庭情况、婚姻状况、医保情况、慢性病种类、社区功能情况、月收入影响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结论]影响慢性病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很多,社区应采取综合措施以提高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宁波市养老院老年人吞咽障碍的现患率,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抽取宁波市8家养老院60岁及以上老年人997例,采用一般调查问卷、洼田饮水试验、体质量指数及生活质量指数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吞咽障碍影响因素。结果 997例中,共有吞咽障碍者259例(25.98%),年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和骨折是吞咽障碍风险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1);体质量过轻者占19.2%,吞咽障碍者中体质量过轻者占63.3%;生活质量指数总分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F=18.706, P 0.001),男性总分高于女性(t=2.516,P=0.012),有吞咽障碍者显著低于吞咽正常者(t=7.176, P 0.001)。结论宁波市养老院老年人吞咽障碍患病率较高,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福建中南部城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福建中南部城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生活质量调查简表中文版,以随机方式抽取福建中南部城区中1781名老年人,对其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对经济的满意度、有无慢性病的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差异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影响福建中南部城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疾病、经济等7项。结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加强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科学认识及给予干预措施,才能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空巢老人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选择上海市嘉定区真新街道4个街区的空巢老人212名,应用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测量工具对其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空巢老人抑郁发生率为31.13%。经单因素分析,年龄大、无配偶、文化程度低、独居、参加体育活动频率低、1年内住过院、自我健康评价低者,其抑郁评分及其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社区空巢老人抑郁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有无配偶、居住状况、参加体育活动频率、自我健康状况评价、1年内是否住过院(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社区空巢老人的抑郁分值与其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社区空巢老人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众多,社区及家庭应多给予关注,尤其是高龄、无配偶、独居的空巢老人,以期为空巢老人营造幸福安康的生活环境,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空巢老人生活状态及心理社会情况。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湖南省某县9个区206名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及心理社会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空巢老人中,男性的负性情绪高于女性(P0.05),年龄大者心理需求更明显(P0.05),文化程度高者生活状态较好、自我认知能力较强、社会交往更广泛(P0.05)。结论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均呈下降趋势,家属和社会应重视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提供情感支持及帮助,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浦东新区东五镇社区护士的健康商数状况。方法对浦东新区东五镇的123名社区护士使用健康商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社区护士健康商数总均分为(6.70±1.36)分。其中生活方式得分为(7.14±1.38)分,生活技能得分为(6.82±1.47)分,自我保健得分为(6.73±1.03)分,健康知识得分为(6.50±1.41)分,精神状态得分为(6.31±1.34)分。不同年龄社区护士的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生活技能和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职称社区护士的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技能和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健康商数有助于社区护士关注自身健康,作为社区护理管理者要积极营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病人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78例IBD病人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表进行调查。[结果]IBD病人的回避、屈服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常模(P0.05),而面对应对方式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应对方式受年龄、婚姻状况、经济能力、文化程度、居住地域、病程等因素的影响(P0.01)。[结论]IBD病人对于疾病的慢性过程多采取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尤其是家居农村、生活贫困、低文化、婚姻缺失、病程冗长的弱势群体,护理人员在实施健康教育时应考虑病人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引导病人积极面对,提高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鲁萍 《中国康复》2010,25(5):383-38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乡镇养老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入住某乡镇养老院生活的老年人54例,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及ADL训练等护理干预。并通过自身对照法于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ADL量表(ADL)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价。结果:经过1年的护理干预后,54例老年人ADL及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加强乡镇养老院护理工作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住院肺结核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80名肺结核患者的家属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80名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中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阳性项目数高于国内常模(P<0.01);家属年龄、与患者关系、户籍、性别和患者发病情况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肺结核患者的家属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而且受家属社会人口学资料和患者疾病状况的影响。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关注这些影响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家属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患者依从性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肾移植患者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肾移植患者依从性问卷对886例在上海市6家肾移植中心进行随访的肾移植患者进行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经济负担(P〈0.01,P〈0.05);生活习惯依从性影响因素有移植时间、年龄、肾移植类型、婚姻状态、家庭类型、付费方式和经济负担(P〈0.01,P〈0.05);自我监测依从性影响因素有移植时间和肾移植类型(P〈0.01,P〈0.05);随访依从性影响因素有付费方式和肾移植类型(P〈0.01,P〈0.05)。结论肾移植患者的依从性受各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根据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disease,MHD)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在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12例,采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version 1.3,KDQOL-SF1.3)对MH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各维度评分普遍不高,其中情感所致的角色受限[(48.51±40.74)分]、一般健康看法[(33.30±17.25)分]、肾脏病给生活带来的负担[(31.64±25.85)分]、工作状况[(30.36±29.53)分]、体力所致的角色受限[(22.99±33.24)分]等5个维度得分较低;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付费类别、家庭收入、透析时间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MHD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MH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本科大学生的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2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亚健康状态评价标准问卷(suboptimal health status questionnaire-25,SHSQ-25)对南京中医药大学32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分析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科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24.92%,临界状态者(25≤评分35分)占32.36%。大学生亚健康影响因素有性别(P=0.012),入睡时间(P=0.016)和压力(P0.01)。结论医学院校本科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低于国内其他报道,但本科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仍应该引起重视,学校管理者应根据亚健康发生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病社区综合防治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社区综合防治水平,研究COPD社区的患病情况,探讨调查发病的危险因素,及03PD防治现状。方法选取上海市虹口区乍浦街道两个社区40岁以上居民进行肺功能筛查和呼吸情况问卷调查,并评估其发病危险因素。结果社区COPD总患病率为11.02%(102/926),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分别为14.51%、7.84%,P〈0.01),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大。性别、年龄、吸烟史、教育程度、儿童期呼吸疾病史与00PD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高危人群患病率显著高于非高危人群(P〈0.01)。患者中仅19.60%曾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35.29%患者无呼吸系统症状,仅3.92%患者做过肺功能检查。结论社区40岁以上人群COPD发病率较高,COPD社区防治水平较低下,需努力提高COPD社区综合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