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和剂型不断增加,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危害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的关注。为了掌握湖南省常德市喹诺酮类药物ADR的发生特点及临床表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ADR的发生率。现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常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92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15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我院抗菌药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和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收集的158例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发生ADR最多的3种药品类别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ADR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最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全身性损害。结论应重视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注射用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与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2019年医院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注射用抗菌药物引发的398例ADR,对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过敏史、抗菌药物种类分布、用法用量、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类型分布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8例ADR中,60岁以上患者比例最高(37.94%);喹诺酮类药物引起ADR最多(30.15%);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51.72%);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给药频率及用药疗程是注射用抗菌药物ADR相关影响因素。结论:需加大抗菌药物ADR监测力度,规范抗菌药物使用,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第4代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合理应用.方法:探讨四代喹诺酮的优点、临床应用和注意.结果:第4代喹诺酮类药物吸收快、体内分布广、血浆半衰期较长,抗菌谱更广,抗菌能力更强,抗菌后效应更长.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川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应规范用药,避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临床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0年收治的100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以变态反应和神经系统异常反应多见.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应合理使用,明确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机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患者反馈的因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探讨如何安全用药。方法:对因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所造成的退药情况进行汇总,对退药品种、药物剂型、不良反应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1例门诊病人因不良反应而退药,从退药品种方面看,抗生素药物89例所占比例最大,高达67.94%,喹诺酮类药物29例占32.58%;从药物剂型来看,注射剂所占比例最大,高达75.86%;其中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疹、头痛、眩晕、尿频尿急等。结论:门诊喹诺酮类药物因药物不良反应退药情况的发生,从侧面反映出药物使用中存在问题,应重视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氟喹诺酮类药物为喹诺酮的第三代药物,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抗菌药物.当前临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由于临床用量大增,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为普遍,致使细菌耐药率迅速上升,现就氟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原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喹诺酮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半衰期长,疗效确切,深受医生和患者的喜爱,应用广泛.大量使用的同时,其临床不良反应也增多.现对我院2006年1-12月收集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喹诺酮类药物属于合成抗菌药物,因其抗菌作用强,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而被各科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90年代又开发出各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注射剂,临床应用更加广泛,尤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当今化学合成抗菌药物中发展最迅速的药物,但其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由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较高的脂溶性,能较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因此使用中要密切注意。再将本院所收集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统计我院2010年临床正常使用药品治疗疾病后,出现ADR的类型、主要临床表现和药物分布情况,了解ADR的发生几率,提醒医务人员,在使用药物时,要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在使用不良反应发生几率高的药物时,一定要加强监控,注意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10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类型、药品分布、临床表现、发生时间,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得出各类药物发生ADR的几率。结果:各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不同的,其中抗微生物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因此临床在使用这类药物时,一定要多加小心,正确用药,合理用药,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和安全。方法对本院2006-2008年收集到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128例报告分别从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途径发生ADR以静脉给药为主,占67.19%;抗菌药物ADR发生频率依次为喹诺酮类,占39.84%,β-内酰胺类,占22.66%大环内酯类,占14.06%;主要的ADR类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35.94%;其次以消化道损害,占24.22%。结论应规范抗菌药的合理应用,避免滥用和重复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王德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120-121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特点和分布规律。方法:收集我院在2010年1月-12月期间发生的115例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数据总结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的发生率(P<0.05);38~58岁是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年龄段,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以神经系统为主;38-58岁年龄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和恢复时间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结论: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要充分认识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注意预防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更好地合理使用喹诺酮药物。方法:分析4年来我院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是消化系统的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变态反应、运动系统的反应等等。结论:使用此类抗菌药物时,要合理选择给药方式,掌握合理的适应证,做到及时发现和干预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院2010年1至12月收集上报的中成西药联合使用118例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寻求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方法,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118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人所占比例最大,占33.9%.用药途径主要为静脉给药.涉及的药品品种:抗生素、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循环类药物ADR发生率高.ADR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较高.结论:通过探讨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注意用药安全性,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邯郸市各医院使用的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邯郸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上报的2001--2013年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登记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ADR累及多个系统一器官,主要包括肝胆、胃肠、肌肉骨骼及神经系统,其他系统相对少见。严重不良反应以肝损害最常见;不同他汀类ADR有所差异,辛伐他汀主要累及肌肉骨骼、胃肠系统和肝胆系统,阿托伐他汀主要累及肝胆和神经系统,氟伐他汀主要累及胃肠系统。结论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他汀类药物在常规剂量范围内均有ADR发生,应规范降脂用药剂量和时限,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临床常用的有:诺氟沙星(氟哌酸)、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等。因其优良的抗菌活性,较少的交叉耐药和广谱抗菌性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肝肾功能损害以及对儿童骨骼系统发育的影响等,大多有较全面的认识。近几年来,笔者在临床应用中发现第三、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发生光敏反应的几率较高,为提高认识,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的种类和相关原因,为减少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的不良反应涉及7种喹诺酮类药物,其中引起不良反应最多的为加替沙星39例,其次为左氧氟沙星31例。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较多,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率各有差异,临床医务工作者应根据药物的药理特性及不良反应进行慎重及合理的选用,全面提高临床的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8.
加替沙星是新的第4代喹诺酮类药物,其化学结构为8-甲氧氟喹诺酮类外消旋化合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近年来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同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多。现将近年来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培氟沙星属喹诺酮类抗生素,这类药物的抗菌谱广,抗菌活力强,体内分布广,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不需做过敏试验而为临床所常用.随着应用的日渐广泛,其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现将我院发现的3例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研究喹诺酮类药物在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自2009 年9 月至2011 年7 月间本院所收治的572 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了分组施治.结果:使用了环丙沙星的治疗组在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有效率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率方面,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具备统计学差异,体现了喹诺酮类药物的良好效果.结论:环丙沙星作为一种广抗菌谱、效果好、安全、抗耐药性的第三代喹诺酮抗生素,可以临床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药物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