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合理应用,总结经验.方法:通过对消化性溃疡药物的选用原则、合理应用、综合治疗等方面来论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合理应用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结论: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合理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组胺(hiskunine)是一类内源性的生物胺,调节着广泛的细胞反应包括过敏反应、炎症反应、胃酸分泌等.1972年发现了H2受体阻断剂,把组胺受体分为H1、H2型.近年来又在中枢神经的几个区域中发现了H3受体,它可能与组胺在中枢中的反馈调节有关,其中跟皮肤病有关的主要是H1受体.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的患儿之前无血尿病史,而且之前有服用头孢类药物史并无不良反应发生.头孢克洛胶囊属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在临床中因其抗菌谱广,作用强,毒性低,对葡萄球菌(包括产酶菌株)、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且因价格低廉,在社区医院应用较广.  相似文献   

4.
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研究的现状和产生原因,简介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方法.认为研究中药不良反应可采用个体不良反应研究的方法和临床流行病学群体不良反应研究的方法.提出应重视常用中药上市后不良反应的研究,在研究时要注意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作用、中医临床用药特点和中西药物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给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主要护理技能之一,也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大量药物不断进入医院,在人类防病、治病、保障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大多数药物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良反应,由于疾病对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都有不相同,当患者遵守医师确定的治疗方案及药师对其服用药物方面的指导时,因此,护士提高患者用药指导,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保障临床患者的用药安全,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护士对患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是以药物和疾病的知识和理论为基础,有效、安全、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本文结合笔者的临床工作实践体会对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急性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是指在药物治疗初期发生发作性急性肌张力障碍为特征的药物不良反应,介绍其发病机制、常见的可致病药物、临床表现,以及抗胆碱能药物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FMS)的临床效果,为FMS的治疗提供方法学的参考.方法:选择2005年9月一2010年9月我院诊治的58例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阿米替林、环苯扎林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不同药物干预方法的VAS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米替林组有3例患者(10.3%)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有4例患者(13.8%)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心律失常、尿储留、口干、便秘,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联合使用阿米替林和帕夫林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鼓膜穿刺灌洗地塞米松及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耳内镜下鼓膜紧张部前下或后下象限弧形切开鼓膜2-3mm,注入地塞米松针5mg和氨溴索针30mg混合液进行冲洗,再行负压吸引,术毕用消毒棉球封堵住外耳道口预防感染;同时口服抗生素,强的松,呋麻液滴鼻1周.结果:80患者随访10月~5年,平均(15.67±6.45)月;治愈40例、有效3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50%(74/80);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鼓膜穿刺灌洗地塞米松及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率高,且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门诊输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引发纠纷的因素,建立预防机制,降低纠纷发生率.方法 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本中心门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59例中引发纠纷的11例进行整理分析.2009年1月起针对引发纠纷的不良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纠纷发生率.结果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药物不良反应69例,无纠纷发生.干预前后门诊药物不良反应纠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58,p<0.05).结论 转变服务理念,加强环节管理,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引发的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