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碱对胰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及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茶碱对胰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茶碱与胰α-淀粉酶的结合方式.以1/v对抑制剂量用Dixon作图法得出Ki值为0.59×10-2 mol/L,抑制剂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茶碱镶嵌于胰α-淀粉酶分子之间,形成了特定结构的缔合物,从而改变后者分子构象,使胰α-淀粉酶的紫外吸收差谱迅速增强,特征荧光峰产生静态淬灭.  相似文献   

2.
咖啡因对胰β-淀粉酶部分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技术研究咖啡因与胰α-淀粉酶的结合。反应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Ki值为0.47×10-2mol/L。根据Stern-Volmer方程,计算了咖啡因对胰α-淀粉酶的表观淬灭常数,推测其荧光影响可能属于静态淬灭机制。  相似文献   

3.
可可碱对胰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及光谱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技术研究可可碱与胰α-淀粉酶的结合.反应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Ki值为0.72×10-2 mol/L.根据Stern-Volmer方程,计算了可可碱对胰α-淀粉酶的表观淬灭常数,推测其荧光影响可能属于静态淬灭机制.  相似文献   

4.
虎杖鞣质的糖苷酶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虎杖鞣质对-αD-葡萄糖苷酶、蔗糖酶、乳糖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以探讨其降血糖机制。结果显示虎杖鞣质除对α-淀粉酶几乎没有抑制活性外,对其余糖苷酶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降血糖机理可能是通过调控糖苷酶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探索橡实不同极性萃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采用40%乙醇和纤维素酶组合提取,石油醚、乙酸乙酯依次萃取分离,获得橡实粗提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萃余水相。通过测定酶抑制作用,研究各极性萃取物的体外降糖活性,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分子对接实验验证各提取物可能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橡实不同极性萃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相抑制效果最佳,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IC_(50)分别为1.590±0.073 mg/g、3.927±0.019(×10^(-3) mg/g);通过HPLC含量测定发现乙酸乙酯相中6种活性成含量最高,鞣花酸含量为500.75±6.93 mg/g,高于其他组分10~50倍;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只有鞣花酸与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有良好的结合活性。以上结果表明,鞣花酸可能是橡实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新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采用α-淀粉酶及蔗糖酶抑制试验,从2000株放线菌发酵液中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结果:从淡紫灰链霉菌HW110(Streptomyces lavedulae HW110)发酵液中分离到HW110,其抑酶活性与acarbose相当。结论:利用α-淀粉酶及蔗糖酶抑制试验筛选到deoxynorjirimycin。  相似文献   

7.
中药提取物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目的:从中药中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采用α-葡萄糖苷酶、淀粉酶以及蔗糖酶活性测定方法,对126种经水煮醇沉提取的常用中药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在0.28mg/ml反应体系下,24种中药提取物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在0.1mg/ml反应体系下,5种中药提取物抑制α-淀粉酶活性。大黄、山茱萸、赤芍、五倍子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以及转化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与阳性药物拜唐苹比较,这4种中药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较低,但抑制α-葡萄糖计酶和转化酶的活性明显强于拜唐苹。结论:某些中药提取物能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如果对其进一步分离、纯化并提取活性部位,可望获得抑制活性更强的中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明确石韦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作用机制,该研究以石韦95%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萃取物为试材,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采用pNPG法(p-nitrophenyl-α-D-glucopyranoside,pNPG)、DNS法(3,5-dinitro salicylic acid,DNS)考察石韦不同极性萃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并采用酶促动力学方法与Lineweaver-Burk曲线分析最强活性萃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类型,以期为石韦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石韦水萃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最强,其IC_(50)值分别为(4.71±0.72)μg·mL^(-1)、IC_(50)=(48.40±0.32)μg·mL^(-1),并显著强于其他萃取物(P<0.05),且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比阿卡波糖强,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弱于阿卡波糖。阿卡波糖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IC_(50)值分别为(2857.36±1.35)μg·mL^(-1)和(16.41±0.63)μg·mL^(-1)。酶促动力学显示水萃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为可逆性抑制,Lineweaver-Burk曲线显示为竞争性抑制。综上结果表明,石韦水萃取物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是一种胃肠道副作用小、天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来源。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胰脂肪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结合淀粉酶、蛋白酶抑制活性的测定,对来源于土壤的微生物进行高通量筛选,得到三株胰脂肪酶抑制剂产生菌FIM\|1013、FIL\|19和FIMe\|3,其发酵产物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61%、53%和42%,对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0、7%和3%,对蛋白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6%、4%和0。结果显示,筛选所得的三个菌株均能产生具有选择性的胰脂肪酶抑制剂,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小麦抗虫α-淀粉酶抑制因子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7份小麦和山羊草材料的小麦抗虫24kD-α-淀粉酶抑制因子成熟蛋白编码基因进行了分离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在二倍体材料中α-淀粉酶抑制因子由单个基因编码,而在普通小麦中是以多拷贝的形式存在。从中得到17个24kD-α-淀粉酶抑制因子基因,其中2个来自普通小麦与1个来自粗山羊草的基因编码的抑制因子与WDAI-0-19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为同一蛋白。在普通小麦中得到1个编码蛋白质与WDAI-0-53十分相似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24kD-α-淀粉酶抑制因子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在序列大小与核酸组成上都十分相似,一致性达到91.2%。这说明小麦和山羊草中24kD-α-淀粉酶抑制因子基因可能起源于相同原始基因。  相似文献   

11.
从噬菌体多肽文库中筛选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黑曲霉葡糖淀粉酶为靶分子,筛选噬菌体展示的多肽文库,经过3轮生物淘选法筛选,得到3个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克隆,分别命名为GB-1、GB2和GB-3。其插入多肽中都含有一对二硫键,破坏二硫键将大大降低噬菌体与葡糖淀粉酶的结合。化学合成的环状多肽KCHFEECLAY,其序列对应于结合力最强的一个克隆GB-1的N端的10个氨基酸残基,该多肽可以竞争性地抑制黑曲霉葡糖淀粉酶(Ki=0.2mmol/L)以及大鼠小肠的α-葡萄糖苷酶(Ki=1.4mmol/L)。  相似文献   

12.
淀粉酶抑制剂与抗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综述了α淀粉酶抑制剂对α淀粉酶特异性抑制的分子机制,以及α淀粉酶抑制剂在转基因抗虫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源α-淀粉酶抑制剂能特异性抑制哺乳动物和某些微生物的α-淀粉酶,在医药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而成为近年来新的研究热点.论述了国内外分离纯化的微生物源α-淀粉酶抑制剂,对其蛋白、基因结构、作用机理及应用前景等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产α-淀粉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高产α-淀粉酶菌株,为工业生产α-淀粉酶提供储备菌株。方法:利用碘液显色法和摇瓶发酵法,从土壤中筛选产α-淀粉酶菌株;通过菌落形态、菌体特征观察和16S rDNA序列比对对菌种进行鉴定;发酵粗酶液经硫酸铵沉淀、透析脱盐后,对其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高产α-淀粉酶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XL-15。该菌株所产α-淀粉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为6.5;Ca2 和Mn2 对酶有激活作用,而Cu2 、Zn2 和EDTA对酶有抑制作用;酶的动力学研究测出米氏常数Km值为1.726mg/mL。结论:该菌株是产α-淀粉酶的较好材料,且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五种苦苣苔科植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5种苦苣苔科植物进行活性评价,并与阳性对照Acarbose进行比较,发现5种植物不同部位均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牛耳岩白菜石油醚部位的抑制活性最高(IC50=26.19μg/mL,活性均远大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1081.27μg/mL)。不同植物比较,牛耳岩白菜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好,其3种不同溶剂提取物与Acarbose相比均有很高抑制活性;对牛耳岩白菜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属于非竞争性抑制类型,Ki值分别为4.24和40.04μg/mL。正丁醇提取物则属于竞争性抑制类型(Ki=205.48μg/mL)  相似文献   

16.
Pb2+、Cd2+和Ce3+对猪胰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研究了Pb2+、Cd2+和Ce3+对Ca(Ⅱ) α-淀粉酶活性影响及对其Ca2+的竞争作用.结果表明三种金属离子低浓度情况下(0.5~5 mmol/L)对α-淀粉酶具有激活现象,而较高浓度则抑制酶活力.Pb2+、Cd2+和Ce3+竞争置换α-淀粉酶中Ca2+能力的大小是:Pb2+>Cd2+>Ce3+,其抑制酶活作用大小:Pb2+>Cd2+>Ce3+.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以天然胰脂肪酶抑制剂齐墩果酸作为原料,设计合成新型齐墩果酸衍生物,并对其结构进行1H NMR、13C NMR及MS表征,然后采用对硝基苯酚法对其抑制胰脂肪酶作用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分子对接分析其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个全新合成的衍生物,齐墩果烷-28-β-内酯和齐墩果烷-28-α,β-不饱和酯,其抑制胰脂肪酶活性(IC_(50):16.4和18.5μmol/L)均显著高于齐墩果酸(IC50:87.7μmol/L),分别为齐墩果酸的5.35倍和4.74倍。齐墩果酸和齐墩果烷-28-α,β-不饱和酯属于混合型抑制,特别地,齐墩果烷-28-β-内酯转变为竞争型抑制。抑酶活性提高主要与胰脂肪酶形成的氢键数目及衍生物的疏水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Gu JJ  Zhao TY  Li XJ 《生理科学进展》2011,42(4):251-255
胰高血糖素是胰岛素最重要的拮抗激素,其从胰岛α细胞合成后分泌入血,与靶组织的胰高血糖素受体结合,激活靶信号通路,生成环一磷酸腺苷(cAMP),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升高血糖.愈来愈多的研究显示,通过抑制α细胞产生和分泌胰高血糖素、中和血循环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受体拮抗剂、抑制胰高糖素受体基因表达等干预胰高血糖素的信号通路的措施有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酶的催化特性从520株土壤分离放线菌中筛选对α-淀粉酶和α-蔗糖酶均具有抑制作用的产α-糖苷酶抑制剂菌株,并对其进行菌株归属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从土壤分离放线菌中筛选到对α-淀粉酶酶活力抑制率在75%以上的菌株45株,从这45株放线菌中筛选到1株对α-蔗糖酶抑制率在40%以上的菌株。通过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别,并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判定该菌株为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  相似文献   

20.
以5种不同来源的α-淀粉酶为检测试剂,对鹰嘴豆种胚芽和子叶α-淀粉酶抑制剂在发芽和成熟过程中的抑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α-淀粉酶抑制剂主要存在于胚芽中; 发芽过程中,发芽1 d后,胚芽提取液对AOA的抑制活性降为9.9%,而对HSA、PPA和PA的抑制活性都检测不到。子叶提取液对AOA和HSA的抑制活性分别降为21.5%和28.3%,而对BSA和PPA则检测不到活性。发芽4 d后,无论是子叶还是胚芽提取液对5种来源的α-淀粉酶都检测不到抑制活性; 种子成熟过程中,子叶和胚芽提取液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均随种子成熟度的提高而提高,30 d时达到最大,且胚芽提取液对HSA、PA的抑制活性较高,分别为48.9%和4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