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资源模型认为个体在执行自我控制行为时需要消耗有限的心理资源。研究者们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开展提升自我控制的干预研究。本文总结了基于自我控制资源模型的干预研究的发展与现状。多种自我控制的行为训练可用于提升资源储量,某些行为训练、正念以及补充葡萄糖能减缓或恢复自我损耗。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干预的作用机制,关注自我控制任务的多样性以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并开发可运用于生活中的干预技术提高资源模型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有限自制力理论的视角下考察中学生的生活事件、自我控制与现实、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方法:使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自我控制能力问卷、青少年自评量表与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量表对453名中学生施测。结果:1现实偏差行为(t=2.20,P0.05)和网络偏差行为(t=3.32,P0.01)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2生活事件、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现实与网络偏差行为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生活事件可以通过自我控制能力影响现实和网络偏差行为。结论:自我控制能力在生活事件对现实和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解释水平是否为自我损耗影响冲动购买的具体心理机制,为整合自我损耗的有限资源模型和过程模型提供启示。方法:实验1检验自我损耗对冲动购买的影响。实验2通过因果链设计分段考察了自我损耗对解释水平的影响(实验2a),以及解释水平对冲动购买的影响(实验2b)。实验3探讨了解释水平在损耗影响冲动购买中的中介作用。结果:(1)自我损耗会诱发个体低解释水平;(2)低解释水平会导致个体更高的冲动购买水平;(3)解释水平是自我损耗影响冲动购买的中介机制。结论:自我损耗以解释水平为中介,促进冲动购买。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的自我和谐及其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的自我和谐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方法用“自我和谐量表”和“幸福感知识问卷”对411名高校教师进行团体调查,对高校教师的自我和谐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①高校教师的灵活性远远高于不和谐和刻板性。但在刻板性上.学历越低.职称越高,刻板性越低;学历越高,职称越高,刻板性越高;②高校教师的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程度不高,对其预测力在0.10左右。结论高校教师自我和谐整体状况良好.但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分析法研究了近几年国内外约50篇有关注意分散和认知重评的研究成果。两者对于情绪调节没有绝对优势,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优势。在情绪发展过程中,注意分散具有始终能够降低主观消极情绪,减弱对情绪诱发事件的记忆,消耗较少认知资源的特点。而认知重评在情绪发展的早期能降低主观消极情绪,在晚期却增加了主观消极情绪,并且消耗一定的自我控制资源,影响后续认知操作。  相似文献   

6.
睡眠作为人类基本的生理需要之一,得到许多行为领域研究的关注,是行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睡眠质量是一个包含诸多睡眠相关成分的综合性概念。目前,研究发现睡眠可以对个体损耗的自我控制资源起到恢复作用,睡眠质量可以通过影响自我控制资源的恢复从而对个体的认知、情绪、行为控制皆产生影响,其中自我损耗理论是解释睡眠影响自我控制的重要理论机制。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进:从睡眠质量与自我损耗研究方法,睡眠与自我损耗之间的调节变量探究,睡眠质量与睡眠数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应用FDTD(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稳态平面波在不同的入射方向和场极化方向时人体的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SAR)分布,通过计算、模拟、仿真获得了一些结论;对电磁波的生物学效应、生物电磁剂量学研究进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创面感染是严重损伤患者面临的最大威胁,也是医疗费用激增、有限医疗资源大量消耗的重要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规范的综合治疗,能有效预防和监控感染的发生,降低死亡率。防治创面感染,既包括全身状况的调理及用药也包括创面的局部处理,目前成为临床医师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问题行为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调查问卷,初步研究小学生的行为状况及与自我控制水平、学习适应性的关系。结论 小学生在行为上需要给予预防性指导的占30%左右,这需要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并考虑有效的教育方法;小学生自我控制水平越低,就有越多的问题行为表现,可以通过训练自我控制以减少问题行为;小学生适应性水平低下和问题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学习指导和早期发现干预工作应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质、自我效能感和考试焦虑问的关系,及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方法:使用在大五形容词量表中抽取的测量神经质的条目、Schwarzer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认知考试焦虑量表(CTAS)对581名中学生进行施测。结果:①考试焦虑与自我效能感负相关(r=-0.37,P〈0.01);考试焦虑与神经质正相关(r=0.43,P〈0.01);自我效能感与神经质负相关(r=-0.35,P〈0.01);②分层回归的结果表明:神经质通过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影响考试焦虑。结论:神经质对考试焦虑的影响随自我效能感的水平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