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总结无陪护新生儿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医院儿科收治的患儿共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接受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48例患儿入院后接受10 d优质护理,评价对比不同护理应用后患儿的身体恢复情况以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工作服务态度满意度、护理基础工作、病房管理、护理知识健康教育、对患儿关怀、技术水平以及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护理方法,无陪护新生儿应用优质护理,有利于患儿病情的早日恢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儿科门诊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抽取优质护理服务前的300例儿科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并将其作为对照组;抽取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300例儿科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达96%,对照组满意度7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大大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本院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具体操作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始接受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儿科患儿5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接受儿科常规优质护理患儿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儿对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调查问卷了解2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并咨询详细内容。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率为86.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中,病室环境及专业知识等2组患儿家属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儿科在护理过程中贯彻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更好促进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医疗护理体验满意度,维护和谐护患环境,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急诊中的应用与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儿科急诊治疗的1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增加了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也更加优秀,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儿科急诊之中进行优质护理,有效的改善了护理效果,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模式在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术后中的护理价值。方法:选择70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作为试验对象,患儿依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标准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接受手术治疗后的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采用标准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开展无缝隙护理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佳 《中国医药导报》2012,9(4):134-136
目的无缝隙护理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影响作用。方法将研究对象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同时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让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进行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相比,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提示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开展无缝隙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赵位 《基层医学论坛》2014,(21):2837-2838
目的探讨儿科优质护理中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2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接瓶次数、记录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33.33%,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81.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儿科优质护理中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依从性差的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其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更高,静脉渗液、脱针现象更少,家属满意度更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对融洽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儿科接收的肺炎患儿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护理效果97.1%(33/3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护理效果79.4%(2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100.0%(34/3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7.1%(27/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肺炎患儿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科母婴床旁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2011年7月至12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模式护理,而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各项护理操作及健康教育由专科护士在床旁完成).出院前统计两组产妇健康教育知识、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调查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正确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更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优于传统的母婴同室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张笑含  邢慧芳  王春丽 《黑龙江医学》2021,45(20):2210-2212
目的:观察健康信念模式框架的护理干预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框架的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家属疾病认知评分、患儿生活质量评分,问卷调查患儿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对疾病认知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提升,但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给予健康信念模式框架下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家属疾病认知,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可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亲情化护理在小儿电子耳蜗植入围手术期的价值.方法 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亲情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围术期实施亲情化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患儿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度,有助于患儿配合手术,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在该院进行治疗的46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给予惠儿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即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平均分有23例患者.干预组患儿的护理方法为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而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61%,对比干预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较低,组间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运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深入探讨将优质护理作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接收的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就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高胆红素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理念作用于新生儿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科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的420例儿科门诊输液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满意度为率95.24%,对照组患儿的总满意率为70.47%,两组患儿的总满意率相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地将护理质量提高,使患儿以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儿科病房护理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病房2011年5月一2012年11月收治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选择我院2010年1月一2011年4月收治的1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护理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纠纷情况.结果 观察组家属的总满意度为97.0%高于对照组的84.0%,且观察组的护理纠纷事件为0少于对照组的4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病房应用优质护理,显著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并能减少护患纠纷,提升医院的形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膀胱癌患者及家属同步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入院当天和首次化疗后的心理状况,并使用本课题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试行)》对两组患者及家属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膀胱癌患者及家属同步健康教育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苏冰 《广西医学》2013,35(3):373-374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房缺修补术患儿的效果.方法 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的48例房缺修补术病人为对照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52例房缺修补术病人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住院天数、并发症、住院费用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例数、住院天数及费用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6.2%,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新生儿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早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新生儿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且进奶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产新生儿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增加新生儿睡眠时间和进奶量,提高家属满意度以及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马敬丽  王小刚 《吉林医学》2013,34(17):3488-3489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病房红灯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0个试点科室病房的1 13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病房红灯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亮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对病房红灯率有明显的改善,可有效降低亮灯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