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圆滑番荔枝(Annona glabra)种子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 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己烷提取物鉴定18个化合物,其中14个为番荔素:glabrencin A (1), bullatencin (2), glabrencin B (3), uvariamicin-I (4), uvariamicin-II (5), uvariamicin-III (6), reticulatain-1 (7), desacetyluvaricin (8), 4-deoxyasimicin (9), asimicin (10), bullatacin (11), squamocin (12), motrilin (13), cherimolin-2 (14);豆甾醇(stigmasterol,15)及脂肪酸酰胺混合物:棕榈酸酰胺(palmitic amide,16),硬脂酸酰胺(stearic amide,17)和花生酸酰胺(arachidic amide,18)。结论glabrencin A (1),glabrencin B (3)为新番荔素;2,4~7,9,11,13,16~18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圆滑番荔枝种子氯仿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正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乙酰紫玉盘素(1)、去乙酰异紫玉盘素(2)、泡泡树新素(3)、泡番荔枝辛(4)、毛曲番荔枝素(5)、4-desoxycherimolin-2(6)、atemotetrolin(7)、毛叶番荔枝素-2(8)、刺果番荔枝素B(9)、glabrin A(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1)、番荔枝五醇C(12)、蔗糖(13)。结论其中化合物7和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和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种子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分离鉴定了11个番荔素: squamocenin (1), annotemoyin-2 (2), reticulatain-2 (3), squamocin-I (4), squamocin-B (5), squamocin (6), motrilin (7), squamostatin-D (8), squamostatin-E (9), cherimolin-1 (10)和cherimolin-2 (11)。结论Squamocenin (1)为新番荔素; annotemoyin-2 (2)和reticulatain-2 (3)是首次报道该植物含有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多序岩黄芪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研究多序岩黄芪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柱色谱分离,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多序岩黄芪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红芪木脂素A(1),异甘草素(2),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3),毛蕊异黄酮(4)和芒柄花素(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红芪木脂素A.  相似文献   

5.
瘤果紫玉盘(Uvaria kweichowensis)为番荔枝科紫玉盘属植物,在民间广泛应用于癌症、贫血和炎症的治疗,通过研究瘤果紫玉盘的化学成分,阐明其活性成分,为开发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应用溶剂提取法,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反复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EI-MS,1H NMR,13C NMR)进行结构鉴定,从瘤果紫玉盘茎中分离得到6个酰胺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紫玉盘双酰胺(1),赛法酮(2),马兜铃酸内酰胺A II(3),因特洛卡内酰胺II(4),马兜铃酸内酰胺A Ia(5)和4,5-dioxodehydroasimilobine (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2~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蒲葵子Livistona chine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蒲葵子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苜蓿素(1),棕榈酸(2),油酸(3),十六碳酸乙酯(4),亚油酸乙酯(5),十六烯酸乙酯(6),菜油甾醇(7),胆甾醇-3-O-β-D-葡萄糖苷(8),荭草苷(9),异荭草苷(10),牡荆素(11),异牡荆素(12),异鼠李素-3-O-β-葡萄糖苷(13),谷甾醇(14),豆甾醇(15).结论 化合物4、6、8~13为首次从蒲葵子中分离得到,9、11、12为首次从棕榈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黑老虎根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黑老虎根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isovaleroyl-binankadsurin A(1)、kadsuralignan J(2)、acetyl-binankadsurin A(3)、五味子甲素(4)、去氢二异丁香酚(5)、内消旋二氢愈创木脂酸(6)、豆甾-4-烯-3-酮(7)、没食子酸(8)、水杨酸(9)、2-甲氧基苯甲酸(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1)、5-羟甲基糠醛(12)、天师酸(13)、α-棕榈酸甘油酯(14)。结论化合物5、7~11、13、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日本医蛭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动物日本医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的化学成分.方法 各种色谱方法 进行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日本医蛭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菜油甾醇(campesterol) (1),十六烷基甘油醚(2),(2S,3S,4E)-4,5-二脱氢十八鞘氨醇二十五烷酸脂肪酰胺(3),1-O-β-D-吡喃葡萄糖基-2-N-(二十二酰基)-E-4,5-二脱氢-3-羟基十八脑苷脂(4),丁二酸(5),次黄嘌呤(6),丙胺酸(7),异亮氨酸(8).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动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法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灵芝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灵芝烯酸B(ganoderenic acid B,1)、灵芝酸A(ganoderic acid A,2)、甲基灵芝酸A(methyl ganoderate A,3)、甲基灵芝酸B(methyl ganoderate B,4)、灵芝酸E(ganoderic acid E,5)、甲基灵芝酸E(methyl ganoderate E,6)、灵芝酸C2(ganoderic acid C2,7)、灵芝酸DM(ganoderic acid DM,8)和灵芝酸G(ganoderic acid G,9),2-(2-′hydroxydocosanoylamino)octadecane-1,3,4-triol(10)。结论化合物10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灵芝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灵芝[Ganoderma lucidum(Leys.ex Fr.)Karst]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反相HPLC等手段从体积分数为90%的灵芝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并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它们的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灵芝酸A(1)、灵芝烯酸A(2)、灵芝酸H(3)、灵芝酸C2(4)、灵芝酸A甲酯(5)、灵芝酸B(6)、20-羟基灵芝酸G(7)、灵芝烯酸D甲酯(8)、灵芝烯酸D(9)、赤芝酸D2甲酯(10)、灵芝烯酸G(11)、灵芝酸D(12)、山奈酚(13)、金雀异黄素(14)。结论化合物13、14为本属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化合物11为本植物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