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用医院数字化信息系统设计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培训模块,用模块内容对抽血室护士进行质量培训,以提高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方法 将数字化培训模块内容通过多媒体、小组讨论等形式对门诊抽血室护士进行血液标本采集质量专题培训,分析质量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培训前、培训后同季节的3个月,门诊不合格血液标本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数字化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培训模块对门诊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提高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用医院数字化信息系统设计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培训模块,用模块内容对抽血室护士进行质量培训,以提高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方法 将数字化培训模块内容通过多媒体、小组讨论等形式对门诊抽血室护士进行血液标本采集质量专题培训,分析质量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培训前、培训后同季节的3个月,门诊不合格血液标本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数字化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培训模块对门诊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提高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培训模块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医院数字化信息系统设计培训模块,对护士进行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培训,以提高其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方法 根据检验科记录的不合格标本类型,用循证方法收集证据资料,分别制作成检验项目目录、试管选择、标本血量、患者准备及理论依据、影响质量因素、质量信息等模块,用模块内容对护士进行培训.结果 培训前、培训后同季节的3个月,血液标本不合格率分别为0.56%和0.34%.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数字化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培训模块对护士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提高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医院数字化信息系统设计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培训模块,用模块内容对采血室护士进行质量培训,以提高其检验质量理论水平,指导对客户进行健康教育。方法: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理论依据,形成客户准备及理论依据模块,由采血室护士指导客户做好采血前准备。结果:实施专项健康教育前后脂血发生率、激素类项目在规定时间采血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数字化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培训模块对客户的健康教育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并应用彩色模块式检验项目一览表,提高临床护士正确采集血液标本的合格率。方法选取2010年1—4月护士按照常规采血护理操作流程采集的血液标本9907份作为对照组,选取2010年5—7月护士应用彩色模块式检验项目一览表后采集的血液标本8685份作为观察组,彩色模块式检验项目一览表将检验项目与采用的试管及颜色、性质、采血量等设计成为标识明确的彩色模块图表,指导护士根据一览表的图色标识进行采血。比较应用前后血液标本采集的合格率及患者和检验师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血液标本9907例,抗凝标本凝固26例(0.26%),错用试管16例(0.16%),标本溶血22例(0.22%)及标本量少12例(0.12%)。观察组血液标本8685例,抗凝标本凝固14例(0.16%),错用试管4例(0.05%),标本溶血11例(0.13%),标本量少6例(0.06%),导致的标本不合格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3.86,9.42,4.28,10.22;均P〈0.05)。对比应用彩色模块式检验项目一览表前后检验师26人,对血液标本的满意度由76.92%提高到9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75,P〈0.05);抽取2010年1—4月采血患者168人,2010年5—7月采血患者152人做满意度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由78.57%提高到9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6,P〈0.05)。结论应用彩色模块式检验项目一览表对临床护士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于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达到提高静脉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目的。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我市三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对静脉血标本采集知识掌握情况差。结论:临床护士对静脉血标本采集知识掌握情况不乐观,需开展多途径相关知识培训及各部门间合作,提高临床护士血标本采集知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护士血液标本采集认知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400名护士血液标本采集认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除血液标本处理和血液标本采集量外,护士血液标本采集认知正确率为75.75%以下。不同年龄、职称和学历及科室护士血液标本采集认知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血液标本采集知识较缺乏。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技术和相关知识培训,建立和健全检验质量管理的标准与质量要求,可确保检验前标本的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低年资护士对血液标本采集知识的认知现状,从而进一步提高采集血液标本的质量。方法选取2009—2012年毕业就职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低年资护士151名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学历、工作年限和血液标本采集相关知识共20题。结果低年资护士对血液标本采集知识的掌握较缺乏,其中采血量相关知识正确率最低;在采血前患者准备方面,不同学历的低年资护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采血时间及采血顺序方面,不同工作年限的低年资护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低年资护士对血液标本采集知识的认知度和掌握度,医院和院校需加强相关培训,低年资护士应主动学习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控制分析前阶段血标本质量,使检验信息正确有效,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达到减少纠纷,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士、检验师的重复工作的目的.方法 收集护士采集的临床血标本,筛查出不合格标本,进行分析原因,针对原因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操作规程,细化到各个环节,加强护士理论培训,每月进行静脉采血督查,将培训后数据与之前比较.结果 培训后各种血标本的合格率明显上升(p<0.01).结论 加强护士正确采集血液标本培训,能明显提高全院护士对正确采集血液标本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地合理采集血液,规范处理标本,能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 目的 通过调查低年资护士对血液标本采集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其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厦门市某三甲医院151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调查,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低年资护士对血液标本采集知识的掌握程度差,整体正确率0.60?0.09;在采血前病人的准备方面,不同学历的低年资护士之间有差异;在采血时间及采血顺序方面,不同工作年限的低年资护士之间有差异。结论 低年资护士对血液标本采集知识现状不容乐观,医院需加大培训力度,不同学历的低年资护士都应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1.
吴端华 《护士进修杂志》2014,(19):1804-1805
目的 探索眼科不同层次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的专科理论、技能和态度培训,提高眼科护士综合素质。方法 根据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特点和培训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分步骤的培训内容。结果 不同层次的眼科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培训内容按照理论和技能进行合理设置,使不同层次眼科护理人员在理论和技能和相应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结论 建立规范化的眼科理论培训体系,满足不同层次护理人员专科理论培训的需求,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实施分层次按需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促进护理队伍的建设,为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打下坚实基础,推进眼科护理学科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曹梅娟  饶艳华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2):2030-2032
目的研究并构建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回顾、理论分析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拟订评估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对初拟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咨询论证。结果构建出包含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27项三级指标及相应权重和内涵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结论从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协调性等方面分析,依据专家咨询结果确立的指标体系是可靠的,可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工作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效果.方法 依据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设计培训的课程框架,对147名参加工作5年内的低年资护士实施培训,并按照PDCA循环进行培训过程的质量管理.培训前后应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进行核心能力的评价,以及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 培训后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以及理论和操作考核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建立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的培训体系,能显著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克服长期以来培训中心以考带评给培训人员心理上带来的压力。方法培训中心引用交流专家伯特·戴克的3乘3培训模式,客观均衡的反馈问题,使参训人员在训练中得到鼓舞,积极主动参与培训。结果通过培训,护士增强了自信心,提高对技术操作水平与临战时的快速应变能力,提高医生对护士的信任度和抢救中双方配合的协调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救治能力。结论3乘3培训模式可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护士进行互动式两步培训模式对床旁检验(POCT )血糖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培训分检验科协调员对护理骨干的培训和护理骨干对护士的培训两步进行,鼓励护士自由的表达观点和需求。检验科协调员保证每周至少一次的访视或反馈,观察培训效果、护士满意度及对POC T 血糖检测合格率的影响。结果 培训后,护士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操作行为正确率以及血糖测定结果的合格率均高于培训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护士对互动式两步培训模式的满意度高于传统集中授课式培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互动式两步培训模式护士易于接受,同时有助于护士掌握POCT 血糖检测的相关知识,提高POCT 血糖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高级护理实践,指由高级实践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APN)应用所具备的实践、理论和研究能力来处理某些临床专科领域内的患者的问题和(或)护理现象。根据美国护士协会对APN的定义,作为一名APN,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研究生学历,能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高度自主,拥有专家型的知识和技巧,能够诊断和处理个人、家庭及社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针对健康问题作出决策,促进健康;能在临床工作中结合教育、科研、管理、领导和咨询,与同行、医生及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建立共事关系等。  相似文献   

17.
陆皓  汉瑞娟  李娟  张华  胡军 《护士进修杂志》2014,(24):2230-2232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不同层次医院护理人员对灾害救护培训内容的共性及个性需求。方法采用高原地区护理人员灾害救护知识需求调查表调查甘肃省、青海省各级医院304名护理人员,使用Ridit分析法分析结果。结果在共性知识需求中,重要的有11项,不重要的有2项。个性需求:一级医院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急救护理能力与高原护理能力的相关知识;二级医院为高原护理能力与灾后护理能力的相关知识;三级医院为灾后护理能力的相关知识。结论高原地区三个级别医院的护理人员对灾害救护培训内容既有共性需要,又各有侧重,运用Ridit分析法可予以区分,据此开展培训,可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申文武  龚姝  廖灯彬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838-1839
目的探讨网格化管理模式在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中的作用,为医院建立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网格化管理理论的观点和方法为基础,将培训学员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网格分割,形成日常行政平面管理和业务培训纵深网络的三级网格,两者互相交叉、相互融合。总结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使各个网格之间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提高护士规范化管理效率和实际管理措施。结果班级辅导老师对培训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1.2%、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由传统模管理式下的72.7%上升到89.8%,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达94.1%,护理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为98.2%,护理基础知识网上理论考核合格率为91.7%。结论对规范化培训学员实施网格化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使管理更加科学,达到了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竺雪红  应晓薇  刘昱 《护理与康复》2012,11(3):209-210,213
目的观察心理学知识技能培训对护士心理弹性和工作压力调适的效果。方法对210名护士进行心理学知识技能培训,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护士常用心理知识技能掌握评价表、逆境商数自测表分别在培训前后对护士进行测评。结果心理学知识技能培训后,护士工作压力、心理知识技能、逆境商数测评较培训前有显著改善。结论心理学知识技能培训可提高护士心理弹性、降低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为手术室专科护士选拔与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参加2011年全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127名护士中有目的的抽取15名手术室护士进行深入半结构、面对面深度访谈,提炼主题。结果手术室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特征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临床科研能力、教育咨询能力、协调管理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结论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特征的研究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手术室护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并能为合理构建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课程设置及考核、评价体系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