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当前,在“大旅游”战略的指导下,区域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热点。区域旅游业能否发挥持续地竞争优势、并能切实地促进区域内旅游业的大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旅游业整合营销战略是针对旅游市场需求,以整合区域内所有资源为手段,重组区域旅游业的管理模式和市场运作行为,并通过综合协调各种传播方式建立一体化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2.
会展旅游品牌塑造原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会展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业重要的客源市场和争相竞争的目标市场。而未来会展旅游市场的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品牌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就要走品牌的道路。本文利用品牌一般理论,在对会展旅游定义的基础上,阐述了会展旅游品牌的定义、特征、意义及塑造原则,希望能为会展旅游品牌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蒙山全区共有各类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六大类,20多个亚类,各类资源在区内又交互分布,形成了良好的空间组合结构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蒙山旅游业目前存在着诸如开发层次低、景区与景点布局混乱、同构竞争、资源浪费严重、区域连通性差、客源市场发育不全等严重问题;从构建大格局,发展大旅游,突出生态、文化等特色旅游,提高知名度,加大投资力度与人才培养,法制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蒙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发展使旅游成为一种大众化行为,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带动作用对提高城市竞争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很多城市纷纷走上了发展旅游业的“强市之路”.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城市旅游发展需要寻求更有效地沟通方式,实现城市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市场之间的信息流通,以全新的视角推介、宣传和营销城市旅游产品,注重城市旅游营销的延续性和创...  相似文献   

5.
在宁镇扬同城化的背景下,旅游业作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一体化的要求更加迫切.文章在探讨宁镇扬旅游一体化发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宁镇扬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和障碍分析,提出宁镇扬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立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领导机制;塑造高品质整体形象,实施统一的整合营销;优化资源配置,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健全旅游服务网络体系,提高区域旅游服务质量;培育大型区域性企业集团,提升旅游企业实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区域旅游竞争进入形象竞争阶段,旅游形象定位已成为旅游竞争的关键环节。恭城应依据旅游发展目标、旅游业现状和旅游产品,对其整体旅游形象予以定位分析,并进行塑造推广。  相似文献   

7.
随着区域旅游竞争进入形象竞争阶段,旅游形象定位已成为旅游竞争的关键环节。恭城应依据旅游发展目标、旅游业现状和旅游产品,对其整体旅游形象予以定位分析,并进行塑造推广。  相似文献   

8.
未来旅游业将成为通河县的支柱产业,本文在系统分析通河县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探讨了通河县旅游发展中的客源市场及市场定位,并提出了通河县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面向双重区位发展机遇的湖南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市场的的激烈竞争使得各地积极寻求区域合作;湖南参与了多个区域旅游合作战略,其中"3 5"城市群建设和"三纵三圈"发展战略是影响湖南旅游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内部力量,两大区域合作给湖南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逼;在对它们给湖南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发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湖南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大旅游"战略的指导下,区域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热点.区域旅游业能否发挥持续地竞争优势、并能切实地促进区域内旅游业的大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竞争与合作是研究旅游区域之间空间关系最重要的两方面.从地缘关系、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区域发展战略与空间联系、旅游目的地属性等方面分析并确定寿县旅游发展中的主要竞舍对象.在分析寿县与亳州市、凤阳县、合肥市、六安市、淮南市的竞合关系基础上,对寿县旅游发展的竞合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森林旅游业近年来作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黑龙江省朗乡的基础条件优越黑龙江省朗乡的地理气候条件优越,森林、旅游资源丰富,森林旅游发展快、具备深入开拓森林旅游市场的潜力大,但同时亦存在许多不足。笔者于2004年8月在朗乡进行了实地考察,在此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朗乡森林旅游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了朗乡森林旅游在着重在产品开发、竞争、目的地市场营销、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不足,并相应地对其发展对策加以探讨,指出应重点开发的森林旅游产品类型,明确其旅游目标市场和营销策略,提出了强化管理职能和完善基础设施的具体思路,以期为为朗乡朗乡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旅游收入的稳定增长,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特别是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文章立足于武陵山片区区域主要旅游资源发展现状与分类,分别应用"三三六"评价法和模糊综合法对该区旅游资源发展潜力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但发展并不均衡,旅游资源及产品同质性大、重复开发较多,同质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多于合作。该文针对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加强人文旅游资源竞争力的深度开发、提升自然旅游资源合力的整体开发、改善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系统外部环境和利用"旅游扶贫"促进武陵山片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对策措施,以期对该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北部湾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区域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北部湾经济区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从北部湾旅游圈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该区旅游产业开发与整合的条件,提出主要可以从制度安排、空间建构、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区域形象、产业联动等加强整合与协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我国从1997年至2012年间近15年来客家文化旅游开发方面的论文,认为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的影响与带动;研究方法以概念性、描述性为主;研究区域以闽粤赣地区为重点。并从客家文化的概念与特征、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产品设计、区域协作、文化生态、空间竞争等方面对客家文化旅游开发进行研究综述,分析了我国客家文化旅游开发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有庐山世界地质公园、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和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三处具有世界级地质旅游资源的景区.根据地质旅游资源类型划分的原则,将本区地质旅游资源划分为庐山地质旅游资源群、龙虎山地质旅游资源群和三清山地质旅游资源群.这些地质旅游资源具有高品位、稀有性、互补性、美学价值高的特点.并提出了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相似文献   

17.
全域旅游是旅游资源富集、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地区的一种发展新方式。全域旅游需要区域内部有高密度的多样景观,协调统一的区域主题以及适中的区域尺度。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洪雅县利用优越的区域内在条件,将生态农业、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相融,将森工、水能开发、食品加工与旅游联动,将道教文化与养生旅游、本土文化与民俗旅游相结合,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养生旅游相统一,形成一系列以旅游为核心的产业关联雏形。依托域外大景区整体提升县域旅游形象,实行点、轴、面串联推进景观的全域统筹,突出绿色主题的差异化发展,促进旅游全域协同发展,并探索出全域旅游的产业关联与地域统筹协作模式。实践表明:这类区域全域旅游可以采用因地制宜的政府主导、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关联、差异化发展的地域协同、地域文化挖掘与人文景观营造的特色提升等策略。针对该县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今后应采取更新观念与强化政府主导,以产业链间的横向关联推动产业聚变,以分层次/类别统筹开发促进全域协同,坚持生态优先和强化环境保护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红色旅游的内涵、特点和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红色旅游存在着产品竞争力较弱、生命周期波动性大和空间竞争激烈等影响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有选择地做好重点地区、重点景区景点规划工作;加强红色旅游的点、线、面综合开发;加快红色旅游产品创新和红色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提高旅游服务管理水平和加大市场营销力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日益升温,但鲜有学者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对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影响进行研究。文章以成都近郊的乡村旅游地花香果居景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入户调查等方式将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及总体影响等4个方面的感知进行均值分析,发现在上述4个方面的正面感知均强于负面感知;通过相关性分析,了解不同社会人口特征与旅游影响感知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花香果居景区居民对旅游积极影响感知强于负面影响,社区归属感越强的居民对旅游发展呈越积极的态度,而学历越高的居民对旅游负面影响感知更为敏感。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并提出花香果居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广西农旅电商一站式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农业旅游资源丰富,但也面临发展现代旅游业、优化旅游业布局,打造旅游强区的新要求及农产品流通困难的现实挑战。转变旅游业发展模式,整合农产品、旅游、电商等多个行业形成了农旅电商一站式的营销模式是广西农业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先是分析发展广西农旅电商一站式模式的必要性与意义,接着提出相应的农旅电商一站式模式解决方案与平台设计;并从基础设施、品牌建立、人才队伍等方面解析了农旅电商一站式模式发展面临的限制因素,以期为广西农旅电商一站式模式的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