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防紫外辐射机理及产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朴  叶奕梁 《棉纺织技术》1999,27(7):389-394
概述了紫外辐射对人类的影响,着重讨论了纺织品防御紫外辐射的特性和提高纺织品抗紫外辐射能力的措施等,介绍了国内外新型抗紫外辐射纺织品(包括纤维改性,添加整理剂等)一些性能,评估及信息。  相似文献   

2.
防御紫外线辐射纺织品的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紫外线辐射对人类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介绍了国内外抗紫外线辐射的服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包括纤维改性、后整理技术等)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3.
抗紫外线辐射效果与纺织品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紫外线对人体的辐射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阐述了纤维种类、织物组织结构及印染后整理方法等纺织品特性与抗紫外线辐射效果的关系 ,介绍了国内外抗紫外线纺织品技术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4.
防紫外线辐射纺织品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紫外线辐射纺织品是近年来逐步开发的新型功能性纺织品之一,在近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本文对功能性防紫外线辐射纺织品的发展进行阐述,同时详细地介绍了抗紫外整理技术的作用原理及加工工艺等特性。最后,介绍了防紫外线辐射纺织品评价指标及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同时对防紫外线辐射纺织品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侯艺  张佳文  蔡英  易玲敏 《丝绸》2023,(10):30-37
具有个人热管理功能的纺织品,可减缓夏日高温对人体的伤害。本文以尼龙织物为基材,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及含氟改性的无机SiO2、ZnO纳米粒子的混合分散液为整理剂,得到了具有超疏水和抗紫外功能的日间被动辐射制冷(PDRC)多孔涂层织物。研究表明:整理后的尼龙织物表面及纤维间被相互黏连的多孔聚合物膜及氟改性SiO2、ZnO纳米粒子覆盖,粒子相对质量和涂覆量的增加可增强织物的光谱性能,改性织物的太阳光反射率和中红外发射率最高可达93.1%和98.8%;太阳光下多孔涂层织物的温度可比环境温度低8~12℃,且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耐候性和机械性能;改性氧化锌(F-ZnO)的引入为整理后的尼龙织物提供了优异的抗紫外性能,使其达到抗紫外织物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国内外抗紫外纺织品的研究现状、抗紫外纺织品的作用原理及其制备方法,并重点介绍了纺织品抗紫外性能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以期为抗紫外纺织品的研发和消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染整工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离子体是一种新型的纤维改性和织物整理的方法,其具有低能耗,污染小,处理时间短,效果明显的特点。文中简要介绍了等离子体处理对织物和纤维的作用机理并重点介绍了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染整工业中的应用状况,包括在纺织品前处理、棉纤维、麻纤维、羊毛织物、丝织物、合成纤维以及产业用纺织品等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高分子、纤维和纺织材料等功能化改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制备医用纺织材料的工艺技术及其产品的性能和应用。通过对高分子、纤维、纺织材料、复合材料等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功能化改性,可以有效提高纺织材料的使用性能,开发具有高吸湿、抗菌、抗紫外、药物缓释和防护等功能的医用纺织新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及功能性医用纺织品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秦中悦  张蓓蓓 《丝绸》2013,50(4):1-4
用锌氨溶液处理竹浆纤维使其功能化,得到锌氨改性竹浆纤维。对改性的竹浆纤维织物进行水洗牢度实验,从锌氨溶液的配制质量浓度、处理试样的烘干条件及抗紫外效果的耐久性等3个方面研究了锌氨改性竹浆纤维的抗紫外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锌氨溶液处理,赋予了竹浆纤维很好的抗紫外性能,完成了功能化改进;同时改性的竹浆纤维具有一定的水洗牢度;锌氨溶液的浓度在0.1 mol/L以上时,处理后的改性竹浆纤维的抗紫外性能较佳,其UPF值超过50,水洗240 min后,抗紫外性能基本保持不变。由于锌无味无害,且改性后的锌氨竹浆纤维织物呈白色,对染色也不会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溶胶-凝胶技术在棉织物抗紫外性能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溶胶-凝胶技术应用于纺织品抗紫外性能整理当中,可以在纺织品基质材料上形成牢固、透明、多孔的功能性薄膜,从而赋予织物特有的功能性.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钛纳米溶胶,对棉织物进行抗紫外性能整理.考查了影响钛纳米溶胶稳定性的因素,并对织物整理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技术用于织物的抗紫外整理,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凝胶粒子薄膜,对紫外线有良好的屏蔽作用,抗紫外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绿色棉纺织品的开发途径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以棉纺织产品为重点 ,从纤维生产、染料助剂选择、纺织染清洁生产三方面阐述了开发绿色棉纺织品的主要途径 ;开发绿色有机棉纤维、天然彩色棉纤维、天然“不皱棉花” ,选用绿色浆料、绿色染料、绿色整理剂 ,采用高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欧洲纺织品行业的诸多部门都面临着多种挑战。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传统纺织品湿加工整理的替代,创造了巨大的机遇。讨论了低压等离子体在纺织品整理中商业应用的可能性。它可有效实施纺织品的表面改性,纺织品的表面性能主要取决于所用的混合气体。为了使纺织品表面获得持久亲水性,需要纳米级的涂层。等离子体活化可先于后续的湿加工整理。  相似文献   

13.
引语 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科技和传统纺织工业日益紧密的结合,以及可再生原料、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技术等的开发应用,为纺织工业开创新的消费领域和新的市场提供了机遇.国家与一些省市都把纺织工业列为重大战略性发展产业,给予重点扶持.  相似文献   

14.
崔玉莲  刘红 《纺织学报》2022,43(5):195-201
为明晰纺织品洗涤过程对纤维微塑料形成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纤维微塑料在纺织品生命周期中的来源及存在方式,综述了纤维种类、纱线结构、织物组织、后整理过程对纤维微塑料形成的影响,并结合洗衣机洗涤机制及洗涤参数对洗涤过程纤维微塑料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分析认为:从合成纤维纺织品中脱落的纤维微塑料是环境中微塑料来源之一,洗涤过程中摩擦力对衣物磨损较大,是造成纤维微塑料脱落的重要原因;展望了纺织行业纤维微塑料的未来研究目标,以期共同推进洗涤、烘干程序优化及过滤处理等相关技术的升级;未来研究应从多角度出发,加强环境优化和纺织领域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织物整理的进展(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肇棠 《印染》2003,29(11):33-38,54
文章阐述近期应用高新技术的功能整理,如利用相变材料的温控纤维、防水透湿整理、吸湿排汗整理、抗菌除臭整理、皮肤护理整理、芳香治疗整理、负离子纺织品和防辐射整理等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纳米TiO_2在织物后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杨俊玲 《纺织学报》2006,27(1):99-102
讨论了纳米TiO2在纺织品抗菌、抗紫外线辐射整理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在纯棉织物上的应用。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经30次水洗后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100%,对白色念球菌的抑菌率大于90%,整理后染色布和未染色布的紫外透过率为5%,达到了最小饱和值;纳米TiO2赋予织物优良的抗菌、抗紫外效果,且服用性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织物整理的进展(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宋肇棠 《印染》2003,29(10):46-48
文章阐述近期应用高新技术的功能整理,如利用相变材料的温控纤维、防水透湿整理、吸湿排汗整理、抗菌除臭整理、皮肤护理整理、芳香治疗整理、负离子纺织品和防辐射整理等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对于纺织材料的表面改性来说,等离子体技术正成为一种新兴且环境友好的技术。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品表面可沉积具有特殊功能的薄膜。阐述了一种常压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表面改性100%聚酯织物的新型方法。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沉积于样品表面上相对于放电功率的等离子体聚合物化学和结构性质。采用雾化试验和接触角测量赋予织物诸如疏水等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尤其是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进一步蔓延,人们对功能性抗菌纺织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促进抗菌纺织品的发展,总结了常见的抗菌材料及其抗菌机制,综述了抗菌整理剂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抗菌纺织品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从抗菌整理剂的选择性和高效性、抗菌纺织品的安全性、服用性能和耐久性以及抗菌纺织品检测标准的滞后性和规范性等4个方面展望抗菌整理剂及抗菌纺织品未来发展方向,为抗菌纺织品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以期推动功能性抗菌纺织品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范围内环境法规的日趋严格和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推进,纺织品阻燃技术生态化迫在眉睫,生态阻燃技术的发展及环保阻燃剂的开发与应用是关键。为推进纺织品生态阻燃技术及阻燃纺织品的发展,基于现有成果,综述了当前纺织品加工过程中常规的阻燃性能构建方式及其生态化研究进展,内容涵盖纺丝、纺纱、织造及后整理几方面,阐述了新式生态阻燃整理工艺研究及应用进展,并介绍了极具发展前景的环保型生物质阻燃剂及其在纺织品生态阻燃技术中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利用学科交叉解决施工复杂性及高成本两大瓶颈问题是实现其工业化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