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林川  时连根 《昆虫学报》2010,53(12):1333-1338
即时浸酸在阻止家蚕Bombyx mori卵滞育发动的同时, 显著提高了家蚕卵H2O2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 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 GSSG)的比值是一种氧化胁迫状态的动态指标。为了调查即时浸酸是否造成滞育家蚕卵氧化胁迫, 本研究利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滞育家蚕卵和5 min即时浸酸滞育家蚕卵中GSH和GSSG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活性。结果表明: 处理后24 h, 即时浸酸处理家蚕卵的总谷胱甘肽(GSH+2GSSG)含量、 GSH含量、 GSSG含量、 GSH/GSSG比值和GST活性分别相当于同期滞育家蚕卵的204%, 78%, 550%, 14%和97%。据此推测, 即时浸酸在阻止滞育发动的同时, 可能通过促进GSH氧化为GSSG, 而显著降低了GSH/GSSG比值, 使家蚕卵处于过氧化状态。  相似文献   

2.
等离子体-紫外线复合诱变选育高产谷胱甘肽酵母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产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啤酒酵母(Sacchromyces cerevisiae)SC-20为出发菌株,采用氩气等离子体射线、紫外照射及两者的复合诱变处理,获得一株高产GSH的酿酒酵母优良菌株(S.cerevisiae)DU-20.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能,GSH含量与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了78.33%和118.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0 μmol/L槲皮素调节BRL大鼠肝细胞谷胱甘肽(GSH)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槲皮素对BRL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内GSH和GSSG的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肝脏谷胱甘肽 S转移酶(GST)、γ-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γ-GCL)、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GSH-Px、GST、γ-GCL和GR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内的Keap1、总Nrf2、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JNK、p-JNK,以及细胞核Nrf2的蛋白水平。结果:槲皮素不影响大鼠肝细胞的活力(P>0.05);与对照组比较,槲皮素组细胞内还原型GSH含量和GSH/GSSG比值(P<0.05)显著降低(P<0.05),γ-GCL酶活性显著减弱(P<0.05),GR和GSH-Px的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Keap1和JNK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槲皮素可减少BRL大鼠肝细胞还原型GSH的含量,这种作用主要与槲皮素抑制GSH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Burkit淋巴瘤(Raji)细胞在氧化应激条件下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对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Raji细胞,分别在G6PD活性被抑制及不抑制的情况下,检测细胞在酚嗪甲酸硫酯(PMS)作用后60min及360min时G6PD、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及GSH水平。结果:在PMS作用下,Raji细胞内GSH水平在60min时显著下降(P〈0.01)而360min时可上升至对照组水平,G6PD及GPx活性持续显著升高(P〈0.01)而GR活性在360min时有显著升高(P〈0.01);使用脱氢表雄酮(DHEA)抑制G6PD活性后,Raji细胞再在PMS作用下,细胞内各指标与PMS处理组比较,GSH水平显著降低(P〈0.01),GPx活性在60min时显著增高(P〈0.05)而GR活性在360min时显著降低(P〈0.01)。结论:细胞在氧化应激条件下G6PD可能是Raji细胞内影响GSH水平的一个关键因子,对维持胞内GSH水平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s)抑制剂对大鼠肝细胞谷胱甘肽(GSH)代谢的影响,确定哪条途径与GSH代谢相关。方法:体外培养BRL大鼠肝细胞,以c-Jun NH2-末端激酶(JNK)途径抑制剂SP600125、p38途径抑制剂SB203580、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途径抑制剂PD98659处理24 h,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GSH含量,Luminex法测定JNK和磷酸化JNK (p-JNK)的蛋白表达,采用试剂盒测定GSH代谢酶活性。结果:SP600125浓度>5 μmol/L,SB203580浓度>20 μmol/L,PD98659浓度>40 μmol/L时,细胞活力受抑制;SP600125能显著减少大鼠肝细胞内还原型GSH的含量,SB203580和PD98659作用不明显;SP600125显著减少磷酸化JNK (p-JNK)蛋白表达,显著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结论:JNK MAPK途径参与了大鼠肝细胞GSH的代谢。  相似文献   

6.
啤酒废酵母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抽提新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潘飞  邱雁临  黄欣 《生物技术》2005,15(4):50-52
采用对羟基苯甲酸酯提取啤酒废酵母菌细胞中的谷胱甘肽(GSH)。研究表明,按菌体与破壁液比例1:2(W/V)加入0.5%的对羟基苯甲酸丙酯,30℃,pH5-pH6,搅拌3h能有效地从啤酒废酵母中提取谷胱甘肽(GSH),溶液经离心后,上清液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可达96.71mg/100mL。和现有的几种抽提方法比较,对羟基苯甲酸酯提取由于其提取含量高(96.71mg/100mL)、不需要复杂和贵重的仪器、易于放大、经济性强而明显优于其他抽提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腹腔注射贝类毒素OA对小鼠肝脏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采用对一月龄的小鼠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OA,24h后取其小鼠肝脏测定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测定注射OA毒素各剂量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GSH)、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GSH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差异性不显著。CAT高剂量组(96μg/h)、中剂量组(48μg/kg)、低剂量组(24μg/kg)各组变化显著,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SOD高中低各组差异性不显著。因此,在小鼠染毒OA24h后,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这3项指标均受到了显著性抑制作用,说明这3项指标对毒素OA较为敏感,其中CAT呈现了显著的剂量一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2个不同耐盐强度的甜瓜品种‘玉皇’(耐盐性强)和‘雪美’(耐盐性弱)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栽培方法,研究外源脯氨酸对盐胁迫下甜瓜幼苗根系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结果显示:(1)盐胁迫下,2个甜瓜品种根系内的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升高,且‘雪美’变化幅度大于‘玉皇’;(2)盐胁迫下,施用外源脯氨酸提高了2个甜瓜品种根系中ASA和GSH的含量,降低了GSSG含量,同时也提高了GSH/GSSG的比值,且对‘雪美’的作用大于‘玉皇’;(3)盐胁迫处理3 d时,2个甜瓜品种根系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下降,且‘雪美’下降的幅度较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5 d时),‘玉皇’幼苗根系内APX、DHAR、GR活性有所上升,‘雪美’根系中这3种酶活性则进一步降低;(4)盐胁迫下,施用外源脯氨酸提高了2个甜瓜品种根系内的APX、DHAR和GR的酶活性,且对‘雪美’的作用大于‘玉皇’。本研究结果表明,外源脯氨酸可以通过增加非酶促抗氧化物质ASA、GSH的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从而缓解盐胁迫对甜瓜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浓度为0、1、5、10、15、20 mg/L的新兴离子液体溴化1-己基-3-甲基咪唑([C6mim]Br)在24h、48h、72h和96h对斜生栅藻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其代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转硫酶(GS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影响。结果表明:GSH含量在24h、48h和72h时,在最低处理浓度下不变,其他处理浓度下随胁迫浓度增加而降低,96h时则与对照无差异或较小;GPX和GST的活性在72h之前明显升高(最高浓度组的GST活性有波动),96h时均降低至对照水平;GR活性在24h时,[C6mim]Br=1 mg/L时升高,之后降低,在48h增高至对照水平,72h时,[C6mim]Br≥10 mg/L的处理组高于对照水平,96h时,除最低处理组外,均降至对照水平以下。GR是GSH系统中的限速酶,GST则是该系统中活性和灵敏性最高的酶,可作为[C6mim]Br胁迫时的敏感的生物标志物。1 mg/L的[C6mim]Br可引起藻细胞的氧化胁迫,具有环境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豚鼠肺、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活性及其重链(γ-GCSh)mRNA表达的差异和变化。方法取健康雄性豚鼠30只,随机分为哮喘组(A组)、地塞米松治疗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内注射联合雾化吸入卵清蛋白复制哮喘豚鼠模型,用生物化学反应比色法检测各组豚鼠肺、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总谷胱甘肽(TGSH)和γ-GCS的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豚鼠肺、肝组织中γ-GCSh mRNA的表达。结果A组豚鼠与B组、C组比较肺内γ-GCS活性及γ-GCSh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相应的总谷胱甘肽水平增加(P均〈0.01),但GSH水平较对照组、治疗组下降(P〈0.05);肝脏组织内γ-GCS活性、γ-GCSh mRNA的表达、TGSH及GSH浓度A、B、C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哮喘豚鼠肺内γ-GCS、TGSH及γ-GCSh mRNA表达增高,并可能在抗氧化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而TGSH、GSH、γ-GCS及γ-GCSh mRNA在哮喘豚鼠肝脏局部表达无变化。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