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0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7例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经验,应用GOS评估法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3月至1年,痊愈6例(12.77%),轻度残疾11例(23.40%),中度残疾13例(27.66%),重度残疾11例(23.40%),植物状态2例(4.26%),死亡4例(8.51%),手术治疗有效率为63.8%.结论 扩大翼点入路开颅术治疗额颞叶对冲性脑损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枕部着力致对冲性双额叶底部挫裂伤病人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对本科1995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36例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底部挫裂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组根据GOS评定:愈合良好15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0例.结论尽早复查头颅CT,尽早开颅清除额叶底部血肿、去骨瓣减压,解除颅内高压是改善对冲性双额叶底部挫裂伤病人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枕部后仰着力致减速伤常致对冲部位脑组织不同程度损伤,病情有进行性加重可能,处理不当易造成死亡。本研究共收集自1998年6月至2002年10月枕部着力对冲伤患者6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枕部着力对冲性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是临床常见的颅脑损伤,因患者伤后早期挫伤脑组织出血量不大,脑水肿尚未发展到高峰期,因此患者入院时一般无意识障碍,仅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症  相似文献   

5.
赵中甫  郑鲁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242-243
目的:了解枕部着力导致的脑外伤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本科收治枕部着力脑外伤患者65例,均行头颅CT检查,采用手术与非手术法进行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良好38例,良好率为58.5%;中度残疾7例,占10.8%;重度残疾3例,占4.6%;植物生存1例,占1.5%;死亡16例,死亡率为24.6%。结论:枕部着力脑损伤死亡率较高,临床诊治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复查颅脑CT与手术。  相似文献   

6.
额叶对冲伤多见于枕部着力 ,对冲性前额底部挫裂伤 ,临床较为常见 ,文献报道少 ;由于血肿量小 ,早期意识障碍轻 ,但病情复杂 ,恶化多变 ,并发症多 ,常常因来不及抢救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我科一年中收治 12例经CT扫描证实的额叶对冲伤患者 ,现就临床特点与治疗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2 1~ 5 2岁 ,平均 34岁 ,致伤原因 :车祸 8例 ,跌落伤 3例 ,钝器伤 2例 ,均为枕部受力引起的对冲伤。1 2 临床经过 伤后 12例患者均有昏迷史 ,且头痛进行性加重入院。①入院GCS 3~ 8分 3例、GCS 9~ 12分 4例、…  相似文献   

7.
陈煜  赖润龙  李勇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915-1916
目的探讨对冲性前额叶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对48例对冲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36例,中残8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1侧。结论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常合并有枕部硬膜外血肿及弥漫脑肿胀,及时发现枕部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对冲性脑挫裂伤合并弥漫脑肿胀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对冲性脑损伤,包括急性、亚急性脑内血肿、脑挫裂僵及硬膜下血肿,绝大部分位于额颞部,约占83%[3]。往往导致病情急剧恶化,是形成脑疝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上也经常造成遗漏及(或)处理不当。由于基层医院没有或不能及时对病人进行CT检查,造成抢救或治疗中的延误,至使病人预后不佳。我科自1995年元月起,对对冲性脑损伤或受伤机制不详者,行眉弓钻孔探查1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眉弓钻孔探查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7-50岁,平均33.5岁,均在伤后昏迷。枕部着地6例,其中3例有枕部头皮裂伤,3例伴有枕部…  相似文献   

9.
枕部伤脑震荡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试图了解枕部脑震荡与其他部伤脑震荡的临床诊疗差别。方法选取32例枕部或额部对冲脑震荡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外随机抽取32例其他部位伤脑震荡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轻重及治疗时间,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枕部伤或额部对冲伤脑震荡伤者临床症状较多,疗效进展明显缓慢,临床治疗及恢复工作时间延长,轻度颅脑损伤综合征明显持久。结论同其他部位脑震荡伤者比较,枕部伤或额部对冲伤脑震荡伤者治疗及恢复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自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40例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患者术后存活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OS)评分功能、残疾率等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术后存活36例,死亡4例,1例死于呼吸衰竭、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死于原发脑损伤重,存活率为90%;患者术后GOS评分约为(3.21±0.28)分;术后恢复优良率为52.8%。结论联合CT动态监测给予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患者以适当手术时机及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额叶脑挫裂伤多见于枕部着力的减速性对冲伤,亦见于前额部的直接暴力伤,临床比较常见.因患者早期意识障碍不严重,在无明显颅内血肿的情况下,多采取保守治疗,但常有部分患者病情恶化,甚至个别"清醒"患者因突发中心疝,来不及救治而死亡,为医疗纠纷和医疗风险埋下隐患.自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各类额叶颅脑损伤患者240例,除外开放性颅脑损伤,凹陷性粉碎性骨折及就诊时已占位效应明显的颅内血肿急需手术者,从中选出60例无明显颅内血肿的单纯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就此治疗体会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冲性额颞部脑损伤临床上很常见,对于原发性挫裂伤治疗以非手术为主,但对合并颅内血肿或严重脑水肿,颅高压不能控制者,则需手术减压(1).如手术处理不当,则不能充分发挥减压作用,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加重脑损伤,增加死亡率及残废率.我科自1991年~1999年共手术治疗额颞部对冲伤145例,有12例存在手术方式不完善致使减压不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CCB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CCBI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7例患者接受额颞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匹配47例患者接受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联合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冲性颅脑损伤所致的颅内着力部位与对冲部位双侧血肿(包括迟发性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以提高此类患者的疗效。方法总结2003年3月至2010年1月以来127例对冲性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治疗,按照CT不同表现进行分类,其中以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为主36例(a型),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量与对冲部位硬膜下血肿量相似24例(b型),对冲部位血肿为主67例(c型),其中发生迟发性血肿51例。对不同情况的病例采取相应的手术策略。结果根据GOS评分,患者预后良好54例(42.5%),中残29例(22.8%),重残15例(11.8%),植物生存16例(12.6%),死亡13例(10.2%)。结论根据患者CT不同血肿情况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分析,提高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诊治水平.方法 报告80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有硬膜外血肿55例,硬膜下血肿14例,小脑血肿6例,混合性血肿5例,伴有对冲性额颞叶脑挫裂伤或血肿30例.就其受伤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呼吸骤停的抢救等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38例保守治疗痊愈,42例经手术治疗痊愈30例,轻残7例,重残1例,死亡4例;死因有术前呼吸骤停2例,伴严重对冲性额颞叶损伤或血肿2例.结论 后颅窝血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致呼吸骤停;有枕部外伤史伴头痛、呕吐或照片示枕骨骨折者应高度怀疑,及时头颅CT检查可确诊.血肿量≤10ml可在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10ml或病情趋恶化应手术治疗;有对冲性幕上损伤应同时处理.  相似文献   

16.
在颅脑损伤中,轻型额叶脑挫裂伤并血肿(硬膜下、脑内),临床并不少见,早期挫伤及血肿量小,意识障碍轻,但随着病程进展,水肿加重,其临床经过和治疗有一定特殊性。我科2000-09-2010-07共收治该类患者46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1例,女15例,年龄15~70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8例,跌倒伤10例,坠落伤8例,受伤机制为枕部着地对冲伤或为受力点减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分析,提高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诊治水平.方法 报告80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有硬膜外血肿55例,硬膜下血肿14例,小脑血肿6例,混合性血肿5例,伴有对冲性额颞叶脑挫裂伤或血肿30例.就其受伤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呼吸骤停的抢救等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38例保守治疗痊愈,42例经手术治疗痊愈30例,轻残7例,重残1例,死亡4例;死因有术前呼吸骤停2例,伴严重对冲性额颞叶损伤或血肿2例.结论 后颅窝血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致呼吸骤停;有枕部外伤史伴头痛、呕吐或照片示枕骨骨折者应高度怀疑,及时头颅CT检查可确诊.血肿量≤10ml可在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10ml或病情趋恶化应手术治疗;有对冲性幕上损伤应同时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另根据疼痛部位酌情选择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阻滞.观察治疗前后头痛情况、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2例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为(2.3±0.5)分,较治疗前的(7.8±1.2)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11.23,P<0.01).42例患者治愈22例(52.4%),显效13例(31.0%),有效6例(14.3%),无效1例(2.3%),总有效率为97.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局麻药中毒或晕针等不良反应.结论 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额颞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额颞部脑外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有相当部分病人表现为额颞部的严重脑损伤 ,可为原发伤或对冲伤 ,这些病人按常规的开颅减压 ,减压效果不满意 ,特别对于有广泛脑挫裂伤的病人 ,术后脑水肿期不能度过 ,死亡率较高 ,有的达到 5 2 % [1] 。我院自 1993年 8月至 2 0 0 2年 7月对这类病人 5 0例作额颞大骨瓣开颅减压 ,降低了死亡率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4例 ,女 16例 ;年龄 2 0~ 71岁 ,平均 4 0岁。交通事故伤 4 1例 ,从高处跌下 4例 ,跌倒或他人致伤 5例。受伤致入院时间 0 5~ 7h ,平均 2 5h。着力部位 :枕部 2 5例 ,额颞…  相似文献   

2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Rosfra Basilar Artery Syndrome,RBAS)是指基底动脉尖部缺血或闭塞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以中脑损伤为主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干血管病,常伴有丘脑、间脑以及枕、颞叶等缺血性损害,临床上以意识障碍、瞳孔变化及眼球运动障碍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