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某砖混结构房屋建于20世纪80年代,汶川地震中该房屋破坏严重,震后对破坏墙体采用植入钢筋-灌浆-外喷混凝土方法进行加固。依据破坏情况,采用5种加固方案对其进行加固设计,并用结构设计软件PKPM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对1层~3层房屋部分纵墙加固的方案,可有效改善墙体抗剪性能和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对施工质量及管理情况进行严格监管,经过本地区4次5级以上余震,房屋未出现任何破坏,通过实践验证了论证该加固方案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砌体结构进行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分别建立整体砌体房屋模型和不同的碳纤维加固模型,并对不同加固方案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比研究了各个加固模型的破坏形态、强度、极限位移等,为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砖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中,绵阳市大部分房屋均有不同程度破坏.本文对绵阳市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房屋所受震害、加固方案进行分析,对施工过程进行了跟踪调研.经过几次明显震感的余震后,经检测,加固过的房屋未出现任何破坏,表明:(1)依据现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加固的房屋,抗震能力明显增强.(2)依据墙体破坏程度和墙体承重与否,对墙体采用不同的加固...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两栋砖砌体房屋模型(一个用钢筋网水泥砂浆加固,简称JZF;另一个为未加固的砖砌体房屋模型,简称ZF)在模拟地震振动台上进行的对比试验,对钢筋网水泥砂浆加固的砖砌体房屋的破坏机制和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城区内大部分房屋破坏严重。对曲山小学砖混结构教学楼现状进行勘察,给出了其震损特征;借鉴文物加固原则,结合已有震损房屋的加固方法,提出了遗址房屋保护性加固方案和施工流程。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对加固后的曲山小学教学楼进行了应力和位移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能确保结构在7度(0.1g)地震作用下不倒塌。对加固方案的经济性分析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加固方案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田林某住宅楼墙体和楼面的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基础形式的持力层选择不当,引起地基破坏,导致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是造成房屋开裂的主要原因,通过不同的方案比较,提出了安全合理,经济实用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7.
现存的城镇老旧房屋主要有相关设计标准偏低、材料强度不高、整体性不足、建造方式混乱、布局不合理、房屋密度高、资料不全的问题,其检测鉴定及加固处理相对困难。调查表明,老旧房屋的破坏形式主要为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变形、基础开裂和墙体的倾斜变形、局部破坏、开裂错位、节点连接失效以及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剥落、开裂、钢筋锈蚀等。对于不同的破坏形式应采用不同的加固方式。文章以某砖混结构房屋进行实例分析,通过现场检测和PKPM模型验算,分析了房屋的主要受损情况。考虑经济、安全、施工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对出现裂缝错位的墙体、承载能力不足的混凝土梁以及布局极不合理的楼梯等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处理方案,为城镇老旧房屋的加固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栋由山体滑坡而遭受破坏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除对山体的边坡进行了加固处理外,还采用了托板换墙的施工方案对受损房屋有关部位进行了加固修复。投入使用后,经受住了多次的台风暴雨季节考验,证明该加固方案简单、易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钢筋钢水泥砂浆加固砖砌体房屋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两栋砖砌体房屋模型在模拟地震振动台上进行的对比试验,对钢筋网水泥砂浆加固的砖砌体房屋的破坏机制和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加固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加固实例,对产生多种受力,变形裂缝的混凝土小砌块房屋,通过调查检测,在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砌体强度及裂缝成因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和加固计算,并采用合理的加固方案,有效提高了房屋整体性和构件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从汶川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入手,结合震后房屋破坏的情况,分析房屋损坏的原因,提出土木工程师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砌体结构房屋的设计表现为建筑布置决定结构墙体的数量及面积。在地震作用下,基底剪力由地震方向的墙体承担,墙体数量越多,墙体面积越大,房屋抗震能力就越强,墙体面积对砌体结构抗震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从地震震害中找出墙体面积与结构破坏之间的规律,通过对2008年汶川地震中大量震损房屋震害的分析,研究了墙体面积与结构破坏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现有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墙体面积大小的指标来估计砌体结构的在地震下的破坏程度。将该指标应用于一幢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评估中,并通过与现场震害的对比说明了该指标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评估指标可以用于估计砌体结构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13.
建筑结构地震灾害损失的动态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结构地震灾害损失的大小与地震发生的概率及强度、结构的抗震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地震发生概率及强度的随机性和结构的抗力随时间变化,提出了地震灾害损失动态预测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农村建筑抗震调查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我国各地区地震灾后的建筑物破坏情况,依照抗震鉴定标准和抗震设计规范的基本思想,对农村建筑从综合抗震能力作了综合抗震鉴定,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结合村镇建设改善农村建筑综合抗震能力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四川江油震后多层砖房的破坏和安全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震作用是造成砖混结构破坏的直接原因。通过地震灾后现场调查和检测,分析了砖混房屋破坏的特征和原因,对地震灾后危房进行了安全鉴定,提出了砖混危房加固的建议和措施,对今后砖混房屋的改造和新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5.12地震后,使四川省多数城市及农村房屋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彭州市作为本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也不例外,部分镇区及农村房屋损坏较为严重。文章针对彭州市城市及农村房屋特点,分析房屋的受损原因及加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精确地震短期临震预报难以实现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从城镇总体规划的层面来合理规划防灾空间和避灾建筑,通过提高这些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来保证其在地震发生时的正常使用,同时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既有建筑的抗震鉴定与加固改造,以实现科学设防、最大限度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根据芦山地震现场实际的调查情况,针对砌体结构房屋的墙体、楼梯、挑梁等震害特点,分析了其破坏成因,并提出了若干房屋修建建议,以期提高农村房屋的抗震能力,为今后农村房屋的建设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亚莉 《山西建筑》2006,32(13):45-46
从建筑施工方面对多层砖混房屋抗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确保施工质量对多层砖房抗震的重要性,就目前多层砖房施工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20.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了震区的大量砖混结构房屋的破损,其中很多轻度破坏房屋可以通过加固后仍可继续使用,介绍了砖混结构的加固原则、方法,以期共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