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时间的按比例分配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最根本的规律。有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就存在着这个规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分工的出现并日趋复杂,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被分割为若干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生产部门,整个社会生产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要想获得与满足人类社会各种需要相适应的各种物质资料,就必须分别付出与生产各种物质资料相适应的社会劳动量,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于不同生产部门。(否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只有人类自身生产而没有物质资料生产的人类社会或只有物质资料生产而没有人类自身生产的人类社会都是不存在的。正是由于两种社会生产的同时存在,才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但是长期以来,社会重视了物质资料生产的价值和补偿,忽略了全社会所必需并受益的人类自身生产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补偿。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各方都在呼唤人们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妇女的生育价值!并努力寻求科学可行的办法,以解决妇女生育价值的社会补偿问题。本文试就此作些粗浅的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总供需的平衡李协和一、社会总供需平衡的意义经济科学的常识表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国民经济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和基础。物资资料生产的成果就是社会产品,而社会产品的生产是由物质生产部门进行的。物质生产部门进行生产时,...  相似文献   

4.
论妇女的家庭劳动与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以来,特别是由于近年来出现了严峻就业形势之后,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就业理论、就业政策提出了质疑,其中,也包括妇女的就业问题.一、妇女、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妇女和家庭在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方面曾发挥、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其伟大的作用.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决定人类社会能够得以存在、延续和发展的两种物质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为人类生存提供必需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的生产.显然,没有这种生产,人类无是法生存的.在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妇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比无疑是居第一位的.人类自身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是妇女.他们为此付出的精力、时间、心血是无法估量的.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只把生育看作是妇女的事,是家庭的私事.从而抹煞了妇女生育的社会性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人们通常的理念和话语中 ,社会生产是指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然而 ,当我们站在人类历史的制高点 ,以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思考与审视社会生产问题 ,就会清楚看到这种传统观念的局限性和过时性 ,它应当被合理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观念所取代。这个新观念就是 :人类社会生产是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精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人类生存环境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协调统一。简言之 ,它是人自身的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环境生产四位一体的完整体系。物质生产 ,是人类衣、食、住、行、用等生…  相似文献   

6.
技术是指人类为满足自身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在现代社会,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技术的进步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而家庭则是指人类社会共同体的一种基本形式,是由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构成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它提供有规律的性控制、劳动力的再生产、经济协作、情感的满足以及重要的保障等多种功能。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家庭的产生和发展同社会物质生产的一定阶段相适应,并由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而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相互依…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发展现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程中,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政治表达和具体贯彻,也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内涵的拓展和贯彻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自身生产的基本思想和人类自身生产与社会发展观演进的科学规律。  相似文献   

8.
生产和需要的矛盾,是贯串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对客观矛盾。它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深入研究这对矛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生产和需要的矛盾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首先必须有人类的生存。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以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这乃是最简单,然而也是最基本的历史事实。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  相似文献   

9.
研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构成,是保证将社会生产纳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轨道的必要条件。随着耐用消费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人民群众的消费领域,对耐用消费品需求趋势的研究,就十分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这里,我就耐用消费品需求的特点及由此要求我们确立的经济方略,作一探讨。一人类的需求对象,在消费资料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曾十分精确地划分为三类: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由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是由低向高发展的,而消费资料的源泉又只能是生产力三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这一由低向高的发展趋势,就决定了三种消费资料的序列,即生存资料在先,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在后。不仅如此,还决定了  相似文献   

10.
社会需求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的需求理论为出发点,探讨如何从社会需求的和谐达到社会的和谐。一、研究社会需求、社会和谐的哲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活动归根到底产生于人类的需要。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①。以往我们根据马克思的论断,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对社会发展的规…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历史是物质生活资料的发展史。人们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资料。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谈到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时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2页)人类一开始为了生存和生活就必须向自然界索取,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这一索取过程中进行的。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就是在不断地追求富裕生活的历史。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人口多…  相似文献   

12.
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绿色营销是在国际社会普遍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产生的现代企业市场营销观念。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绿色营销是可持续发展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反映。可持续发展是绿色营销的理论基础,绿色营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绿色营销只有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实质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按其各个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来看,可分成为物质资料生产服务和为非物质资料生产服务两个方面。然而,仅仅从服务性方面去认识第三产业是不够的。第三产业的形成,意昧着原来由私人或企业内部进行的服务性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标志着社会两种生产,即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关于物质资料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对第三产业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里不再赘述。本文主要就第三产业的发展标志着人类自身生产高度社会化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和目标可持续性发展是既强调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强调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资源与环境能满足世世代代人的需要。早在50年代,人类就已开始这种努力。80年代以来,各国围绕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政策、技术体系。经济策略。农业,是人类生产活动最早的门类,也是对自然环境依赖最多的部门,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赖于农业的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子系统,农…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经历了5000多年的农业经济,300多年的工业经济,现在正步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提出既是经济学理论研究发展的结果,更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一、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自从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以来,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世界共同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普遍的实施,知识经济的兴起为人类找到了更加具体可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传统的工业经济是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依托,以物质产品的制造业为主体,以物质产品的生产及消费为主的非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  相似文献   

16.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日照开发区健康发展赵理民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是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协调发展,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人类求得生存和发...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要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本文试就社会精神生活的涵义、方式、规律,以及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的特点,谈一些粗浅的意见.一、社会精神生活的涵义人类社会是自我发展着的社会有机体,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就发生分化.按照人们的不同需要以及满足这些需要的不同的手段,我们大致可以把社会生活分为社会的物质生活、社会的精神生活、社会的政治生活、人们的日常家庭生活等领域.社会精神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和系统,是人们利用精神生活资料满足精神需要的活动.大家知道,通过物质生产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的活动,是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通过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18.
社会再生产包括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两个重要方面,而且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物质资料再生产是人口再生产的基础,是决定人口再生产的,因为没有物质资料的不断生产和增长,人类就不能延续至今和不断发展;但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再生产会对物质资料再生产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所以,在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执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近来上海经济学界部分同志,在探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时,持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发展生产、满足需要”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我有些不同看法,特提出来,希望展开讨论。我认为把“发展生产、满足需要”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內容,太一般化,它没有揭示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理由如下:第一,它没有揭示出社会主义所特有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大家知道,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人类社会就要灭亡.反过来说也是一样,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因为这样,生产是无目的无意义的。因此,从生产与消  相似文献   

20.
王晖  周勇 《人文杂志》2012,(5):61-66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知识化,知识和信息的生产需要依靠产业来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由此应运而生。其发展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工农业和服务业本身,另一方面,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满足人类包括物质文化需求、精神文化需求、人与人平等需求、社会稳定性需求等在内的文化需求。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活动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促进文化需求满足的机制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和组织、观念创新,促进了包括器物,制度和组织,价值和伦理在内文化因子的发展,并最终满足了人类总量日益增长,层次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文化需求导向的研究对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