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控制垂体移植免疫排斥,利用供体Wistar大鼠活化脾细胞(ASC)和(或)环磷酰胺(CP)对去垂体SD大鼠进行免疫耐受诱导,同时检测受体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及MLR,结果,ASC5×10^7/0.5ml/周2次或ASC联合CP20mg/kg.d2周,使移植皮片MST明显延长,致耐受体CD3,CD4,CD8细胞以及IL-2,IL-6和TNF显著低于排斥组。MLR显示,受体对特异抗原产生反应。表明A  相似文献   

2.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技术,对25例IDDM患者治疗前后及40例NIDDM患者血清可溶性sIL-2R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发现:IDDM患者血清sIL-2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治疗后血清sIL-2R水平下降;而NIDDM患因清sIL-2R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成纤维细胞介导IL2和IL3的基因疗法对骨髓移植(BMT)后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效果及机理。方法:将分别转染IL2基因及IL3基因的NIH3T3细胞以单独或联合方式移植至BMT的荷瘤小鼠腹腔内8d后,取出小鼠骨髓细胞检测杀伤活性的变化以及IL2受体的表达,并观察荷瘤小鼠的存活期。结果:IL3基因治疗虽然可加速BMT后造血重建过程,但对骨髓细胞的NK、LAK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L2基因治疗可明显提高骨髓细胞的杀伤活性;联合应用基因治疗后荷瘤小鼠骨髓NK、LAK活性及骨髓细胞CD25表达升高,明显延长大剂量化疗后接受BMT的荷瘤小鼠的存活期。结论:联合应用IL2和IL3的基因疗法能协同提高骨髓细胞IL2受体表达水平,提高骨髓细胞毒活性,增强BMT后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4.
CD3单隆抗体激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对抗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IL-2 联合刺激的反应性。结果发现CD3McAb能单独激活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激活浓度范围广泛。IL-2与CD3McAb联合应用有明显协同作用。经CD3McAb+IL-2刺激后,细胞类型主要是CD8^+细胞。激活后的淋巴细胞IL-2R表达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总甙对人T淋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流式细胞仪研究了雷公藤总甙对人T细胞亚群及对IL-2产生和IL-2RTac链表达的影响。结果证实T_Ⅱ可明显抑制PHA刺激的T细胞IL-2RTac链表达,抑制IL-2产生,且均有剂量依赖关系。T_Ⅱ对T细胞亚群中CD细胞和CD细胞从G_0/G_1期到S+G_2/M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两者受抑制的程度不同,其中对CDT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提示雷公藤总甙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抑制IL-2自泌环路,降低体内活化的T细胞数量,调整T细胞亚群比例,从而恢复异常的免疫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流式细胞仪研究了雷公藤总甙对人T细胞亚群及对IL-2产生和IL-2RTac表达的影响。结果证实TⅡ明显抑制PHA刺激的T细胞IL-2RTac链表达,抑制IL-2产生,且均有剂量依赖关系。TⅡ对T细胞亚群中CD^+4细胞和CD^+8细胞从G0/G1期到S+G2/M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严重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患者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IL-2活性的变化。方法:对15例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MLR)、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及IL-2活性进行测定并与1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AMLR、MLR的每分钟脉冲数(cpm)及IL-2活性治疗前分别为2462、9815、89U/ml,治疗后分别为3665、15143、108U/ml,对照组AMLR、MLR的cpm及IL-2活性分别为5010、21787、174U/ml。结论:提示患者的免疫调节功能缺损,异常的免疫调节功能不仅与细胞因子作用有关,还与焦虑抑郁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联合检测大肠癌患者血清sIL-2R与β2-MG的临床意义,以酶联双抗体夹心免疫法及免疫免疫法对70例大肠癌患者血清sIL-2R与β2-MG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发现大肠癌患者血清中二者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与Dukes分期有明显相关性,根治术后其水平明显下降,提示:二者联合检测对大肠癌的辅助诊断,疗效评价,预后监测有指导意义,且具简便,无创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通过家兔急性实验性血清病模型和临床慢性肾小球肾炎(GN)病人探讨了雷公藤多甙(CTW)加输新鲜血浆治疗GN疗效观察。模型组家兔与临床病人所得实验结果基本相同。治疗后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显著下降。补体溶解免疫复合物后性水平明显上升,与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GN病人治疗后CD_3、CD_8T细胞无变化,CD_1明显下降,P<0.01。CD_1/CD_8比值由常规疗法的2.12下降到1.33。细胞因子治疗后。IL-8、sIL-2R、IL-2、IFN和TNF均明显下降,与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1。肾脏病理损伤程度与未治疗组相比明显减轻。从本实验结果看出,雷公藤多甙加输新鲜血浆治疗GN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在MLR中,IL-4诱导的特异CTL的杀伤活性强于IL-2,但IL-2对CTL的促增殖作用强于IL-4。用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BL-E在裸鼠建立了人的实体瘤模型。用人IL-4十人rIL-2联合诱导的人LAK细胞注入荷瘤裸鼠,同时输注细胞因子。结果显示IL-2组疗效好于IL-4组,IL-2+IL-4组疗效和IL-2相似,但可延长肿瘤形成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在MLR中,IL-4诱导的特异CTL的杀伤活性强于IL-2,但IL-2对CTL的促增殖作用强于IL-4。用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BL-E在裸鼠建立了人的实体瘤模型。用人IL-4十人rIL-2联合诱导的人LAK细胞注入荷瘤裸鼠,同时输注细胞因子。结果显示IL-2组疗效好于IL-4组,IL-2+IL-4组疗效和IL-2相似,但可延长肿瘤形成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肿瘤化疗药物对人LAK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四氮唑(MTT)法分别检测顺氨氯铂(PDD),丝裂霉素-C(MMC)、阿霉素(AMD)、氟尿嘧啶(5-Fu),阿糖胞苷(Ara-c),长春新碱(VCR)对IL-2诱导人外周血LAK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与LAK细胞对胃癌细胞的相加杀伤作用。①MMC、ADM、5-Fu、VCR对IL-2诱导LAK细胞活性稍有下降,Ara-C能抑制IL-2诱导LAK细胞活性,PDD对IL-2诱导LA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IL—2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方信  邓芝云 《上海医学》1995,18(3):135-137
作者对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PHC)及3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IL-2水平、IL-2R及sIL-2R表达和血清sIL-2R水平进行检测。发现,患者PBMC的IL-2水平及IL-2R表达明显下降,而血清的sIL-2R水平呈显著升高,但患者PBMC培养上清sIL-2R与正常人相比,差异不显著;而患者与正常人PBMC的IL-2R与sIL-2R呈正相关,血清sIL-2R与上清IL  相似文献   

14.
作者用ELISA法研究了冻存对人外周血革个核细胞(PBMC)产生白介素2(IL-2)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存后PBMC产生IL-2能力明显增强;去除CD8+细胞或加入消炎痛后,PBMC产生IL-2能力增强,且与PBMC冻存后产生IL-2水平相同。研究提示:冻存过程有可能通过抑制PGE2分泌细胞及使CD8+细胞失活,使PBMC增加IL-2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探讨联合应用成纤维细胞介导和IL-2和IL-3的基因疗法对骨髓移植后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效果及机理。将分别转梁IL-2基因及IL-3基因的NIH3T3的细胞以单独或联合方式移植至BMT的荷瘤小鼠腹腔内8d后,取出小鼠骨髓细胞检测杀伤活性的变化以及IL-2受体的表达,并观察荷瘤小鼠的存活期。结果:IL-3基因治疗虽然可加速BMT后造血重建过程,但对骨髓细胞的NK,LAK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介素2(IL-2)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中的变化,我们检测了80例NIDDM患者血清TNF和IL-2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发现NIDDM患者TNF水平显著增高(P<0.0001),IL-2浓度显著降低(P<0.0001)。患者的血清TNF、IL-2水平与其空腹血糖、体重指数、舒张压、眼、肾病变及是否应用胰岛素无显著相关关系。NIDDM患者血清TNF、IL-2水平异常,提示可能有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7.
褪黑素对H22肝癌小鼠的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褪黑素(MLT)对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方法;以H22肝癌小鼠为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及四甲棋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荷瘤小鼠的各项免疫指标。结果;MLT能提高荷瘤小鼠(D4+/CD6+值,协同IL-2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强脾细胞NK及LAK活性,促进IL-2的诱性,并且MLT能抑制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延长其有活时间,与IL-2存在性。MLT在体外对H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卵巢恶性肿瘤(MOT)与细胞免疫的关系,对40例MOT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NC)妇女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了同步检测及相关性研究。结果:MOT组IL-2、CD+3、CD+4、CD+4/CD+8均低于NC组,sIL-2R、CD+8均高于NC组(P<0.01~0.001),其中CD+3、CD+4、CD+4/CD+8与IL-2呈正相关,与sIL-2R呈负相关(P<0.01~0.001)。提示本病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CD+3、CD+4、CD+4/CD+8值的降低与IL-2活性下降和sIL-2R水平增高有关,它们均可能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检测了84例冠心病病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变化。结果显示,冠心病病人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CD4,CD4/CD8明显降低,而CD8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且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变化较不稳定心绞痛(UA)和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更明显。1周内病死的AMI病人sIL-2R和CD8的增高及CD4和CD4/CD8降低较存活者更明显(P<0.001)。提示血清sIL-2R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与冠心病的病情和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按Dixon方法制造血清病型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进而研究发病机制,模型AESSR血清CI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CMS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sIL-2R,IL-8,IFN,TNF和IL-2水平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值。CIC与CMSC呈高度负相关,r=-0.9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