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修复工作是一项对馆藏破损档案进行抢救,以恢复档案历史原貌为技术内容的治理性工作,它是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基础,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都非常重视档案的修复工作,据了解,1990年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档案的抢救经费就达1.14亿元 ,截止1999年底,全国已抢救的重点档案约500余万卷,同样,近十年来,上海档案修复工作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但在人力、财力的投入上加大了力度,而且在设备的更新和技术人员的培养方面加快了步伐,有效地提高了破损重点档案的抢救速度,延长了档案寿命,保护了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
论档案修复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鹏  王宜欣 《北京档案》2005,(12):16-19
档案修复,就是"对破损档案进行修正、恢复、去除档案中对耐久性不利的因素,使档案恢复原来的面貌,提高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是档案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延长档案寿命、保持档案原貌、满足长期利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档案修复的基本原则,是档案工作者在传统修复技术及长期档案修复实践的基础上,就档案修复工作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达成的共识,主要有保持档案原貌原则、最小程度干预原则、可逆性原则、制定修复方案以及建立修复档案.档案修复基本原则的形成和运用,对档案修复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档案修复实践的丰富,档案修复的对象、材料和方法都有了新的变化,档案修复基本原则的含义也有了新的发展.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总结和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档案管理部门正在实施档案现代化管理,引进、购置各类软件,设计、应用各类复杂的程序,大力推进“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这是时代潮流,无可厚非。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呼吁:大量的纸质档案应该尽快修复。在大力发展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同时,应大力加强纸质档案的维护工作。一、纸质档案维护现状在长期的保存过程中,纸质档案从外观色泽到内部结构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损坏变质,因此,每隔一个时期,纸质档案就有个修复的过程。目前,纸质档案,尤其是那些历史档案正遭受严重侵蚀,亟待整理修复。笔者在基层综合档案室工作,在协作组相互检…  相似文献   

4.
馆藏档案数字化现已成为国家档案馆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拓展资源共享空间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由之路。开展档案数字化,必须基于档案实体,因此,档案的修复保护工作则必然成为数字化工作的基础。传统的档案保护工作一般由库房管理人员对馆藏档案具体破损情况进行检查、登记,并根据轻重缓急作出档案修复计划,将需要修复的档案提供给档案修复室进行抢救。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在大规模开展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古籍修复档案的价值,对修复档案整理的难点作出详细说明。结合工作实践,深入剖析修复档案的质量缺陷和一些客观情况,提出建立和健全古籍修复档案的具体建议、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建立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档案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内容,于藏品的合理保管、科学修复、学术研究及活化展示等方面意义非凡。随着行业体系逐步完善,博物馆从业者对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的认知与实践皆有所深入,却仍显现出一些不足。本文从档案资料收集、内容表述、记录形式、管理体系等方面分析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档案所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应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建立规范的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的必要性,并对规范的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应包括的内容进行了介绍说明。相信随着不断修订完善,规范化的保护修复档案必将在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淑艳 《云南档案》2008,(10):47-48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档案在建设新农村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如何创造性地把档案工作落实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工作中,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档案部门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档案承载着历史,记录着历史,是人类记忆的宝物,但由于频繁的使用,造成了大量的档案破损,抢救修复破损档案已成为当前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破损档案的修复技术有传统的手工修复和电子化修复两种。本文以破损地质档案修复为例,着重介绍破损档案的电子化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时代初见端倪,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正在来临,这使得全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日渐增强,对档案工作信息化的要求也日趋迫切.档案事业要想在这样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快档案工作信息化进程,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唐朝是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时期,在历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唐朝档案不仅种类完备,同时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本文拟对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以期对当今图书档案的修复工作略尽绵薄。  相似文献   

12.
面向网络优化档案利用工作三要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档案信息网络化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促进档案利用工作不断发展的同时 ,对档案利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档案工作者、利用者和馆藏档案构成了档案利用工作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 ,面向网络优化档案利用工作三要素 ,无疑可以促进档案利用工作在网络环境下的稳步发展和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纸质档案的修复是采用一定技术,通过特殊工艺和方法对档案进行修整,恢复其原貌,提高耐久性,从而达到一定程度延长档案寿命的工作。通过多年的档案修复工作,我们认为影响纸制载体档案修复质量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用于修复使用的材料;二是修复室的环境;三是档案修复技术等。要提高档案修复质量,必须把好以上三关。  相似文献   

14.
随着档案室工作的深化和档案馆事业的发展,各种门类的档案数量急剧增加,使馆、室档案数量日益丰富、结构日渐完善.但是,与之俱来的是收藏的档案玉石不分、鱼目混珠,造成了人、财、物的浪费,开展档案鉴定工作已成为档案部门当前面临的几个主要新课题之一.本文就档案鉴定的意义、原则和管理等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曹晋 《档案管理》2015,(6):53-54
2003年11月,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首次提出建立文物修复档案管理系统.但是,由于长期对文物修复档案的忽视、技术的保守等原因,导致大多数博物馆和修复组织都没有严格按"规范"执行,文物修复档案管理仍然处于缺失状态,非常不利于文物保护,也阻碍了文物工作的发展.所以,建立健全记录文物修复详细过程、科学方法、使用材料以及具体措施等的档案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古籍修复档案是修复实践活动的具体过程与本来面貌的真实记录和反映,有着丰富的内涵构成,具有科学研究、规范管理和古籍整理的价值属性,基于价值属性构建的古籍修复档案,对于建立古籍修复研究教育机制、转变修复工作管理模式和推动古籍整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档案修复工作是一项对馆藏破损档案进行抢救,以恢复档案历史原貌为技术内容的治理性工作,它是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基础。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都非常重视档案的修复工作。据了解,1990年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档案的抢救经费就达1.14亿元,截止1999年底.全国已抢救的重点档案约500余万卷。同样,近十年来,上海档案修复工作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但在人力、财力的投入上加大了力度,而且在设备的更新和技术人员的培养方面加快了步伐,有效地提高了破损重点档案的抢救速度,延长了档案寿命,保护了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8.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核心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当前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目前抢救修复工作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真实含义和必须遵守的原则。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核心问题。在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工作中应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管理,贯彻工程化管理思想,建立操作规范与质量检验标准,加强人员培训和经费管理,以确保抢救修复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工作自2006年开展以来,取得不小的成就,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为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工作向纵深方向推进,我们有必要审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的优化问题.本文在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最优化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修复优化的途径,并指出实现优化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沈阳市档案馆研究的“破损单页双面字档案、底图档案修复加固技术”,于1998年开始研究,2001年被确立为国家档案局科研项目,2002年11月2日通过国家档案局组织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技术解决了多年来用传统手工方式无法修复单页双面字脆变档案、碎片档案及底图档案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