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口腔门诊是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当患口腔疾病进行就诊时,许多经血液传播的疾病都可以通过沾有血液、唾液的口腔器械和医务人员的手传播,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加强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管理,控制口腔治疗中的医院感染,保证口腔器械临床使用的安全,确保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已经成为现今口腔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1口腔治疗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和存在的问题有1.1医院感染观念不强:医务人员缺乏医院感染知识,无菌观念不强,消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门诊妇科治疗室的感染隐患,探讨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调查门诊妇科治疗室的感染隐患,制定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结果:门诊妇科治疗室感染管理工作尚不规范,在管理制度执行、人员培训、监督机制、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理念、无菌操作、洗手依从性、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存在着医院感染隐患。结论必须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基层医院院内感染存在的问题及预防对策。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11月两年两次走访我县5所县级医院和12所乡镇卫生院进行实地查看院内感染的控制与预防工作。结果:基层医院在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存在严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诸多问题。结论: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基层医院的院内感染控制与预防工作。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强化抗生素宏观管理,开展抗生素相关知识培训。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等措施均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院内感染的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方法。方法:从日常工作中发现医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总结管理措施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结果:健全管理组织,开展监测,加强质控,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管理与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管理层的重视和管理人员全员参与,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强胃镜室的规范化管理,防止因胃镜清洗消毒不当引起医源性感染,提高胃镜室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自律性,使患者有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方法:对胃镜室存在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胃镜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定完善的工作程序,加强督导和检查力度。结果:对胃镜室进行规范化管理,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等奠定了基础。结论:对胃镜室进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制定干预对策。方法:对医院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创伤性操作、及病原菌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住院时间长、年老体弱、有侵入性操作者感染率明显增高,不合理抗菌药物应用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和菌群紊乱,消毒隔离措施不严增加交叉感染的可能。结论:加强医院病房管理、认真落实洗手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侵入性操作、做好感染者的消毒隔离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均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自从1984年国外报道了首例医护人员由于职业暴露导致艾滋病病毒感染以来,我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情况不断发生并呈上升趋势。产科医护人员在对孕产妇进行诊疗护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分泌物、羊水、血液等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医务人员在发生职业暴露后都能按正确的程序进行局部处理,做好HIV职业暴露的防护度暴露后的预防、处理措施,及时报告,定期随访。同时了解产科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现状,重视医疗职业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医院防护基础建设,重视自身防护和暴露后的预防,提高医护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现将产科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低综合性医院儿科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措施。方法:通过分析综合性医院儿科院内感染高发的原因,建立建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加强病房管理,合理安排病房,加强抗生素的管理和合理应用,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以控制儿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结果:针对结合儿科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结论:建立建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对控制儿科院内感染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各类手术患者24950例,开展手术室护理管理,就其与医院感染控制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4950患者中,切口发生感染35例,占0.14%,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并加强执行力度,在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同时,也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降低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做到有效预防。方法:怎样正确处理、评估、报告;预防感染的机理、失败的原因、效果评价。结果: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面对更多的是潜在的传染源。结论:医务人员被HIV感染的危险性是存在的,但发生率却是很低的;重要的是要做到普遍性防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医院各科室的再生器械实施集中供应管理。方法:调整工作模式,完善工作流程,跟进沟通环节,加强质量管理。结果:通过实施再生器械的集中供应管理,保证了物品回收、发放及时、安全,清洗质量合格,包装准确,确保了无菌物品的质量。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结论:实施再生器械集中供应管理工作,降低了医院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减轻护理人员缺乏的压力,有助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相关要求的落实,保证供应质量,控制职业暴露和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2.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均带来严重危害。本文就本院发生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寻找出医院内感染的主客观印发因素,分析当前在医院内感染监控的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广大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问题的严重性,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手术室存在的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手术室感染控制的重点环节,制定出手术室感染管理考核标准,并按照考核标准加强日常督导检查。结果:手术室医院感染得到了控制。结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能有效保证手术室的医疗安全,提高手术室的感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妇产科医疗纠纷常见原因,进行分析,找到相关的防范措施,以减少纠纷的发生。方法:根据本医院所在地区及搜索的相关信息,总结妇产科特别是产科常见的医患纠纷,分析其原因,并由此找出防止医患纠纷发生的主要措施。结论:妇产科特别是产科最常见的医患纠纷都是围绕新生儿及孕产妇病情变化快、医务人员处理不及时或错误导致的,只有加强医务人员自身职业素养、提高诊疗能力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并做好对患者的宣传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减少甚至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主要是探析了妇科门诊手术室感染的因素以及相关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首先分析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其次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主要是从感染管理、人员培训、无菌制度、器械管理、废弃物管理以及加强职业防护等方面入手进行浅析。结果:通过有效的管理和预防,降低发病率和继发感染等疾病的发生。结论:加强对门诊手术室的感染管理,不仅能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还能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院供应室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对策。方法:按照医院消毒供应室的验收管理标准,重视建筑的科学合理布局和各个环节处理再生物品的质量,加强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实时监测和操作管理等,密切留意对于一次性物品和无菌物品的管理和发放等。结果:通过对供应室人员强化专科理论学习,规范各项工作的操作规程,加深责任意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建立健全医院供应室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供应室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感染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预防依据及治疗建议。方法:选取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医院感染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调查研究该院201385例住院患者有5689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平均感染率为2.82%,其中每年度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依次为3.21%、3.11%、2.82%、2.38%,住院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并未随着病例数的增加而升高,而是相对平稳,有下降趋势,说明该院医院感染控制有方。结论: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不可避免,医院建立有效的防控体系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笔者探讨了2006年1月~2009年9月手术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的监测结果,分析超标原因,寻找容易超标环节,2009年9月后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杜绝了手术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监测结果的超标,有效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欣颖 《妇幼健康》2004,(4):58-59
所谓“洁癖”,是指在讲究卫生方面瞻前顾后,尤其最注意手的卫生,每天要洗几十遍,每次要打三遍肥皂,每接触过一件东西,就得把手洗一次,不然就痛苦万分,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先是洗手,然后洗手臂、胳膊肘,甚至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我院妇产科医院感染情况,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妇产科540例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医院感染的发生状况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共出现14例医院感染病例,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9%,其中,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以及手术切口是四大最易出现感染的部位;住院天数与感染率成正比关系;部宫产手术组呼吸道、会阴切除术组手术切口、子宫切除术组尿道为感染率最高部位。结论针对不同患者群体最易出现感染的部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控制妇产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