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自稳状态破坏导致免疫病理损伤和功能障碍的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应用为临床早期诊断、疾病活动度监测及预后和治疗效果评估提供重要价值。蛋白质组学是寻找自身免疫病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方法, 其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一定进展,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 未来蛋白质组学将发挥更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是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剂诱导多种细胞产生的, 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目前常用的细胞因子检测方法包括生物活性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细胞因子参与了众多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 不仅可以作为疾病重要的生物标志物, 还能够用于不同自身免疫病的鉴别诊断, 是疾病临床过程监测及预后的重要靶点。此外, 针对细胞因子的抗体和小分子抑制剂被逐步应用于临床, 也为自身免疫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本文论述了不同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PBC的临床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生物化学、免疫学、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其中血清抗体标志物为重要依据。PBC患者的主要血清抗体标志物包括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核抗体(ANA)。ANA中抗gp210抗体和抗sp100抗体对PBC的诊断最具临床价值。该文针对PBC特异血清标志物抗sp100抗体的特性、临床意义及其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谱在自身免疫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ANA 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ENA多肽抗体谱用免疫印迹法.结果 729例患者中,有58例自身免疫病患者,其中SLE 31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2例,干燥综合征13例,硬皮病和皮肌炎各1例.所有自身免疫病患者的ANA均为阳性,但SLE患者的ENA抗体谱中可显示抗nRNP、抗Sm、抗SSA、抗SSB、抗dsDNA等抗体阳性;而干燥综合征患者仅抗SSA或抗SSB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仅显示抗Jo-1抗体阳性;硬皮病患者仪显示抗Scl-70抗体阳性.结论 ENA抗体谱对种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身免疫病患者ENA多肽抗体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BT检测抗Sm、抗Rib、抗u1RNP、抗SSA、抗SSB、抗SCL—70及抗J0—l抗体等.有助于SLE、MCTD、SS、PSS及PM/DM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本文应用IBT对129例各种自身免疫病进行了检冽分析。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依据临床表现以及生物化学、免疫学、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其中血清抗体标志物为PBC诊断的主要依据。该文就目前临床上常用及新近发现的PBC特异抗体标志物的特性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产微柱凝胶抗球蛋白卡(MGAC)常规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MGAT)与试管抗球蛋白技术(TAT)平行试验,鉴定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同时,采用该两种技术检测新生儿溶血病及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标本以评价国产MGAC的血型血清学诊断价值;应用前二种技术与凝聚胺技术(MPT)平行试验,检测已知IgG抗体的凝集效价来评价国产MGAC检测IgG抗体的敏感性。结果MGAT与TAT的检测特异性完全一致,其检测敏感性接近TAT,而高于MPTI.2个凝集梯度,在新生儿溶血病及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血型血清学诊断中,MGAT与TAT的结果也基本一致。结论国产MGAC可常规应用于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孕妇产前IgG抗体效价检测、新生儿溶血病及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血型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清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肾小球基膜(GBM)、抗蛋白酶3(PR3)、抗Ku抗体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AIHA患者133例,同期收治的患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5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3例、甲状腺自身免疫病10例、硬皮病4例和其他疾病6例)和健康体检者106例;4种抗体检测均采用免疫印迹法。结果与体检者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比较,AIHA患者抗MPO、抗GBM、抗PR3抗体阳性数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原发性AIHA患者比较,继发性AIHA患者抗GBM抗体阳性数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应用抗MPO、抗GBM、抗PR3抗体诊断AIHA的灵敏度分别为74.4%、45.1%和82.0%,特异度分别为93.3%、95.3%和92.5%。各研究对象抗Ku抗体阳性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等因素后血清抗MPO、抗GBM、抗PR3抗体仍与AIHA的发生相关。结论血清抗MPO、抗GBM、抗PR3抗体可能是诊断AIHA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是自身抗体结合足细胞靶抗原后激活补体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和蛋白尿。近年研究已发现中性肽链内切酶、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醛糖还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2、α烯醇化酶、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等足细胞靶抗原。抗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是诊断和治疗MN的新兴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病,以滑膜血管翳形成为特征,最终导致软骨破坏、骨侵蚀和关节残疾。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RA的结局。迄今,对RA诊断价值最高的生物学标志物是抗环瓜氨酸肽自身抗体(ACCP)。本文对ACCP的形成及其在RA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connectivetissuedisease—associatedinterstitiallungdisease,CTD—ILD)是结缔组织疾病的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诊断方式复杂,且在疾病早期阶段难以发现,预后极差,目前治疗手段有限,因此早期诊断,及早干预极为关键。CTD.ILD血清生物标志物检测简单易行,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对血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趋化因子CCL家族和CXCL家族、IL家族、肺泡上皮蛋白、糖蛋白、骨桥蛋白、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氧化应激标志物、抗Jo-1及抗CADM一140等方面。本文就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的血清学生物标志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抗Ro-52 kDa自身抗体与抗SSA抗体的关系及其在中国人群中SLE和SS等自身免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其中SLE 50例,SS 50例,其他自身免疫病30例,50例健康者血清作为对照,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所有标本中抗Ro-52与抗SSA抗体,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标本ANA核型.结果 抗Ro-52和抗SSA抗体阳性率在SLE患者中分别为60%和64%,在SS中分别为72%和82%,在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中分别为30%和23.33%,均高于健康对照组(6%),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Ro-52和抗SSA抗体阳性对诊断SLE和SS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二者的确切关系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在患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到针对多种细胞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SSc抗体对于诊断的重要性日益得到认可,已作为临床分类标准的证据。基于存在的自身抗体类型可对患者进行亚组分组以便于诊断和管理,本综述从SSc特异性抗核抗体、SSc非特异性抗核抗体、及除抗核抗体外其他自身抗体三方面总结了SSc相关的自身抗体,探讨了其在疾病诊断及预后价值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范列英 《检验医学》2023,(12):1111-1114+1110
膜性肾病(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成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MN的病程具有异质性,有1/3的患者会自发缓解或病情稳定,有1/3的患者病情则会持续进展,如未能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将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因此,早期发现预后不良患者,及时规范治疗和定期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肾活检是诊断MN的金标准。近年来,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的临床应用极大地推动了MN的诊疗。最新的MN诊疗指南明确提出,在排除继发性MN后,符合MN临床表现和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患者不需要再进行肾活检来明确诊断。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等一系列新的MN潜在标志物被发现,对抗PLA2R抗体阴性MN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因此,加强MN新型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研究,综合运用相关生物标志物,将有助于推进MN的精准诊疗。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临床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大量不同的自身抗体,目前多将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作为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本文则对其抗体谱中阳性抗体作进一步分析,探讨相关抗体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身免疫性内耳病是由于机体产生了抗内耳组织抗体和/或细胞侵犯耳蜗、蜗后和/或前庭结构并引起相关结构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的诊断依赖于对病史、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和免疫治疗反应的综合考虑自身免疫性内耳病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药物为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抗核小体抗体(Anu A)对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JSLE)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4例JSLE患者,28例非JSLE患者及26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核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小体抗体、抗ds 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及抗Sm抗体;同时收集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nu A对JSLE诊断的敏感性为77.78%,特异性为96.30%;Anu A并联抗核抗体、抗ds DNA抗体及抗Sm抗体检测诊断JSLE的敏感性高于单项检测;Anu A与发热、口腔/鼻咽部溃疡、肺部损害、淋巴细胞绝对值、尿蛋白和补体C3正相关。结论 Anu A可作为诊断JSLE有价值的指导性血清标志物,其联合抗核抗体、抗ds DNA抗体及抗Sm抗体检测更有利于JSLE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3项自身免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中的表达情况及抗体滴度差异,探讨联合检测自身免疫抗体对AIH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3例AIH患者,7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75例健康体检者分3组进行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抗核抗体(ANA)和抗平滑肌抗体(ASMA)测定,应用免疫印迹法进行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原抗体(SLA/LP)测定,并对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IH组患者ANA,ASMA和SLA/LP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两组非AIH患者(P<0.05),阳性率分别为ANA(64.4%),ASMA(58.9%)和SLA/LP(27.4%);AIH组患者高滴度(≥1∶320)ANA检出率显著高于两组非AIH患者(P<0.05);3项自身免疫抗体联合检测诊断AIH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2%和97.3%.结论:联合检测3项自身免疫抗体及分析ANA抗体滴度,对AIH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及抗核抗体荧光核型,探讨其在PBC诊断及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已确诊的PBC患者67例及病例对照组70例,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PBC患者组阳性检出率以AMA-M2抗体、Sp100抗体及gp210抗体为主,抗核抗体荧光核型以核点型和胞浆颗粒型为主。AMA-M2抗体、Sp100抗体和gp210抗体在PBC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7.228,5.492和16.292,P0.01);而LKM1抗体、LC1抗体、SLA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特别是血清AMA-M2阳性是诊断PBC的重要指标之一,另外Sp100抗体、gp210抗体也是PBC诊断的特征性抗体,其对AMA-M2阴性PBC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肿瘤相关自身抗体(TAAS)作为癌症生物标志物已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 其在癌症的早期阶段表现出升高的水平, 并且在多种癌症中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本文介绍了TAAS产生的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并对肿瘤自身抗体作为生物学标记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