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司法部的“中国行动计划”实施三年以来,给中美两国正常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打击。近期美国一系列涉华诉讼引发了各界讨论,迫切敦促美国政府机构在保护知识安全的同时必须兼顾学术开放。美国最高科技政策决策机构决意出台实施指南,解决科技学术界的紧迫关切。中美两国领导人的线上会晤也就全球关切的议题进行交流合作,释放了积极信号,我国亦应鼓励科研人员继续进行跨国界的科学探索,努力促成和恢复中美在科技、人文等领域的正常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欧关系行稳致远和欧洲一体化水平持续提高,数字领域已成为中欧政策对话的重点、产业合作的关键纽带和科研交流的前沿窗口。但是,随着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受产业实力消长、俄乌冲突、中美竞争等因素影响,欧洲不断推进战略自主,构建“数字主权”和“技术主权”,中美欧三足鼎立的国际数字发展格局正在日渐呈现。当前中欧在数字领域的合作正持续深化,新形势下我国亟须调整优化对欧数字合作策略,在管控分歧、管理预期上采取更主动姿态,以扩大开放和优化公平竞争作为突破口,牢牢把握6G等数字技术标准、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业数据空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等合作方向,积极构建中欧数字合作新框架,力促中欧数字合作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3.
中美经贸摩擦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逆全球化趋势加剧.随着中美之间的竞争不断升级,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从贸易向产业、科技和金融等领域蔓延,两国经济脱钩风险开始显现.在产业领域,供应链转移难度与产业的产品复杂度密切相关,中国专利密集型行业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受中美经贸摩擦冲击较大,新冠肺炎疫情将进一步刺激高产品复杂度行业向境外转移.在科技领域,尽管中美技术脱钩在市场层面存在一定的阻力,但美国政府强推科技脱钩致使中美科技合作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现阶段,金融领域的脱钩风险总体可控,而新冠肺炎疫情却使中美在货币合作方面出现了脱钩迹象,需早预警严防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应全面客观把握全球化的演进规律和方向,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应对中美两国脱钩风险带来的重大挑战,以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中美建交之后便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目前科技合作已成为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美科技合作划分为“起步与发展-波折-深入发展”3个阶段,总结了不同阶段中美两国科技合作的背景与动机、形式及特点,最后分析了中美双方在合作中的分歧。  相似文献   

5.
中亚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十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合作日益深化,共同开创了睦邻友好、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中亚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召开推动双方友好合作迈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为推动中国—中亚合作迈向下一个“黄金三十年”,应进一步完善贸易和投资合作机制,挖掘跨境电商发展潜力,构建更加全面立体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农业和能源领域务实合作,创新农业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构建利益共享、安全稳定的能源战略合作关系,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积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加强多边协作,共同应对安全领域的新挑战,构建“中国—中亚安全共同体”;弘扬“丝路精神”,扩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合作范围,促进中国与中亚各国人民“心联通”。  相似文献   

6.
高远 《经济月刊》2013,(12):150-150
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安排部署下,10月14日,包头东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宝生物)在美国洛杉矶“中美省州经贸合作研讨会”上与美国的LipondInternational和Pureorg两家公司签订了一项合作框架合约,三家公司将共同开展东宝生物旗下的“金鹿”牌明胶、“圆素”牌胶原蛋白等产品在北美的销售工作。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美国科技法律的需求-供给分析框架”,对2011—2021年美国科技法律进行案例分析,由此得出:第一,从数量来看,美国关于科技方面的立法数量呈现增长趋势;第二,从领域来看,美国对科技的关注较全面,包括国家安全、教育、信息通信、农业、基础设施、能源、航空航天、企业创新和民生需求;第三,从对象来看,美国科技方面立法占比最大的是民生需求领域;第四,从趋势来看,美国立法越来越注重对标准和规则的制定;第五,从针对国来看,美国从2017年开始关于涉华科技方面的法律条款日益增多,对华科技打压呈日益激烈的态势。基于上述分析,中国对内应加强科技相关立法,增强立法针对性,并增加民生领域的科技投入;对外应积极应对美国对华科技打压,在国际标准和规则体系的制定中发挥主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飞  陈岚 《国际经济合作》2023,(4):78-90+94
美国和中国分别是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中在拉美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域外大国。鉴于地缘政治、经济联系和历史文化的长期影响,美国视拉美为“后院”,美拉合作以安全为导向,美国捍卫对拉美的绝对控制权。中国虽然同拉美的联系起步较晚,但中拉合作以发展为导向,尤其在经济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美竞争深刻影响国际格局和地区秩序。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两党基本形成共识,认为中拉经济合作触及美拉安全底线,遂在拉美开辟竞争战场,通过直接的干预性举措和间接的竞争性举措将大国竞争引入拉美。拜登执政后,美国加大干预中国和拉美经济合作的力度,规则化、制度化倾向愈发凸显。中国应积极谋划和制定推动中美拉三边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因应之策,避免在拉美地区陷入“新冷战”。  相似文献   

9.
中美两国在地质矿产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合作前景。美国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发达,地质矿产领域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水平较高。而中国也具备丰富的矿产资源,独特的地质条件以及雄厚的科技力量。目前,美国主要着眼于以下三个目的开展对华地矿合作:1通过国内和国际地学现...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澳大利亚的科技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一年里,为进一步提高同家研究与开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澳教育、科学与培训部推出了一些新的举措。科技界在“澳大利亚能力支撑”(BAA)计划框架下。围绕着“国家研究优先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国际科技合作活动重点突出,与美国、中国、印尼等同的科技合作关系都有了一些新的突破。在国际科技舞台上,澳大利亚2005年又有两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总之,2005年是澳大利亚科技发展平稳,但不平凡的一年。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两国在地质矿产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合作前景。美国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发达,地质矿产领域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水平较高。而中国也具备丰富的矿产资源,独特的地质条件以及雄厚的科技力量。目前,美国主要着眼于以下三个目的开展对华地矿合作:1通过国内和国际地学现...  相似文献   

12.
2009年8月5日,中国在公布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经济对话联合成果”中称,美国承认中国在市场改革方面不断取得的进展,并将切实考虑中方关切,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美国此次回应,到底对中国意味着什么?美国会尽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吗?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美国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因此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借机抬头,加强了对中国的贸易保护.美国2009年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来,在制造业产值、 制成品出口、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成效,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大国,美国的第二大贸易国,在美国进行制造业回归之时,也在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中美产品有了更多的竞争,随之而来的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本文介绍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分析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变化情况,总结出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特点.提出了中国应对美国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的措施,即推动中美在高新技术制造领域的投资合作、 努力拓展中美贸易自由化的新渠道、 鼓励和引导科技创新,力促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从国家层面对制造业产业集聚布局进行科学引导,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等.  相似文献   

14.
一、榕台农业科技的合作基础和互补性 1、科技合作的良好基础 福州与台湾一水相连,物流、人员往来便利,气候属同一区域的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福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是榕台农业合作的示范区;福州“台湾农民创业园”已规划30万亩。软环境方面,福州市具有政策、科技、教育、人才和信息等诸多综合优势;大力加强了各级政府职能机构的服务与效能建设;确立了包括鼓励榕台农业合作在内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新定位;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外、侨、台资投资保障的法规体系,近期福州市又出台了《关于促进榕台经济交往与合作的通知》、《促进榕台农业合作的意见(试行)》等政策;以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及为代表的省、市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榕台农业科技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5.
科技合作已成为中美在新时期探索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科技人才交流含义,提出了包括科技人力资源对比、科技人才流动性、科技与政策环境和交流成果4个要素在内的科技人才交流定性衡量指标框架。基于该框架对比分析了中美科技人才交流中的形势,进而在主导力量、交流现状、流动趋势和制度障碍层面得出了中美科技人才交流的4个基本判断,并对进一步促进中美科技人才交流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与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合作不断深入,在贸易、投资和科技合作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较快发展。从横向比较看,中美高技术产业合作落后于中国与欧、日的合作水平,尤其是在经贸领域。  相似文献   

17.
概述 科技在美国整体对外政策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最近两年来,美国在许多领域频频打出科技外交牌,如能源外交、环境外交、气候外交、卫生外交等。科技已经成为塑造美国外交政策的关键因素。 为了更好地研究科技在外交政策中的作用,美国国务院于1998年4月委托美国科学院下的国家研究理事会做了一项关于美国外交政策中科技作用的综合研究,同时不断加强与美国政府内部科技部门以及整个科技界的对话与合作。1999年下半年以来,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在各种场合发表题为“科技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不断强调“在当今不断…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和全球科技竞争显著升级的新形势下,广泛开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是我国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任务。文章基于人工智能、先进通信、量子科技、跨学科应用数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纳米科技等六大基础前沿领域约12.6万条论文数据,综合利用文献计量和大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全球位势及合作网络关系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构建“研究实力—合作地位”拓展伙伴框架,分析总结了我国在各基础前沿领域拓展国际合作关系网络的基本思路。研究发现,主要发达国家大多兼具发表数量和合作地位“双中心”地位,而我国在多数基础前沿领域是“全球发表中心”但并非“全球合作中心”。因此,我国需尽早谋划、精准识别,积极拓展国际科研合作伙伴关系网络。可从加快国家科技计划开放水平、探索国际合作新机制、营造高水平开放创新生态等方面出发,推出更多具有突破性和引领性的改革措施,提高我国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位势,加速向世界主要科学中心迈进。  相似文献   

19.
凭借先发优势和大量的人才与技术积累,美国在互联网和数字领域率先制定了行业标准,控制着全球数字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由此形成了全球范围的美式“数字霸权”,并呈现出美式价值观优先、滥用“双重标准”以及“小圈子”霸凌行径的鲜明特点。美式“数字霸权”有增加汲取全球数字经济红利、谋求主导全球数字治理规则制定提前布局的考虑,也是针对中国数字经济封锁的谋划结果。当前,美式“数字霸权”在全球数字规则和全球数字治理层面产生深远影响,也会抬升中美数字博弈的烈度,但其成效仍受到美国自身能力的限制。中国需要在常态化竞争中寻找合作空间,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数字丝绸之路”开展更为广泛的数字合作,增强中国关键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推动世界各国数字基础设施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15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巴黎协定》,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里程碑,但美国国内关于气候变化的政治态度和政策环境却并未因《巴黎协定》的达成而出现大的变化。一方面联邦政府继续按照"总统气候行动计划"的部署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不利影响和领导国际合作三大方向系统地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包括力推发电厂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等举措;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在美国仍是严重极化的议题,大多数国会共和党人和民间保守派仍对气候变化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并从立法、预算等环节设置障碍,阻挠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有效实施。对于中美气候合作而言,无论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如何,后《巴黎协定》时代的中美气候合作均有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空间,尤其是在政治敏感度较小的科技和能力建设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