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该文给出了包含云和辐射动态反馈的一维气体气候模型,根据Liapumov稳定性理论,以超熵产生作为气候为判据,讨论了云重温度变化率,太阳辐射、地表反照率和大气有效发射率与气候突变的关系,所得结论与实际定性一致。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变系数扩散的一维自组织非线性气候模型,取热流输系数为D(x)=D0(1-x^2),运用超熵产生理论讨论了CO2浓度地加与气候突变的稳定性关系,得到突变时CO2浓度的临界值,所得结论基本上符合近代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特征,也与有关文献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3.
气候层次理论及其应用(Ⅱ)——气候突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首先用超熵产生作为判据,讨论了北半球气温的突变情况。其结果,与记录相符.而后,在气候层次理论和非线性动力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气候突变的三种机制;跃迁突变、“贯穿”突变和转换突变。  相似文献   

4.
利用1961-2020年赤峰市巴林左旗站、赤峰站、林西站共3个站点的气象资料,使用气候倾向率、累计距平法和信噪比法等方法对赤峰市近60a年季平均地温(0cm高度)、平均气温(200cm高度)的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气候因子的突变年份进行了判定,并对地温与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2020年赤峰市地温和气温均呈波动性上升趋势,三站点地温平均气候倾向率为0.39℃/10a,气温平均气候倾向率为0.29℃/10a,冬季地温对气温升高响应最为强烈。1961-2020年来赤峰市地表温度和气温均经历由“冷”—“暖”的变化趋势。突变年份集中在1986-1996年间,地温突变相对滞后于气温突变。1961-2020年赤峰市3个气象站采集的年累计降水量均存在二次突变的现象,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降水突变与地温突变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当降水量发生突变呈减小趋势后,0cm地温则有升高趋势,这种现象在夏季(雨季)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分析了南极西湖岩芯(长146cm)中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结合^14C定年技术,发现近2000年来,地球化学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含量变化与沉积环境密切 相关,尤其是稀土元素总量∑REE出现峰值时,往往反映了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而元素含量较稳定时,往往与干旱寒冷的气候条件相对应,近2000年来南极的气候变化特征是温暖-寒冷-温暖,气候的突变在沉积物上表现为元素含量的突变。  相似文献   

6.
全新世存在周期性气候突变事件已被多项研究证实,但有关于这些突变气候事件的驱动因子一直存在争议。本项研究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南翼PJ钻孔沉积物研究,反演区域全新世期间多次气候突变事件,几次明显的突变事件在500,1900,2900,3800,4500,5800,6800,7800,8500 cal yr BP左右,这些突变气候事件与全球其它地区的研究成果有很好的对比性。本文认为这些突变气候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明显表现,可能是由于全球性气候因子的周期性变化所致,而非局地气候因子引起。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近年来宝鸡市人居气候舒适度变化特征。方法收集宝鸡1960-2013年的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资料,利用一般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评估研究区的各月份的舒适度等级和舒适度的季节特征。结果 1 2013年为近54a最舒适年份,5-6月,8-9月为全年最舒适月份;2宝鸡冬季冷不舒适程度下降,春季舒适日数增加,夏秋两季舒适程度变化不明显;3舒适度年突变以及春、冬两季突变显著,夏、秋两季存在突变现象,但不明显。结论气候变化对宝鸡人居气候舒适度发展总体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一维随机气候模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建立了一维随机气候模式,导出了最可几气候态的温度与时间和纬度的关系。并求出了该模式的解析解。说明了气候多平衡态的存在、气候态的演化方向及其突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系统地讨论了高原隆起前的早第三纪至现代青藏高原的7次抬升过程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应用气象学理论分析了当时气候形成的原因。主要结论:(1)高原隆起前的干热气候是由于隆起前全球地势平坦,致使大气热机效率很低之故;(2)渐新世初高原的水平尺度达到了斜压大气地转适应的临界尺度,大气环流从南北两极“两涡对峙”突变成地球三极的“三涡鼎立”,气候发生突变;(3)分析了2.5Ma时高原抬升到2000m这一重要临界高度后大气环流的一系列相应变化;(4)计算、比较了最大冰期地气系统能量平衡与现代的差异,并由此分析了当时的气候状况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上半叶的一次气候突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依据历史气候记录,引用FCM方法和Mann-Kendall方法发现1816-1830A.D间存在一次气候突变,其意义较1910-1930A.D.间的变化可能更大,同时揭示这类突变大约有15a左右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气候记录揭示的千年干湿变化和重大干旱事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中国历史气候记录的研究表明:准周期性是过去1000年间中国东部各区域的干湿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各区域间主要周期变化的位相差异,表现为降水的空间分布格局(如南涝北旱、北涝南旱等分布型)随时间的变化;1000年来干湿气候发生过多次十年和百年尺度的突变,降水的突变对农业生产会有明显影响。过去1000年间多次出现过大范围的持续时间3年以上的严重于旱事件,其严重程度多为最近50年所未见,因此,在过去1000年的气候变化历程中,最近的50年沿属于气候条件较好 的时段,但对未来出现气候突变和重大气候灾异的可能性应予以警惕。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58—2007年关中与陕南地区气温、降水实测数据,分析了50 a来秦岭南北气候变化的差异,研究表明:近50 a来,关中和陕南地区气候总体呈"暖干化"趋势,年均气温明显升高,而年降水量普遍减少;关中地区年均温在1990年发生突变,降水突变年为1985—1986年,秋季均温、降水突变年分别为2000年、1976年,冬季均温在1993年发生突变,降水突变不明显;陕南地区年均温突变年为1998年与2003年,1990—1991年降水突变,秋季均温、降水突变年份分别为2000年和1985—1986年,冬季均温突变年为1995—1997年,降水突变发生于2000年.由此得出:关中气候突变年份早于陕南,全球气候变化与区域人类活动为可能诱发因素;秦岭南北降水突变年份大多早于气温突变年份,相关机理仍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应用尖点突变模型讨论了铁磁相变的性质,研究了范氏气体的五种突变特征与铁磁相变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太湖近8000年来沉积环境演变经历多次快速的气候突变事件,其中体现较为明显的几次气候寒冷事件分别在1900、3000、4400、7400calyrBP左右,而在500、5800、6200calyrBP左右也有寒冷气候事件的响应。这些周期性的气候震荡与北大西洋气候、亚洲西南季风变化以及全球其它地区气候变化有着非常好的对比性。本文认为突变事件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很好的响应,可能是由全球性气候因子的周期性变化导致,非区域性气候因素变化引起。  相似文献   

15.
突变理论在山地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评价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变理论创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广泛应用于“软”、“硬”科学领域.根据山地环境中出现的突变现象及山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初次将突变理论应用于山地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与评价中,建立了山地生态环境灾害致因突变模型.在分析山地环境的自然、社会与经济状况,并建立山地生态环境稳定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突变理论中的归一公式,求取山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度,从而判断该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并对此方法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基本突变理论对范德瓦尔斯气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范德瓦尔斯气体与尖点突变模型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说明了范氏气体在临界点附近的相变情况,详细讨论了范氏气体的五种突变特征  相似文献   

17.
基于突变理论的交通抢险队应急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章克凌 《科技信息》2011,(17):77-78
通过分析交通抢险队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参照应急管理的三阶段模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燕尾突变模型和蝴蝶突变模型,提出了交通抢险队应急能力评价的突变评价方法;进行实例分析并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比较,验证了这种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当前气候条件下11个生物气候变量,以及小凤尾藓乳突变种15个、拟粗肋凤尾藓12个、透明凤尾藓16个国内地理分布记录,应用Max Ent模型和Arc GIS软件,预测了当前气候背景下这3种凤尾藓属植物在从未报道具体分布数据中国亚热带东部的37个自然保护区的潜在分布格局.选择10%的遗漏错误对应的累积值作为分布预测阈值,计算了当前气候条件下3种凤尾藓属植物在中国亚热带东部这37个自然保护区的综合气候适应指数.  相似文献   

19.
看过动画片《冰河世纪》没?在这部电影里,由于气候突变,冰期来临,  相似文献   

20.
95年来青岛气候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1898-1992年青岛年平均温度和降水资料,分析了青岛95年来的气候变化,指出年平均气温有明显变暖趋势,而降水量变化不显著。分析了年平均温度和降水的气候阶段,还采用信噪比方法检验了95年来青岛气候突变。利用谱分析方法分析了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周期。这些结果与北半球和我国近百年的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