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合理利用自然气候资源进行围护结构隔热设计可有效提高室内热舒适的同时降低建筑能耗。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围护结构蓄热性能对室内热环境的作用规律,选取吐鲁番典型多层居住建筑,对比验证室内空气温度实测与模拟结果,采用IES软件模拟分析3种不同蓄热级别建筑的室内空气温度和体感温度,对夏季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轻质围护结构夜间时段热环境质量I级时长增加5%,Ⅱ级时长增加12%;重质围护结构白天时段度时数减少496(℃·h)。研究提出差异性围护结构隔热设计方法,为吐鲁番居住建筑热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自主研发的建筑反射隔热涂料使用在轻质屋顶和重质屋顶的等效热阻,得出影响等效热阻的主要因素是围护结构的等效热阻、涂料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和气候参数,同时通过试验总结涂刷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墙体内外表面及室内温度的变化规律,验证了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的隔热效果优于非隔热涂料,同时指出夏季炎热的地区外围护结构中涂刷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对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空调制冷能耗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完全靠自然通风调节而没有空调的建筑中,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对人体的热舒适性影响很大.分析了自然通风类建筑各种围护结构的内表面温度,并针对广州地区的气候特征,提出了围护结构的合理隔热保温措施.研究表明在该地区完全靠自然通风的建筑中使用重质材料加外保温层的围护结构对于改善室内热环境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4.
轻质相变储热墙体材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以SiO2作为载体的脂肪酸复合有机相变材料,再将它和聚苯乙烯泡沫板复合制成轻质相变储热墙体材料,该材料可克服普通轻质墙体材料储热能力差的缺陷.用轻质相变储热墙体材料作围护结构,建造了试验建筑模型,并进行了隔热控温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轻质相变储热墙体材料能有效利用环境温差储放热,其储热控温作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上海市几种围护结构内壁温度的计算分析,提出了合理的隔热保温措施,认为在该地区自然通风建筑中采用重质材料加外保温层的围护结构对提高室内热环境很有利,建议在设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重质墙体通过其内壁面与空气间热传递过程对室内热环境造成直接影响,因墙体具有蓄放热特性,对室内热环境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影响.选取郑州五方科技馆为研究对象,对过渡季节重质墙体的内外壁温、热流密度等参数的监测,定量分析重质墙体过渡季条件下的热工特性与蓄放热过程.所得结论可为中原地区超低能耗建筑的围护结构设计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征主要是闷热潮湿,完全靠自然通风调节的建筑中,围护结构内壁温度对人体的热舒适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理论计算,以广州地区为例,分析了处于自然条件下各种围护结构内壁的温度,并针对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征,提出在该地区完全靠自然通风的建筑中,使用重质材料加外保温层的围护结构对于提高室内热环境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8.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特征是影响住区热环境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缩比模型实验研究了不同建筑围护结构形式下其外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详细分析了建筑外表面反射率及围护结构保温形式对对住区热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建筑表面反射率可有效降低围护结构表面温度,进而缓解局地热岛;与外保温相比,相同围护结构热阻下采用内保温住区内部日间空气温度峰值可降低1.5℃以上。  相似文献   

9.
超薄、轻质等材料建造的房屋在救灾、建筑工地领域应用普遍,针对这类特殊建筑的温室效应现象虽有揭示,但局限于透光膜及玻璃房,对其冷室效应认识尚属空白。本文通过搭建外形尺寸相同、围护材料材质不同的超薄轻质围护结构模型建筑,在相同的室外条件下进行对比实验,发现无论夏天或冬天,在有太阳辐射的白天时刻,即使非透光的超薄轻质围护结构建筑的室内表面温度和气温均高于或远高于室外温度,温室效应的强度取决于室外气候条件和围护结构特性;在夜晚,室内表面温度和气温可能低于室外温度,超薄围护结构比轻质围护结构的冷室效应显著,晴朗夜晚比阴雨夜晚显著,并进一步揭示这类建筑的特殊热环境现象的共性规律和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0.
黄旭腾 《建筑施工》2014,36(9):1072-1073
现浇轻质无机保温复合外墙体是框架结构的一体式刚性围护体系,将建筑外围护结构和外墙保温融为一体,外墙与内墙通过连接筋进行连接,成功实现了现浇轻质无机保温复合外墙与砌筑内墙之间的连接,并做到了良好的保温、隔声及变形抗裂,提升了建筑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闽南沿海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生物气候奈件下,以营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和达到良好的建筑节能标准为目标,选择闽南沿海地区居住区典型现代住宅,并针对夏季典型气候天气情况,实测其居室内部热环境,分析闽南沿海地区现代住宅内部空间热环境的变化状况,及遮阳构造设计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方面;基于气候分析、传统地域建筑遮阳设计和室内热环境实测数据的前期研究.关注从建筑布局、造型和构造细部等设计方法的角度.提出适宜性的闽南居住区现代住宅建筑具体遮阳设计方法和形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某铁路站房进行场测试。通过测试得到的数据,分析大空间建筑的场环境质量,对人员活动区域的热舒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室内热舒适性不满足舒适性要求,声环境质量超出了标准,光环境良好,室内空气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3.
刘抚英 《新建筑》2013,(4):46-50
建筑遮阳技术对建筑室内热环境和光环境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对遮阳技术层级、遮阳设置位置和遮阳材料三种分类方式的整合,构建了遮阳体系框架;系统梳理了建筑外遮阳的基本形式;着重探讨了与建筑表皮多种形态相结合的外遮阳建筑一体化形式系谱。  相似文献   

14.
以重庆市区地下商场A和B为对象,采用环境测试与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地下商场室内热湿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及空气品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地下商场的建筑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改善地下商场建筑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朱文睿  杨柳  谢栋 《建筑技术》2012,43(7):615-618
通过对陕南地区汉中市勉县黄家沟村建筑的实地现状调查和对室内环境的测试,得出该地区的建筑热环境和建筑能耗状况。分析汉中地区乡村建筑的空间布局,室内热环境及能耗方面主要问题,并结合室内热环境测试,定量分析了当地建筑的生态适宜性,为乡村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热工性能的改善是保证良好的室内热环境、节约建筑能耗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分析混凝土空心砌块热工性能的基础上,研究在空心砌块内填昊角材料芯块对复合砌块热工性能的改善情况,并提出适合工程应用的方法,为复合砌块的热工性能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火山石”民居以火山石为主要建造材料,是海口当地一种典型代表性的乡土民居,是宝贵的民居历史遗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为了解海口市当地乡村民居夏季热环境差异,分析当地火山石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策略、营建方法和生态经验,研究选取海口市典型火山石村落中的传统火山石传统民居,从空间布局、平面形制、墙体、门窗、屋顶等方面通过空间和构造解析,并采用热成像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从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围护结构内外壁面温度等热环境参数,与现代住宅作对比研究,进行实地热环境测试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所测参数定性与定量分析,发现传统火山石民居的夏季室内热环境优于现代民居,其轴线式建筑布局、厚重的外围护结构、通透轻质材料的门窗、双层瓦屋面等设计策略均对当地热湿气候环境有良好的气候适应性。现代乡村住宅在进行更新设计时,应当传承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能够起到优化室内热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晓虹  苏华 《建筑技术》2011,42(3):250-252
应用DeST—h软件对成都地区某居住建筑室内基础室温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建筑物不同楼层房间的室内热环境状况,发现顶层、端头房间的室内热环境最为恶劣。结合装修,对外围护结构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计算结果表明改造后顶层端头房间室内热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西安地区某覆土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的测试,分析了测试房与对比房的温度测试数据。结果表明测试房内各测点逐时温度均高于对比房,室内温度变化幅度也明显小于对比房,且覆土建筑的室内温度略高于当地室内设计采暖温度。在测试的基础上采用主观温度法对室内热舒适性进行参考性评价,结果显示测试房室内热环境较好地满足了使用者对热舒适的需求。因此,覆土建筑在冬季能够有效维持室内温度,提高热舒适性,同时能够降低建筑采暖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