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促进我国电磁场控制限值国家标准的出台,针对输变电工程的工频电场和磁场,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导则和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标准在电磁场基本限值、参考水平以及最大允许曝露等方面的规定和变化,比较分析曝露限值的应用原则、制定依据及防护措施,由此提出对我国电磁场控制限值的具体建议,得到结论:IEEE标准较ICNIRP导则更多地考虑了具体工程环境下的限值处理问题;用参考水平或最大允许曝露来确定是否符合或者超过基本限值;建议国家标准同时采用4kV/m和10kV/m两个电场控制限值,保留100μT作为磁场控制限值.  相似文献   

2.
特高压工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影响及其曝露限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妮  邬雄  张广洲  路遥  张小武 《高电压技术》2009,35(8):1842-1848
我国输变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环保纠纷日益增多,工频电场、磁场曝露限值问题一直没有国家标准可以依循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我国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的背景下,就目前在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纠纷事件,结合我国特高压工程电磁环境状况,并考虑国际相关标准和导则采用情况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电磁场计划"的电磁场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估结论,对国内一些不同观点进行探讨分析,针对工频电场和磁场的健康影响以及曝露限值的确定进行分析,说明工频电场和磁场对居民区没有重大环境影响;针对我国工频电场、磁场曝露限值制定以及ICNIRP导则的研究方法和技术问题,提出需要注意分析国内一些不同观点对ICNIRP导则的解读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怎样看待限制工频电场与磁场暴露的ICNIRP导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新村 《华东电力》2002,30(2):13-15
简要介绍了国际非离子辐射防护委员会 (ICNIRP)及其电磁环境导则对工频场暴露提出的限值 ;归纳并阐明了 ICNIRP导则的特点与核心结论 :即 :正确使用名称术语、阐明限制暴露的生物基础、阐明“基本限值”与“参照水平”的具体含义以及把握保护人体安全健康为基本目的。最后提出我国在制定涉及工频电磁环境的国家标准时 ,应等效采用得到国际公认的 ICNIRP导则相关内容与限值  相似文献   

4.
各国工频电磁场的限值及其确定的依据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重点评述了一些国家以及国际组织标准中工频电磁场的限值及其确定的依据;介绍了目前普遍接受的低频电磁场模型。各国输电线路工频电磁场限值与暴露时长有关,不同地点限值的不同,对敏感区域额外增加预防性限值。目前工频电场限值较一致,磁场限值差异较大;ICNIRP导则已得到多国认可;对尚未确定长期的工频磁场暴露是否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癌症及其它非癌症类疾病,需进一步研究以澄清电磁场作用于人体的微观机理。  相似文献   

5.
人体处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下方时,会产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当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数值过大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为此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以及IEEE规定了人体在高压输电线路不同曝露情形下的曝露场强限值。首先运用有限元法,考虑人体对地绝缘和人体接地2种情况,分析了高压输电线路曝露场强典型限值下人体所产生的感应电压和感应场强的大小;接着利用解析法计算了不同曝露限值下的人体感应电流、感应电荷密度以及感应电流密度;最后将计算结果与ICNIRP导则给出的曝露限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人体处于职业曝露限值场强10 kV/m下,人体内部最大感应场强为2.082×10-3 kV/m,感应电流密度为0.176 m A/m2,接近或低于ICNIRP导则规定的限值范围,不会对人体造成不适感。  相似文献   

6.
杨新村 《上海电力》2006,19(2):218-219
问题28国际权威导则与标准为何对受控(职业)环境提出了与公众不同的曝露限值?1998年颁布的ICNIRP导则将曝露人群按曝露个体的属性,区分为“职业曝露”与“公众曝露”。  相似文献   

7.
继2002年意大利新政府正式决定,不签署意大利议会于2001年批准的针对电磁场曝露的法律(No36/2001),并决定重新采用国际非离子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导则、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帮助下,根据科学依据审查意大利法规之后,又见到了西班牙法庭确认“现有电磁场无害”的“历史性改判,,典型司法意见详细报道。现特忠实地翻译该文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妮  邬雄  裴春明 《高电压技术》2011,37(12):2930-2936
近年来国内仍有一些质疑现有国际电磁场限值导则或国内限值标准安全性的信息不时出现,并建议通过降低限值的手段来保证公众的健康,这就需要分析该类做法的合理性。为此,调查国际组织对电磁场健康风险预防性政策的制定原则,跟踪以法令形式颁布"预防性限值"的意大利、瑞士等典型国家情况,提出我国企业在该问题做法上的启示及建议。根据调查及...  相似文献   

9.
500 kV变电站工频电磁场分布测量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测量了东北某变电站中 2 2 0、5 0 0kV设备区工频电磁场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站内电场和大部分磁场强度均低于ICNIRP限值 ,有些地方 (主要是电抗器 )周围磁场较大 ,虽短距离内迅速衰减 ,亦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
电网企业中存在的极低频电磁场对职业人员的潜在健康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针对极低频电磁场的职业接触限值,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导则及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为依据。在梳理国际权威机构及西方国家关于极低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际权威机构的建议,针对我国电磁场管理现状,提出电网极低频电磁场预防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时充电线圈电磁暴露的安全性,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构建了纯电动汽车使用无线充电线圈充电时对人体的电磁暴露模型。本文研究无线充电线圈频率为10.27MHz,对车体进行静态充电时在人体头部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感应电场强度分布,并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制定的限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脑组织中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为5.94×10~(-3)μT,占ICNIRP限值的6.46%;脑组织中感应电场强度最大值为24.3mV/m,占ICNIRP限值的0.09%。二者均远小于ICNIRP制定的公众电磁暴露推荐值。说明电动汽车在进行无线充电时,线圈对人体产生的高频电磁暴露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2.
该文采用有限元法对曝露于大功率无接触网供电城轨车辆中的人体进行电磁安全评估,以检测该无接触网供电城轨车辆是否低于人体电磁曝露安全值.以500kW无接触网供电城轨车辆为例,通过数值仿真计算车内漏磁水平,并对车内佩戴心脏起搏器的人体进行感应电磁场和比吸收率(SAR)评估,将计算结果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中规定的限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人体内部感应电场较低,但是在人体表面感应出较高电场,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组织SAR值远低于2W/kg的限值,人体站在渡板上方时,脚踝处SAR值最高并且十分接近局部SAR限值.这些结果对于无接触网供电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安全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白锋  齐磊  崔翔  黄冀华 《高电压技术》2009,35(8):1836-1841
为了开展特高压变电站电磁环境建模方法和预测计算的系统研究工作,基于矩量法,采用CDEGS软件对特高压变电站的工频电磁环境进行了预测研究,着重分析了变电站内线路巡视走廊和保护小室区域以及变电站外距围墙20m处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计算结果表明:晋东南变电站站、南阳开关站和荆门变电站除站内TA、TV上方连接管母线以及HGIS下方最大工频电场强度超过了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导则规定的10kV/m的职业曝露限值外,其它各项计算结果均低于相应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4.
孙惠娟  刘君  黄兴德  姜磊 《中国电力》2015,48(11):60-66
通过建立有无建筑物、有车无车、有人无人等多种情况的仿真模型,运用有限元法对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网在铁路沿线和站台产生的工频电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和模拟,分析得出了建筑物、机车和人体对高速铁路电磁环境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物由于距离接触线较远,对电场的屏蔽效果只有11.77%,对磁场的屏蔽作用很小;而机车对电场和磁场的屏蔽效果分别可达到87.66%和31.72%;站台上的人会明显增大电场分布强度,但对磁场分布影响不明显,在无车无建筑情况下站台上的人感应到的工频电场和磁场强度可达到最大值,分别约为3 155.2 V/m和3.72 μT,但均未超过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导则限值。此外,结合数值模拟结果还对高速铁路沿线和站台电磁环境的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上海电力》2005,18(1):105-106
对EMF(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曝露风险的评估与曝露标准及限值的确定是紧密相关的。因此,WHO在致力于对这类具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制定统一的预防性准则的同时,努力实现全球标准协调化(已列为图5工作框架的主要目标),推荐“在国际非离子辐射委员会(ICNIRP)和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两项现有国际标准基础上,通过协调,形成全球标准”。  相似文献   

16.
杨新村 《中国电力》2002,35(3):73-76
电力作为一种优质清洁的二次能源,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是由于工频电场与磁场的不易直觉性、工频电磁环境问题长期以来经历着过度炒作。建议我国电磁环境标准避免使用“电磁辐射”术语,并建议在制定国家电磁环境标准时,等效采用国际公认的ICNIRP导则。  相似文献   

17.
杨新村 《电世界》2004,45(1):10-12
给出了国际权威组织和国际权威导则对“极低频(ELF)场”、“电磁场”以及“电场、磁场和电磁场(统称EMF)”的定义,并列表给出了极低频电场和磁场典型水平。介绍了美国相关部门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对EMF的研究进展,以及WHO为实现全球EMF环境标准协调化所作的努力。WHO预期在2003年底完成“静止与ELF场的环境健康准则(EHC)”的制定工作。最后指出了应予以澄清的几个观点并列表给出了有关组织、国家对工频电场、磁场限值对照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电磁场计划"全球协同研究项目协调员Michael Repacholi为中国台湾(国立台湾大学)出版的"电磁场恐惧症"一书撰写的序。在1988—1992年之间,M.Repacholi博士任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INIRC)主席;1992—1996年任独立的国际组织"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主席;1996-2006年,Repacholi博士担任WHO国际电磁场计划协调员之职,为WHO"国际电磁场计划"的完成,作出了重要贡献。经作者同意,本刊转登该序全文,供国内有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9.
500 kV变电站工频电场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梁振光  董霞  郑路  孟昭敦 《高电压技术》2006,32(11):81-83,122
为了掌握500 kV变电站的工频电场分布,采用EFA-300低频电磁场分析仪,选取50Hz带通滤波、最大有效值方式,在某500 kV变电站厂区内,每间隔6 m测量电场强度值,将1092个测量数据绘制成电场强度分布图,找出其中电场强度较高的区域。测量结果显示,除个别区域外变电站内工频电场基本满足ICNIRP标准限值,分析变电站电场分布规律表明,电场强度较高的区域集中在主变、开关、断路器、互感器等设备及其连接线附近的区域,且场强最大值位于三相中的边相附近,应重点考核这一区域的工频电场值。  相似文献   

20.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的制定对无线充电技术在汽车领域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现行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电磁环境测试标准各有差异,各标准对电磁环境限值、测试项目、无线充电系统工况以及测试位置等方面的规定存在差异,比较分析各标准在电磁环境测试方法及安全限值制定上的异同。IEC 61980-1-2015和ISO 19363-2020规定电磁环境测试仅限于电磁场测试,且后者侧重于无线充电系统对人体暴露电磁场仿真模拟验证;SAE J 2954-2020和GB/T 38775.4-2020都涉及了接触电流测试,且电磁环境测试程序基本一致。GB/T 38775.4-2020是在参考相关国内外导则、标准基础上制定的,测试方法规定相对完善,电磁环境限值可靠性较高,可作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磁环境测试以及充电设施生产制造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