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PCI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心理干预。用《SF-36生存质量表》测评两组病人在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生存质量出院后3个月和入院时相比各个维度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对照组在生理功能、活力、社会功能三个维度方面无明显差别;两组出院后3个月生存质量相比,除生理功能和躯体疼痛外,其他维度均有明显不同(P<0.05)。干预组出院后3个月较入院时生存质量各个维度提高百分比均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冠心病PCI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策略下精准护理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理应激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风险评估策略下精准护理干预,干预时间均为两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应激状况[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评分]、自我管理能力[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分]、生活质量[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分]及术后疼痛感知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R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SMS各维度评分及SF-36各项目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VAS评分逐渐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24、48、72 h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评估策略下精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冠心病患者进行协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9月治疗的48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7年10月~2018年6月治疗的48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包括两组患者对PCI术后服药依从性、心理状况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PCI术后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各维度(除精力维度外)均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进行协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奇数者为对照组,偶数者为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生存质量以及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前SAS、SDS评分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F-36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品管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品管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4.7%)低于对照组(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护理管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后可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介入治疗的116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多元化护理,干预6个月。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程度。干预前后使用SF-36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评估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6个月,两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干预前,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个月,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出血、失眠、心绞痛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的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PCI术治疗的50例心肌梗死患者,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生存质量情况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SF-36生存质量各项评分之中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总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临床应用PCI术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后使用循证护理能够保障术后预后情况,减少并发症出现,保障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之中大力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8):161-16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来诊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94例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联合健康教育,1个月为1个疗程,干预前后评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同时比较两组间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记录干预期间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34%(34/47),观察组有效率为89.36%(42/4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率为65.96%(31/47),观察组满意率为85.11%(40/4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降低,SF-36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较低,SF-36评分较高(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4/4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64%(5/47),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突发性耳聋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瑞姆自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喉癌术后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69例喉癌手术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奥瑞姆自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ES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SF-36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喉癌患者奥瑞姆自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50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均护理1个月.比较2组手术前后应激水平;比较2组手术后与干预后VAS、SAS、SDS评分;比较2组干预前后肺功能及生存质量评分;统计2组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2组COR、ACTH水平较术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FVC、FEV1、PEF水平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VAS、SAS、SDS评分较术后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与干预前比,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利于增强患者肺部呼吸功能,改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