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免疫功能缺陷者肺曲霉感染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免疫功能缺陷患者肺曲霉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胸外科住院的15例肺曲霉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15例患者中男12例,女3例,年龄43~62岁,平均46.8岁.12例有肺部病变;2例肺内肿块影,CT显示有晕征;1 例左主支气管腔内可见曲霉.15例均无免疫功能缺陷.肺癌空洞伴曲菌球的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为100%.术前经细菌学诊断者仅3例,诊断为肺癌2例.手术治疗13例,其中12例恢复良好,无并发症;1例胸膜残腔感染经开窗引流和抗曲霉治疗,感染未能控制.1例仅行抗肿瘤治疗,1例猝死.结论 CT表现的晕征及组织学检查对疑有肺曲霉感染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基础性肺病变伴曲菌球和肿块表现的肺曲霉感染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曲霉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12经肺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的53例肺曲霉病(曲霉球24例,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21例,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合并曲霉球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53例中有基础疾病39例,最常见为肺结核,其次为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病变部位以上肺最常见,共37例;病灶特点以肺叶、肺段浸润阴影伴空洞最多见,共43例;新月征7例,空洞内附壁结节影或不规则块状致密影27例.所有患者均经肺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确诊,50例患者未行抗真菌治疗.术后复发的5例为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双肺多叶病变且术后未行抗真菌治疗者.结论 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与曲霉球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为肺结核,出现新月征有提示性诊断意义,确诊需要病理依据.曲霉球首选手术治疗,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可予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病灶切除完全、无基础病和免疫功能抑制者可不用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3.
肺曲菌球病48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菌球病患者常因长期肺部疾病,手术和术后处理难度较大,死亡率高。总结我院手术治疗曲菌球的病例,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 研究对象我院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48例肺曲菌球患者,男20例,女28例,平均年龄45岁(25—73岁)。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根据Belcher分类,将曲菌球分为两类:单纯型曲菌球为薄壁空洞,周边肺组织基本正常;复杂型为厚壁空洞或存在严重的肺或胸膜病变。  相似文献   

4.
外科手术是创伤性治疗,手术操作本身及术前麻醉、术后伤口疼痛等均可引起患者呼吸生理紊乱、有效肺通气及换气功能下降等肺功能障碍,导致术后出现呼吸系统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进而增加围术期病死率.近年来,我们对260例拟行胸腹部手术患者于术前行肺部危险因素评估及对症处理,患者术后肺部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术期病死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5.
刘瑜  孙成超  林超西 《山东医药》2008,48(36):54-55
对手术治疗的35例肺曲菌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本组均无手术死亡.1例因呼吸衰竭术后第13天死亡.34例随访6个月~10 a,平均36个月.失访7例,因其他疾病死亡2例.余25例术后积极治疗肺部基础疾病,肺曲菌球病未复发,患者生活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6.
关注非经典免疫抑制宿主的非典型肺曲霉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曲霉病包括曲霉属真菌引起的侵袭性肺病和非侵袭性肺病,前者指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及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病,后者指曲霉真菌抗原和曲霉毒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病及肺曲霉球。曲霉球多发生于肺结核、肺囊肿、肺脓肿、肺癌空洞及支气管扩张和肺囊性纤维化等结构破坏性肺病,曲霉菌呈局部定植寄生状态,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可有反复少量咯血,偶尔发生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或手术切除曲霉球为有效治疗。变态反应性肺曲霉病,临床表现类似哮喘,对激素及口服伊曲康唑治疗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7.
肺移植治疗肺纤维化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肺移植治疗肺纤维化的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的处理及疗效.方法 2002年9月至2005年12月无锡市胸科医院采用肺移植治疗肺纤维化10例,包括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9例、术前长期依赖呼吸机(150 d)的重症肺炎后肺纤维化1例.手术方式均为单肺移植,其中2例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有1例为左侧供肺植入右胸腔.结果 术后1例于137 d死于重症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余9例患者痊愈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44 d.随访中1例术后9个月死于肺部感染,1例术后25个月溺水意外死亡,其余7例均健在,且肺功能有极大的改善.结论 单肺移植是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肺曲霉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曲霉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是南曲霉属真菌引起的一系列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肺部疾病的总称.后者主要有曲霉抗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和曲霉球.  相似文献   

9.
肺曲菌球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曲菌球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分析2001-2005年武汉市结核病院收治的40例肺曲菌球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 结果 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7~61岁,平均37.7岁.40例中支气管扩张症和空洞型肺结核37例,肺囊肿2例,空洞型肺癌1例;咯血33例,反复间断小量咯血(<20 ml/次)27例,大咯血6例;咳嗽、咳痰5例次;发热、盗汗3例次.40例患者均无基础疾病及长期使用抗生素史.术前、术后曲菌球的诊断符合率为60%(24例),原发病的诊断符合率为40%(16例).手术切除肺叶39例,全肺切除1例.死亡1例.随访1年,仅1例抗曲霉治疗6个月,余均未按要求服药.除2例大咯血患者复发外,余均痊愈. 结论 肺曲菌球多见于支气管扩张症及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多数患者可出现反复小量咯血.术前曲菌球和原发病诊断较困难.可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是否应首选手术或预防性手术有待商榷.出院后的抗曲霉治疗似乎并非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CNPA)与肺曲霉球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至2004年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例CNPA和26例肺曲霉球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资料.结果 CNPA和肺曲霉球在发病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都好发于陈旧性肺结核与肺脓肿患者.8例CNPA患者均有咳嗽、咳痰,7例咯血,5例伴全身中毒症状.26例肺曲霉球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咯血,有25例,咳嗽、咳痰17例,2例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影像学上,CNPA和肺曲霉球均可出现空气新月征,有提示性诊断意义,但前者空洞周围有浸润阴影、洞壁较厚和洞壁不规则等特征.病理学上,CNPA和肺曲霉球都可见锐角分支、有隔膜的曲霉菌丝,但前者的特点是肺组织内有曲霉菌丝侵袭、组织坏死和肉芽形成,曲霉菌只在空洞或扩张成囊的支气管内生长,不侵犯肺组织.结论 组织病理检查是鉴别CNPA和肺曲霉球的金标准,临床和影像学检查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肺结核球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 对22例行胸腔镜手术肺结核球患者的围术期手术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对同期行常规开胸手术60例肺结核球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电视胸腔镜手术组术中死亡率为零,只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为伤口愈合不良,治疗后恢复.胸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与开胸手术组无明显差异,但术后带管时间明显短于开胸手术组,并提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VAT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肺结核球的手术方式,且对于所有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可提供可靠诊断.对于胸部不明病变的鉴别诊断,结核球的诊断需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肺部意外吸入大量异物及有害粉尘的治疗,探讨一种救治手段.方法 全麻下经双腔气管插管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结果 可冲洗出吸入肺部的大量异物及粉尘,减少支气管阻塞,术后改善肺部氧合.结论 早期采用肺灌洗,可缓解病情,减少死亡率.防止后期出现肺部严重并发症,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纤维支气管镜清除治疗肺曲菌球15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受多种因素影响 ,肺曲菌球的发病逐年上升 ,近年来有较多病例报道[1 4] ,肺曲菌球多继发于肺部慢性空腔性病变[2 ] ,单纯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 ,手术切除病灶被认为是治疗本病的惟一有效手段[2 ,4] ,手术切除后其病理情况为 :曲菌球呈灰黄色或棕褐色、较松脆、镜下见大量曲菌菌丝体和嗜酸性无定性物质 ,但均未见菌丝侵入空腔周围血管、肉芽组织及支气管壁[1 3 ] 。基于这一特点 ,我们近 2年来对经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可以窥见的曲菌球采取了经纤支镜清除的治疗方法 ,并对治疗后的疗效进行了 2~ 18个月追踪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  相似文献   

14.
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是曲霉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肺组织坏死的过程,常发生于原有基础肺病和轻度免疫抑制的患者。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肺结核和肺曲霉球非常相似,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检查和真菌培养。药物治疗可选择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手术治疗仅有部分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器官移植增多、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留置插管等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机遇性真菌感染发病率明显上升,而肺部感染为各种内脏真菌感染首位[1].因此,老年性肺部机遇性真菌感染发病率随之大大增加.由于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不特异,又常与其他肺内感染合并存在,极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导致病死率增加.本文回顾分析真菌性肺炎病例肺CT表现特点,旨在提高老年性真菌性肺炎早期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肺切除术是非小细胞肺癌首选的治疗措施,其中微创肺癌根治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逐渐成为一线城市及中心城市胸外科的主流手术方式[1-2]。但胸外科手术难免对肺组织会产生牵拉、挤压,引起术后气道黏膜炎性物质渗出增多,肺通气及换气能力减弱,而影响患者肺功能的恢复[3]。因此,术后肺功能的快速恢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探索有效的肺功能恢复手段,对肺叶切除患者实施量化目标锻炼结合肺部功能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7.
寄生性肺曲霉菌病,又称曲霉球,曲霉肿,是由曲霉菌侵入肺组织所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由于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肺部占位,但难以与结核球、肿瘤等鉴别,容易误诊。我们报告1例老年男性患者寄生性肺曲霉菌病误诊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以加深临床医师对此病  相似文献   

18.
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而气道并发症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和常见的术后并发症.随着对患者的选择、器官保护、外科技术、免疫抑制疗法及术后监护等方面的不断改进,手术成功率有很大提高,但术后气道并发症仍较常见.目前国内尚未见针对肺移植术后气道并发症诊治的大样本观察报道,现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3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肺移植的42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肺移植术后患者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气管镜在处理气道并发症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肺部曲菌球病17例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老年人肺曲菌球病17例,其原发病为肺结核14例,肺囊肿、肺癌、肺脓肿各1例。临床表现反复咯血14例,占82.4%。本组15例延误诊断,误诊率88.2%。13例行肺切除术,1例术后死于呼吸衰竭,12例痊愈出院,随访1~3.5年无复发;4例应用抗霉菌药物,3例症状减轻,1例无变化。因此,对老年人肺部曲菌球病进行手术治疗应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20.
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肺部多发细粒棘球蚴病病例的临床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部多发棘球蚴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73例肺部多发细粒棘球蚴病病例中,男性40例,女性33例,男女性别比为1.21∶1。平均年龄为37.6岁。所有病例均有畜牧区居住史或犬接触史,均行手术治疗,38例患者术后服用阿苯达唑片或阿苯达唑脂质体3个月至1年不等。复发6例,复发率为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棘球蚴包囊破裂为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术后服用抗棘球蚴病药物为术后复发保护因素,可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