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兰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年际变化和区域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路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环境中对人们生活干扰最大的噪声源,也是环境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分析了兰州市15年来的交通量及噪声的变化情况,发现兰州市总体车流量增长快,但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各年变化不大,并把安宁、西固、城关、七里河4个区的交通噪声污染状况作了比较,总结了4个区的噪声污染特点。  相似文献   

2.
影响城市畅通的因素很多,人、车、路、环境无一不重要。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甚深,其中作为“交通基础设施”对安全畅通起关键作用。路的设计合理科学与否,其交通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出行的质量,影响交通的安全、畅通、环保、有序、便捷及其效率化。仅这一问题就涉及到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部门,而非公安交管部门一家所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3.
古代泉州依山为雄,滨海为险,海上交通与陆路交通相辅相承。秦汉时,道路交通已初步形成自身格局,至唐朝,尤其是宋、元时,泉州一跃为“梯航万国”和“四海舶商,诸蕃琛贡”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浦东新区作为承接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先行试点地区,近年来吸引大批国内外企业入驻,同时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矛盾依然突出。本文以2014年-2018年来浦东新区区域噪音与交通噪数据为依据,分析本地区声环境状况,结果表明声环境质量有所下降,一类功能区及交通噪音需进一步加强治理。通过源头屏蔽,大力发展张江、周浦、滴水湖等科技园区建设,阻断企业对居民区的噪声影响等措施,进而提升和改善浦东新区声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5.
国外交通安全管理多措并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为进一步降低交通事故率,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建立一套可在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交通综合管理系统,提高各种道路的利用效率,增加交通安全性,最终达到人、车、路的和谐一体。已有的经验证明,一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期,也往往是交通安全状况严重恶化的危险期。我国目前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也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在统计某县公路类型、规模的基础上,选择代表性区段测试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交通噪声影响状况,计算了达到不同声环境功能区的控制距离要求。研究结果表明,该县境内平均道路交通噪声水平昼间、夜间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4a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现状条件下若要达到1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预计达标距离最大为距离道路中心线两侧150 m以外区域,若要达到2类声环境功能区,预计达标距离最大为距离道路中心线两侧50 m以外区域。该预测计算结果可为相关的城际铁路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现状基础数据,并为县规划部门合理规划道路两侧用地性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市区刚刚开展对非机动车和行人10类交通违法行为给予罚款5元的专项行动,第二天,在报上就见到了“罚款能解决问题吗?”这样的论调。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城市范围内的各类突发事件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分析路径分配(交通分流)、反向交通组织、交叉口信号控制调整、交通管制措施等应急交通组织措施的基础上,以南京“6.20”道路交通事故为例,综合运用各种应急交通组织措施对城市局部路网进行应急交通组织,并通过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采用各种应急交通组织措施前后研究区域的行程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应急交通组织措施对研究区域的交通疏导效果显著,且处理事故的时间越长,应急交通组织措施带来的优化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一种改进的混合交通交叉口安全仿真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经典冲突分析模型SSAM中最小碰撞时间方法在冲突仿真中的不足,根据混合交通中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运行特征并基于交通冲突理论,提出在交通仿真模型中易于实现的冲突时刻差法,即通过测量任意2股车流经过潜在冲突点的时间,计算冲突发生的时间差值。该方法可以通过交通仿真软件的二次开发方便地实现对混合交叉口交通安全状况的评估。最后以典型混合交通交叉口绿灯间隔评价为例,对比分析了2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冲突时刻差法比最小碰撞时间法更能细致刻画交叉口的安全水平;在不同的绿灯间隔水平下,后一种方法比前者漏检80%以上的交通冲突,冲突时刻差法更能适应混合交通交叉口安全仿真分析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关于自行车交通发展的政策是最具争议性的。上世纪80年代西方提倡控制个体交通,鼓励公共交通,那时我们没有像今天这么多小汽车,对个体交通的控制就转变为对自行车的控制,希望通过对自行车使用的控制让人们转移到使用公共交通上来。90年代自行车被认为是落伍的交通工具,是引起交通拥挤的罪魁祸首,因而也是交通环境整治的主要对象。尽管如此,由于自行车交通与我们城市的空间结构、生活韵律高度吻合,自行车交通仍然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交通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例如在上海,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比例,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30:70发展成90年代中的75:256。对城市自行车的限制既偏离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不利于体现社会的公正性,更不利于建立网络化、多元共存的城市社会结构。值得关注的是,在经过多年对机动车交通“提速”的策略失效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制定了专门的“自行车交通规划”,鼓励自行车出行。  相似文献   

11.
冷却塔的噪声特性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住宅小区建有大型冷却塔,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严重干扰了居民的生活。在现场进行噪声测量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冷却塔的噪声特性以及噪声源,进而设计并详细分析了针对不同噪声源的噪声治理方案。实施结果证明,采取的控制措施有效,降噪效果明显,能完全满足国家技术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指标的应用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机场周围飞机噪声一个完整航班周期的监测,分析现有飞机噪声测量方法和评价指标(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声级LWECPN)的局限性,对比了连续监测24 h与连续监测一周评价结果的差异,提出以最大A声级LAmax作为补充评价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柴油发电机组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备用供电设备,机组引发的环境噪声污染问题日益得到重视.对某电信局紧急备用的柴油发电机组进行噪声频谱特性分析和周围环境状况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吸声、隔声、消声、减振以及通风散热的治理措施.经过治理后,达到了环境噪声Ⅱ类区域排放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柴油发电机组工作时的通风散热要求.  相似文献   

14.
Hearing impairment in humans due to occupational noise exposure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occupational diseases in many countries. The equipment to measure noise levels and daily noise exposure in existing noisy environments is readily available and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risk of hearing damag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urrently legislated hearing damage risk criterion and compares the two main noise level-time trade-off schemes being used. The engineering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excessive noise levels and techniques to either bring them below the hearing damage risk threshold or to within an acceptable range for the workplace requirement are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the expected improvements by such measures.  相似文献   

15.
直升机工作时,旋翼、尾桨及发动机传动系统可产生90dB (A)以上的噪声。本文从听感知角度分析了典型直升机噪声的声压级、特征频率及能量分布等特点及其防护需求。  相似文献   

16.
伴随新建铁路、既有线增建二线、电气化改造等项目的大规模建设,围绕铁路建设、运营由来已久的铁路噪声污染和扰民的问题却更为突出。根据铁路噪声的传播特性,合理地选取了一种噪声预测方法,即模式预测法作为铁路噪声预测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噪声模式法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和边界条件。以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铁路干线之一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由于工程规模、线路质量、列车速度、运输组织的变化,引起的铁路噪声对沿线声环境的影响,定量给出了典型区段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m、60m、120m处的昼夜间等效连续声级值。通过对噪声贡献值与声环境适应性分析,定性描述铁路噪声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有效控制铁路噪声污染、合理划分工程沿线土地利用功能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煤矿井下主要设备噪声源测定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煤矿地面噪声防治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煤矿井下噪声仍被人们所忽视,对它研究的不多。通过对开滦集团东欢坨煤矿和荆各庄煤矿进行井下噪声测量,制作噪声频谱图和噪声传播衰减趋势图,分析井下噪声的频谱特性和衰减变化,为煤矿井下降噪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所测得的煤矿井下各点噪声强度均大于90dB(A),且以中高频率为主,所以应当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为煤矿井下进行降噪处理。  相似文献   

18.
Noise conditions specifically in areas inside university facilities and it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topics that have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udy of the noise conditions in which university students of various institutions in Madrid, Spain, carry out their daily studies. A representative number of measurements was carried out using noise dosemeters and datalogger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levels of noise, noise dose and exposure to noise during school periods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commendations given by current environmental noise regulations. This paper was complemented with a survey to get to know how students perceive the exposure to noise in university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on micropore mufflers was star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1970s. In this article we have summarized and systematized what has been done in the past 20 years. Some expressions, derivations, and calculation curves have been formally modified to make them easier to understand and apply. Some new considerations have been added.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the fundamentals, theories, and calculations that are useful for the design of a micropore muffler. Therefore, we have not included any experiments. Direct and indirect experimental proofs can be found in the given relevant references. Micropore mufflers are grouped into two classes, simple micropore mufflers and expansion micropore mufflers. The latter have additional noise reduction due to flow expansion. Noise reduction and flow are two important aspects that have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