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癌C-fms癌基因甲基化水平与临床病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癌发生过程中c-fms癌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变化。以阐明c-fms(CSF-1R)(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在肝癌组织中的异常高表达机制。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paⅡ/Msp Ⅰ酶切30例肝癌及配对的癌旁肝组织基因组DNA,Southern杂交法检测基甲基化状态。比较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c-fms癌基因甲基化水平,判断其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结果 36.7%(11/30)肝癌组织及13.3%(4/30)癌旁肝组织中c-fms癌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c-fms癌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低甲基化发生率高于癌旁肝组织。Edmondson分级与肝癌组织中c-fms癌基因低甲基化发生率有显著性意义。Ⅲ-Ⅳ级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级。结论 c-fms癌基因低甲基化改变导致CSF-1R异常高表达,可能是促使肝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C-kit和SCF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C -kit、SCF基因编码的蛋白在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肝癌中C -kit、SCF蛋白表达,同时取对应的癌旁肝组织及30例良性肝病组织作对照。结果显示,HCC中有较强的C -kit和SCF蛋白表达,癌旁组织呈弱表达,良性肝病组织则呈阴性表达。C -kit、SCF阳性率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良性肝病组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 . 0 1)。C -kit、SCF蛋白表达与AFP异常、肝癌分级、门脉癌栓有关。C -kit、SCF蛋白过表达可能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ras P21,C-erbB-2和P16蛋白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发生与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异常调控密切相关.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HC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癌基因ras,cerbB2和抑癌基因P16蛋白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外科1988/1994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HCC的标本45例.每例取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各一块.同时收集非肝病死亡的尸检肝组织2例作对照.所有标本均经100mL/L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5μm连续切片.按Edmondson肝癌分级标准进行分级,45例中,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hTERT和c-my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7例肝癌及对应癌旁组织、5例正常肝组织中hTERT及c-my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肝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hTERT和c-myc在肝癌中的阳性率高于癌旁肝组织,正常肝组织均未见表达。hTERT和c-myc的表达与肝癌组织学分化程度有关。结论hTERT和c-myc的高表达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Ⅰ、Ⅱ型受体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36例HCC和 4 2例癌旁肝组织的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表达情况进行研究。TGFβ1在 36例肝癌组织和 4 2例癌旁肝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 6 9 4 %、81%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半定量分析TGFβ1在肝癌组织表达阳性面积百分比为 (17 2 3± 11 78) % ,癌旁肝组织为 (38 4 7± 15 34)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TGFβRⅠ在HCC、癌旁肝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 4 1 7%、73 8% ,TGFβRⅡ在HCC、癌旁肝组织阳性率分别为 4 7 2 %、85 7%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肝癌细胞和癌旁肝细胞中均高度表达TGFβ1,两者阳性率无差异 ,但阳性面积百分比后者显著高于前者 ,提示TGFβ1表达降低可能与肝细胞的恶性转化和生长失控有关。TGFβ1过度表达而不能抑制癌细胞的恶性增殖 ,可能与肝癌细胞中TGFβRⅠ和TGFβRⅡ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P^53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HBsAg,HBcAg以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癌灶组织中P^53蛋白阳性率26.7%(12/45),癌旁肝组织无1例P^53蛋白阳性,P^53蛋白表达与HBsAg无明显关系,而与肝癌发生年龄及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提示P^53基因突变与HBV相关肝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而多数肝癌组织无并P^53基因突变又进一步提示肝癌发生尚涉及其它复杂机制,此外P65  相似文献   

7.
王岩青  陈志俊  孙彦 《山东医药》2006,46(36):21-22
目的观察声门癌癌旁组织中Bcl-2、Bax和PTEN蛋白的变化及其对声门癌手术切除范围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声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2、5、10mm)组织和10例声带息肉黏膜组织中Bcl-2、Bax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3种癌基因蛋白产物异常表达按息肉黏膜组织、癌旁组织(10、5、2mm)及癌组织的顺序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声门癌癌旁组织中Bcl-2、Bax和PTEN蛋白异常增高;声门癌切除范围以癌旁5mm或5~10mm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亚型(SSTR2、3和5)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24例非癌肝组织中SSTR2、3和5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10例肝癌组织及非癌肝组织SSTR2、3和5mRNA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SSTR2、3和5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34%、14%,SSTR2的表达率明显高于SSTR3和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TR2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率较非癌肝组织高(x2=7.37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癌组织SSTR2、3和5mR-NA表达率分别为100%、80%和30%,均高于非癌肝组织。结论肝癌组织SSTR亚型表达增高,SSTR2为肝癌组织中主要表达的生长抑素受体亚型。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P16蛋白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16基因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抑癌基因 ,其抑癌作用和在恶性肝瘤中的高频率突变 ,提示参与了肿瘤的发生过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P16基因产物在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收集 1994~ 1997年手术切除 ,并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肝癌标本 90例 ,每例取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各一块。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按《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的标准判定。 90例中已有转移者 50例 ,未转移者 4 0例。所有标本经10 0ml/L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 ,5μm厚连续切片。1.2 方…  相似文献   

10.
Survivin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颖  王家 《中华消化杂志》2002,22(8):463-466
目的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中的一种 ,选择性地表达于恶性肿瘤组织。该文研究Sur vivin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收集 2株肝细胞癌细胞株 ,4 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的癌旁组织 ,以Westernblotting法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 ;半定量RT PCR法检测SurvivinmRNA表达 ;肝癌细胞凋亡指数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结果  2株肝癌细胞株和 85 % (34例 )的肝癌组织表达Survivin蛋白和mRNA ,而癌旁组织内无一例阳性表达。Survivi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肝内转移组为 93.5 % ,显著高于肝内无转移组 (5 5 .6 % ,P <0 .0 5 ) ;在门静脉癌栓浸润组为 92 .8% ,显著高于无门静脉癌栓浸润组 (6 6 .7% ,P <0 .0 5 )。RT PCR显示 ,2株肝癌细胞株和 85 .0 % (34例 )的肝癌组织表达SurvivinmRNA ,与Westernblotting的结果一致 ,SurvivinmRNA的表达水平在肝内转移组 (1.10 5± 0 .396 )和门静脉癌栓浸润组 (1.137± 0 .4 0 4 )中 ,显著高于肝内无转移组 (0 .5 72± 0 .0 82 )和无门静脉癌栓浸润组 (0 .6 2 7± 0 .12 2 ,P <0 .0 5 )。所有肝癌组织标本中均可检测到凋亡细胞 ,但Survivin表达阳性组的凋亡指数 (1.15 2 %± 0 .32 6 % )显著低于Survivin表达阴性组 (4.5 0 2 %± 0 .830 % ,P <0 .0 5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中MDR1基因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MDR1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Ppg)在肝癌(HCC)及癌周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8例肝癌及60例癌旁组织中Pgp表达,分析肝癌中Pgp表达程度和临床病理特征。(1)Pgp表达主要位于肝癌,胆管上皮细胞膜上,少量位于胞质内;Pgp表达量,在治疗前癌组织中平均为26%,而癌旁组织平均为56%以上,治疗后接近癌旁组织。(2)Pgp表达量与肝癌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高,其表达量越高。(3)术后1,3,5年,Pgp高表达组生存率略高于低表达组。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DNMT1、PDCD4在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结果 :DNMT1在癌、癌旁、正常肝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78%、68.06%、32.26%,PDCD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72%、45.83%、70.97%;PDCD4表达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相关.在用5-aza-CdR抑制DNMT1表达后,PDCD4 mRNA、蛋白在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认为DNMT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而PDCD4在肝癌组织中低表达;DNMT1可能通过甲基化机制负调控PDCD4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肝炎、肝癌癌旁组织、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组织损伤程度、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6例,肝癌癌旁组织标本20例,肝癌组织标本20例(配对组织),采用常规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炎症与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化方法判断HMGB1在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正常肝、CHB、癌旁组织、肝癌组织中的HMGB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29,P=0.027);(2)肝组织炎症不同分级与HMGB1的表达有等级相关关系(0=0.318,P=0.031),肝组织纤维化不同程度与HMGB1的表达有等级相关关系(rs=0.296,P=0.042);(3)肝癌组织中HMGBI的表达与肝癌Edmondson分级间无等级相关关系(rs=0.206,P〉0.05)。结论HMGB1有可能作为反映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间接指标,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肝癌组织 ,对应癌旁组织和远癌肝组织中细胞凋亡及p7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变化 ,探讨细胞凋亡及p7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TUNEL及RT_PCR技术检测 3 2例乙肝相关肝癌癌组织、癌旁组织 ,以及良性肝脏疾病和对应正常肝组织细胞凋亡和p73mRNA的表达水平 ,并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肝癌癌组织中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 (P <0 0 1) ,细胞凋亡水平与肝癌组织学类型和P_TNM分期无明显关系 (P >0 0 5) ;②肝癌组织p73mRNA表达水平和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远癌组织和肝良性病变组织 (P <0 0 1) ;③组织中凋亡指数的升高和p7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增加呈显著的正相关 (P <0 0 1)。结论 肝癌组织中存在细胞调亡水平的升高和p73基因的过度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钠氢交换蛋白1(NHE1)mRNA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诊断为HCC患者34例的肝癌及癌旁组织中NHE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所有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NHE1均有表达,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892±0.882和0.802±0.206,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作为对照的21例肝组织NHE1的相对表达量为0.872±0.186。肝癌组织与对照肝组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癌旁组织与对照肝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将从同一患者取材的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检测到的NHE1mRNA的表达量进行配对t检验,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NHE1mRNA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增高,可能在肝癌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c—erbB—2及p53蛋白在原发性肝癌肝组织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Lablledstraptavidin-biotin)法对45例人原发性肝癌(PHC)及其癌周肝组织以及5例正常肝组织进行了c-erbB-2和突变型p53癌基因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 c-erbB-2癌基因蛋白和p53蛋白在PHC及其癌肝硬变非肝硬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21.4%,(6/28),11.7%(2/17)和46.7%,14.3%(4/28  相似文献   

17.
VEGF与MMP-2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 (HC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 2 (MMP- 2 )表达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6 7例 HCC组织、41例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肝组织 VEGF和MMP- 2的蛋白表达。结果  6 7例肿瘤组织 41例 VEGF呈阳性表达 ;41例癌旁组织 11例 VEGF呈表达阳性 (P<0 .0 1)。VEGF的表达与 HCC癌灶大小、镜下门静脉癌栓发生以及肿瘤 TNM分期密切相关 (P<0 .0 5 )。 6 7例肿瘤组织 36例 MMP- 2呈阳性表达 ;癌旁组织仅有 13例阳性表达 (P<0 .0 5 )。MMP- 2的表达与 HCC癌灶大小、肿瘤 TNM分期密切相关 (P<0 .0 5 )。 VEGF与 MMP- 2同时阳性表达者为 2 7例。结论  VEGF和 MMP- 2在HCC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 ,且与 HCC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相关性。VEGF与 MMP- 2在 H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表明 VEGF与 MMP- 2在 HC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KLF6、Sp1蛋白在肝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KLF6、Sp1在人肝细胞癌与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探讨KLF6、Sp1在肝癌、肝硬化中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及KLF6与Sp1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51例肝癌组织、35例癌旁肝硬化组织、10例良性病变而切除的正常肝组织转录因子KLF6、Sp1进行蛋白检测。结果KLF6、Sp1蛋白在肝癌组织表达率高于癌旁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中全部呈阴性表达(P〈0.001)。结论KLF6、Sp1蛋白过表达在肝细胞癌、肝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在肝硬化组织中KLF6与Sp1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基因和15-catenin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9例HCC和相应癌旁肝组织中Glil和β-catenin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2个肝癌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中相应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染色与RT-PCR示Glil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56%,而癌旁肝组织为40.82%,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β-catenin蛋白在HC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P〈0.05),且与Glil的表达呈正相关(r=0.594,P=0.000)。Glil和β-cateninmRNA在肝癌细胞株中高表达,在正常肝细胞中低表达(P〈0.05)。结论Glil和β-catenin在肝癌细胞中均过度表达,可能协同作用促进肝癌细胞异常增殖,参与HCC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研究肝细胞癌组织中p27表达对细胞增殖与凋亡活性的影响.采用Elivision法检测47例肝癌及相应癌旁肝组织中p27及PCNA的表达,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细胞增殖与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肝癌组织中p27染色指数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低分化肝癌组织中p27表达和凋亡指数均明显降低.存在肝外转移的肝癌组织中p27表达降低而增殖指数明显增高.进一步研究显示,p27高表达组肝癌组织中凋亡指数明显高于低表达组,而增殖指数却显著降低.提示p27蛋白表达降低与肝癌的发生和进展有着密切关系,并可能是导致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失衡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