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贮藏温度对甜高粱秸秆糖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冷冻(-18℃)、冷藏(5℃)、室温(20℃)等3种不同贮藏温度下甜高粱秸秆的糖分和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讨论贮藏温度对甜高粱秸秆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贮藏水分变化相对平稳,室温下秸秆水分剧烈降低;3种不同温度下秸秆总糖含量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冷冻贮藏下各时期总糖含量的变化差异不显著,冷藏和室温下总糖含量的变化差异极显著;冷冻条件对贮藏前期茎秆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秸秆还原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平稳;蔗糖含量在整个贮藏期内总的变化均呈降低的趋势,低温处理的茎秆蔗糖含量降低趋势较慢,蔗糖含量明显高于同期的室温贮藏秸秆的蔗糖含量。糖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变化不显著者可认为贮藏效果较好,变化显著者可认为糖代谢活动活跃而影响糖含量的变化,所以3种方法中冷冻贮藏方法较为合适。甜高粱茎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以冷冻的方式进行贮藏。  相似文献   

2.
红地球葡萄贮藏效果预测因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红地球葡萄品质指标及发病率的变化,明确影响红地球葡萄贮藏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方法】以5个不同产地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测定冷藏条件下果实的带菌率、果梗含水量、发病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多酚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不同产地红地球葡萄的贮藏特性不同,其中怀来葡萄的带菌率与发病率均较低,果梗含水量低且下降缓慢(下降率为5.6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多酚含量高,比其他产地葡萄有更好的抗病性。各指标与果粒发病率相关程度不同,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肉多酚含量变化与发病率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28;采收时红地球葡萄果肉多酚含量与贮藏80d后果粒发病率相关系数为0.885。【结论】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肉多酚含量变化可以较好的监测葡萄发病率的变化,采收时红地球葡萄果肉多酚含量能够作为大批量红地球葡萄贮藏效果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油炸食品在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和脆性变化及其对油炸食品感官品质的影响,以方便面、锅巴、麻花和薯片等油炸食品为试验材料,通过Schall法(60℃),每隔3 d测定1次水分含量和硬度,并观察油炸食品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油炸食品水分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变化范围为4.78%~1.28%;脆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不同食品差异较大,变化范围为92.79~15 373.42 g。同时,油炸食品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减小、硬度增大,食品变脆。  相似文献   

4.
低温结合保鲜剂处理对哈密瓜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沪产9818黄皮哈密瓜为试材,采用二氧化硫保鲜剂处理,以未做处理的哈密瓜室温条件贮藏为对照,研究分别在3,5,8℃低温条件下保鲜剂处理哈密瓜采后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SO2保鲜剂处理结合3℃下贮藏,可显著抑制9818黄皮的果实硬度及总酸、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贮藏20d时,总酸含量为0.082%,仍为贮藏前的81.6%;贮藏30d,总糖含量为11.6%,仍为贮藏前的93.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12.4%,显著高于9.1%的对照含量。SO2保鲜剂处理结合3℃贮藏保鲜的效果最佳,能够有效地保持哈密瓜的营养和外观品质,贮藏时间可达30d。  相似文献   

5.
以津鲜1号普通玉米、津甜玉米、津白糯糯玉米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乳熟期和成熟期)的鲜玉米在0~1℃贮藏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采收成熟度对玉米的贮藏品质影响较大,乳熟期采收的嫩玉米比成熟期采收的玉米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高,淀粉含量低,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小,贮藏品质好,并可延长贮藏时间。因此,鲜食玉米应选择乳熟期采收的嫩玉米进行贮藏。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烟叶仓库试验对白肋烟贮藏过程中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白肋烟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均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白肋烟在贮藏过程中总氮含量较稳定,略有下降;烟碱、总挥发碱和高级脂肪酸含量均有大幅度的下降;总糖含量表现为前期下降、后期上升的趋势,而氨基酸总含量和挥发  相似文献   

7.
以宁夏某设施蔬菜基地的辣椒为试材,将辣椒采收后立即进行预冷处理,分别在2,4,7,10,12,20℃的条件下贮藏30d,每隔3d测定MDA含量。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贮藏温度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MDA含量呈规律性变化趋势,说明这种变化与贮藏温度、贮藏时间及耐寒性有关系。同时考虑其他生理生化指标(如过氧化物酶、电导率、硬度等)的变化,在7,10,12℃贮藏温度下,辣椒的贮藏性能好,这可以作为辣椒贮藏保鲜时选择合适贮藏温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新疆两种鲜食薄皮核桃贮藏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及最佳包装贮藏方式,以南疆主栽品种温185和新2鲜食核桃仁为试材,以普通塑料袋散装为对照,分别采用充N2、铝箔和真空3种包装方式,在常温20~25℃下贮藏80 d,研究不同品种核桃仁贮藏过程中营养品质的变化,以及各品质指标之间与品种、包装处理、贮藏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包装处理组能有效抑制鲜食核桃仁粗脂肪、粗蛋白、水分、总糖和总酸含量的变化,其中铝箔包装能有效保持鲜食核桃仁的水分含量,维持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的稳定,减缓总糖含量的下降和总酸含量的上升,贮藏效果较好。不同核桃品种间的各营养品质指标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含量与除总糖外的其他营养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最终确定薄皮核桃仁最佳贮藏包装方式为铝箔包装。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红地球葡萄品质指标及发病率的变化,明确影响红地球葡萄贮藏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方法】以5个不同产地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测定冷藏条件下果实的带菌率、果梗含水量、发病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多酚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不同产地红地球葡萄的贮藏特性不同,其中怀来葡萄的带菌率与发病率均较低,果梗含水量低且下降缓慢(下降率为5.6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多酚含量高,比其他产地葡萄有更好的抗病性。各指标与果粒发病率相关程度不同,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肉多酚含量变化与发病率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28;采收时红地球葡萄果肉多酚含量与贮藏80d后果粒发病率相关系数为0.885。【结论】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肉多酚含量变化可以较好的监测葡萄发病率的变化,采收时红地球葡萄果肉多酚含量能够作为大批量红地球葡萄贮藏效果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低温加湿保鲜对叶菜类蔬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鲜菠菜和生菜为试材,使用低温加湿保鲜柜,研究了叶菜类蔬菜低温加湿方式贮藏期间叶片VC含量、失重率和色差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加湿方式贮藏叶菜类蔬菜能够较好地保持叶片水分和叶片组织的活性,贮藏5 d后,叶菜中VC含量损失率低于30%,明显低于其他贮藏方式,叶片日均失重率为4%左右,而低温贮藏为10%左右,此外,叶片色差变化最小,很好地保持了蔬菜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11.
几种贮藏方式对新疆厚皮甜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贮藏方式对厚皮甜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期得出比较理想的贮藏方式。本实验以新疆厚皮甜瓜“金凤凰”为试材,分别进行了冷藏、冷藏结合臭氧间隙处理、O2 4%~6%、CO2 0.2% ~ 0.5% 气调三种贮藏方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6℃贮藏条件下,气调贮藏显著抑制了甜瓜的呼吸强度,延缓了果实的衰老,并有效抑制了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和还原糖含量的下降,降低了果实的腐烂指数,保持了甜瓜较好的品质和风味。试验同时得出采用冷藏结合臭氧间隙处理模式,效果好于冷藏,但不及气调贮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臭氧对鲢鱼鱼丸贮藏过程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臭氧对鲢鱼鱼丸贮藏过程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鱼丸的菌落总数、TVB-N值、TBA值、硬度均呈上升趋势;Ca2+-ATPase活性、总-SH含量和弹性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臭氧能有效延长鱼丸的贮藏期。建立的动力学方程可准确预测贮藏期间鱼丸的品质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浓度臭氧对皖翠猕猴桃冷藏过程中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浓度的臭氧(10.7、42.8、171.2 mg/m3)定期处理皖翠猕猴桃果实,研究在冷藏(2±1℃)条件下其品质和后熟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臭氧(10.7 mg/m3)处理能显著抑制猕猴桃果实的呼吸强度,降低腐烂率,延缓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保持良好的贮藏品质,皖翠猕猴桃冷藏140 d时的好果率可达95%。较高浓度的臭氧(171.2 mg/m3)处理则加速猕猴桃果实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贮藏中后期果实腐烂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快速上升,SOD和POD活性下降,从而加快果实的衰老进程。臭氧处理浓度越高对猕猴桃的贮藏品质和后熟生理损害越大。  相似文献   

14.
以优质草莓为试材,研究了臭氧处理对草莓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在(2.0±1.0)℃下贮藏,每隔3 d采用质量浓度300 mg/m3的O3处理0.5 h,能有效保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腐烂率,较好地保持果实硬度。适宜的臭氧处理对草莓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贮藏后期的新疆库尔勒香梨为试材,探究不同浓度臭氧(0(CK)、10.7、21.4、32.1 mg/m~3)处理对新疆库尔勒香梨贮藏品质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10.7、21.4、32.1 mg/m~3臭氧处理组均能维持贮藏后期库尔勒香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果实的亮度,有利于抗坏血酸和可滴定酸的积累,抑制叶绿素的降解,同时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活性,其中10.7 mg/m~3臭氧处理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孟宪兵 《粮食储藏》2011,40(3):14-17
臭氧通风杀虫与常规的磷化氢熏蒸杀虫相比,具有无残留、无二次污染、广谱高效抗菌杀虫、易于察觉等显著特点。与利用CO2和N2的气调储粮相比较,臭氧通风杀虫具有对粮仓密封性要求较低,运行成本低,无需连续处理等优点。目前臭氧在粮食仓储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可用于综合熏蒸、灭菌防霉,配合良好的环流通风系统更能达到使粮食均匀降水的目的。总结了开展大型仓房整仓臭氧熏蒸杀虫除霉菌工作成果,为未来臭氧在绿色仓储以及食品的保鲜保质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Strawberries (Fragaria × ananassa Duch.) were grown under an ozone-enriched atmosphere, and fruit yield, quality, and postharvest behavior under simulated retail storage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more ozone sensitive cv. Korona and the less sensitive cv. Elsanta, according to previous studies, were exposed for 2 months to 156 μg m−3 ozone on average, or air without ozone, in controlled-environment chambers. The influence of ozone depended significantly on the cultivar and its susceptibility to oxidative stress. Generally, ozone decreased the contents of ascorbic acid, caused higher lipid peroxidation and lowered sweetness of the fruit. In the case of lipid peroxidation, the effect was strengthened under retail conditions. The ozone stress did not influence yield, size, antioxidative capacity, anthocyanins, or phenolic compounds of fruit. In the more sensitive cv. Elsanta, ozone-induced sepal injuries were detected and the appearance of fruit was thus impaired; glutathione content of fruit also decreased. In contrast, fruit quality of the less sensitive cv. Korona remained almost constant. In general, retail conditions impaired quality of strawberry fruit and in the case of an effect on quality by ozone during fruit development, quality was slightly worse after storage due to the high perishability of the strawberry fruit.  相似文献   

18.
臭氧与保鲜剂处理对巨峰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预冷中通入臭氧化气体处理和在低温贮藏中结合CT2葡萄保鲜剂处理的巨峰葡萄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预冷期间采用浓度为0.4mL/m3的臭氧化气体并结合CT2葡萄保鲜剂处理的巨峰葡萄保鲜效果最好,在-1~0℃的冷库中贮藏105天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6%,可滴定酸含量保持在0.46%,呼吸强度为6.28mg(/kg·h),乙烯生成速率为3.42μL(/kg·h),硬度为0.76kg/cm2,具有较好的商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臭氧处理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臭氧处理对草莓的保鲜效果,分别研究处理浓度为15 mg/m3、20 mg/m3、25 mg/m3、30 mg/m3;处理时间为1 min、5 min、10 min、15 min;处理次数为2天1次、4天1次、6天1次、不处理的臭氧对‘丰香’草莓0℃、30天贮藏期间果实腐烂和主要品质指标变化的影响。发现臭氧处理能够有效抑制草莓的腐烂,延缓草莓VC含量、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下降。试验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对草莓保鲜有一定作用,且最佳臭氧浓度为20 mg/m3。处理时间和处理次数对草莓的保鲜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臭氧处理对宫川柑橘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宫川柑橘为试材.研究了温度25℃、相对湿度65%~75%贮藏条件下,3种不同浓度臭氧处理果实生理生化及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适宜的臭氧浓度处理可有效抑制宫川柑橘的呼吸强度,减少果实失重;显著抑制贮藏后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酸、糖及VC含量的下降和丙二醛含量的积累,减缓膜脂过氧化作用,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其中以臭氧浓度为26.04mg·m^-3的处理保鲜效果最好,贮藏80天,失重率被控制在3.33%,较好地保持了果实原有的风味与鲜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